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飛的夢幻人生 第108節學潮

作者 ︰ wanglong

自12月起,北陽和都等地一樣也出現了學潮。最初是從有百年歷史的g大起的,風波迅蔓延到北陽市的其他大中專院校,12月12號,在市委宣傳部組織的紀念西安事變五十周年的大會召開之時,大學生們喊著要民主、要自由、反**的口號上了街,將大學雲集的南城主要街道學院路堵塞了一天。造成嚴重的交通堵塞。

榮飛是在車里看到這一幕的,這天他從傅家堡回來,在學院路口看到了白底黑字的巨型橫幅,心里頓時一咯 。夢境里有這麼一次短暫的學潮,記得曾給王林提醒過,這次學潮間接導致了現任總書記的下台,原來就是現在。

榮飛對中央,特別是實際掌握權力的鄧公對待穩定問題的態度是明曉的,現在是關鍵時刻,對于王林這個分管文教的副市長尤其如此。

「到市政府,快,繞道走。」榮飛命令司機小黃。

市政府門口還算平靜。在傳達室,榮飛撥通了王林秘書傅祥林的電話。很快,小傅跑出來將榮飛接進了政府。

「王市長正參加常委會。你等他還是------」北陽市政府和市委在一個大院里辦公,那就是說王林就在這個院子里。

「給王市長遞個紙條,能做到嗎?」

傅祥林想想,「我試試吧。」他知道王林極為重視眼前這個青年。

榮飛找了紙筆,略一思索,寫了百十個字,折好,交給傅祥林。

一些事是無法瞞著秘書的,這也是秘書掌握長很大權力的因素之一。

王林不是市委常委,但今天緊急召開的常委會正是研究學潮問題,作為分管文教衛生的副市長自然便列席了常委會。傅祥林利用他上廁所交給他的紙條,讓王林出了身冷汗。

胡友榮不缺政治敏銳性。當得知g大,北陽工業學院,北陽建築學院,g省師範大學,g省醫科大學等五六所高校的學生打著標語呼著口號上了街,胡友榮立即驅車到了現場,亂哄哄的現場令他極為生氣,他預感到這件事情恐怕已經過新華社渠道傳到了中央,遂決定立即召開常委會研究對策。

86年的北陽市委共有三位副書記。程恪市長是「法定」的排名第一的副書記,但他的黨內分工是政府工作。後來將被直接描述為經濟工作。其余兩名副書記各有所管。所以,會議開始,主持會議的胡友榮先問的不是分管教育的副市長王林,而是分管學校工作的市委副書記張昊清。王林雖然是分管副市長,但從資歷和職務,都在張昊清之下。

面對胡友榮的責問,張昊清承認自己沒有及時掌握大學生們的思想動態,以及隱藏在表象之下的非組織活動,「師範大學羅校長曾報告說上周有北京高校來人,有串聯跡象,我指示及時掌握情況------建院星期天有人在校內演講,學院也報告了,無非是那套民主自由的東西,這幾年國門打開,大學生們接觸西方各種思潮比較快,一些人比較激進,學院認為出點也是好的,畢竟我們工作中不是盡善盡美------」

「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胡書記,我建議研究如何平息事態,學生們堵在街上,對市委的影響是不好的。」程恪坐在胡敢的左,輕聲對面無表情的市委書記說。

北陽不是第一個出現學潮的城市。北京有,上海也有。這次學潮似乎是全國性的,省委至今沒有過問,連一個電話也沒有。胡敢有些吃不準。

涉及政治,胡友榮不得不慎重對待。

「對頭,當務之急是將學生勸回學校里。臨近期末了,這幫學生這是干什麼?」坐在胡友榮右手的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董維辰听清了程恪的話。

「王副市長,你是分管教育的,說說你的意見。」胡敢將目光對準一直低著頭的王林。

王林在琢磨著榮飛紙條上的話。因為紙條上寫著︰學潮是錯誤的!一定要站穩立場,一定要強硬對待。兩個大大的「一定」,顯示了榮飛的態度。

王林岳父是「12.9」運動的參與者,35年入黨的前輩,從來都是**組織學生運動,沒想到建政四十年之際,執政黨卻要對待學潮了。王林很想听听岳父的意見,身處北京的岳父或許能給他以明確的政治指導,可惜岳父帶團出訪西歐了------

王林沉吟片刻,「學生們喊出要民主要自由反**,這反**的口號我同意,但要在黨的統一部署下進行,而不是文化革命群眾運動那一套。至于民主自由,我黨從來就提倡民主自由,方式嘛,必須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在現行的政體下進行,而不是西方議會和多黨制那一套。要民主要自由的口號,我看是錯誤的,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從來就沒有絕對自由,唯物辯證法總是要講的,資產階級的自由我們當然要反對,堅決的反對。雖然十一屆三中全會將全黨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經濟建設,不等于可以放松對敵對國家的警惕。我個人意見,市委和市府一定要旗幟鮮明地反對這次學潮,或許叫學潮有些過了,查明背後有沒有政治勢力的參與。如果有,堅決鎮壓。」不知不覺地,王林受到榮飛的影響。話說出口,他有些後悔,或許該更婉轉一些,給自己留有余地。

