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五二四章 文化象征

作者 ︰ 一地風兒

上回說到陳佳永在瓦胡島召集了軍政會議後留下了鄧正中,鄧正中不知是為何事。就在賓館里候著,陳佳永來見了他,和他談起了家常。鄧正中很驚訝地問陳佳永︰「您認識我兒子?」陳佳永點點頭道︰「他沒有告訴你麼?」鄧正中搖了搖頭道︰「他近時來信只是說被選調為了文藝兵,我還有些不同意呢。又听說他在一次和海匪的戰斗中負了傷,立了功……他一守島的小兵娃子,您咋認得的他呀?」陳佳永笑道︰「真還是我猜出來的。」

鄧正中听得一頭霧水。陳佳永笑吟吟道︰「正中兄,我請你去北鯨6o號艦去吃夜宵。」鄧正中受寵若驚,納悶著應下了。鄧正中見陳佳永連他的警衛都不讓帶,只叫上了他一個人上車,車上又沒有其他人,不解地問︰「您……吃夜宵就只叫我一個人麼?」陳佳永道︰「家里的夜宵,還用得著請外人呀,到了你就知道了。」鄧正中心中更是惶然︰「莫不陳主席要劫持我麼!」

鄧正中是第一次來到北鯨6o號艦,饒是他見多識廣,也對艦上的現代化設施和豪華的裝飾驚嘆不已。小客廳里,擺著兩桌精致的席面,花子早就候在那里了。見陳佳永帶了鄧正中來,只見那鄧正中身材魁偉,一臉淺麻,但一眼看上去就是個忠厚之人。花子高興地迎上去道︰「鄧司令,多時沒見了,歡迎歡迎!」鄧正中手足無措,不善言辭的他只是「呃、呃」地應著。陳佳永拉他坐下,問︰「正中兄,想兒子了麼?」鄧正中不好意思地笑道︰「想,天天都想呢!」陳佳永問︰「听說你就這麼一個兒子,你為啥不留他在身邊,卻要放到那偏遠的島子上去呢?」鄧正中正色道︰「我海岸部隊5oo余萬人,其中守島部隊達3oo萬人,任務重,也很艱苦。別人去得,他也應該去得!」陳佳永贊道︰「好個鄧大將軍,你做得很對呵!」他對門外的陽曦道︰「去瑤兒房里把他們叫來。」

片刻,門開處,鄧中廈牽著陳瑤的手進來了。鄧中廈一眼看見了爸爸,心中喜極,快步上前,但一瞧見爸爸的眼神,立即「啪」地一個立正,大聲道︰「報告長,太平洋文化工作組工作人員鄧中廈、軍籍海岸部隊上尉,向您敬禮!」鄧正中還了個禮,雙眼濕潤,上前去使勁地拍打著兒子的肩頭,又去檢看他頭上的傷口。鄧中廈道︰「爸,沒啥,只是被子彈擦去了腦門子一層皮。那次戰斗,我干掉了11個海匪。」一旁的陳瑤甜甜地道︰「鄧伯伯好!」鄧正中瞅著這仙女般的美貌少女,驚道︰「你……你們?」陳佳永介紹道︰「這是我的二女兒,叫陳瑤,如花是他媽媽。他倆是在海島上自由認識的,正在熱戀之中呢。你願意當我的親家麼?」鄧正中一下子喜花了眼,連道︰「同意!同意!」陳佳永道︰「所以我只請你一個人來,我們算是認親了。中廈、瑤兒,快過來陪你叔你爸喝一杯。」

花子舉杯敬鄧正中道︰「祝你有這麼一個好兒子,我挺喜歡。他的軍功呀什麼的都是他自己掙的。瑤兒還在上大一,是出來實習的,待她畢業後再談婚事吧。」鄧正中當然同意,微燻的他感慨地道︰「一晃眼,兒女們都長大了。如花姐,想當年在北部灣大戰英法戰艦,就像是在昨天哪。」陳佳永道︰「那時我們都還年輕,真是氣盛,你這炮長駕著小小的姑蘇艦,硬是打出了威風。」鄧正中道︰「還不是您和如花姐在海上鎮著,我們心里有底氣呀。我當時就想,為了咱西南政府打通出海口,一定得拼!拼死了,2o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仗打得過癮,但是也很險。真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呵。」鄧中廈道︰「老爸,這些戰例我只是在教材上學習過,咋沒有听您講起過呀?」鄧正中對他一鼓眼道︰「小小戰例不值一提,我給你講了,不就成為了你去炫耀的資本麼,你的軍功還得你自己去掙才是。」

