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32節 大學(2)

作者 ︰ 嵩山坳

第32節大學(2)

「學生想,今年三月,加開恩科,可于落榜或中士的各省生員中探尋一二,若有才能堪用者,不妨暫時將姓名、籍貫登記有司,待日後大學草創,一道飭文,令其從原籍進京入學,也就是了。」

袁甲三真心不願意為公事上的不諧而口出傷人,但容閎的思維和自己完全不搭界「老兄這話說得好輕松在落榜及中士的生員中尋找?你可知道,十八省入京會試的生員,俱是一時瑜亮,場中爭一日短長,勝出者或者選入……」[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他滔滔不絕的說著,容閎半句也听不進去,大睜著眼楮,思緒卻不知道游離到何方了︰他雖然在大學讀書,但卻是以學生之身,這大學具體c o行,所知不多,皇上要自己和袁大人辦理籌劃事物,但听袁大人說話,似乎于自己所提的幾款,全無贊同,彼此分歧太大,日後又當如何?他只顧自己思忖,連袁甲三問他的話都沒有听清楚,「啊?大人您說什麼?」

「老夫是說,學生食宿之事,本該是由朝廷撥給。若是要大學生員全部自籌料理的話,只憑這一節,就休想能夠有生員來此報名了。」袁甲三說道,「不知道老兄于此,可有什麼化解之道嗎?」

容閎囁嚅了幾聲,慢悠悠的說道,「這,說來慚愧,卑職未能考慮周詳。」

「這樣怎麼行呢?」袁甲三是一派誨人不倦的語氣,「大學初創,差事當然不輕松,很多事情,都要想在前面。當年皇上曾經有過聖諭,無論施行政務,還是專辦差事,總要將其間可能所有的漏d ng和問題想在前面,一旦等到推行下去,若是再發現問題,轉而想補救,那就是事倍功半了。」

「是,前輩教訓的是,卑職都記住了。」

袁甲三又問了幾句他在西洋求學的經歷,便端茶送客了。

送走容閎,袁甲三本來想把和他商議過的,于大學構建,招生之事詳盡的列一份奏折,但回憶一下,竟無可落筆處兩個人說話的時間不短,但能夠行諸筆墨的卻極少。

容閎因為xi ng中所有的皆為西學,于天朝民情多有不通,故而很多事都不能說到點子上,便如同要大學生員自行解決生計的事,在袁甲三來說,就分外覺得不能容忍想了一會兒,看看距離下鑰還有一個多時辰,當下遞牌子請見。

不料牌子遞進去不大的功夫,內奏事處來人傳話,「皇上今天不舒服,有事明天再行奏報。」袁甲三無可奈何,左右在翰林院中無事可做,命人備轎,到了不遠處的水獺胡同,去探望翁心存。

這里原本是他經常來的,不過咸豐八年之後,登m n就極少了。咸豐八年,為翁同書以刑部左sh 郎京察一等,袁甲三上了一份名為《大臣子弟不宜破格保薦》的折子,彈劾翁同書的京察一等所來不正。雖然袁甲三自問是抱著‘ch n秋責備閑者’之意,但在外人看來,此事實在是京中清流南北對峙的導火線——後來更給皇帝借題發揮,幾乎將翁心存貶出軍機處。兩家的關系,亦將至了冰點。

這一次翁心存抱病在 ng,袁甲三回憶前情,深感愧對老友,這一次正好,借探病之機,化解兩家彼此恩怨,總好過有朝一日,幽冥永隔,即便自己想道歉,也沒有那個機會了。

到了翁府,遞過手本,不一會兒的功夫,翁同書迎了出來,「橋公。」

「是少兄啊?老中堂的病怎麼樣了?」

翁同書苦笑著點點頭,「容小佷再向橋公詳解——橋公,聖駕在內。」

袁甲三一愣︰「皇上在府里?」

翁同書點頭說道,「皇上听說袁大人來了,特命我前來,請袁大人入內相見呢。」

用過午膳,大阿哥載澧辦差回宮,皇帝將他招到御前,親自問訊,不料載澧言語無措,體察不細,于乃父問到的,十句答不上一句,「無用的東西難得讓你出宮辦一次差事,就做成這樣h n沌樣?」