胡友榮饒有興趣地看著侃侃而談的王林,和與會的領導們一樣,奇怪他竟然用了鎮壓一詞。

「階級斗爭那一套不能搞了------」董維辰說。

「我同意王林的意見。」程恪說道,「建議市委委托張副書記和王副市長負責處理這次學生上街事件,和組織者接觸,勸說他們返校上課。市委密切關注事態的展,同時向省委報告我們的態度。」

程恪是學生運動的前輩,也是分管過學校工作的領導,他的態度不能不影響胡敢的判斷。

「其他同志的意見?」胡友榮仍是那副波瀾不驚的表情,讓人難以琢磨。

會議最終通過了程恪的提議。

王林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妻子不在。很想跟妻子談談當前的事,預感到今天的言有些問題,可就是那樣的月兌口而出。

「過于輕率了,輕率的信任別人。」他推開窗戶,叫住了正準備上車的傅祥林,「去將榮飛叫來。」

隆月下班回來,見王林正和榮飛在客廳談話,氣氛有些凝重。榮飛見師母回來,起身告辭,王林沒有挽留。

「今天學生上街了------」像往常一樣,隆月講述著當日的見聞,她正逐步融入北陽的生活。

「今天常委會上的言有些過了。」王林決定告訴隆月事情的原委。听完丈夫的話,隆月沉吟道,「你確實過于相信榮飛了。剛才榮飛給你解釋了什麼?」

「很早之前,他就說過中央的政策走向就是經濟上越來越開,政治上要堅持四項原則,堅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王林回憶著,「我記得很清楚,當時他不過是大二的學生------胡書記估計會去省委匯報,現在省委建斌書記那兒還不曉得態度------」王林的經歷讓他對生學潮有著比他人更為深刻的認識。國門打開,西方的各種與主流格格不入的思潮侵入,近年來物價上漲和各階層收入的拉開,已經出現越來越嚴重的**現象,都是誘學潮的因子。

「榮飛說的大道理是沒錯的。所以你講的也不算錯。我爸估計快回來了,我先問問北京的情況再說。你就不要懊惱了。再說,榮飛辦事還是靠得住的,你應當相信他。」隆月換了便衣,進廚房做晚飯了。

如果是生意上的事,王林不會懷疑榮飛的判斷。隆月說了與北鋼合作的事,其中的利潤讓見過世面的王林禁不住顫抖。可這是政治啊。王林忽然羨慕起榮飛來。如果像榮飛一樣擁有不薄的產業,不用去關心令人心煩的政治問題,悠閑地度過一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是榮飛好像對政治也很是關心,否則他急巴巴地送個條子干啥?

王林密切注視著全國的局勢,大約有上百個城市出現學潮,現在可以斷定這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了。他不知道中央為此也在激烈的思想踫撞中,現任總書記最終為此付出了代價。

省委的態度王林不曉得。他這個級別的干部還不能接觸省委決策層。工作按照市委的安排進行著,每日周旋于「學生領袖」中,和這些看上去很是激進的青年舌劍唇槍。和學生代表的接觸主要由張昊清負責,他力圖以對話的形式了結這次學潮。但效果似乎不好,二天後中學也出現了不穩定的苗頭。因為市委常委會上的言,王林只能扮演強硬派了,他在12月17日與北陽工業學院的座談會上嚴厲指責學校領導的軟弱無力,批評學生會的領導不顧大局,什麼是大局?經濟建設就是大局!你們每日上街喊口號,能解決什麼問題?從現在開始,不準組織學生游行,任何人敢組織學生就是違背市委的決定,就是和市委唱對台戲!對于不听招呼的,學生可以開除學籍,也可以取消分配資格,教師給予嚴厲處分,情節嚴重者可以開除公職。

這個講話傳到其他大學引起震動,給王林戴上了「劊子手」的帽子,說從歷史上看,鎮壓學生運動都沒有好下場,王林鎮壓學生運動,一樣沒有好下場。

這個講話在工作組也引起反響。張昊清書記認為王林應當先跟他通氣,或者說應當得到他的授權,開除師生不是王林的權力。王林不為所動,選擇北陽工業學院為突破口,責成院領導分工負責,七名院級領導頭上都落實了具體的任務,采取重點突破的辦法,抓領頭羊。這個辦法是榮飛建議的,其實任何領域都適用。中國人最喜扎堆,抓住領頭羊,也就抓住了問題的核心。

北陽工業學院學生「領袖」正好是大四的學生,王林「不予分配」的指示傳達後立即動搖了他們的決心,民主自由也要有物質基礎,現在可是八十年代,丟掉分配權上大學的意思立即縮水。雖然底下群情沸騰,但北陽工業學院自王林講話後停止了上街游行。這是北陽市學潮的一個轉折。身處風暴中心的王林在12月19日接到省委辦公廳的電話,打電話的人自稱姓楊,是建斌書記的秘書,楊秘書在電話里轉達李書記對王林工作的贊揚,說王林同志的工作是得力的!這個電話終于打消了王林的顧慮,從這天起,北陽學潮形勢急轉直下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榮飛的夢幻人生最新章節 | 榮飛的夢幻人生全文閱讀 | 榮飛的夢幻人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