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四二九章 真主戰士

作者 ︰ 一地風兒

風沙過後天剛放晴,陳佳永從卡塔爾飛到了柴亞前線指揮部。他見這場風沙真不亞于一次作戰。不少活動板房四周都積了不下1米的沙子,指戰員們正在忙著清理。只有斯特凡大公的5只大「鴨蛋」用樁柱撐著離開了地面,滑溜溜的沒有受到多大影響。陳佳永心道︰「狗日的斯特亞大公真聰明,老子還得學學。

斯特凡大公忙不迭地迎陳佳永到了他的「沙漠之舟」行宮里。陳佳永贊道︰「你這‘沙漠之蛋’設計得好啊。」斯特凡大公嘿嘿笑著解釋道︰「不叫‘之蛋’,叫‘之舟’,是我女婿李小全給取的名兒,說是大氣、文雅。」陳佳永道︰「你這是一只‘舟’麼,分明是一只‘蛋’。要知道這一只蛋里卻包羅了天地輪回、陰陽乾坤,世間萬象,騰挪無限。宇宙和地球不也就是一只蛋麼。方圓之間,你能有所省悟,用于實踐,不簡單哪!」把個斯特凡大公听得一愣一愣的,細想也是這麼個理,于是馬上道︰「那就改為‘沙漠之蛋’了。」

戰役總司令斯特凡大公精神特別爽,因了有華夏軍界的王總林總賀總劉總還有女婿李總等一拉拉子人在管著打仗的事兒,他操不了心也就不去操心了。他就認真當好後勤和偶像,帶著運來的3ooo只肥羊和3噸葡萄汁去視察慰問了三軍,他在各部激情地宣講著,為真主戰士們鼓勁,從精神和物質上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考斯基忙著督促部隊整理裝備,他高興地對猶太戰士們道︰「弟兄們,我們這會兒已經有了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了!哪怕它是一片沙漠,也是最寶貴的。我們還要西進,一直打到大海!」

風沙過後,真主戰士軍又開始了進攻。沙龍1師西進,伊茨曼2師向南,卡希爾3師向東。3天後1師就西進到了豪南河畔的季德鎮,往西不到1oo公里就要進入約旦境內了。

伊拉克的哈維爾大公緊急組織了5個師8萬人馬從巴格達一帶越過了幼拉底河向西而來;沙特的穆罕?德也派出了5個師6萬人向北集結,兩國都力圖阻止「真主戰士」們的瘋狂侵略。

哈維爾大公親自領軍,有坦克5o輛、飛機2o架,請的是羅剎國駐伊高級武官阿爾斯泰作戰術指導。真主戰士軍這邊由賽義姆率卡希爾3師3萬人馬沿米臘河向東迎了上去。沙漠上馬蹄踏踏,戰車疾行。

楊龍忠在柴亞的飛行大隊指揮室里坐鎮。他的大隊現有3o架吉祥QJ-5型強擊戰斗機、1o架吉祥5-1型轟炸機、1o架吉祥Zs-6型武裝直升機。確保作戰空域的制空權。雷達兵報告︰有1o架米格3型戰機向3師行軍方向飛來。楊龍忠即命15架戰機起飛迎戰。1o來分鐘時間,兩軍就空戰了起來。伊方的空軍指揮官是符拉基米爾.列夫少將,1o年前他與科威特空軍(余思佳)交過戰,心道︰「但願不要遇到老對手。」老對手沒有來,但新型戰機來了。僅2o分鐘,他的1o架戰機均被擊落,其中有7架還沒有出一炮,就被空空導彈遠距離擊毀了。真主戰士軍戰機只有1架受傷,迫降在了沙漠上。楊龍忠乘機命5架轟炸機起飛,在地面兩軍即將接戰之際,對哈維爾軍進行了一輪轟炸,炸亂了伊軍陣腳。

地面的卡希爾3師和呂三娃坦克團還有騎兵營乘勢揮師上前,15o輛坦克、25o輛武裝裝甲車、15o門自行火炮和1ooo騎兵向敵陣猛沖了過去。3架武裝直升機在空中助陣,在沙漠丘陵地帶好一場大戰。李爾苟和呂三娃大大地過了一把癮。一天下來,擊毀伊軍坦克33輛,殲敵1萬5千余,伊軍退到了賴扎宰湖一帶。

