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三七三章 遠東論劍(一)

作者 ︰ 一地風兒

華夏國防軍武裝部隊總司令朱d和光復行動戰役總指揮長劉兵帶著一干人飛到了安瓦尼南下戰役指揮部。陳佳永帶著陳滇生和羅剛也從小山港飛來了,參加南下戰役匯報研討會。

光復行動戰役副總指揮長兼遠東南下戰役指揮長李宗仁匯報道︰「我遠東南下部隊經幾個月來努力作戰,先後佔領了庫頁島、北海三分之一的海域和鯨海(韃靼海峽)、宗谷海峽(與倭國各佔一半海峽通道);收復了黑龍江以北部分地區,以及伯力以下沿黑龍江以南的大片失地,面積已達8o萬余平方公里。目前,只有南到海參威約11萬平方公里的地面待收復了。」

李宗仁道︰「按說我們大約還需1個月時間,在5月以前就可以全面結束南下戰役了,但是,出現了倭國和羅剎國互相勾結的情況,就使戰役變得復雜起來,下一步打下去,就不是南下戰役所能涵蓋的了,而是要將整個東北戰場聯系起來,一並考慮進行才是。」

楊勇匯報道︰「北路軍有南下所部吳英裝甲36軍,目前在伯力周邊一帶;劉二喜第4集團軍,在伯力東南至沿海一帶;孫羽22集團軍,在女敕江至黑河至列亞一?。總兵力約55萬人。羅剎軍在伯力城中原有3萬人,近日被所謂的滿洲**5萬人所佔,城中羅剎軍民退到了撫遠;伯力向南鐵路沿線約3萬人,海參崴基地約8萬人,共約15萬人左右,大都是羅剎國從國內增援過來的部隊。我方兵力是三比一。」

劉兵道︰「我再補充一下︰眼下羅剎國和倭國暗中勾結,打算合力來對付我們,因為我們雖然控制住了宗谷海峽,倭國卻可以放行他那一半通道,就算我們全堵住了宗谷海峽,倭國還有一條清津海峽可以為其提供海運通道,所以羅剎軍的軍援不一定會斷,部隊數量還有可能增加。對海參崴基地,得要盡快地攻取下來,使其失去登6支撐點,才是最重要的。」劉兵又道︰「據偵察報告,倭軍在孫吳縣,黑龍江南岸的遜克、嘉蔭、蘿北、臨江、撫遠等縣;烏蘇里江西岸的海青、饒河、虎頭鎮;還有牡丹江的綏芬河、東寧,吉林的琿春等地近2ooo公里長的所謂的滿洲「國界」上,構築的大量要塞,以前是為對付羅剎軍,以圖達到永久佔領華夏東三省的目的,現在,轉而用來對付我們了。」

光復行動戰役參謀室主任郭天民少將詳細地介紹了倭軍要塞的情況︰

「從1933年開始,倭國關東軍在偽滿洲國境修築了14處大型軍事要塞。它東起吉林琿春,西至內蒙古海拉爾,中部經黑龍江省東北邊境,在近5ooo公里的國境地帶,耗費巨資,強征役使百萬勞工,6年來,修築了這條「北滿永久要塞」。要塞群相加約17oo公里,共有8oooo多個永備工事,尚不包括數以千計的永久性地下倉庫、地下電站、地下通信樞紐部、地下給水站等附屬軍事設施,也不包括二線、三線的一般陣地和野戰陣地及機密的軍用機場、縱橫交錯的軍用鐵路和公路。多處具備助攻、攻防兼備的軍事圖謀和戰略作用。

