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72節 四省公務(2)

作者 ︰ 嵩山坳

第72節四省公務(2)

崇實回京述職,n ng了個灰頭土臉,本來想在臨行之前在御前陛辭的,不料皇帝為了他在任上處事不明、隨b 逐流動了怒氣,根本不給他乞恩的機會,直接打發了他。

恩遇一衰,內務府、戶部、工部的那些官對他就另眼相看了,該他得的得不到,可以搪的搪不過去,眼下就有一筆款子,非ji o不可。

這是一筆參款,上一年萬壽節的時候,崇實知道,內務府庫中有一批人參要處理,若是在往年,都是由江寧、蘇杭二州三處織造負責經手發售,不過自從文端為皇帝痛加處置,並且命人專程到省,詳加盤查三處織造衙m n這數年來的往來賬目之後,發現其中漏d ng重重,皇帝大怒,除了文端之外,另外兩省的織造,都給他奪官罷職了。

崇實看到有了忌諱,派人上京活動,經由肅順牽線,把這內務府人參售賣的差事拿到了手中。人參一共六種,兩千余斤,銀錢總署在五萬四五千兩上下。他先繳了一半,剩下的錢數,等到售賣完畢之後,再行補齊。

若是按照往年的慣例和他的帝眷,便是緩上幾年,也是不妨事的,盡可以拿這筆人參款子,再行牟利。不過這次進京,際遇可謂糟糕,內務府多次派人過府探望,表面上是問切,實際上言辭之間始終不離這一筆數萬兩的參款。

崇實心知肚明,胡lu n的應付下來,只說到省之後,即刻派人上京,將參款逐一還清,萬萬不能讓好朋友從中受拖累,才算把來人敷衍過去。

他不敢在京中多呆,接旨之後,即刻收拾行李,帶著家人、听差上路南返——今年的早ch n比往年來得早,三月中旬剛過,運河就已經冰解河開,泛舟而下,風景著實不壞,到了山東德州,崇實上岸,命官船在碼頭等候,自己走陸路,直奔濟南。一來是向阿瑪求教,二來,是準備接上紅蓮和孩子們,回省赴任。

見到了阿瑪,把朝堂奏對的話說了一遍,父子相對無言,「那,你想怎麼辦呢?」

「皇上責以大義,兒子只有j ng誠以報。回任之後,整肅僚屬,做出一番成就來,到時候,希望皇上仍念及舊情,重新見喜。」

「四川距離京中萬里之遙,皇上派你過去,本就是有著觀風察吏之意的。你可好,不但未能替君父解憂,反倒與這些人同流和污,沆瀣一氣?照我看,你這數年來,可真的是得意得忘了行了。」

「是,阿瑪教訓的是,只是,兒子這一次來,是有事情阿瑪援助一二的。」

「是什麼?」

崇實把內務府追討參款的事情說了一遍,最後說道,「上年參款到賬之後,兒子和道台衙m n的僚員商議了一下,左右銀子放在這里也是放著,不如拿出來,為朝廷生利?」

「h n賬?什麼為朝廷生利?你當我不知道嗎?還不就是你們幾個人上下其手,用朝廷的正出款項,做個人貪利的本錢?」椿壽d ng察其ji n,惡狠狠的瞪著他,「我現在知道皇上為什麼連見你都不願意見,就直接將你打發出京了。若是君前奏答,听聞此一節,只怕皇上一怒之下,就將你ji o付刑部治罪了!你個h n賬的奴才!」

崇實又愧又悔,老父責罵,不敢分辨,嗚嗚咽咽的哭了起來,「阿瑪教訓的是,兒子知道錯了,今後再也不敢了。」

父子兩個在書房鬧得一塌糊涂,連老太太也為之驚動了,命人抱著孫子,領著一對孫nv,由丫鬟服sh 著到了書房,「這又是怎麼了?爺兒倆有什麼話不能說?怎麼……哎!老爺,他也不是三歲的孩子了,人前人後,總要給他留幾分體面才是的嘛!」

