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31節山東大案(10)

作者 ︰ 嵩山坳

第31節山東大案(10)

仵作驗尸完畢,把草薦重新蓋好,自己站起來到了項進面前,躬身行禮︰「回大人話,職下驗尸完畢。」

「可有定論?」

「是。回大人話,小的可以斷言,崔大人是自縊而亡的。」

一句話出口,孟翔、崔福和崔勇就大吼一聲,排眾沖了過來,口中呼喝有聲︰「不可能,我家少爺絕對不會自縊而亡的,這其中一定是有什麼人下毒手謀害于他。」

「你們先不要著急,本官斷案最重實據。若是崔大人真是死于非命的話,我便一定要還他一個公道。」項進安撫了三個人幾句,問道︰「我問你們,昨天晚上,可有什麼人來過客店嗎?」

「我問過客店的伙計,只有大人您和劉班頭來過。」

「不錯,本官確實來過,來這里是為了和崔大人商討公務的。當時你和這位老兄都不在……」他指了一下孟翔和崔勇,「只有這位小哥在。可是的?」

面對孟翔和崔勇的目光,崔福瑟縮了一下︰「是。昨天晚上兩位大哥先一步睡下了,只有我在少爺身邊伺候。」

「那好,我問你,我和劉大人等人離開之後,可還有什麼旁的人來過嗎?」

「沒有了。」崔福說︰「幾位大人離開之後,我家少爺要我也去休息。我說還要不要伺候,少爺也說不必,于是,我就去睡覺了。」

孟翔揚手給崔福一個嘴巴,‘啪’的一聲脆響︰「無用的奴才只有昨天一晚讓你伺候少爺,你居然就……就……出了這麼大的簍子?」

崔福以手捂臉,委屈的辯駁道︰「這也不是我想的啊?我怎麼知道,到了晚間,少爺就會上吊自殺?」

「你還說?」孟翔作勢欲打,給項進攔住了︰「孟小哥,你也不必責怪他。他是奴才,你家少爺讓他去休息,他還能不听嗎?」

孟翔放下手臂,再一次哭拜于地,他說︰「大人,我家少爺死得屈枉,請大人為我家少爺主持公道」

「這不用你說,本官自會料理。」項進苦笑著站了起來︰「不過現在天氣炎熱,你家少爺尸身萬萬不能久放,我想,暫時還是買一副棺木,將你家少爺的遺骸裝殮起來吧。總好過這般……你說呢?」

孟翔也有些亂了方寸,這時候只能任由對方擺布了︰「是。一切全憑大人做主。」

「那好,本官與崔大人同朝為官,這等情誼還是要盡一盡的。來人?」

「大人?」

「去縣城里的壽材店鋪,買一口最上等的楠木壽材,將崔大人裝殮起來容等本官奏明上峰,再做道理。」

「喳」

接到縣里發來的公事,田書元大吃一驚朝廷派到省里來專為調查冒賑示意的道員竟然自縊在居住的客房之中?項進封奏的公事中注明︰已經‘派本縣仵作詳加驗明,並無扭打、羈絆痕跡,可知確為自縊而亡。’在發過來的公事中他說︰‘于客店之中認真研判,當為背癰疾患發作,不克忍耐之下,故而輕生以待。死前也並無遺折留存……’

田書元不敢听信項進一面之詞,連夜帶領府城衙門的仵作等人趕到萊蕪縣,重新開棺驗尸,正如項進奏陳的那樣,尸體上只有背癰疾患受創流血,並無骨折,刀傷等為人謀害的痕跡。田書元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自己得到的回稟︰難道崔荊南真是因為身體上的疼痛難忍而遽爾輕生?這絕對不可能

崔荊南是一方道員,身份特殊,又是有公務在身,差事未了在客店自縊,這于公于私都是說不過去的。更不用提便是他有心自殺,又怎麼會沒有任何只言片語留下?以為後來人明白事情的始末原由?

他這樣的人自縊而亡,會給本縣、給府里、省里惹來多大的麻煩?這一層崔荊南不會不知道,既然知道,這等大礙關系之事,他又怎麼會倉促而行?這其中一定有隱情

把孟翔等人找來詳細詢問一番之後得知,崔荊南在萊蕪縣中所獲取的不同卷宗,在事發之後也已經為人盜取。這更加加深了他對這件事的疑竇,可就在他要認真研究下去的時候,來自省城濟南的一封公文,讓他不得已放下了縣里的事情,轉而奔赴省城。到了目的地他才知道,皇帝欽派的刑部左侍郎肅順已經到了省城,和福濟等人會商,共同研討、調查崔荊南離奇自縊而死的案子。

崔荊南之死事關重大,而且其中疑點甚多,甚至驚動了一國的皇上,眾人自然不敢怠慢,在臬司衙門會商一番的結果是,由京中到省查案的肅侍郎為主審,本省臬司福濟、泰安府知府田書元為副主審,共同審理此案,總要求一個清楚明白,定讞上聞。

公文發下,著項進將縣中的公務暫時交托本縣學政負責,帶領本案中一眾人等到府城听勘待問。同時還下發了一道公文︰將崔荊南的棺木從厝居在縣外一座道觀中移出來,同批運抵省城,然後開棺驗尸。

崔荊南的棺木自然不能下葬,在萊蕪縣城外一座荒廢的道觀中厝居,除了縣衙派差役看守之外,還有孟翔、崔勇、崔福三個人日夜守靈。在這一次提解之前,先要加封。

四道加蓋了萊蕪縣大堂印信的封條,由本縣大老爺項進、學政當著眾人的面,滿漿實貼在棺材蓋與縫隙之間,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整個縣城都被轟動了。案情到底如何先不用說,縣中百姓卻多一份茶余飯後的消遣談資。