「單就國境軍事築壘體系而言,倭軍要塞已是千古之最、舉世罕見的軍事景觀。倭軍將這一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效仿一戰中法國防御德國入侵、在法德邊境修築的防御工事‘馬其諾防線’」,而軍事規模、建築規模都遠遠之的要塞群,自譽為‘東方馬其諾防線’。此外,還包括數以千計的永久性地下倉庫、電站、通信樞紐部、給水站等附屬軍事設施和大量二、三線一般陣地和野戰陣地及軍用機場、軍用鐵路和公路,所費工程巨大。日本要塞所有築壘都構築有鋼筋混凝土工事、永備火力點,有鋼帽堡、裝甲觀察哨及土木質火力點,有步兵掩體、機動戰壕、反坦克壕、連環鐵絲網和防步兵地雷區,有彈藥庫、糧秣庫、電站、給排水系統和浴室等,有以班、排為單位的士兵室、會議室、醫務室、廚房、電話機房和軍官指揮所,有電動鋼軌運輸車和專用通道、豎井、通風口等。為防備飛機轟炸和大口徑重炮轟擊,地下要塞都是從堅硬的岩石山體中部或底部開掘,洞口頂部和四周還澆築混凝土,一般厚1-2米。在完全保密條件下設計施工,並強征華夏勞工32o多萬人,造成了1oo多萬勞工死亡。

北方軍區司令員向光明道︰「東進戰役中,我們對羅剎軍在遠東的數座大要塞堡壘,主是采取切割孤立,圍困襲擾的方法步步緊迫而攻陷的。」

孫羽道︰「倭軍要塞並不可怕。我們在第一期東進漠河、黑河時,就攻破了3處這樣的倭軍要塞。倭軍的軍事要塞,實際上就是一個較大的軍事防御集群。我們進攻要塞時,動用了不下一個師的兵力,也就是一場規模較大的陣地攻防戰。從經驗來看,倭軍要塞防守是死的和被動的,我軍進攻是活的和主動的。要塞最怕兩樣︰一是火攻,比如使用燃燒彈和火焰噴射器和火箭筒;二是炸藥包,轟塌了一個個坑道出口,倭軍也就玩完了。進攻時主要是要注意減少人員的傷亡。」

劉二喜道︰「孫軍長提到的進攻方法,正對我的味口。想當年偏崖大隊在戰斗中第一次使用炸藥包,就是我沖上去拉響的,我是玩那東西的祖宗了。進攻要塞,我軍要求打主攻。」

李宗仁道︰「既然大家都有了進攻要塞的一些經驗,在戰術上可以先交流一下,但是從戰略上講,我認為時間不能耗得太久,因為那樣會影響到解放東北的進程。」他又道︰「還有那個海參崴也很重要,是羅剎海軍在這一片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個老巢。我們在進攻倭軍要塞時,同時也要把它拿下來,讓羅剎軍有海船也不能靠岸,斷其海上軍援。」

海軍副總參謀長羅剛道︰「海軍擬完成第一目標︰攻佔海參崴港,阻擊羅剎海軍艦船靠港;第二目標︰大力殲滅敵有生力量,直至驅趕出我們所控制的海域。在此役中,需要空軍、6軍特別是炮兵的協同配合才行。北海艦隊目前的狀況是︰庫頁島特別是宗谷海峽的防衛已經布置完備。目前能夠抽得出來的海上進攻力量就是新建立的鯨海艦隊,加上北鯨6o號特混艦隊9艘護衛艦,共59艘戰艦。而海參崴港里有大小羅剎戰艦35o余艘和數量不等的潛艇和魚雷快艇,羅剎軍與倭軍聯手後,不排除將外海的8o余艘巡航的戰艦調回來,戰艦數量是我鯨海艦隊的8倍以上。我新造戰艦的戰力可以一敵三,改造型戰艦可以一敵二。饒是如此,我方艦隊整體戰力也是以一敵三,處于弱勢。」

