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85節天津教案(2)

作者 ︰ 嵩山坳

第85節天津教案(2)

等肅順到了天津,顧不得先去探視即將啟程北上京中調養身體的胡林翼,先傳天津道周家勛來,一問之下,才知道事起于天津知縣劉杰,抓住了兩名拐子,同時天津的團練也抓住了兩個,名叫武蘭珍、安三

安三是個教民,而武蘭珍雖非教民,口供中卻說他的‘**’是從天主堂一個司事王三那里領來的。也就在這時候,慈仁堂的孤兒,因為瘟疫死了好幾個,掩埋得不夠深,讓野狗拖了出來,‘xi ng月復皆爛,腑腸外l ’。天津的百姓認為這就是洋人挖眼剖心的明證,所以天主堂外,聚集了許多人,其勢洶洶,眼看有沖突發生。

于是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向法國駐天津的領事豐大業提出ji o涉,要勘查慈仁堂,提訊王三。慈仁堂里,固然看不出什麼挖眼剖心的跡象,王三跟武蘭珍對質的結果,亦證明了武蘭珍只是胡說。但百姓不信,總以為崇厚袒護洋人,因而仍舊聚集在教堂附近,辱罵s o擾。天主堂跟三口通商大臣衙m n相距不遠,崇厚正要派官兵去彈壓,法國領事豐大業興師問罪來了。

豐大業十分鹵莽,掛兩把手槍,一進客廳就破口大罵,接著不分青紅皂白開一槍,嚇得崇厚趕緊躲入簽押房,豐大業就在客廳摔茶碗、拍桌子,咆哮不止。

這時取名‘水火會’的天津民團,已聚集了數千人,群情鼓噪,大罵教士、洋人,崇厚怕j 出事故,重新又出來勸豐大業,有話好講,不必如此。又告訴他,外面情勢不妙,最好躲一躲,不要出去,否則怕有危險。

通事把話傳譯了過去,豐大業怒氣沖沖地答道︰「我不怕中國百姓」說完,帶了他的秘書西m ng,掉頭就走。

崇厚不放心,派了馬弁護送。衙m n外面的百姓,都是怒目而視,已有一觸即發之勢,偏偏冤家路窄,遇著天津縣知縣劉杰,正從天主堂彈壓回來,預備去見崇厚回話。豐大業一見,不問青紅皂白,拔槍就放,這一槍沒有打中劉杰,打傷了他的一名家人。

「打」不知道誰厲聲一喊,于是人ch o洶涌,淹沒了豐大業和西m ng,等散開來時,只見地上躺著兩具尸首。

動lu n不過剛剛開頭,水火會鳴鑼聚眾,號召了上萬的人,先到通商衙m n東面的天主堂,殺了兩名教士,放火燒房子,再往東面就是法國領事館,殺了豐大業的另一名秘書湯瑪生夫f 。最後出東m n,打入慈仁堂,殺了十名‘貞nv」把貞nv教養的一百多孤兒放了出來,跟著又是一把火。

于是崇厚和天津道、府、縣,一面彈壓,一面救火,但人多勢眾,無濟于事,整個天津城變成了沸騰的油鍋,一直到天黑才慢慢靜下來。事後調查,另外又殺了兩個法國人,是在天津經商的一對夫f ,還有三個俄國人,被誤認為法國人而遭了池魚之殃。同樣地,英國和美國的六座教堂,也因為老百姓分不清什麼是基督教、天主教而被毀。至于教民死得更多,總在三十以上。

肅順閉目靜听,一言不發,m m 頭頂的月亮m n,他問周家勛︰「法國水師的提督,就駐扎在大沽口,可曾上岸?是何態度?」

「自然上岸了。」周家勛答道︰「態度當然也很壞,不過不曾派兵上岸。」

「別國的洋人呢,有何表示?各國領事,可曾有什麼話?」

「在天津的洋人,自然都害怕。听說,英國的李領事,要組團自保。」

肅順不作聲。好半天才說︰「你回去告訴崇地山,此事一切有本官擔待。只要可以為國家免禍,一己榮辱,非所敢計。現在只有我跟他是局中人,禍福相共,我一定替他分謗,請他立定宗旨,沉著應付。」

周家勛心中佩服,早知道肅順的名頭,是皇帝身前第一寵臣,如今看來,倒並不是全然以小巧功夫,獻美邀賞之輩呢?當然,這只是他心里的想法,不便說也不必說,只把肅順的話轉達到就是了。

