欲界突圍 第三卷︰欲望之海 第三十九章 哈本尼斯

作者 ︰ 北方的季節67

謝春來和張正在登上海上城市後就與崔科取得了聯系,當晚他們在電影結束後,在電影院旁邊接上頭,謝春來一見崔科感覺崔科好像比以前年輕了,「老崔,這里這麼養人呀,你看看你比一年前年輕多了。」

「老謝,你說的沒錯,這里就確實是很養人,你住些日子就知道了。」

「那我也在哈本尼斯常住吧。」

「那當然好啦,我幫你找工作。」

「你現在做什麼工作?」

「我在這里的大學實驗室做助理,配合教授開發水產養殖。」

「你住哪里?我想去看看。」

「好呀,這里有單身公寓,租金很便宜,如果你不帶妻子來,住單身公寓就很好,要不咱們這就過去看看。」

「好呀,你開車了嗎?」

「哈哈,老謝呀,這可不是北京,我跟你說吧,這里有一半人是靠走路、一半人是靠騎車出行,騎車到最遠的地方也就三十分鐘,走路最遠也在一小時左右,我住的公寓距離這里只有二十分鐘的路程,咱們就邊走邊聊吧。」說著崔科帶著謝春來和張正從三層的影院下到一層。

一層主要是交通和一些公共設施,一層的路不算寬,但也不擁擠,因為大多數是步行和騎車的人,偶爾也有電動車出現,但大多是貨車,一層的層高雖然只有五米,但是由于沒有陸地上的揚塵,空氣沒有任何被污染的感覺,從一層向上望去也能透過多層樓板看到天上的點點星空,張正看見路兩旁的商鋪與陸地上區別不大,各種招牌琳瑯滿目。謝春來被幾家海鮮餐館吸引,他看到鮮活的大海蟹的價格只有北京的五分之一。崔科看出了謝春來的心思,就請謝春來和張正吃了一個大螃蟹,還喝了一點用海草釀造的白酒,謝春來被鮮美的海產陶醉了,馬上拿出電話給妻子打電話,跟妻子大肆炫耀了一番。

他們離開餐館,又走了十幾分鐘,就到了崔科住的公寓樓下,他們上到三層,到了崔科租的單身公寓,崔科一推門門就開了,原來崔科連門都沒鎖,謝春來簡直太佩服崔科了。

跟著崔科進了房間,謝春來和張正就開始像孩子一樣,這里看看、那里模模,他看到在窗戶的上面有一塊玻璃牆竟然能看到星空,原來窗外是一個天井,下面是海水,上面有天空。

謝春來看了一會兒發現了一個問題,房間里沒有廚房。他就問崔科為什麼沒廚房,崔可說這里的廚房是要申請後才能安裝的,費用比較高,這里不倡導家里有廚房,大多數人都是到餐館吃飯,在家里只是儲備一些零食。

崔科說要帶謝春來和張正去個好地方,謝春來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就跟著崔科來到了地下一層,一進去他就驚呆了,他看見一群人在踢足球,遠處還有人在打籃球,更多的人是在玩冷兵器模擬器。足球的踢法與陸地沒有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允許球通過天花板反彈,剛從陸地上來可能對這種反彈還適應。

看到這熱鬧的場面,謝春來的手有點發癢,也想試一試。崔科看出了謝春來的心思,就說要請謝春來和張正去玩一下海上城市最奢侈的運動。崔科把謝春來帶到了一個游泳池,謝春來明白了,在茫茫大海上,能在淡水里游泳可能是最奢侈的,謝春來忙問價格是多少,可是工作人員的回答讓他感到很困惑,人家告訴他這里免費。

崔科解釋說,這是淡水工廠的蓄水池,淡水工廠把海水淡化後儲存在儲水罐里,通過管道送到整個城市,而污水回收後經過淨化的水就儲存在這里,可以用來灌溉農作物,順便就給大家提供免費的淡水游泳池。

崔科一直帶著謝春來和張正轉到半夜,才在分手的時候向謝春來匯報了一下核輻射的事情。原來崔科早就做了準備,因為按照規劃的部署,每個海上城市配備一台電磁炮,而電磁炮有可能使用人造太陽供電,而人造太陽會泄露出微弱的輻射,所以崔科就帶來了一個核輻射強度測試儀器,那天他只是在海上城市的西岸測試到了極其微弱的輻射,而且不久就消失了,再也沒有重復出現過。謝春來听了之後也覺得可能跟電磁炮有關,但要想等待下一個時機也不容易。

謝春來和張正找導游幫忙辦理的臨時居住證,兩個人分別租了一間公寓,他們打算在海上城市多呆些日子,好好考察一下。其實謝春來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精英財團是如何控制海上城市的,他想借這個機會搞清楚這個問題。

