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五三三章 住事鉤沉

作者 ︰ 一地風兒

陳佳永頭痛的『毛』病消失了,情緒大好。他清晨起來練了一趟自創的「隨意拳」,心神俱爽。見藍老坢和魏親家在侍弄著動物園子里的那些寶貝玩意兒,就踱了過去,和他們聊了起來。魏清風十分高興地道︰「親家公,咱這腰傷的老『毛』病,想不到被靈兒抓幾下就好了。」陳佳永道︰「那就好!昨晚見你在台上的勁舞,可真是大有雄風呵。我的干女婿萬家奎總教頭都在夸獎你呢。」魏清風道︰「不敢當,小民獻丑了。那是咱祖上秘傳下來的一套拳法,叫做‘虎威十八掌’,是可以打死老虎的,不想被萬總教頭給『逼』得使出來了。」陳佳永問︰「你祖上是何出身呀?」魏清風紅著臉,良久才道︰「不好意思說出口呢……先祖是吳……吳三桂的親隨大將魏嵐山,大理國兵敗後他逃進了小涼山,後來在雲龍的大山上結廬避禍,以打獵為生,傳到了咱這一代,卻成了保護動物和看護林子的林場職工了。

陳佳永又問到了魏清風的傷情。魏清風道︰「當年是一只吊楮白額猛虎向我撲來,『政府』不是出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政策麼,我沒有敢開槍動刀,躲避時不慎摔下了陡崖,腰一下子擔在了崖下的樹干上,大樹雖然救了我一命,但腰卻廢了。」陳佳永道︰「你做得好,可是老虎也不該傷人,這老天不是又回報你的腰傷痊愈了麼。隨著森林旅游的開,看來有些原始老林還得要好好封起來,不能生野生動物傷人的事情。」魏清風連連稱是。

陳佳永若有所思地道︰「當年李自成兵敗避難在陝西洛山中,留下了李遇安他們7代子孫;你的祖上和吳三桂又有瓜葛,親家母魏吳氏莫非是……」魏清風小聲道︰「……親家公,我跟任何人都沒有講起過,後人們也都不知道。內人她……就是吳三桂的第6代孫女,叫吳開玉,『乳』名嫣紅,有家譜的,她的先祖母就是……陳圓圓。現今留下個念想的,就是先祖母睡過的咱家那張古床了,現在是兒媳『婦』在睡著呢,我也只有祖上傳下來的一把大刀了……」陳佳永听了大奇!道︰「相傳李自成手下的大將劉宗敏攻進北平後,不顧起義軍招降吳三桂的戰略計劃,擄走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原本是打算投靠李自成的,卻變為了降清,算是引狼入室,為禍中原,帶頭滅了李自成的短命大順王朝,當上了清庭的平西王。但後來又自立大理國號反清,被清庭滅了。先輩們無論怎樣,歷史自有評說,可是這家族傳承還是要講究的,不然咱華夏人從何而來。」魏清風听了連連稱是。

此時,樹蔭間走過來一高大英俊的年青人,笑咪咪地用生硬的華夏語問候道︰「長輩們好!佷兒這里向您們請安了!」藍老坢知道這是卡塔爾王國烏斯曼總理的三公子烏薩,是學校放寒假後隨父母來陳府作客的。他忙上茶道︰「鄔公子請!」鄔薩卻轉身對魏清風直言道︰「前輩,我是來拜師的。」魏清風奇道︰「您是王子貴體,咱是一山野小民,對您師從何來?」烏薩大聲道︰「我最最崇拜華夏武術!昨晚上見了您的武功表演,就決心拜您為師了。」魏清風道︰「華夏武術,您會麼?」鄔薩道︰「略懂一些皮『毛』。」說罷就亮了幾個招式。魏清風道︰「不行不行,還真是一點皮『毛』,不如咱家小兒子呢。」他們就交流了起來。陳佳永知道烏薩內心的用意,就讓他們繼續交流,別過了他們。