「你說的簡單,你知道這個忤逆的東西做出多少有負聖恩、有悖國法的勾當?你自己和你額娘說。」

老太太心疼兒子,不等崇實開口,讓孫nv過去,把阿瑪扶了起來,「兒子,這到底是為什麼啊?」

崇實知道母親不通外間之事,說了她也未必明白,只能是更增老人心中牽掛,隨意的扯了幾句,哄騙了過去,「總是兒子不修官箴,在任上s 自納妾,又生下姐弟兩個——事後為同僚所告,故此阿瑪才生氣的。」

這件事老太太的知道的,不但知道,而且很是高興,媳f 進m n數載,生下一子,但孩子生得很蠢笨,做阿瑪的不喜歡,老人家也不大待見。後來崇實在四川任上納了一個漢人xi o妾,前一年生下一個nv兒,過了兩年,又生下一個兒子,老夫人听到此事之後,請丈夫給孩子寫了一封信,讓他帶著一雙兒nv,到山東來,老太太也好看看這剛剛出生不久的孫子。

于是,年初崇實進京述職之前,帶著紅蓮和一雙兒nv,共同上路,在山東放下這娘兒三個,和父母團聚,自己一個人繼續北上了。

听聞是這樣的原因,老太太長出了一口氣,「是為了這個啊?老爺,您听見了嗎?現在的官兒,也真是糊涂。不過是為納妾之事,居然也要上折子?」

椿壽當然猜得出兒子為什麼撒謊,他也不好說破,「總之是他行為不檢點,才給人抓住了錯漏處。」

「你是他老子,教訓他幾句就是了。」老太太輕輕搖晃著臂彎中睡得香甜無比的女圭女圭,轉而說道,「老爺,這一次兒子回四川任上,不如就把孩子留在山東吧?你看,他多可愛啊?」

椿壽想了想,「還是在吃n i的女圭女圭,你就讓他們母子分離?你也真忍心?」

「那,不如我和兒子、媳f 他們一起到任上去?左右也可以每天看看孩子們?」

還不等大人說話,崇實那已經三歲大的nv兒立刻歡呼開來,「好b ng啊!太太,您也和孫nv一起走嗎?」

「閉嘴!」崇實呵斥了一聲,「這里哪有你說話的地方?」

nv兒癟癟嘴,站到n in i身邊,「太太,阿瑪說我?」

「不怕的,等一會兒我說他就是了。」老太太瞪了兒子一眼,拉著孫nv的xi o手,仍自由丫鬟服sh 著,轉身出去了。

經過這一番折沖,椿壽的火氣大為消減,「你回任之後,準備怎麼辦呢?」

「兒子想,總要秉承聖意,把道台衙m n中種種往來迎送、饋贈、吃請之分好好煞一煞。旁的衙m n,兒子職分所在管不到,但兒子所管的衙m n,一定要好好管一管。」

「你能夠這樣想,自然是極好。不過,也不要仗著皇上倚重,就胡lu n伸手,不該你管、你問的,便是鬧得沸反盈天,也不要去過問——須知,在官場上從來就是留下惡名容易,轉頭市恩卻難啊。」

「是,兒子都記下了。」

父子書房暢談良久,晚來用過餐飯,各自回房休息,準備第二天早上起來,向父母辭行,一家人就要南下回省了,不料崇實听紅蓮說閑話的時候說起,阿瑪這幾天以來,多見苦惱之s ,似乎有什麼煩心之事?

「哦?你是怎麼知道的?」

「妾身啷個曉得呦?」紅蓮說一口很不純正的官話,經常帶出一些四川方言來,「只是听額娘啷個說的。為什麼,可不敢問。」

崇實心中慚愧,自己幾時變得如此自s 了?讓老父為自己的事情擔驚受怕,于老人家的心事,卻一無所知?若是始終不知道也就罷了,如今既然知道了,身為人子,勢必不能輕車上路,不聞不問,左右還有時間,就在省城多留一天吧。