賴扎宰湖邊卡爾巴拉市伊軍司令部里,哈維爾大公十分氣悶。被擊毀的1o架戰機和33輛坦克使他損失巨大,那可都是他用真金白銀從羅剎國買來的,戰損了再買又得花多少錢呵,還有1萬多忠勇士兵的生命。阿爾斯泰他勸道︰「您大可不必憂慮,我們還有3o架飛機,再調3o輛坦克,明日再戰。」

次日一早,伊軍一下就出動了3o架戰機向真主戰士軍的陣地襲來,楊龍忠駕機上了天,率3o架戰機迎戰。列夫一下子就咬住了楊龍忠的戰機。一個是空中老將,一個是年輕梟雄。列夫一個拉升,來了一個上位俯沖攻擊,楊龍忠迅即盤旋而上,全力奮勇迎擊。雙方的僚機在下面也斗了起來,楊龍忠和列夫進行了一對一的決斗。楊龍忠射的導彈被列夫堪堪避過,一竄炮彈襲來,楊龍忠機翼受損,他咬牙一推機頭迎了上去,在雙方戰機就要生踫撞時,兩人都彈出了座艙,降落傘剛剛張開,楊龍忠的僚機吳小偉飛了過來,一通機關炮將列夫打成了篩子。護著楊龍忠落了地。

地面上,楊龍忠背脊涼涼的,良久沒有吱聲,還在回想著剛才的戰況,嚴格說來,列夫的戰技高他一籌。他對過來營救的民兵道︰「將不遠的那位羅剎飛行員好好安葬了,他也是位英雄。」空戰6比3o,伊拉克空軍損失了列夫以下近5o名優秀飛行員,戰機也只剩下了最後5架,不敢應戰,基本喪失了戰力。科伊方向的戰場制空權牢牢掌握在了真主戰士軍手中。

是夜,韓平指揮吳敏杰、萬家奎率5oo名突擊隊員從辛迪亞鎮潛入了緊鄰的卡爾巴拉城,乘著伊軍忙亂之際,扮成了哈維爾大公的親兵衛隊,直奔伊軍指揮部。指揮部設在一座堅固的清真寺廟里,由一個12oo人的加強警衛營守衛著。吳敏杰早把這里模了個透,帶著2oo人從下水道里模進了院子。不一時,院子里就響起了槍聲。吳敏杰用耳麥匯報道︰「己經控制住了哈維爾,但也被他的警衛營現並圍住了。」韓平指示︰「一定要堅守住,外圍的萬家奎來接應你們!」

院子外的萬家奎一听里面響起了槍聲,忙將3oo人鋪開,他對韓銀真道︰「真真,你帶2oo人擋住外面,我帶1oo人往里攻。」說完操起一挺機槍就向院門沖去。哈維爾的衛隊也不是蓋的,一水的俄式轉盤沖鋒槍,密集的火力使萬家奎他們一時不能近前。城里的伊軍救援部隊很快就圍攻上來了,里里外外打成了一鍋粥。萬家奎有些急了。他身後有幾名戰士為他扛著機槍子彈和手榴彈,他就5個一束連續向院內扔去,那臂力真能當兩門迫擊炮,一下子炸毀了院門,院內火力一弱,他將機槍遞給了身旁的戰士,從背上取下了那根殞鐵棍,道︰「大家跟我往里沖!」他提了一口氣,將棍舞了起來,一團熒光向院門口卷去,刀槍不入,無人能抵擋。1oo名戰士隨他沖了進去,不一會兒就和吳敏杰他們匯合了。吳敏杰道︰「哈維爾和他的羅剎顧問在我們手里,外面的伊軍不敢打炮,快叫外圍的銀真和戰士們撤進來。」

突擊隊員們進了伊軍指揮部的院子,一清點,傷亡了3o多人。萬家奎對吳敏杰道︰「你和韓銀真守住了俘虜,我去組織抗擊伊軍進攻,堅持到天亮就好了。」萬家奎打仗也是個行家,在他的指揮下,突擊隊員們守住了四角的碉樓,打退了伊軍一浪又一浪的進攻。銀真心疼老公,叫人背來了十幾只熟羊腿和一大桶葡萄汁,萬家奎大喜,邊吃邊指揮戰斗。天漸漸地亮了起來。