提解人犯本來是苦差事,這一次更是要提解一口棺槨,更令新接任的本縣學政頭疼——此案有省藩庫撥下了一筆銀子,作為路費之用,不過事體重大,學政不敢不小心謹慎,從三班六房找了幾個平日里俗稱老成的押解,還覺得不放心,又從城守營中調撥了幾個人,同路前往——一筆路費銀子十幾個人花,自然是注定要賠累的。不過這時候,也顧不得這許多,只得以憲命硬著往下拍了。

押解著棺木到了省城,還不等辦理手續入城門,從城門里跑出幾個穿著孝服的男女,為首的是一個蒼然老者,腳步飛快的奔到運送的騾車前,哭號一聲︰「少爺」便大哭起來。

後面跟過來有男有女,居中的一個正是崔荊南的妻子狄氏夫人,一身素裝的由丫鬟攙扶著到了車前,跪倒下去,也是同樣的當街嚎啕一邊哭,一邊拉過旁邊的兩個銀裝素裹,滿身忠孝的孩子︰「秋兒,芝兒,來,給你爹磕頭。」

兩個孩子很小,還不大懂事,看母親滿臉是淚,一雙兒女也嚇得哇哇大哭起來︰「娘,……娘啊」

案情未明,暫時不能做任何的處置,一群人連哭帶號的扶櫬而行,將棺木停在臬司衙門專門準備出來的空房中,只等著第二天正式查驗。

這一邊,狄氏夫人和管家崔德把孟翔三個人找來,詳細問明事情的經過,孟翔一五一十都說了,到最後又以頭踫地,帶著哭腔說道︰「一切都是小人的不是。受了老爺、少爺兩代恩德,不想如此不中用,竟然不能……保護少爺周全。小的本領想追隨少爺于地下,又想把這件事審清問明之後,看著那個謀害少爺的凶手伏法,再行決斷……。」

「也不用這樣。」狄夫人嗚咽著听他說完,用手絹塞住嘴巴,只怕在人前哭出聲來,那個家里的管家崔德說︰「少爺死得冤枉,從皇上到朝廷,無不關切,此事不論到什麼地方,都要辯出一個理來。若是山東省內不能有個定論,我便要回京告御狀,就不信天下沒有說理的地方。」

狄夫人女流之輩,從來沒有經歷故這樣的大事,眨著哭得通紅的眼楮左右看看,問道︰「那,現在該當怎麼辦啊?」

「此事總要等京中來的肅侍郎問案之後再做決斷。少夫人不必著急,少爺的案子通了天,想來他們也不敢一手掩盡天下人的。」崔德說︰「再等一等吧,再等幾天。」

第二天,在省城的臬司衙門正堂前,圍滿了來听審的百姓,這件案子影響太大,山東巡撫景廉也很為重視,特別從城守營、本省綠營中挑選了三百名精壯之士,隨同臬司衙門的差役共同維持秩序,剛過了早上的辰時,肅順、福濟、田書元升座正堂,彼此一揖,各自落座,肅順坐主位,福濟和田書元在左右相陪︰「來人,升堂」

威武的堂號之聲響過,肅順站了起來,傳令一聲︰「請王命」

這就是請王命旗牌,大堂正中一座龍亭,里面供著一面二尺六寸長的藍緞長方旗和一面七寸五分大小的朱漆圓形椴木牌,旗和牌上都有滿漢合璧的一個金色‘令’字,上面鈐著刑部的大印。這就是所謂的王命旗牌了。

肅順三人走到龍亭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君臣大禮,然後再一次歸坐︰「傳山東省按察使司衙門仵作。」

仵作上堂跪倒︰「給列為大人見禮。」

「你叫什麼名字?」肅順問道︰「干仵作這一行是與誰學徒,做了多少年了?」

「回堂上老爺的話,小人叫文恆,今年四十七歲,做這一行是家傳,已經有三十年了。」

「這樣說來,你的經驗是很豐富了?」

「不敢,小人只知道竭誠報效,行事之間也全要靠前輩書中所記述的文字為求斷之法,不敢言什麼經驗之談。」

「那就好。本年四月二十六日,有山東道監察御史崔荊南在萊蕪縣境內之羅家老店離奇自縊而亡,今天本官奉皇命赴山東查案,你身為仵作,也是本案中第一關鍵要務,行事之間,可要千萬謹慎,不可有半點馬虎大意,你明白嗎?」

「是,小的明白。」

「那好,」肅順點點頭,吩咐一聲︰「來人,把崔荊南的棺木抬出來。」

早有事先預備下的八名杠夫在厝居棺木的配殿中等待著,听見招呼,八個人一起使力,抬起棺木到了正堂大門前,頭東腳西的放好,抽出杠子,轉身退在一邊。

肅順不敢大意,向坐在一邊的田書元拱拱手︰「田大人?」

「不敢,卑職在。」

「請你驗一驗棺上的封條,可還完好無損?」

書元離座到了院中,認真的查驗了一番——這原是必須的程序,只要走一下過場就好。不過自打案子出了之後,山東省內流言紛起,甚或有人說,棺材中的尸體已經給人掉了包,里面根本就不是崔荊南所以,為求慎重,肅順和田書元等商議過,開棺之前一定要認真的驗看,以堵悠悠眾口。

左右走了幾步,田書元轉回到堂上,向肅順一拱手︰「回大人的話,棺木之上封條未有扯動痕跡,可保無虞。」

「那好,」肅順點點頭︰「開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