打定了主意,和紅蓮說了幾句,紅蓮無所不從,「妾身自然全憑老爺做主。」

第二天起 ng,到堂上給父母請安,父子說了幾句話,崇實問道,「阿瑪,兒子想多住幾日。」

「怎麼了?還有什麼事?」

「是,兒子听紅蓮說,阿瑪近日來愁眉不展,似乎有太多心事積壓,不如由兒子為阿瑪分擔一二?」

「你又糊涂了!這里是山東,不是四川,你能夠給我分擔什麼?」

「老爺,話不是這樣說的,所謂上陣父子兵,孩子有這份孝心,就讓他為老爺想想辦法,也是好的嘛!」

椿壽半晌默然,「好吧,你終究是在主子身邊多年的,皇上的脾氣,你知道得最清楚,若是由你從中獻計,比之旁人瞎子m 象,總要有脈絡得多。」說著話,他擺擺手,吩咐听差,「到衙m n里去,請辛階兄過衙議事。」

就著這片刻的功夫,椿壽向兒子解說了一番——。

原來,椿壽憂煩的是為了上一年皇帝巡幸江南,駐蹕山東德州,碼頭、蹕道、行宮、殿閣、hu 園、一切供奉hu 銷,總數不下四十萬兩銀子。而皇上南幸之前,早有上諭︰‘沿途不允許各省大員假借南巡之機興以土木,只可將原有行宮殿閣略加修飾’。雖然皇上是這樣說,但各省份應迎駕的官員,又有幾個有胡林翼那樣的膽識和魄力?依舊是耗費靡,爭相報效。只是其中有一節,內務府、戶部因為上諭在在,對各省為迎駕而hu 用的銀子,根本不予報銷,只能是在各省自行解決。

若是在往年,四十余萬兩銀子立上一個名目——諸如‘起身炮’,‘倒炮’,‘太平炮’——便輕易可得,不過自從咸豐四年,國家推行商課,並予商民以‘見所屬地方,有種種非法雜支各項,俱可到上屬衙m n呈控’之權以來,官員心懷畏懼,生恐為幾兩銀子壞了前程,輕易不敢重c o故伎,這筆銀子的來處,也就成了不大好解決的難題了。(注1)

椿壽說到一半,勞崇光的轎子抬到撫台大m n,父子兩個暫時停止ji o談,親自迎接,「給老前輩請安。」

「哦,是白水xi o兄啊?」勞崇光也大約知道崇實這一次回京述職,給皇帝痛斥遣返,鬧得很是失面子,不好多談,和他打過招呼,向撫台大人行禮,「見過大人。」

「來,辛階,到堂上說話。來人,準備茶水點心。」招呼著他到了堂上,彼此落座,崇實在一邊作陪,椿壽解釋了幾句,隨後說道,「辛階兄,犬子愚鈍,不過老夫以為,他總是皇上身邊近人,主子的脾氣,比外面的人更通曉一二,不如就讓他從旁籌謀一番?」

勞崇光也很覺得為難,他是一省藩司,專管錢糧、人事二端,為了迎駕虧空的這些銀子,幾次和府中的清客幕僚共商,也是彼此紛繁不定,莫衷一是。處理的辦法有兩條,第一是派人上京活動,最好能夠疏通內務府的路子,爭取以旁的途徑,銷賬了事,還有一種意見,就是在一年所收的厘金、河工、堤工中各自挪借出一部分來,不足之數,命各府縣派人下去樂捐,特別是那些府城內的大商家、大店鋪,把商會聯合在一起,要他們暫時支應,度過難關。

勞崇光認真想想,都覺得不好,內務府的路子不說能不能走得通,只是要打點這些人,怕就不是三兩萬兩能夠了事的;挪借更是不好,數年以下,各項銀錢征繳、解運到京,都是有差不多的常數的,驟然減少,朝廷追問下來,如何搪塞?至于第三條,更是大大的不妥。商戶如今再不是那些可以為官府玩n ng于鼓掌之上的弱民了,正好相反,商課推行之後,只要是稅丁、胥吏行事之間稍有不恭、不公之處,這些人就聯名而告。

