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代理人 在麻省理工的日子 第一百一二十章 投資爭奪戰 下

作者 ︰ 燕飛

看著倆個主任當著自己的面就開始爭奪得面紅耳赤起來,如果是一名徹頭徹尾的奸商,杜克肯定會推波助瀾,巴不得他們爭搶得更加劇烈才好,才能夠從中獲得最大的優惠條件。

可惜杜克雖然並非聖人,三觀看起來也不是很符合傳統青年楷模的模子。不過杜克現在身懷神器,倆個公司都是財源滾滾,將來在此基礎上能夠財的渠道多得是,這點便宜,說實話還真不屑佔。

「咳咳,」杜克趕緊打斷倆個主任的對話,「我說倆位主任,就不用再爭了吧。具體在哪邊合適,那還得我們看看之後才能夠決定吧?既然高新區這邊是新地塊,沒有什麼現成的工廠可以直接采用,我就先看看東城區這邊的廠子再說。我們還是希望有現成的工廠能夠很快投入生產。」

杜克這麼一說,皮主任臉色一下就白了。原本以為自己這條件一提出來,杜克還不得馬上過去看看,畢竟這個優惠幅度已經非常大了,對于高新區的政策來說,這已經是對待五百強企業的優惠標準。

哪里知道杜克居然不走尋常路,這麼快就有了傾向性,這個原本看起來板上釘釘的招商任務現在懸了。

「杜克博士,您看還是先到我們高新區坐一坐,了解一下我們的相關優惠政策如何?趙書記可是專程等待著您大駕光臨呢」皮主任趕緊祭起手中的王牌,這個第一步可不能讓東城區的人佔了先手,否則一朝落後,那就是步步差啊。

可是林主任哪里肯放過這等千載難逢好機會,趕緊說道︰「我們準備的候選工廠中,有不少都是有輕工制造業經驗的工人,特別適合腦波頭盔這種高科技產品的生產,這些工人師傅裝配經驗豐富,文化素質也比較高,接受能力強,完全能夠在接受培訓後快上手。都是我們張區長指示下優中選優出來的。」

林主任這麼一說,杜克都有些心動了。「那就這樣吧,這倆天我先看看你們這邊選擇的工廠。至于趙書記那邊,麻煩皮主任轉達我對趙書記的謝意,如果有需要,我會同皮主任再聯系的。」杜克這基本上就是回絕了高新區這次的邀請。

畢竟,杜克覺得沒有必要從頭再建設一個新工廠出來,如果能夠在現有的工廠中直接選擇一家那是最理想的了。既不耽誤時間,還能夠救活一家半死不活的工廠,解決幾千工人的生活。這種事情,比起捐點錢搞點面子工程要實在得多。

雖然杜克現在還沒有達則兼濟天下的胸懷,但是衣錦還鄉,能夠順便為家鄉人做點好事情他也不會拒絕的。

皮主任一臉沮喪地走了。杜克和喜氣洋洋的林主任一起,開始按照林主任準備的工廠名單實地考察,雖然杜克這個決定有些讓林主任意外,但是林主任也不至于措手不及,早在選擇工廠的時候,他已經早早通知這些候選工廠做好準備,隨時待命。

現在看來,自己這個通知真是英明,面對杜克這種雷厲風行的人,準備得充分一些果然是沒有錯的。

按照東城區提供的工廠,杜克在地圖上看了一下位置,先選擇了倆家靠近交通要道,進出比較方便的工廠。

倆家工廠都是三千多人的大廠,在三環外不遠,從交通條件來看很不錯。

第一家晨光機械廠,是搞小型機械零部件加工的,現在主要是為汽車廠生產一些軸承什麼的,原來也曾經紅火過一段時間,不過由于體制落後等諸多因素影響,技術進步和產品開度緩慢,產品單一,在原來配套的老車型產量下來後,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現在基本上是半工半歇狀態。

去年一年的產值才7ooo多萬,目前已負債3個多億,雖然賬面總資產還剩下有5個多億,可是這是包括土地在內的所有資產,如果將國家劃撥的土地使用權除開,企業現在已經是嚴重的資不抵債。

同時,企業職工已經倆年多靠領折半的工資勉強生活,至于醫療費以及養老、失業、公積金等已經積欠2ooo多萬元的費用沒有著落。另外還欠交稅款2ooo多萬元,外面拖欠原材料費用等3ooo多萬元。

可以說,如果沒有新的資金注入,這個工廠倒閉只是時間問題,而且為期絕不遙遠。

杜克看著亂糟糟的工廠,一堆幾乎都要報廢了的機械加工設備,還有無精打采的工人,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這等絕望的氣氛,要想扭轉過來,看起來很難啊。

雖然這家工廠的廠領導已經盡力動員大家做好配合,可是廠子就這種情況,倆年多靠比低保多不了多少的工資維持生活,但凡有點本事的都走了。剩下的都是些三十多四十幾上下不著調的,只是口頭說說,誰會當真?這些年一撥又一撥考察的人多了去了,大多看了看廠子情況,還不都是搖頭離開。