夜宵過後,鄧中廈和陳瑤別過了長輩到一邊去了,陳佳永對鄧正中道︰「中廈的軍功還真都是他自己掙的,我們老一輩沒有干與。他不是在維護海上航標,後來在文工隊演出時又遭遇了戰斗麼,戰斗中,那顆子彈再偏一點點就會要了他的小命,所以他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特別是他創作的《航標兵之歌》和《告別戰友》等幾歌曲,已經在軍中傳唱開來,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呵。」鄧正中是個音樂盲,唱歌五音不全也不愛唱歌。他不宵地道︰「能會這樣麼?他小時就愛搗鼓樂器呀什麼的,我特煩,還摔壞過他一架手風琴,他的這些‘雜學’,都是他媽帶他去少年宮學的。」陳佳永道︰「你這昔日汕頭水師營的炮長,你現在的副司令鮑就是一架炮神,我的佷兒刀承志也是神炮營營長出身,你為啥不安排你兒子去給他們當徒弟,子承父業放大炮呀?」鄧正中訕訕地道︰「他不是寧願去偏僻的小島維護航標,也不願意干炮兵麼。」陳佳永大笑道︰「你呀你呀!我和舒婉繡小嫂子都在懷疑,中廈是不是你的兒子。」鄧正中忙道︰「真是的真是的,親……家,您可不能亂開玩笑!」陳佳永道︰「正中兄,你這個老實頭,一輩子都只愛听大炮的美妙聲音,和你談音樂藝術,就尤如對著牛彈琴一樣,彈的和听的都很痛苦,就不說了。舒婉繡小嫂子把你兒子要定了,馬上就辦手續正式調動,工作關系在文化部。一線不是很差人麼,就讓他挑大梁,擔任太平洋文化藝術團團長。」鄧正中問︰「什麼級別?」陳佳永道︰「就正處級,相當于上校軍餃。」鄧正中忙道︰「不行不行。在部隊掙一個上校餃是多麼不容易,不能慣壞了他,他才是上尉,本科生畢業參軍才一年,已經到頂了。最多給他一個少校級別。」陳佳永道︰「正中兄,你這死理認得對,我還就依你了,就由舒婉繡小嫂子兼任團長,他就任正科級常務副團長吧。」

鄧中廈要回文-2號運輸艦上去了,過來告別,鄧正中諄諄叮囑他道︰「兒子,你參軍近一年,爸還沒有來看過你,爸老是忙呵……你叔已經對我說過了,調你去文化部,爸……同意了。上級讓你干什麼就干什麼,千萬要听話、肯干。」鄧中廈含著眼淚應了。鄧正中又對陳瑤道︰「瑤、瑤兒,我真是喜歡你,咱中廈能遇上你,是他的福氣。伯伯來之前,真是什麼都不知道,更沒有準備見面禮。我、我。」他在身上掏模著,一下子掏出了鑰匙鏈,取下了上面的一個用銅皮做的生肖,道︰「這是中廈的生肖,他是屬狗的呢。生他那年我負傷住院,就用從我身上取下的這塊炮彈皮做了個生肖留個念想。送給你,不、不好意思。」陳瑤雙手捧過,激動地道︰「伯伯,這是您用生命換來的東西,太珍貴,太有意義了,謝謝您!」

政務院副院長瞿建鏵和新任旅游總局局長楊麗萍雙雙飛過來了。陳佳永十分高興,接他們到了艦上。陳佳永道︰「建鏵兄,咱們可是好久沒有見著了呢。」瞿建鏵嘿嘿笑道︰「您不是一天都在外地轉悠麼。只是在電視電話會上見面說事兒,我想見你這個真人還沒地兒尋呢。」陳佳永道︰「你也不是常在外面跑麼,近時到了政務院工作,感覺如何?」瞿建鏵道︰「忙多了呢,都沒有時間梳頭了。交通部撤銷後,我在政務院一下子就接手分管上了羅虎的民航局、陳天華的鐵路總局、姚大牛的公路總局、葉非的內河局、陳保國的海運局、鄒慶恢的遠洋局,還有麥德海的沿海綜合管理局、鄧少琳的海洋工業部和麗萍的旅游總局。我這一築路出身的,四面窮應付。還好柳月兒升調來當了我的助手,才理順了一拉拉子事兒。這不又到海上學習來了麼。」陳佳永道︰「建鏵兄,咱們的攤子是越鋪越大呀,事兒多了,你就再把扳寸頭剪短點,就不要老是費時間去梳了。」瞿建鏵裂著大嘴笑道︰「還是抽空梳梳吧,再剪短差不多就成和尚了。我可舍不得麗萍呀。」陳佳永對楊麗萍道︰「我的‘阿詩瑪’小妹,你青春和美貌不減當年,用的是什麼秘方呀?」楊麗萍道︰「還不是孟夢姐的功勞麼,她的美容分院都開到了夏威夷來了呢。」陳佳永道︰「很好。將咱華夏的養顏之道和愛美的風尚傳播得越廣越好!麗萍,這次調你到新組建的華夏旅游總局,是考慮到你和瞿副院長幾乎走遍了華夏所有的地方,閱歷多多。在和平時期,旅游事業將會列入華夏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擔負著宣揚我華夏文化的一個重要任務。擔子也不輕喲。」楊麗萍道︰「這些年我陪著建鏵,亞洲的大6我都算走遍了,但是在海上行走的地方卻不多,這次就是出來長見識的呢。您放心,我一定會做好的。」陳佳永道︰「恰好文物局的婉容也出來考察一段時間了,兩個部門的工作有不少關聯,你們就多交流一下吧。」

