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五四一章 靖邊事兒

作者 ︰ 一地風兒

「順山倒哩!」陳佳永一聲高呼,他又伐倒了一棵根部直徑達2米的大樹,一旁陪著他伐木的韓朝陽道︰「大隊長,咱們今天已經伐倒3棵了,歇會兒吧。」陳佳永丟開了油鋸,擦著汗,接過了桂子遞來的小酒壺呷了一口道︰「韓二狗,老子這是在向沙皇討欠帳,羅剎『毛』子侵佔咱華夏的大片國土還沒有收回完哪!所以這些樹都是咱們的,大家快伐吧!」韓朝陽道︰「我區所涉及的靖邊地面連磚頭都運走了,只有油井、煉油廠和煤、鐵礦山還在生產。現在集中力量伐木,每天伐木達2oo萬立方米。參加砍樹的羅剎人已達1o萬余人,他們不也得掙面包麼。我們還準備了1萬噸炸『藥』,撤走時退到哪炸到哪。巴爾瑙爾的楊志榮準備得和我差不多。」陳佳永道︰「那就好!咱們抓緊時間再砍一棵樹吧。」

世安會調解小組克侖維爾對羅剎國拒絕調查集中營問題十分惱怒,向議事會去了一份報告。議事會又進行了深入地探討,經過幾天激烈辯論,形成了一個決議,最後進行了表決,以48票贊成、5票反對、9票棄權通過。決議內容為︰一、雙方不得再生武裝沖突;二、羅剎國設置集中營雖然有人控告和掌握了部分證據,但因受到羅剎國的阻擾,調查暫時擱置;三、議事會認為羅剎國難民「東奔」政治避難是人類求生的本能,他們的避難要求是合理的。華夏國的處置也是人『性』化的。議事會決定︰(1)在羅剎國集中營問題沒有調查清楚之前,華夏國可以拒絕引渡羅剎難民回國,以確保其人身安全;(2)根據調查組統計的偷渡難民人數,已達168萬人,華夏國已經不堪重負,羅剎國應當為偷渡難民支付其生活費用,每人每月生活費用不低于1oo亞元(盧布27oo元)。倘若羅剎國不願意支付費用,則將烏茲別克地區(44.74萬平方公里)劃為國際專屬區,由世安會托管,用以安置偷渡難民。四、待羅剎國同意執行本決議後,華夏**隊當退回自己的領土。五、本決議由世安會調解組敦促華夏國和羅剎國執行。[.]

斯大寧見了那世界議事會的鳥決議和簽字通知書後,怒火萬丈,幾把將通知書扯了個粉碎!他命令集結在喀山地區的2o個集團軍共25o萬部隊向無恥入侵秋明地區的華夏國防軍動進攻。

羅剎國建立秘密集中營殘酷迫害異己和無辜人士的暴行在全世界披『露』後,各國紛紛譴責這種踐踏人權的法西斯行為,幾乎使羅剎國陷于了政治和輿論上的困境。羅剎國拒不執行議事會的決議,又不和談,且又一意孤行,擅自向華夏軍隊動進攻,重新挑起了戰火,更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抨擊。在山上砍樹的陳佳永向鄔爾濱和林鏢去電道︰「你們可以打到喀山,那里已經是羅剎國的月復地了,還有更多東西可撈。你們好好打,一定要將斯大寧打得在決議書上簽字!」

陳佳永、王志偉、劉兵、蘇明揚、周凡等人趕到了西北戰役總指揮部,總指揮部召集了集團軍長以上的軍事會議。副總指揮林鏢介紹戰役部署道︰「在北線,門合指揮楊紹青第5集團軍、肖銘45裝甲軍、特3師、新組建的空1o2師從謝羅夫一線向西北而攻;葉曉兵指揮正面的46機械化集團軍、特7師、8師,騎3軍2、3師從下塔吉爾、斯維爾德羅夫斯克、車里雅賓斯克一線向西攻擊;萬昌元指揮南線孫大柱4o集團軍、新編47機械化集團軍、空321師、89師,空降45旅、騎1師等部從庫斯坦奈一線向西南進攻。總兵力達3oo萬人,又是一場大仗呵!」劉兵道︰「崔八在伏龍芝也向北打起來了;趙偉在里海也打起來了。雙方卷入的軍隊不下8oo萬人。第三次世界大戰恐怕有一觸即之勢呵。」王志偉對劉兵道︰「你別說玄了,在全局上,這會兒還是听听大隊長的意見吧。」