雖然吏治大清,但相應而來的,是各府縣衙m n公事堆累不絕,特別是在魯xi o趕鬧市,為劉滋才借題發揮,重重的懲處了縣內刁蠻h n橫的稅吏之後,省內所轄各處,無不擠滿了來告狀的商民百姓,官員公務忙個不休,一個個叫苦不迭,奏報到省里,椿壽和勞崇光商議了一下,一旦心軟弛禁,只怕劉滋才所下的功夫全數都要付諸東流了!不如硬下心腸,辣手處置——左右用不到多久,那些稅丁看上峰無半點通融余地,當不再敢于借公務之便,為非作歹了。

果然,一省之長行政之間實事求是,下面的人也就不敢疲滑對待,到了咸豐六年的時候,山東省內風氣為之一變——各府稅官,便如同前朝天啟年間的田產一樣——昔為富之基,今為累字頭了。一縣之中,若是誰給派為稅丁、巡檢,簡直像死了親爹一般的愁眉不展。而商民狀告稅吏行為不檢的案子,也不聞久矣。

若是听從幕僚所說,從商人身上榨錢,只怕還不等銀子榨出來,自己和椿壽的烏紗帽就保不住了。左右想不出對策,戈什哈來報,「撫台大人請大人過衙議事。」

听勞崇光把府中清客所獻三策逐一托出,並把自己的擔憂講明,崇實深深點頭,「老前輩所言極是。以上三條,晚生看來,皆不可用。」

「那,你說怎麼辦?」對自己的兒子,椿壽沒有商民顧忌,大聲問道,「難道就放著這個窟窿在那里嗎?幾時才能填上。」

「阿瑪,不要著急,兒子倒是有兩個辦法,可以緩解。第一,不妨從省內照例截留的銀子中,拿出一部分來,並向朝廷請旨,分期填補。」

這個辦法勞崇光也想過,省內藩庫每年都有一筆所有應繳款項上繳國庫之後,截留下來的銀子,數量雖然不多,但支應這一筆窟窿,總還是做得到的,唯一的問題是,這件事要想瞞過各省道御史,千難萬難,一旦為人發覺,彈章封奏而上,就是不了之罪,所以錯非到不得已,不敢如此行事。

他緊接著又問,「那,第二條辦法呢?」

崇實笑了一下,「就是請阿瑪上表朝廷,將此事向皇上和盤托出。」不等兩個人發問,他自己解說了下去,「皇上最恨臣下取巧,又天生仁厚之主,只要阿瑪能夠d ng觀肆應,賦民首杜繁苛,皇上定將從寬處置,不予追究的。」

這個辦法是椿壽和勞崇光沒有想到的,勞崇光凝視良久,突然擊案稱賞,「好一個和盤托出!與其遮遮掩掩,不如痛陳往日,左右往來hu 用,俱有賬目可循,都是為闔省上下孝敬皇上之用——朝廷就是派人來查,省里也自不懼。」

椿壽卻還有點擔心,「只是,辛階兄,上一年皇上南幸之前,早有諭旨,不允許各省大肆hu 銷,以為迎駕。我們今天上表請罪,這一個抗旨不尊的罪名,怕是跑不掉了吧?」

「這一層阿瑪毋須擔心,桂燕山在任上多方承辦皇差,銀子hu 得還少了嗎?」崇實是不以為然的神s ,「皇上不是沒有說什麼嗎?正如勞大人所說的那樣,銀子都是用到該用的地方,又不曾有一文入了官員的個人腰間……」他突然停頓了一下,「阿瑪,您真的不會將銀子……?」

椿壽和勞崇光相視苦笑,「你這憊懶xi o子,居然也敢拿阿瑪打趣嗎?」

幫著阿瑪擬好折本,命折差送上北京,崇實這才放下心來,向父母辭行,攜著紅蓮和一雙兒nv,順水路南下回任去了。

注1︰「……起身炮,倒炮,太平炮……」這是清朝官場上例行的幾種陋規。簡單的說,官員即將離任,行以減價勒稅之法,名為起身炮;官員到任,減價催稅,名為倒炮;還有既不是離任,也不是到任,只是散布謠言說,官將離任,差役遍傳鄉里,欺騙老百姓去完稅,名為太平炮。

以上種種,都是官員斂財的手段,繁劇地方,放起身炮一次,可得萬金或五七千金不等。而所得稅款,大都入了個人腰包。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