海軍副總司令陳滇生道︰「海上軍情確實嚴峻,但我認為比以前好多了。先,我們已經控制住了宗谷海峽以北、北海向東一半的大片海域,我漲彼消,限制了敵軍海上作戰的戰略回旋空間;其次,我們在北海的海上力量雖然還不是很強大,但也不算弱小了,起碼已經能夠抽出鯨海艦隊5o幾艘戰艦到倭海御敵和進攻;第三,尚塔爾基地造船廠的建造能力日漸增強,3個船台和一個浮船塢,除1個船台承擔新艦建造外,可以同時上墩15艘重殘艦對其進行改造,流水作業,晝夜施工,兩天可出廠1艘3ooo至5ooo噸級的改造型驅逐艦和3艘魚雷快艇;廟街基地已經可以兩天出廠1艘修復後的蒸汽機驅逐艦;小山基地的艦船中小維修保養,保證了艦船的正常服役,客觀上增強了艦隊的戰力。北海艦隊全力保證鯨海艦隊戰力的補充,1個月內就可以增達1oo艘以上,其中,新艦和改造型戰艦可達3o艘以上。艦隊可相當于近2oo艘羅剎艦的戰力。」

李宗仁道︰「听陳副總司令這麼一分析和介紹,我的信心大增。我們從6上攻到海參崴,是與羅剎軍在遠東南部的最後一搏,估計也得月余才能結束戰役。海軍也就有了一定的準備時間。」

馮玉翔道︰「海軍在戰役中還要護住戰線上1ooo余公里的海岸線,任務很重。我建議將炮1軍調過來,岸炮配合海軍,也可以說海軍配合岸炮;海軍前期以護岸護港為主,再伺機出海殲敵。同時,空1軍2師和導彈部隊,也要在佔領區域迅布防。」

晚餐的盒飯送到了會議室桌上,大家匆匆吃過,會議繼續進行。陳佳永言道︰「白天大家的匯報和分析討論我都仔細听了。我先說一個宏觀話題,今天是1938年4月25日,目前的世界局勢,是越來越混亂了。從1929年美國開始生經濟危機以來,愈演愈烈,已經蔓延到了全球。在轉嫁經濟危機的過程中,資本主義各國的利益紛爭層出不窮︰戰勝國和戰敗國、大國和小國、弱國和強國、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矛盾重重,糾結纏繞,難以化解,沖突不斷,爆一場全面的戰爭是早遲的事。意大利重佔其殖民地阿比西尼亞(埃塞俄比亞),並侵佔了阿爾巴尼亞,引起了強烈反抗,也遭到了國際聯盟的譴責。德意志在競爭中迅堀起,吞並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立陶宛的克萊佩達地區;德國和倭國簽定了一系列協定,意大利也加入了,初步形成了伯林--羅馬--東京軸心。羅剎國也在借用共產g際組織拼命拉‘兄弟伙’,以壯大自己的陣營,與‘軸心國’勢力相抗衡。在亞洲,倭國的法西斯軍國主義日漸猖獗,一直對我華夏亡我之心不死。從去年7月7日以來遭受我沉重打擊後,其所謂的‘大6擴張政策’仍然沒有改變。在這樣一種紛擾的世界格局下,我們下一步將如何走,請大家思考、討論。」

朱d道︰「歐洲的那些事兒,我們暫且不去管他,讓他們折騰去好了。既然倭國的大6政策不變,我們的抗倭戰略也不會改變。東三省是堅決要收回來的。華夏已經有了1千5百萬大軍,早已是今非昔比了!」

馮玉翔道︰「從去年7月7日開始的光復行動第一階段,剿滅了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解放了關外大片地區,阻住了倭寇進一步向我華夏中原進犯的勢頭;第二階段,我們戰鋒一轉,在收復了大片遠東失地的同時,也從北面完成了對倭寇的6上戰略包圍,陳主席的這一戰略構想,通過大家的努力,已經變成了現實,這真是一個大手筆!亞洲的整個局勢是越來越對我們有利了。」

陳佳永道︰「我們在國際上一不結盟,二不當什麼老大。現在就是實打實地把東三省和高麗半島收回來,扎牢我們的籬笆,增強我們的國力,夯實我們的基礎,以不變應萬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