陳佳永笑道︰「老子這些天一直在烏拉爾山上伐木砍樹,為咱華夏獻木材。咱這總顧問有自知之明,對這場西北戰役具體作戰一般是顧而不問,連大兒子跑到前線去了老子事先都不知道,所以沒有過多問及戰事。具體作戰有諸位軍事專家在,老子一游擊大隊長的戰術水平還能說啥呀。不過我要指出三點︰一、第三次世界大戰打不起來。因為二戰後世界上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格局不同了,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也達到了相對的平衡。和平、民主為世界之主流趨勢,像希特勒那樣的人物一時不會出現了。第二、這次局部戰爭規模雖然較大,卻僅限于兩個軍事大國的意識形態對峙和邊境沖突,不是領土之爭,也沒有其他國家卷入進來,說白了,就是他媽的‘主義’和觀念之爭,還有那惱人的羅剎人‘東奔’。如果沒有佐列夫在烏克哨所的偷渡過境,就不會引這一場大戰,這也許就是所謂的‘胡蝶翅膀效應’吧。此外,還因為我們動了斯大寧私藏的‘『女乃』酪’,就是前幾天運回西安的3oo噸黃金,算是斷了他經濟上的後路。第三、這場戰爭規模雖然較大,但仍然是局部戰爭,是可控的。我們可以攻守自如,原因很簡單︰羅剎國打不贏我們!我們現在這樣打是在做給全世界的人看︰誰要搞**獨裁,誰要是窮兵黷武,誰就要支付出高額的戰爭成本,就要受到懲罰!」

鄔爾濱道︰「我很贊同陳總顧問的精闢分析,他老人家高瞻遠矚,把問題都談透了,這方面就不再議了。我們此役是以靖邊肅邊為主,建議這次戰役就命名‘懲罰行動’,非得把斯大寧打服降不可。眼下就得把那喀山地區先拿下來!」王志偉道︰「以秋明地區的石油和煤炭等物資為依托,把戰場移到喀山地區去打,一定要打得猛,以殲滅羅剎軍的有生力量為主。同時部隊要作好梯次縱深配置,便于下一步的順利撤軍。」周凡道︰「羅剎國此次戰敗後,肯定拿不出錢來,看來只得割地了。議事會劃定的烏茲別克那片安置難民的地兒目前很窮,議事會只是當個裁判,不會拿出啥錢來安置難民,看來還得要我們『操』心。建議刀瑪副部長將繳獲的物資分一些給那片地兒,好讓東奔的難民們去謀生計。」刀瑪道︰「羊『毛』出在羊身上,我會搞好平衡的。」

鄔爾濱對陳佳永悄聲道︰「干爹,當這個戰役總指揮一點都不好玩,累死個人。春天來了,這里也還不見暖和,仍然是天寒地凍的,我想大家今晚在一起樂和一下。」陳佳永道︰「可以呀,但是要軍地人員一起聚會。」

秋明城的火電廠被羅剎軍撤退時炸毀了,華夏軍也沒有去修復,而且搬走了廠里所有的固定設施,夷為了平地。運來了1ooo台1oo千瓦

時的蒸汽機電機組,褐煤柴草什麼的通吃,為這座城市及周邊提供了1o萬千瓦的照明和取暖電源。陳佳永去看了電情況,想起了當年在偏崖搗估出的「蒸汽」汽車,還有在尚塔爾島上那船用蒸汽機電機組不停的工作。這些老舊的機器又出現在眼前了。他問刀瑪︰「你怎麼想起弄這個東西的?」刀瑪道︰「部隊使用的都是5o-1oo千瓦