陳佳永回到了房里,他好像記得文物局有陳圓圓早年的畫像和照片,就讓桂子去叫佳子、陳琦和魏吳氏及三個兒女過他書房里來吃早餐。魏家被安頓在了一個清靜的小院子里,陳琦一間房,婆婆和公公一間房,子嵐、子玉、子飴和胡杏各一間房。佳子不放心,還專門派了一個廚師,為懷孕的陳琦做好吃的。佳子見夫君吩咐,忙叫人把早餐移到了夫君的書房里。

眾人用罷早餐後,就隨婉容驅車去到了文物局。文物局是一座前清的王府,有大小3oo余間房,里面保存著華夏大量的祖傳瑰寶,有一個團的警力日夜守衛著,沒有專門的介紹信,任何人都不能踏進一步。婉容帶著陳佳永他們穿堂過院,轉過了好多重樓閣,到了一個房門口。她道︰「這里面就是收集到的原大理國的所有文物了。」眾人進了屋,文物保管員一一介紹著文物的來源、時間等,大家都仔細地听著︰

「陳圓圓(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芬,明末清初蘇州名姬,江蘇常州府武進縣金牛里人氏。父業「驚閨」,俗呼貨郎。母早故,育于姨母陳氏家,改姓陳,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優。名冠蘇州,響譽江南,時稱為「江南八艷」之一。戲曲家尤西堂少時「猶及見之」。陳圓圓「美艷無雙,容辭閑雅,額秀頤豐」,有名媛大家風度。每一登場演出,歌聲珠潤玉圓,演技明艷出眾,獨冠當時,「觀者為之魂斷」。後為田皇親以二千金酬其母,挈去京師。明崇禎末,北去京都,入田府,獻與崇禎皇帝,其時戰『亂』頻仍,崇禎無心逸樂,陳圓圓又回到田府。適逢吳三桂出鎮山海關,慕陳殊『色』,以千金聘納為妾。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陳圓圓曾經被俘,遭受屈辱。吳三桂為此女而降清,清軍攻陷北京,陳圓圓仍歸三桂,從至雲南。晚年為女道士,改名寂靜,字玉庵。

「李自成與清軍戰敗後,將吳三桂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殺死,然後棄京出走。吳三桂抱著殺父奪妻之仇,晝夜追殺農民軍到山西。此時吳的部將在京城搜尋到被農民軍遺棄的陳圓圓,飛騎傳送,吳三桂帶著陳圓圓由秦入蜀,然後獨佔雲南。

「順治中,吳氏進爵雲南王,欲將圓圓立為正妃,圓圓托故辭退,吳三桂遂別娶。不想所娶正妃生『性』悍妒,對吳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圓圓為避禍而獨居別院。圓圓失寵後對吳漸漸離心,吳曾陰謀殺她,圓圓得悉後,遂乞削為尼,從此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繡佛。

「後來吳三桂在雲南宣布獨立,康熙帝出兵雲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吳三桂死後,陳圓圓亦自沉于寺外蓮花池,死後葬于池側。直至清末,寺中還藏有陳圓圓小影二幀,池畔留有石刻詩︰前身合是采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只有淚沾衣。千古江山,美人無覓,陳圓圓處。

「又有永遇樂詞曰︰「絕世容顏,傾城傾國,引領風流去。/連天烽火,貪心霸念,魂斷未曾停住。/算身邊,紛擾過客,盡皆世上龍虎。/三朝人杰,何曾及得,座上吳郎一顧。/山海關前,北平城下,鐵騎飛馳路。/長河日落,乾坤變換,拍案尚聞金鼓。/噫吁戲,奇情曠侶,可堪罪否?