「兒子,兒子也不懂的。」載澧委屈的翻著白眼兒,口中答道,「太醫院薛醫正說的話,兒子也听不明白,只是听說,翁師傅已經十幾天不曾大解了。」

皇帝心中一ch u。這樣郁結難下,早晚出事「那,翁師傅的j ng神如何?」看兒子一臉m 糊,他只好再問,「朕是問你,他和你說話的時候,有沒有j ng神和力氣?」

載澧偏著頭想了想,「還好。」

「怎麼個還好法?」

「翁師傅躺在 ng上,兒子也不知道他有沒有j ng神。」

皇帝給他氣得無可奈何,自知所用非人,也懶得和他多說,打發他下去了。隨即命人伺候著更換了便裝,領著六福、驚羽、西凌阿幾個人出大清m n,直奔水獺胡同的翁府而來。

咸豐九年的時候,皇帝偶然起意,過府為翁心存拜年,賜海澱澄懷園一座,不過那里是為皇帝移駕圓明園,翁心存扈從往來,上下朝不至勞累所用,御駕在城中,自然還是回到水獺胡同的舊宅中居住的。

軟轎進到胡同,不等再往里走,六福趕忙壓住了轎桿,湊到轎簾前輕聲說道,「主子,翁府m n口來了很多人……?您看?」

皇帝打起轎簾,向外張望了幾眼,果然,不遠處的翁府m n前,一片賓客往來,面西的照牆下,停著一溜的藍呢子大轎,轎子旁邊,或站或坐著一群青衣打扮的男子,看樣子是各家的轎夫。

他沒有想到翁府會有這麼多的來人,楞了片刻,藍呢子大轎只有三品以上的可以乘用,在這北京地方,怕是有很多還是識得天顏的,固然是不必怕為他們所見,但御駕輕出,給人瞅見了,難免又有一番勸阻。正待命sh 衛抬轎轉身回去,翁府大m n開啟處,翁同書陪著肅順走了出來,m n廊下站著等候問安的朝中官員眼見兩個人出來,各自起身,拱手示意。肅順也不理睬,一面走,一面說著什麼,看翁同書神情慘淡之中強自擠出的笑意,可知翁心存的病勢不見樂觀。

肅順一再請翁同書留步,後者始終不從,堅持送到m n外,看肅順低頭鑽進轎子中了,這才一揖而別。

肅府的轎夫抬起轎子,走不到五步路,又停了下來,打起轎簾,肅順低頭鑽出,向這邊站在轎子旁的六福呲牙一笑,把聲音放得極低,「可是聖駕到了?」

六福真心的挑起大拇指,肅順剛才就看見了自己,猜出聖駕到此,卻故作不知,只是為知道皇上的脾氣,不願意為更多人所知,「還是大哥j n罷轉身向轎子內說道,「主子,肅大人到了。」

肅順也探了過去,小聲問道,「主子,可是來探望翁大人的嗎?」

「廢話」皇帝的聲音隔著簾子傳出來。

肅順一句話出口,也知道問得糊涂了。不過他從來以挨了皇上的罵為榮幸,「主子,請容奴才片刻,待奴才進去把外間等候的眾人驅趕開來,靜府之後,再傳翁同書兄弟前來接駕。」

「你別n ng得j 飛狗走的,更加不許告訴旁的人。」

順答應一聲,又轉了回去,不知道他是怎麼說的,六福幾個在府m n口等候了片刻,看各家老爺紛紛傳轎備車,一會兒的功夫,水獺胡同人去巷空,變得清靜異常。

皇帝又等了片刻,直到翁同書陪著薛福成客人出來,眼見剛才m n庭若市的m n廊下一片冷冷清清,大感驚異,「承福,這是怎麼回事?」

管家滿臉苦笑著解釋,「這不是嗎?這位肅大人,把列位來探望老爺病的大人,都給勸走了。」

翁同書這才注意到,竟是肅順去而復還了,「中堂大人?」

肅順暫時不去理他,向翁同書身邊的薛福成擺擺手,以京中官場的習慣稱呼叫他,「薛老爺,我剛才看過了,老大人的氣s 不錯,這都是用y o得法之功,趕明兒個我見了皇上,給你保薦。」

「多承中堂大人,卑職不敢當。」

用過午膳,皇帝更衣出宮,領著六福、驚羽、西凌阿幾個人出大清m n,直奔水獺胡同的翁府而來。

咸豐九年的時候,皇帝偶然起意,過府為翁心存拜年,賜海澱澄懷園一座,不過那里是為皇帝移駕圓明園,翁心存扈從往來,上下朝不至勞累所用,御駕在城中,自然還是回到水獺胡同的舊宅中居住的。