杜克草草看完這家工廠,地方是不錯,廠房也夠大,按照克萊門特生產線來看,安裝十條生產線都沒有問題,可是這個工廠暮氣太重,杜克一看就有些不喜歡。天助自助者,如果連自己都失去了希望,那就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杜克可不想承擔什麼救世主的角色。

第二家叫凌豐紡織廠,以前是精紡工廠的,曾經也是輝煌過,可是自從紡織業不景氣暴後,整個日子就不太好過了,凌豐廠地處內地,這個感受紡織市場變化的脈搏就更加遲緩一些,所以一下子更是跌落到了谷底。

三千多人的工廠,一多半還是四十歲左右的女工,現在是靠到處找活兒度日,什麼賺錢做什麼。

因此,當杜克他們來到這里的時候,這個工廠除了還有部分紡織業務外,有好幾個車間干著生產毛絨玩具,加工皮革制品,賓館餐廳桌布什麼的亂七八糟幾十種不同的來料加工產品。難得的是人人都在忙碌著,沒人有空搭理廠領導陪著的杜克和林主任這倆個外來人口。

「我們廠以前紅火的時候,年產值也有七八個億,當時一年利稅能夠有幾千萬,可是後來金融危機,加上市場變化,這個紡織品出口一下子就不行了。廠里面不得不四處找門路求生存」廠領導張世強苦笑著介紹道。

「所以現在我們是什麼單子都接,幾十萬不嫌少,幾百萬幾千萬也不嫌多。一年下來,大家能夠混一個溫飽就不錯了。」

「可是,三千多張口要吃飯,主營上不去,這麼干累人就不說了,還經常有一頓沒一頓的,跑市場口的同志,一年到頭沒幾天能回家的,經常為了幾分幾毛的加工費同客戶計較,沒辦法,要讓大家過上溫飽也不容易啊,稍微有些什麼風吹雨打就難以維持。」

這個廠佔地有5oo多畝,可是現在大部分土地使用權已經抵押給了銀行,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加工工具,工廠賬面也好不到哪里去,基本上除了那一大堆亂七八糟過時的紡織加工設備外,廠里就沒有啥值錢的東西了。

而且這個廠女工還比較多,一般人看到這個情況,根本不敢沾手。

「林主任,你們這個推薦工廠還真是精選過了的啊」杜克苦笑著對林主任說。「不是資不抵債,就是只剩下一群人了。」

「我們這不是想辦法解決嗎」林主任尷尬地笑了笑,「東城區是老城區,老工廠特別多,說實話,區政府也很困難啊,這次是特別希望能夠借杜克博士的東風盤活一倆家企業。」

也許是林主任自己看透了杜克心中還有一點濟世的情懷,也許是得到了秦泰然的一些提示,總之,林主任就這麼直言不諱地將區政府的打算和盤托出來。

「林主任,你還真看得起我」杜克沒有想到這林主任居然說得這麼直接,老實說,他同體制內的人員打交道機會極少,一年前他還是p民一個,是沒有機會給體制內人員打交道,後來有機會打交道的,也不過是秦泰然楚風倆人,因此對于體制內人員的印象大都是各種道听途說的渠道來的。

這次有機會直接同倆個辦公室主任接觸,雖然倆人為了項目的事情沖突不斷,但是這種工作態度杜克還是蠻欣賞的,完全沒有一點傳說中的尸位素餐。這個林主任看起來辦事情還是比較雷厲風行的,是個辦實事的人。

所以,杜克看著這個紡織廠,雖然資產確實等于零,這些工人如果是搞別的,確實也不合適,但是對于腦波產品生產,杜克覺得還是不錯。

因為那個東西生產對于體力要求也不高,只是要求細致用心、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就行了,看了這里的工人後,杜克覺得比起上一家至少在態度上強得太多。從廠里領導到一般工人,最起碼大家都在認真完成自己的本職崗位工作。

現在干得不好,只是廠領導在市場方面的眼光差了些,沒有把握好市場趨勢。但是這一點杜克要求並不高,他在這里需要的的腦波生產人員,不是決策和銷售人員。看廠里能夠生產這麼多種不同產品,這個工人的適應能力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因此,這個紡織廠對于杜克來說,基本上心目中是比較理想的那一類了。何況那些中年女工比起一般人來說更值得幫助,杜克想到一年前自己的老爹老媽差不多就同這里的工人差不多(當然現在已經讓蔡思強照顧得很不錯,在老家買了新房,每個月一萬元生活費讓倆個老人家都不知道怎麼花),這個思想傾向就更重了。

「我看就這家吧,別的我也不準備看了。至于具體怎麼合作,你們先拿一個方案出來,這幾天我都在蓉城,隨時都可以談。」

ps:求收藏,求紅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外星代理人最新章節 | 外星代理人全文閱讀 | 外星代理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