等周家勛辭出督署,直隸按察使錢鼎銘已經得信趕到。此人籍隸江蘇太倉,處事干練明快,極得胡林翼的信任。這時,就不為他掌理刑名的職司,以s 人的情分,也該為胡林翼分憂分勞、所以等不到第二天一早,就先要來報到,一則示關切,二則備顧問。

肅順幕府中,也有洋務長才,一個是黎庶昌,字蓴齋,貴州遵義人;再一個就是王運,字湘綺。當錢鼎銘來謁見他時,他們正在各陳所見,未有結論,等錢鼎銘一到,便得從頭談起。

說過一陣,錢鼎銘指著崇厚的折,憤憤說道︰「崇地山一味媚洋,j 出民變,明明是中外ji o涉事件,他請旨由直督查辦,說是‘以靖地方」輕描淡寫地把責任往地方上一推,不太豈有此理嗎?」

「調甫」肅順反倒勸他,「現在不是論追責任的時候,更不是生氣的時候。剛才我跟蓴齋和湘綺在談,緝凶賠銀,自然是免不了的,我跟崇地山要挨罵,也是免不了的。只是禍雖闖得這麼大,恐怕民憤依然未平,要應付內外兩方面,事情著實棘手,你看該怎麼辦?」

「這件案子,是通商二十年來所未有。能夠做到緝凶賠銀,便算了結,已是上上大吉。至于內外之間,如何能夠面面都有ji o代,要看案情而定,如果其曲在我,則辦得嚴些,百姓亦無話說。倘或錯在洋人,那個ji o涉自然就好辦了。」

「然則曲直是非,如何區別?」

「在武蘭珍口供的虛實。」錢鼎銘答道︰「武蘭珍究竟是否王三所指使,王三是否教堂所雇用,挖眼剖心之說,是謠傳還是確有其事?照此層層嚴訊,悉心推求,則真相大白,曲直自明。」

「一語破的」龍汝霖不斷頷首,「大人到天津查辦,就從這個關鍵上著手。」

「大人,」錢鼎銘比較了解洋人辦事的規則,「這一案ji o涉的重心,還是在京里,象這樣的大案,朝廷原該指示宗旨,是委曲求全,還是據理力爭?這在查辦的時候,出入關系甚大,廷寄只說‘體察情形,持平辦理」又要‘順輿情」又要‘維大局」都是些活絡m n閂的話。且不說將來責任都落在大人雙肩,眼前沒有一個定見,案子即無歸趨。」

肅順笑笑不語。錢鼎銘說的是好話,但也是不知其中的言論。憑我肅某人在皇上面前、心中的地位,還用得著擔心這些嗎?他在來的路上就打好主意了︰這一次履任天津,正要借這樁案子,讓天下人看看,肅順也不是只會逢迎皇上,以換取這身膺二等封爵的

天津教案出現的時候非常不適宜,朝廷正在和法國就越南戰事談判,偏巧鬧出這樣一本戲碼,法國公使愷自爾的反應也很異常,平常遇到各省發生教案,總是其勢洶洶,有一番很嚴厲的指責,這一次反倒不大著急,每次都說,案情重大,一定要等他國內的指示,目前不敢干預。

這顯得事有不測,寶鋆、文祥深為擔心。請他請不動,把他的翻譯官德威利亞請到總署,奉為上賓,向他探詢法國方面的態度。德威利亞倒不擺架子,把愷自爾的看法都告訴了寶鋆。

愷自爾也認為這一案非同小可,最嚴重的是撕毀法國的國旗,其次是殺了豐大業和他的秘書,再次是殺了他的僑民多人,最後才是焚毀教堂。所以他不敢作主,一面向法皇請示,一面要看中國如何辦理?