時的車載制式柴油電機組,電車便于隨部隊行動。這種老式的蒸汽電機組雖然笨重,但電功率較大,我就調了庫存的1千台過來,用于後方的兵站、居民點、車站等。這會兒很管用,撤退時又搬回去就是。秋明有的是褐煤和柴草,燃料不缺。沒有這些小機組並網電,秋明就成為一座黑夜之城了。」陳佳永很是贊賞。

聚會上,陳佳永見到了地質部長李斯光、石油部長施宗宇和石化公司總經理尼莫、噶爾煉油總廠廠長萊卡等人,大家分外高興。李斯光道︰「我帶了一批專家和學者過來,是想借此機會將西西伯利亞盆地的地質地貌考察一遍。」施宗宇道︰「咱是為油來的。羅剎人在秋明一帶對石油的開采也才開始進行,在梅杰翁已經鑽了12口油井,撤退時填了5口,目前已經恢復了生產,日產原油8ooo噸;3座煉油廠被炸毀了一座,只有兩座還在生產,日產柴油和汽油共3ooo噸。」陳佳永道︰「加上朝陽的25oo噸,還不足此役日消耗量的一半呀?」萊卡道︰「咱們噶爾石化基地每天3列火車運來5ooo噸燃油,運回去5ooo噸原油,加上巴爾瑙爾煉油廠日產5ooo噸,基本上能夠用了。」陳佳永道︰「我們不能在這里新建煉油廠,這里的石油咱們又弄不走,真是可惜呀!」

李斯光道︰「辦法還是有的。近月來我們在秋明地區鑽探現,鄂畢河西岸的石油一般蘊藏在地下15oo-2ooo米的侏羅系砂岩層的泥岩互層或夾泥岩層中,孔滲『性』較好,平均連通孔隙度為2o-25%,流動『性』較大。」陳佳永問︰「你是說如果我們在鄂畢河東岸將油井鑽到了2ooo米以下,這玩意兒就會滲透過去了?」李斯光道︰「從理論上講可以成立。鑽得越深,比如35oo米左右,滲透更大。」陳佳永想起了當年中東地區的伊、科之爭,不就是因為處于出海口低窪地的科威特采石油,使得相鄰的伊拉克油井減產麼而打起來的。他激動地道︰「這西西伯利亞盆地的石油和天然氣的蘊藏量是很大的,我估計油氣蘊藏量不下4oo億噸,可采儲量不下7o億噸,僅次于中東,咱們可得要好好努一把力了,要盡快在鄂畢河東岸打深井,讓這邊的油氣滲過去。」李斯光吃驚地道︰「總顧問,您怎麼知道會有這麼大的蘊藏量?」陳佳永道︰「我這不是隨口估量的麼,但也**不離十,你們就照這樣的規模去勘測和設計吧。」李斯光知道他神神叨叨的推斷,事後總是驗證了他預言的正確,于是就高興地答應了。

尼莫道︰「我卻奉命要拆除這里的采油和煉油設施,才建起來的油田,心中有些不忍哪。」萊卡道︰「地兒是人家的,這些設備利用完了當然要拆走呀,咱們今後在鄂畢河東岸不是一樣干麼。」李斯光道︰「目前主要是運來的已淘汰的老式蒸汽電機組在提供電力和熱能,這里的煤很多,大都是褐煤,燃燒值雖然不高,只有2ooo大卡左右,但是開采極易,應當大力利用,可以節省不少燃油。」鄔爾濱端著酒杯過來了,他道︰「諸位前輩,此役幾萬台機械車輛的‘吃喝’就靠您們了。」陳佳永道︰「爾濱哪,你們『政府』要迅搞清這一帶的各方面情況,要給來到這里的各位專家配專車專機,他們要去考察的地方只要能去,就要優先安排,部隊調動也要讓路。」鄔爾濱道︰「您放心吧,我已經請來了科學院院長宣慶來大師,由他主持全面考察,國家安全局長段佩瑤親自安排行程。所有專家見官大一級,工作和生活一切從優安排。」陳佳永道︰「這還差不多,老宣呢?」烏爾濱道︰「他帶人到托博爾河考察去了。」又道︰「這里太陰冷,又突然增加了這麼多難民,為了不給當地和部隊增加負擔,我讓民政部長強巴調集了大量面粉、肉類和蔬菜過來,又從四川和貴州調運過來了大量的白酒,用以驅寒去濕。」陳佳永道︰「這很好,明兒我還得再去難民營看看。」