謝春來和張正開始在海上城市四處尋訪,這里的企業、商業基本上都是原來圖阿里人帶來的,而這里的地產基本都是個人的,因為原來的圖阿里人把自己家鄉的房產交給哈根那集團保管,哈根那集團將海上城市的房產轉到圖阿里人的名下。在五十年內,圖阿里人有權收回自己原有的在大陸的房產,但必須交回在海上城市的房產。大多數圖阿里人都很願意在海上城市居住,因為這里的居住條件要比他們原來的好得多,生活環境也比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里的政府掛靠在利比亞的的黎波里市,相當于的黎波里的一個區的待遇,但哈根那集團憑借雄厚的實力把哈本尼斯運作成了一個基本自治的城市,利比亞政府僅僅承認哈本尼斯是自己的一個行政區,但不干預哈本尼斯的管理,哈本尼斯采取民選的方式組閣政府,法律基本參照利比亞的現行法律,這里最獨特的是銀行,這里采用世界貨幣,但卻只有一家銀行在這里有營業點,這家銀行叫庫索馬銀行,最大的股東是哈根那集團。整個海上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都屬于哈根那集團,進出港的貨運完全由哈根那集團控制。

哈本尼斯的政府主要是原來部落的領袖們執掌,這里的城市基礎設施非常先進,政府的機構也很精簡,只有三十名警察和十輛警車,警察隨身配有電棍、匕首和手銬,十把激光槍是海上城市唯一的大規模殺傷武器,被長期鎖在武器室里。進出港是嚴謹攜帶武器的。當時圖阿里與哈根那集團在宗教上達成一致意見,大家默許這里只發展伊斯蘭教,為了不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就沒有寫在法律上,但政府和主要的社會勢力都默許這樣一種規則。

哈本尼斯最大的產業是水產養殖、其次是餐飲業、接下來是畜牧業和種植業,沒有重工業,這里號稱是零污染的世界,走到哪里都干淨、清潔,沒有灰塵和泥土,這里家家戶戶幾乎是夜不閉戶,人們好多年沒丟過東西了。這里人們飲食清淡、生活有規律,因此得病的人也很少。

這里有十五所小學、十所中學和兩所大學和五所職業學校。大多數年輕人在畢業後從事水產養殖和餐飲業,這里的海產品百分之七十銷往利比亞。

張正對這里的兩所大學很感興趣,一所在海上城市的邊緣,叫海洋大學,一所在靠近中部的地方,是教會學院,本來哈本尼斯只有一所大學,就是教會學院,兩年前為了滿足海產養殖對人才的需求又新建了一所大學,這所大學是在海上城市的邊上又接了一個新模塊,這個模塊與原來的模塊區別很大,是一個更加定制化的模塊,專門為大學設計的。這個板塊沒有頂層的綠洲,完全是為了教學需要而設計,最高的建築水上六層,水下三層,是目前海上城市的制高點。

雖然跟著導游來過,但張正還是本能地覺得大學有些神秘之處。他為了不引起別人注意,換了一身當地人喜歡穿的服裝,他在教學樓、科研樓、實驗室轉來轉去、四處搜尋。

當張正走到實驗室的時候,他听見迎面走來的兩個人在說印度語,他一下興奮起來,在跟那兩個人擦肩而過之後,他轉過身開始跟蹤這兩個人,這兩個人走進了一個門上寫著新材料研究室的房間,謝春來一看自己進不去了,就走到較遠的地方等待,終于等到了下班時間,看見實驗室的人陸陸續續地出來了,原來這里還有別的印度人,張正看見一個年級較大、看起來像負責人模樣的中年人出來,他就開始跟蹤這個人,這個人並沒有走遠,而是走進了大學內的一個公寓,張正估計他要出去吃飯,于是就在外面等,果然,那個中年學者過一會穿著一身寬松的休閑服出來了,還帶著一個印度女人,看樣子像他的妻子。兩個人步行向城市中心的方向走,走到一家海鮮餐館進去了,張正也跟了進去,原來早就有幾個印度人在這里等他們夫婦了,張正找了一個不顯眼的位置坐下,也要了點海鮮,邊吃邊尋找機會。大約過了三十分鐘,他看到那個中年印度學者站起身朝衛生間方向走,張正也站起身走向衛生間,衛生間只有一個小便位置,張正就在門外等,他做好了準備,掏出竊听器注射金筆握在手里,做出尿急的樣子,那人一出來他就快速往衛生間里沖,出來的中年印度學者被張正撞了一個趔趄,感覺肩膀有點痛,有點憤怒地回頭看了張正一眼,張正忙滿臉賠笑,「對不起。」急忙沖進了衛生間,中年印度學者覺得肩部有微弱的刺痛,身手模了一下也沒有更嚴重的感覺,就回到了餐桌。他並沒有意識到張正已經給他肩部的皮膚下面射入了一顆竊听器。

張正回到公寓,把自己在一個印度學者身上種植了竊听器的事情向謝春來進行了匯報,然後,張正換了一身深顏色的衣服,背著接收天線模到了中年印度學者住的公寓附近,他看到有個大垃圾箱就找了一個比較大的廢包裝把自己一罩,蜷縮在垃圾箱旁開始竊听。

張正等到了半夜也沒听到一句有價值的信息。

第二天,張正在新材料研究室附近又找了一個監听點隱蔽起來監听,結果听了一天還是一無所獲,張正決定再听一天,因為他還是零星地听見他們在談論玻璃磚的事情。

第三天,張正听見了一個以前從來沒听說的詞匯「熱冰()」,那個中年印度學者好像在電話里說熱冰的實驗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欲界突圍最新章節 | 欲界突圍全文閱讀 | 欲界突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