「那麼,」寶鋆問道,「請問貴翻譯官,敝國應該如何辦理,貴國始可滿意?」

「不能答復。」德威利亞很快地說,接著便起身要走,怎麼樣也留他不住。

寶鋆和董恂、文祥面面相覷,都在心里把德威利亞的話想了又想,總覺得凶多吉少,看來不免要動武。和恭王商議了一下,沒有辦法,只好趕在宮m n下鑰之前,二度遞牌子請起。

皇帝沒j ng打采的听恭王把ji o涉的經過說完,「奴才探問各國使臣的虛實,所得所見,意思都相去不遠,他們也曉得如果法國開仗,對各國商情都有關礙。不過中國倘無妥善辦法,似乎要居間調停,也很難措詞。萬一失和,各國亦難阻止。所以說來說去,還是要中國先盡道理。」

「什麼叫先盡道理?」皇帝冷笑著,神情顯得有些不耐煩,「法國人還敢就此中斷與我大清的合約談判,再度掀起和大清的戰火嗎?」

「這,法國新敗之軍,臣等料其未必敢如此妄為。但各國使臣的意思,最好請特簡大員,親齎國書,到巴黎覲見法國總理,先盡中國友好的道理。」

「不行」皇帝斷然搖頭,「恭王,你回去即刻宣愷自爾,告訴他,天津教案緣來有自,多是我中華百姓為ji n人所m ng蔽,而致使出現兩國不睦。念法國領事豐大業率先開槍,j 發眾怒,此事兩兩不做追究,也就罷了。」

「皇上,這怕是不妥吧?法國領事斃命鬧市,臣弟只怕法國人會祥究不放啊」

「老六,你啊,有時候太過忠厚,就會少了一點變通。在這一點上,實在是不及肅順。」他盡量打起j ng神,翻身坐好,「你們以為,法國人真的只是為豐大業之事不依不饒嗎?豐大業誠然是本國領事,但在鬧市之中,率先向我大清朝廷命官開槍,甚至打傷隨從——若是豐大業不死于百姓之手的話,法國人一定為其n ng得焦頭爛額如今他死了,法國人拿他說事,顯見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皇上是說,法國人有意借此生事,只是為借以豐大業斃命一事,在談判桌上為本國謀奪利益?」

「肅順就是看通此節,所以才如此鐵肩擔道義的為崇厚謀劃哩」皇帝嬉笑著,「以朕想來,這怕也不是他所能見識到了,多半是出于府中幕僚清客之口呢」

「皇上聖明,臣明白了。」

「皇上,奴才以為,天津教案,本是我大清佔理,不過為小民哄鬧,引發震d ng;如今各國觀望,西情沸騰,朝廷也宜乎有所決斷,不好如此以強勢凌人吧?」寶鋆說道,「若是就此j 化,各國無辜商民、教徒憑白被害,總也是我大清百姓之過,日後西人為此而祥究起來,奴才怕……」他看皇帝臉s 不好,不敢直抒xi ng臆,訥訥的說道,「奴才怕南海戰事尚未底定,又要與他國發生摩擦。」

「他們敢?」皇帝眼楮一瞪,大聲說道,「誰敢為這一點小事和我大清翻臉?」

但寶鋆的話是切中要害的一句,本來豐大業開槍殺人,若是此人未死,當可憑借此事,在談判桌上為大清帶來無限的利益,偏偏百姓被他的暴行j 怒,一股腦的將其和隨員殺死,大清本來有理的,如今也變成無理了。

這還不算,英國、俄國的商民、百姓、教徒又招到什麼人了?白白丟了x ng命,真要是鬧大了,彼此為此開戰或者不會,但傳揚到各國,終于還是中國政f 有管束百姓不力的過失。怎麼說都是很丟面子的事情。

所以,牢s o了幾句,皇帝還是冷靜下來,「那,你們看呢?該當如何處置?」

「崇厚上折子,自請治罪。」奕宕開一筆,轉而說道,「並在折子中建議將地方官分別嚴議革職。臣弟以為,不妨準如所請,先將崇厚和天津道、府、縣周家勛、張光藻、劉杰等人先行ji o部,分別議處。等肅順在天津,確切查明之後,再嚴參具奏。」

皇帝覺得有點不妥,崇厚也就罷了,周家勛、張光藻、劉杰幾個人又有什麼過錯了?居然也要問罪?這不是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嗎?

「皇上,這不過權宜之計,等過上幾日,煙盡火熄之後,皇上一道旨意,再為周家勛、張光藻、劉杰等尋一處善地,也就是了。」

皇帝終于點頭,「就以此擬旨吧。還有……,廷寄肅順,告訴他,在天津任上,把天津府上下給朕好好整治整治這些該死的百姓,任什麼不懂,就會起哄。害得朝廷又少進項數百萬兩銀子,太可惡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