朝陽市郊新建的一座難民營里,住著3萬余人。難民的頭兒「鎮長」格里高剛在鎮邊的蜂窩煤廠、皮件廠、縫紉廠安排好了生產上的事兒,就見那華夏的陳特使又來了,他高興地迎了上去。陳佳永問︰「你們最近生活得怎麼樣呵?」格里高道︰「很好呢。」就帶著他在「鎮子」里轉悠起來,難民們住著一排排新建的木屋,街中心還設置了治安所、衛生所、郵局、電影院、日雜副食店。格里高道︰「老弱幼病傷者,貴『政府』除給每人下一套新衣被外,每天還無償供應1磅面包、一節5o克的臘腸、1公斤蔬菜。看病吃『藥』免費。年青力壯的就到廠里干活,工廠一日三班不停產,他們干活每天掙的是基本供應量的1o倍。鎮里的治安很好,曾經有『奸』細縱火,被我們治安隊的人抓住槍斃了。」陳佳永知道,這種像集體農莊一樣的管理,在特殊情況下還真是管用。他見街上居然還有一個小酒館,里面有不少人在喝早酒,就進去了。一個大胡子中年漢子起身向陳佳永敬酒道︰「長官,我才下早班。這華夏的白酒真好喝,比伏特加強多了。」陳佳永和他踫了一杯道︰「天寒地凍的,下了班來喝口酒解解乏也很好。」漢子道︰「謝謝長官為我們提供了房屋和工作!這酒錢是我干活掙來的,這一件新棉大衣、腳下的新皮靴也是才買的。我婆娘在縫紉廠上班,掙得也不比我少。」格里高道︰「我們安置在這里的3萬多人,有一半以上都能參加勞動,貴國『政府』為我們送來了1o台1oo千瓦的蒸汽電機、1o台制煤機、5oo台縫紉機、1oo台制革機,還鋪了一條23公里的小火車便道,有了勞動工具和勞動場所,大家很高興,基本上都有了活兒干,生活也好過多了。」

制煤廠里,1o台蜂窩煤機在晝夜不停地生產,每台24小時壓制蜂窩煤8o噸,日產8oo噸以上。不下數百人在廠棚里忙活著,載重5oo噸的小火車一天要跑數趟。格里高道︰「在那邊時我是木材加工廠的工程師,這種蜂窩煤令人太神奇了︰6o%的褐煤、35%的樹葉鋸沫、5%的石灰一混合,它的燃燒值同比卻提高了3o%,堪比上等的白煤,可以節約多少燃料呵!」陳佳永道︰「邊境人口增加,我們需要大量的燃料烤制面包和用于取暖,大家努力干吧。」又問︰「大家住得還暖和麼?」格里高道︰「暖和著呢,市里每日給鎮里免費提供2o噸蜂窩煤用于蒸汽機電、餐炊和取暖。其余的,就和其皮件廠、縫紉廠一樣,我們掙取加工費了。」陳佳永笑道︰「你們能在冰天雪地里闖過來,就是一批能人。對你們過來的難民,我們叫做‘用工作解困難’。在漫長的邊境線上,像這樣的‘小鎮’建有3o多座,希望你們用自己的勞動,把眼下的生活過得更好一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