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全球 第三卷 怒海爭鋒 第二十六節 開啟造船(二)

作者 ︰ 染血的羽毛

對于俘虜這種拿能力來區分待遇的辦法,有見識的人一下子就看出張振宇的不凡。

依照能力區分俘虜的待遇,有能力的俘虜甚至可以獲得和張振宇普通軍士一般的待遇,要知道,張振宇的兵,待遇是相當不錯的,自從得到了前明寶藏之後,張振宇對軍士的待遇已經提高了幾個檔次。

由于能力和待遇直接掛鉤,有能力的人自然不甘心去挖石頭修路,自然就會向張振宇表明自己的能力,以期獲得應得的待遇。這樣做主要出于兩點考慮,就是俘虜之中有能力的人可能不甘心為張振宇服務,這樣分等級待遇,他們為了少受皮肉和日曬風吹雨淋之苦,自然不得不站出來表現自己的能力。第二,就是張振宇出于對人才渴求的考慮,這個時代,什麼最重要,毫無疑問是人才,從明朝的船工世家,從大明的火器世家張振宇已經看得清清楚楚。

由于科技的進步,人才已經成為推動生產力不斷躍進的基礎。

而且,張振宇這般做還有一個目的,既然張振宇對于人才這麼渴求,甚至在俘虜之中也要挑選人才。那麼這個名聲傳出去,絲毫不差于千金買馬骨的經典,以後,本土的一些人才得到消息,自然會投奔張振宇而來。正所謂英才擇主而事。有本事的人怎麼可能甘于平凡,誰不想掙出一個前途,此時,張振宇給予他們前途。

而張振宇之所以招收以前在工廠干過,有著熟練操作技術的俘虜,就是打算以後擴建工廠,生產能力此時已經是洪村的一個制約因素,雖然得到了一些生產設備,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生產能力要進一步加快,就需要不斷的擴建生產規模,到時候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勢必需要一批能夠熟練操作機器的工人,有了這些工人,自己也能夠依靠他們培養出自己本土的熟練工人。

自然,沒有能力,又不懂得操作的俘虜,只能去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力的事情,開山挖石修路。

這絕對是一個苦差事,要知道,洪村到外界都是綿延的山脈,雖然山不高,但是這樣的山脈間要修出一條道路,也絕對不是簡單的事情,要知道此時還沒有大型的基建設備,只能靠人力。

就在洪村開始準備修路的空檔,英軍的進一步進攻已經開始,自從從珠江口一帶撤軍以後,英軍積極在江浙和福建沿海進攻,滿清幾個重要的沿海港口已經接連失陷。

在英軍的進攻下,沿海戰火不斷,甚至在江浙地區,英軍軍艦幾次逆長江而上,騷擾沿江地區。

滿清的海防此時已經近乎崩潰,甚至,山洞半島和遼寧半島圍繞的渤海地區此時也出現了英軍軍艦的身影,要知道渤海沿線就是滿清的京津重地,英國人將軍艦開到這里,已經嚴重威脅到大清的統治基礎。

但是,滿清政府對此沒有任何的辦法,自己的水軍根本不能出海做戰,由于船舶和武器的差距,滿清的水軍出擊,已經和送死沒有多少的區別了,而英軍登陸作戰,滿清的大刀長矛也沒有辦法應付燧發槍的射擊。

此時東南沿海的整條戰線,除了廣東一帶,別的地方都是一片頹勢,沿海城市不斷遭劫,即鎮海廈門之後,又有幾座沿海城市陷落,而英軍的觸角此時已經伸到了台灣地區,英軍的軍艦已經讓台灣海峽成為了一片不能通過的水域,大陸和台灣此時已經被英軍軍艦所格。

面對這種情況,此時滿清政府已經沒有任何的辦法,在絕對實力的對比下,即使出現一些英勇作戰的軍隊,也不能挽救大清失敗的命運。

此時,很多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廣東,這里曾經是遭受英軍進攻最厲害的地區,卻也是唯一擊退英軍的地區。

而之所以廣東做到了這點,和一個人的存在是分不開的,張振宇這個名字在大清節節敗退的大局勢下已經成為了一個神話。

甚至民間已經有人開始供奉起張振宇,就像供奉關帝一般。

而朝廷之中,很多的朝臣已經不斷上奏,要求朝廷委任信任的廣州知府,讓其組織軍隊,出戰浙江福建沿海地區,擊退英軍。

這樣的呼聲越來越高,此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朝廷,民間的呼聲也此起彼伏。

此時,張振宇的名聲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廣東一帶了,他的名聲此時已經響徹神州大地,街上三歲的小孩都知道,張振宇是他們的救星。

迫于朝堂的壓力,也迫于民間的壓力,更是迫于英軍的不斷進攻。道光皇帝在一八四一年的冬天來臨之時降下聖旨,封張振宇為東南沿海靖逆大將軍,節制東南沿海防御。

此時,張振宇已經名正言順的稱為整個東南沿海的大將軍,對于東南沿海,包括兩廣,福建,江浙地區都有節制權。

新任的靖逆將軍可以調撥東南沿海各省物資用于沿海防御,也可以調撥東南沿海各省的軍隊以及人力物力,這個職位絕對不是一個空職,有著巨大的權利。甚至,這樣的官職已經和當年大清的三番不相上下。

不過,張振宇明白,道光皇帝是出于對英軍的恐懼,也是出于朝堂和民間的壓力才將自己調到這個職位的,畢竟,這樣的職位關系國家生死存亡,自己不是滿人,而且之前的所作所為實在讓朝廷放心不下。

張振宇知道,自己就算做了這個位置,也難保不會受到東南沿海各個勢力的排擠,這樣不但沒有辦法協調對付英軍,自己可能還會遭受東南沿海勢力的算計。

張振宇自然借故推月兌,他倒是要看看朝廷讓自己坐這個位置,能有多少的誠心。

「啟稟皇上,聖旨已經送到,不過張大人最近身體不適,恐怕短時間內無法赴任。」回稟的太監自然得到了張振宇不少好處,按照張振宇的意思回稟朝廷。

張振宇推月兌不去上任,這在滿清朝廷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無數的滿足遺老都在怒罵,罵張振宇不識好歹,罵張振宇故意推月兌,而有的人已經開始舉薦本族的青年英俊,稱他們如何如何了得,張振宇不去,他們也能將英國人趕出國門。

而有的人已經嗅聞到空氣之中的一絲氣息,已經看出這是張振宇故意推月兌,就是不相信朝廷能夠真的將東南沿海的防務交到他的手上。

道光皇帝也是憤憤不已,還沒有一個臣子敢在他面前故意推月兌,竟然視聖旨為無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兵臨全球最新章節 | 兵臨全球全文閱讀 | 兵臨全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