舒婉繡從關島飛過來見陳佳永。陳佳永對她道︰「小嫂子,你的女兒和媳婦都在關島等著生產,這邊有京子和鄧中廈他們呢,你過來干啥呀?」舒婉繡道︰「她們的預產期還有半個月呢,段相誠趕到關島檢查小學和中學校來了,可以照應一下她們。我過來是辦一件你囑咐過的重要事兒呀,忙完了就趕緊回去。」她說完就引見了從山東曲阜孔廟請來的一清大師。

一清大師進來向陳永揖手道︰「主席閣下,一清拜見了。在下俗名孔祥澹,是先祖仲尼第76代孫。我朝弘揚孔孟之道,乃華夏大道之幸,孔門甚幸焉。」陳佳永見那一清大師像貌清 ,不卑不亢,面慈目善,就很有好感。道︰「有勞大師前來這遙遠的海島傳布華夏之道。我想,我華夏之廣袤國土,莫不應為孔孟教化之地。所以,在我華夏之地,大小孔廟已不下兩千座,實乃華夏文化之象征,是宣揚我華夏文化傳承之聖地。這夏威夷群島已為我華夏收伏,理應建立孔廟,以立我華夏人文之傳承。大師以為然否?」一清雙手合什道︰「理所當然!華夏天地之大,莫非儒、道、釋三教。以在下觀之,此地乃海上蓬萊仙山之地,華夏民眾已不下2o萬眾,孔廟理應建之。」陳佳永喜道︰「大師,我們想到一塊去了呀!我們絕不排斥其他宗教信仰和教義以及什麼主義等等,但我華夏不弘揚儒家本來之道,還弘揚什麼呀。這孔廟還得馬上就修建!」

一清臉上掠過了一絲喜色,道︰「閣下不知要建成何種規模?」陳佳永叫來了婉容,介紹道︰「這是才任命的華夏文物管理局局長婉容,她在具體經管這件事兒。」一清定楮一看,驚道︰「您就是昔日的婉容娘娘吧?」婉容道︰「大師,是的,我已皈依我朝,正在致力于華夏文化的挖掘和文物的保護,孔廟更在其中。」一清連道︰「甚幸!甚幸!」婉容道︰「我在長春時,也常去孔廟拜謁。但不知曲阜孔廟建築規模如何,大師您就先介紹一下吧。」一清馬上讓隨行人員遞上了幾大卷圖紙,介紹道︰

曲阜孔子本廟的規模宏大,和北平故宮、承德避暑山莊齊名,稱為「華夏三大古建築群」,曲阜孔廟是祭祀孔子的本廟,是分布在高麗、列島、東南半島、南洋,以及美國等國家2ooo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範本,孔廟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先祖死後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此後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擴建成現代規模。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o米,橫寬14o米,有殿堂、壇、閣46o多間,門坊54座,「御碑亭」13座,擁有各種建築1oo余座,46o余間,佔地面積約9.5萬平方米的龐大建築群。孔廟內的聖跡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著大量碑碣石刻,特別是保存的漢碑,在全國是數量最多的,歷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孔廟是現存規模僅次于故宮的古建築群,堪稱華夏古代大型祠廟建築的典範。孔廟古建面積約1.6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金元碑亭、明代奎文閣、杏壇、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寢殿等。金牌亭大木做法具有不少宋式特點,斗栱疏朗,瓜子栱、令栱、慢拱長度依次遞增,六鋪作里跳減二鋪,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外觀相同等。正殿庭采用廊廡圍繞的組合方式是宋金時期常用的封閉式祠廟形制少見的遺例。大成殿、寢殿、奎文閹、杏壇、大成門等建築采用木石混合結構,也是比較少見的形式。斗栱布置和細部做法靈活,根據需要,每間平身科多少不一,疏密不一,栱長不一,甚至為了彌補視覺上的空缺感,將廂栱、萬栱、瓜栱加長,使同一建築物相鄰兩間斗栱的栱長不一,同一柱頭科兩邊栱長懸殊,這是孔廟建築的獨特做法……