「陳圓圓遺留下的有照片2幀、親手刺繡的佛像3幅、針笪盒、『毛』筆筒等32件。皆從華國寺收集而來。

魏吳氏听罷介紹,又仔細看了那泛黃的照片,已是淚流滿面,她帶著陳琦和子嵐、子玉、子飴向那兩幀照片跪下。道︰「你們听著,這就是你們的先外祖母,好好叩拜!我也是第一次見著。呵!你們、你們已經是笫7代子孫了。」

婉容忙叫工作人員將兩幀照片用電腦復制出來,不一時,照片被復制放大成了12寸的彩『色』還原照片,大家一看,還真是一位絕『色』的明代大美女,婉容驚道︰「真個是傾國傾城哪!婉容所不能及也。」陳佳永心里嘆道︰「陳圓圓雖遠不如梁紅玉英姿颯爽,但她以她的美貌傾倒了吳三桂,傾倒了劉宗敏,傾倒了大順王朝,也傾倒了許多年後的無數男人。即便李自成不敵悍滿,但吳三桂若不投降多爾袞,滿人最少要晚入關幾十年。所以說,陳圓圓以她個人的魅力影響著別人而改變了歷史。在隨後的日子里,身負國賊之名的吳三桂以陳圓圓作為精神支柱,自山西,渡黃河、入潼關、克西安、平李闖、定雲南、驅永歷,可謂風塵僕僕,東征西伐,為清廷統一華夏立下了汗馬功勞。唉,這都是天意呵!」

陳佳永對魏吳氏道︰「親家母,想不到咱家又和你們吳氏後裔攀上親了,難得呀。這些復制的陳圓圓的照片和刺繡的佛像,還有吳三桂的畫像,以及你們先外祖母遺留下來的這一些些物件,都申請文物局還給你們,在家里留個念想吧。」魏吳氏大喜,道︰「家里除了先外祖母遺留下來的一張紅木古床外,就只是听老輩們口碑相傳了,不想今日一睹其真容,還還其遺照遺物,實是吳家大幸,真是太感謝了!」

陳琦此時覺得心里怪怪的。她對這里的東西似乎都似曾相識,她撫『模』著陳圓圓留下來的一件件遺物,想到了自己平日里總是在想收集和尋找著一些過去的什麼,好像就是這些。她又想起了前些日那一場夢……她仔細瞅著陳圓圓那幅畫像怔怔地出著神,好像就是夢中出現的那一道麗影,和她自己重疊到了一起。忽地,只听子飴驚道︰「阿媽,嫂嫂不就挺像先外祖母麼!」大家一對比照片,還真是的,眉眼間有9成相像。大家都驚奇不己。陳佳永心道︰「格老子的,琦兒是我和佳子生的,而這返祖現象也應當是在吳家呀,咋就應在了琦兒身上?」他趕緊轉了個話題道︰「親家母,人世間模樣相像的多了去了,咱們不以為意。這吳家先輩的事兒理清了,是一件好事兒。可敬的是你養了個好兒子呀!」魏母顫聲道︰「親家公,民『婦』不才,不及先外祖母萬一,咱一滇西大山上的女子,讀書不多,都是阿媽口教的,兒女小時我只能教他們念三字經、女兒經。子健愛讀書,他後來學成了器,可……怎麼一下就沒了呢……兒媳『婦』懷著身子進了我家門,卻不見了子健,我……我心里好難受呵!」陳佳永也雙眼一濕,道︰「都怪我,子健非常能干,只是脾氣有些倔。我當時是推薦他到京城來工作的,他不干,我就想派他到新開拓的地兒去再歷練一下再調回來,我當時也不知道他和琦兒好上了呀……子健犧牲得值!他留在了海島上,當時氣候炎熱,遺體運不回來,我……就在島上他的墓前……為他和琦兒舉行了婚禮,親家母,你不要見怪……琦兒是魏家的兒媳『婦』,你不用多想,以後一切都會好的。這里陰氣重,咱們快回吧。」