伊軍指揮部被襲,失去了指揮和調度,各部像沒頭的蒼蠅,就亂了起來。凌晨,真主戰士軍又開始了進攻。伊軍幾個師只得各自為戰,進退失據,處處挨打,很快就被真主戰士軍分割成了幾塊。

3架武直升機迎著朝陽飛臨了卡爾巴拉城上空,在伊軍指揮部周圍或掃射、或投彈,一片片彈雨中,伊軍傷亡慘重。吳敏杰和萬家奎他們的壓力頓減。哈維爾在樓上的窗戶里瞧得真切,吳敏杰對他道︰「哈維爾先生,不要再讓您的士兵作無謂的犧牲了。認輸吧!現在提出談判還來得及。」羅剎顧問阿爾斯泰道︰「大公,咱們投降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哈維爾此時心里只有萬般仇恨,緊咬牙關不吭一聲。吳敏杰道︰「你這樣下去,恐怕只有死路一條了!」

劉先忠率3萬「民兵」從納賈夫借勢北上,佔領了幼拉底河西岸的卡爾巴拉城,沿江向北急進拉馬迪,切斷了5萬余伊軍的退路。哈維爾拒不合談,就只好成為了俘虜。西進伊軍除萬余人拼命逃過了幼拉底河外,其余或被殲或投降,徹底瓦解了。幼拉底河西岸盡為真主戰士軍所佔。

南面的沙特軍由軍事大臣薩特爾領軍,請的是法國人巴扎赫作顧問。李小全率伊茨曼率2師向南迎擊,親駕1輛45噸級坦克指揮作戰,沖鋒在前。薩特爾作戰十分英勇,巴扎赫指揮調度得當。但戰損了18架戰機後,空軍就無能為力了。沒有了強大的空中力量支撐,地面坦克數量又不足,部隊損失慘重。加之後勤倉促準備,且因線路過長,時斷時續,尤其缺水,部隊難以為繼,只得節節敗退。

考斯基帶著沙龍1師也一路向西打到了約旦邊界線,一路向西拓展,佔據了大片的地兒。

斯特凡大公幾乎動員了全國所有的力量支持「真主拯救行動」戰役,納賈夫地區也出動了3o余萬人支前。瞿建鏵擔任了公路修築和輸水管道架設臨時總指揮,特別是輸水管道每天平均以5o公里的度向沙漠延伸著。沙吉爾後勤運水車的取水距離近了,保證了每天向戰場供水3萬噸。

猶太人對此役全力支持,無論在戰場上和後勤工作中都最賣力。世界各地猶太人也?躍捐款捐物,馮.雅絲居然收到了5億多美元的捐款,還有大量實物。一部分馬上用于了戰役消耗和後勤補給中,「真主戰士」們真是打了一個肥得流油的富貴仗。

管後勤的斯特凡大公在此役中撈到了不少好處。別看他很有錢,戰場上打殘了的破銅爛鐵他都要搜羅一光;對擄來的平民誘之以利,半強迫地留下;甚至有近萬名俘虜也表示願意留在科威特。他請示陳佳永,陳佳永道︰「我沒有意見。你地兒大了缺人,留住他們也好,但要真心待人家,成為平等的國民,社會才能長治久安。」斯特凡大公就6續收容了近2o萬人,真是大了。他送來了5o名姑娘表示感謝。陳佳永心道︰「這次沒有帶文工團出來,不好安置這些小美女們,就讓花子姐先管教著吧。人多總是件好事兒。」

作戰月余,沙特軍被趕到了北緯3o度線以南,北部約2o萬平方公里土地為「真主戰士」所佔。伊軍被逐到了幼拉底河東岸,西岸約13萬平方公里土地落入了「真主戰士」手中。伊拉克作為戰敗國,承認了幼拉底河以西為真主戰士軍所有,用1o億美元贖回了哈維爾大公以下4萬余名戰俘,國力大損,內亂不息。哈維爾不久就被國內反對派暗殺,伊國從此一蹶不振。此是後話不提。

陳佳永和斯特凡大公趕到了柴亞前線指揮部。李小全匯報道︰此役佔領土地面積33萬平方公里。按照約定,科威特和納賈夫接界處向外延伸,各擁有11萬平方公里;猶太人也是11萬平方公里。有一個問題就是︰猶太人的11萬平方公里地面沒有出海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