軟轎進到胡同,不等再往里走,六福趕忙壓住了轎桿,湊到轎簾前輕聲說道,「主子,翁府m n口來了很多人……?您看?」

皇帝打起轎簾,向外張望了幾眼,果然,不遠處的翁府m n前,一片賓客往來,面西的照牆下,停著一溜的藍呢子大轎,轎子旁邊,或站或坐著一群青衣打扮的男子,看樣子是各家的轎夫。

他沒有想到翁府會有這麼多的來人,楞了片刻,藍呢子大轎只有三品以上的可以乘用,在這北京地方,怕是有很多還是識得天顏的,固然是不必怕為他們所見,但御駕輕出,給人瞅見了,難免又有一番勸阻。正待命sh 衛抬轎轉身回去,翁府大m n開啟處,翁同書陪著肅順走了出來,m n廊下站著等候問安的朝中官員眼見兩個人出來,各自起身,拱手示意。肅順也不理睬,一面走,一面說著什麼,看翁同書神情慘淡之中強自擠出的笑意,可知翁心存的病勢不見樂觀。

肅順一再請翁同書留步,後者始終不從,堅持送到m n外,看肅順低頭鑽進轎子中了,這才一揖而別。

肅府的轎夫抬起轎子,走不到五步路,又停了下來,打起轎簾,肅順低頭鑽出,向這邊站在轎子旁的六福呲牙一笑,把聲音放得極低,「可是聖駕到了?」

六福真心的挑起大拇指,肅順剛才就看見了自己,猜出聖駕到此,卻故作不知,只是為知道皇上的脾氣,不願意為更多人所知,「還是大哥j n罷轉身向轎子內說道,「主子,肅大人到了。」

肅順也探了過去,小聲問道,「主子,可是來探望翁大人的嗎?」

「廢話」皇帝的聲音隔著簾子傳出來。

肅順一句話出口,也知道問得糊涂了。不過他從來以挨了皇上的罵為榮幸,「主子,請容奴才片刻,待奴才進去把外間等候的眾人驅趕開來,靜府之後,再傳翁同書兄弟前來接駕。」

「你別n ng得j 飛狗走的,更加不許告訴旁的人。」

順答應一聲,又轉了回去,不知道他是怎麼說的,六福幾個在府m n口等候了片刻,看各家老爺紛紛傳轎備車,一會兒的功夫,水獺胡同人去巷空,變得清靜異常。

皇帝又等了片刻,直到翁同書陪著薛福成客人出來,眼見剛才m n庭若市的m n廊下一片冷冷清清,大感驚異,「承福,這是怎麼回事?」

管家滿臉苦笑著解釋,「這不是嗎?這位肅大人,把列位來探望老爺病的大人,都給勸走了。」

翁同書這才注意到,竟是肅順去而復還了,「中堂大人?」

肅順暫時不去理他,向翁同書身邊的薛福成擺擺手,以京中官場的習慣稱呼叫他,「薛老爺,我剛才看過了,老大人的氣s 不錯,這都是用y o得法之功,趕明兒個我見了皇上,給你保薦。」