陳佳永從文物局剛剛回到長樂院,阿瀅過來了。陳佳永高興地對阿瀅道︰「我的女王妹子,這兩天在咱家還過得好麼?」阿瀅道︰「好,好!我住在二姐的院子里,就像是住在自己家里一樣呢,靈兒對我那個親喲。」陳佳永道︰「靈兒當時不是在你的王宮後院里生的麼,『女乃』娘也是你請的,他當然親你呀。那就在我家多住些天吧,過些天就是春節了,過了節再回好麼?」阿瀅高興地應了,道︰「我還是第一次回華夏過春節呢。」陳佳永道︰「其實你該常回來呀。」阿瀅眼圈一紅,道︰「你這當哥的不是常不在家麼。」陳佳永道︰「是呵,往後我在家的時間就多了,你可以常回娘家來看看。」

佳子趕緊向阿瀅介紹了親家母魏吳氏,正要敘話,卻見魏清風帶著烏薩大步進來,他對陳佳永大聲道︰「親家公,這位鄔公子硬是要拜咱為師呢。我看他心誠,身子骨和咱子健差不多,為了國際友好,練練也可以。可他是外國人,往後咱咋教他呀?」陳佳永一听,樂了。對他道︰「鄔公子是咱外姪呢,在香港大學里念書,還就要畢業了,不妨事的。」阿瀅趕緊接著話道︰「我看你們爺倆挺親熱的,真是投緣哪。鄔薩呀,就認你師傅為義父吧,日後咱們兩家也好長相往來呀。」鄔薩馬上就下跪向魏清風叩道︰「義父在上,請受兒子一拜!」魏清風手足無措,趕快扶起了鄔薩。陳佳永大笑道︰「魏親家,認了就認了吧,親家公前時少了一個兒子,這會兒不就又補上了麼。」魏吳氏若有所思,道︰「老頭子,就應了吧。」魏清風「呃呃」地應了。

阿瀅笑『吟』『吟』道︰「今兒咱認了親家,是一件大喜事。我請客,大家高興高興!」陳佳永笑道︰「這是在我家里呢,該由我請呀。」說罷就叫佳子安排去了。不一時,羅大明帶人在書房側廳置了一桌酒席。陳佳永對他道︰「姐夫,請你去將李遇安親家請來。」羅大明道︰「他還在灶上忙著呢。」陳佳永道︰「叫他換一件體面衣裳快來就是。」陳佳永請了趙依曼、婉容、阿瀅夫『婦』、魏清風夫『婦』,佳子、花子、q齡、m鈴,還有鄔薩、陳琦作陪。李遇安換了一身新衣裳屁顛顛地趕來了,陳佳永道︰「李親家,就等著你一個人呢。」李遇安囁嚅道︰「近日院子里不是吃飯的人多麼,我在那邊正忙著,听您召喚,就趕緊去換衣裳了過來。」

陳佳永道︰「在坐的都是一家人,阿瀅、依曼和婉容是我妹子,q齡是我二姐,m齡是我的小大姐。我外姪鄔薩才認了魏親家為義父,咱們就更是親上加親了。我這會兒想要鄭重介紹地是︰我的親家母魏吳氏,實際上她叫吳開玉,是吳三桂的第6代孫女,魏親家也是南詔國大將魏嵐山之後。」眾人非常驚奇,李遇安听了,一握拳,卻皺起了眉頭。陳佳永一眼瞧見了,又道︰「其實李親家的來頭也不小,他實為李闖王第7代孫,他煮飯做菜屬于鄉野級別,可是他的武功卻幾十年暗藏不『露』,是金鳳和劉倀在廚房里見他的揮鏟姿式中瞧出來的。李親家,是吧?」李遇安听了大驚,道︰「『主席』法眼,可是我、我從沒有用功夫傷害過人呵!」幾十年來,他確實是懷惴著先祖遺囑︰追殺吳家後代。他從小習武,長大後借開小飯館為名,在川、滇、黔一帶暗訪吳氏後裔尋仇,吃了很多苦,卻無結果,喪氣之余,回到了老家戶縣。想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和仇家的後人相見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