陳佳永目不暇接地看了一遍圖紙,對一清道︰「大師,我看就按照這個圖紙復制建造。」一清沉吟了一下,道︰「孔廟的養護費用有三項︰一是政府撥款,二是大戶捐贈,三是眾善男信女捐的香火,很是旺盛。但是要復制一座,咱廟里恐怕沒有那麼大的財力呀。」陳佳永又仔細看了圖紙,心道︰「格老子的,孔廟經歷代修聳,已經達到了完美的境界,是舉世之瑰寶呵!復制一座的費用恐怕不下5億亞元,這是一個問題。但是不在這夏威夷復制老子又不甘心。」他馬上打通了西亞銀行董事長孔祥西的電話,說了在夏威夷復制曲阜孔廟的打算。孔祥西在那頭听了大喜,當局在海外光大他祖先的榮耀,他還不贊同麼。馬上答應捐助1億亞元。

陳佳永對舒婉繡、婉容、楊麗萍和一清大師道︰「你們馬上去勘地兒,原樣復制!婉容文物局撥1億,楊麗萍旅游局撥2億,政府貸款1億。修建經費一力保證。同時,還要加上孔府衙宅合一、園宅結合的特色,和即將開的夏威夷旅游結合起來,對外接待觀光游客。既弘揚我華夏文化,又借旅游增加收入以宅養宅,可謂雙贏。其他各地的大小孔廟興建依地而定,維持都要以這種模式進行。」婉容道︰「各處文化遺產景點眾多,但是作為旅游的收入恐怕不能解決全部的維持費用呀。」陳佳永道︰「婉容呵,你放心。咱們天下都打得下來,還沒有本事保住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麼!我現在想的是如何揚光大我華夏的傳統文化。興建孔廟只是一個物質載體,我們是在做給全世界看,也是在做給後人看︰這里是華夏的地兒!我們是華夏的傳人!龍的傳人!這是一種精神傳遞,精神又是可以為變物質的,這種潛移默化的傳承和影響更是不能用金錢來估量的。」舒婉繡、婉容、楊麗萍和一清等人听了,深以為然,十分佩服。馬上就各自忙活去了。

勘定好了的孔廟即日上午9時進行開工典禮。工地上彩旗飄揚,鼓樂喧天,載歌載舞,十分熱鬧。台子上掛著孔子的巨幅畫像。陳佳永身著漢服,率島上軍民數千人來到了工地,典禮由太平洋文化工作組組長舒婉繡主持。陳佳永在「大成至聖先師、華夏萬世師表」孔子的畫像前焚香拜謁,他大聲道︰「先師至上,後輩佳永率華夏民眾到了夏威夷海角,望先師以我華夏至聖之禮樂教化,引導和庇蔭島角後人,莘莘繁衍,福衹綿延,生生不息!!!」政府副主席m齡、政協副主席趙依曼、文管局長婉容、行政區長官賀啟石、中正市長李英姿、軍方代表呂正、民企代表陳香芸等人均表了熱情揚溢的講話。民眾們群情振奮,莫不對孔聖人虔誠頂禮膜拜。陳佳永剪了彩,在工地奠基碑上鏟下了第一鍬土。隨即,幾十台挖掘機、推土機馬上就機器轟鳴,動起了工來。陳佳永又在募捐箱處帶頭捐了1萬亞元。大家紛紛上前自願捐款,捐了款的人的姓名將刻在一塊巨大的石碑上。一位年輕的店伙計捐了5亞元,他不願報出姓名,道︰「我是漂洋過海來打工的,掙錢還不多,捐得少了,不好意思留名。但是我心里有底氣,因為這就是咱華夏的土地,有咱老祖先人罩著呢,等我錢賺多了,一定來燒高香!」一清大師激動地道︰「為在島上建這一座孔廟,有捐一個億的,還有捐5毛錢的,就是那一位不到5歲的小姑娘。但是無論捐多捐少,大家都是捐的一份對華夏的赤誠之心哪!每一位捐贈者的姓名都要刻上。這一塊碑,是我華夏民眾凝聚之碑,是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豐碑呵!」