「多承中堂大人,卑職不敢當。」

「就這樣,你回去吧。」滿口官腔的打發走了薛福成,肅順嘻嘻一笑,「y o房兄,聖駕到了。」

「啊?」翁同書大吃一驚,抬頭看過去,可不是嗎?六福和驚羽在前,御駕在中,後面跟著西凌阿等御前sh 衛,正笑意盈盈的跨進大m n,向這邊走了過來。

「臣……」肅順用力拉了他一下,把後面的話都給堵了回去,「主子不願意給人知道,一切噤聲」

翁同書趕忙閉住嘴巴,神情緊張的望著越走越近的大清天子,「皇……上?」

「翁師傅的病好些了嗎?」皇帝問道,

「回皇上話,臣父……」翁同書未語哽咽,「怕是不好了」

「朕去看看。」

翁同書立刻跪倒下來,「臣不敢奉召。」他說,「臣父有病,不能迎駕,更加不敢勞動皇上臨視。」

「翁少兄,你糊涂。」肅順接口說道,「皇上都到了這里了,怎麼還能不見一見?你快點起來引路吧。」

皇帝一擺手,「朕就到他房里去看看他,他不能起 ng,就不必起來。」

這一下翁同書不敢不尊了,和聞訊趕來的翁同龢一起在前面引路,進到西hu 廳的下處,翁氏兄弟兩個加緊腳步,進到房中,拽起 ng上帳帷便長跪在地,翁心存已清醒得雙眸炯炯,只是虛弱得沒有一點氣力,見皇帝走到近前,俯身看自己,他也用目光搜尋著,緊緊地盯住了,像是恐怕一眨眼皇帝就會消失似的,有些失神地盯著,許久,大滴大滴的淚水斷線珠子似的從頰邊涌淌滾落出來,喃喃說道︰「皇上,老臣……怕是sh 候不了您了……」

皇帝xi ng口一熱,眼圈泛紅,「翁師傅,您的病,不打緊的。這麼多好醫好y o,你又不是什麼絕癥,何必自艾自嘆?」他頓了一下,又說,「別胡思lu n想,一切往放,安心調治,病好了再說。朕還要你為朕教那幾個不成氣候的小冤家呢」

翁同龢跪著搬過來一把繡墩,伺候著皇帝坐在 ng前,君臣兩個說話更加方便一些,皇帝有心舒緩氣氛,故意笑眯眯的說道,「載澧這個孩子啊,真正是笨到了極致。」他把載澧辦差,回宮奏答的話說了一遍,搖頭失笑,「這樣的孩子,總要翁師傅這樣的老成持重之人,方好教化,若是換做是朕啊,氣也給他氣死了。」

眾人賠笑幾聲,皇帝轉頭問道,「有沒有請西醫來為翁師傅看看?」

「……」翁同龢一愣,只听 ng上的老人說道,「m ng皇上掛念,老臣感佩莫名,只是,老臣這病,本源而起,不過是拖日子罷了。」

「你的年紀也不算很大,咸豐九年的時候,朕還說過,七十懸車、八十仗廟。等到你八十歲了,白頭丞相,出入廟堂,正好彰顯天朝之福。」皇帝微笑著安慰他,「等到過幾天,天氣好一點了,朕給你旨意,由孩子們陪著,到城外小湯山去,泡一泡那里的溫泉,于你的身子骨有好處。」

翁心存眼眶濕潤,淚水止不住了淌了下來,順著眼角流到枕頭上,「皇上對老臣的這番恩情,讓老臣如何報答啊?」

皇帝也覺得眼圈發熱,強自笑著,安慰了幾句。翁心存人在病中,不宜呆得太久,當下就待起身,不料翁心存像忽然想起來什麼似的,張口呼喚,「皇上?」

「在這里,朕在這里。」皇帝彎下腰去,凝視著他,「你先好好養病,朕過幾天再來看你。」

「皇上,老臣受兩朝國恩,難以答報,眼見行將就木,有些話,老臣想給皇上s 下奏陳。」

皇帝一皺眉,他沒有想很多,只以為翁心存心憂此番不起,有一些遺言要和自己說了,更是不以為然的搖搖頭,「翁師傅,您的病……」

「皇上,老臣的病,自己知道,這一次拜別皇上,日後怕就難以再到御前了」他勉力的伸出手去,示意翁同龢和翁同書把自己扶起來,口中說道,「皇上讓老臣說,老臣要說,皇上不讓老臣說,老臣也要說」

「好帝是一派無可奈何的語氣,「你躺下,躺下說,朕在這里,听你說。」

翁心存還是人兒子扶著自己坐了起來,在身後塞上一個抱枕,支撐著身體,「皇上,老臣有話,想和皇上造膝密談。」

還不等翁同龢幾個人請辭,皇帝立刻一擺手,「不必翁心存是朕的師傅,翁同龢兄弟更是朕的股肱之臣,誰又會害朕,賣朕?不要這樣。既是機密國事,說出來大家參酌。」

翁心存想想也好,有些話不但要在御前奏答,事後還得曉諭幾個孩子,他身體衰邁,也未必有那份j ng力,正好就在這一刻說了。不等他開口,府中的管家來報,說翰林院掌院學士袁甲三袁大人過府探病來了。「正好,傳他進來。」

翁同書迎到m n口,領著袁甲三到了翁心存的下處,先給皇上行了禮,皇帝讓他站了起來,「正好,你也听一听翁師傅的話。」。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