從孔廟工地開工奠基歸來。趙依曼對陳佳永道︰「大哥,今兒真高興,你又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明日德佩一華新社通稿,可兒在電視台一播,將會在全世界產生十分巨大的影響!」陳佳永陪著她呷了一口小酒道︰「小妹,我只又做了一件我應該做的事。回到西安後,咱還打算去祭拜軒轅皇帝呢。」

(筆者注︰筆者為什麼想要寫和軍文不太著邊際的這一段,因為絕大部分當兵的也來自于老百姓。孔孟二位重量級歷史人物曾經是偉大領袖毛z東堅決要批判和推翻的,所謂「批孔老二」由此而來。至今也沒有什麼明文認為老毛批「孔老二」是錯誤的,卻有不少人還在盡力去掩飾,簡直是太可怕了!斗轉星移,時代變遷,孔孟的有些思想因為歷史的局限性,或許不太適宜于現代了。但在中國畢竟是代代相傳數千年的歷史客觀存在,他們是對是錯,有史可鑒,誰也殺不了。同時,也是咱中國遺傳下來的文化之根和思想精髓(儒、道、釋),誰也否定不了。在這一種思想指導下,數千年來,中國歷史上也曾經出現了數次興盛時期,稱之為天朝大國。恐怕那時的疆域也比現在要大許多,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也可能很高,也從來沒有人為地餓死過3千萬以上的人。這是不可否認的。我們做為華夏的後人,對于傳統文化,應當是繼承其精華,吐出其糟粕,順時而為,從而揚光大(土話叫傳承,洋話叫‘揚棄’),而不是大罵和抵毀自己的祖宗!然而幾十年前,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z東,他根本不是為人民謀「幸福」,施行愚民的鐵血**且不說,還要砸爛中國的一切傳承。把戰友、父親、爺爺、祖祖、祖先人、先人板板……全都掘土斬根,全盤否定,從而要樹立起他個人的一個什麼東東來。然而一個連祖宗都不認的人又是個什麼東西!!!創造難,毀壞易。他肆意砸爛了華夏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之根,他的瘋狂所為又建立起來了什麼東東呀??!!卻是造成了華夏傳統文化災難性的後果!!!造成的是國民經濟的崩潰和民族傳承的斷鏈,民族精神的毀滅!

筆者最痛恨的就是所謂的「m恩列斯毛」的提法。一個把華夏之命運寄托于不著邊際和不懷好意甚至是惡意的夷人洋教身上的個人和政黨,還卑微地貼上排名第5位的標簽,從意識上就是低下和扭曲的,從而失去了中華民族的本我精神,也失去了華夏人民的認同感和信任感。真是害己害民,所以到眼下都還在亂成一鍋粥!當局有本事就提「毛馬n列斯」或「胡馬n列斯」,或者就提︰「老子就是中華民族孔子的劉邦的唐太宗的後代或老子就是成吉斯罕朱元璋的後人或老子就是中山先生的信徒。」因為無論怎麼評價,那些先人們都曾經是中華民族真正的脊梁!

信仰是一個很大、很難說又不得不說的一個話題。竊以為老毛的思想要作為華夏民族的一種信仰恐怕不是由那一個政黨說了算,而是要經華夏民眾(起碼是大多數)認同了才算數。在意識形態上,毛主義(思想)需得過三關,一、民族關︰1、毛氏祟尚內斗。他自述人生兩大功績即趕蔣與特殊時期,但均屬內戰,他不能算是民族英雄。2、毛氏最缺乏民族意識。他上台3o年間沒有收回華夏一寸失土,倒讓自己接手的國土不斷縮水(nn萬平方公里)。3、全面摧毀華夏傳統文化。所以民族主義者很難以認同。二、民主關︰毛氏崇尚集權和高壓,奉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達到了極端。所以民主主義者很難以認同。三、民生關︰毛氏執政近3o年民生凋敝。1、老百姓一直沒有過過溫飽線。2、人為餓死近4千萬百姓(「三年自然災害」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三大饑荒)。3、逼民禁欲,窮過渡。他高積累出財富,大把送給外國人,而一般工農長期過著貧困的生活,以致于達到了「國民經濟崩潰的邊緣」。所以民生主義者很難以認同他。

借用網友一段話︰「毛不是一種信仰的開山祖師。他的頭上有四個洋人管著他。在他的信仰譜系里,他才位列第五。而耶穌,穆聖,英女王、日天皇、華夏的孔子,則都是本土文化之象征,毛卻不是,毛的信仰旗幟來自西方。不僅如此,特殊時期中,毛是通過全盤踏倒了中華傳統文化後才把自已造成了神,這樣的神在中華又能持續多久!試問,哪有一個民族象征人物的老袓宗是外國人呢?豈非讓全世界把這個民族看扁了?」)

個人見解,謹供參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