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三一七章 聯合政府

作者 ︰ 一地風兒

經過了緊張地籌備和各方磋商,華夏聯合政府成立大會如期在西安召開,陳佳永當選為了主席,宋m齡、刀郎、楊麗雲、林生當選為了副主席;馮吉任了眾議院主席;老毛任了參議院主席。曾一齋被任命為政務院總理;王志偉任了國防總長。都城就定在了西安。

陳佳永在報告中提到︰「聯合政府的成立,意味著華夏人企盼己久的?戰結束,建立起一個嶄新的共和體制,新的憲法也即將修訂。從現在起,誰要是再膽敢挑起內戰,當軍閥,全華夏人民將群起而誅之!聯合政府以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宗旨,是人民的政府;軍隊皆為國家的軍隊;各黨派、團體,皆要以民族和國家的利益為重,在憲法和法制的範圍內活動。各省、行政區、特區、邊區等,均要在聯合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積極行政,抓好民生和經濟建設。我們現在要團結起全華夏的民眾,整合全國資源,迅抓緊建設,改善民生;鞏固國防,加強國防軍備。先要做的事,就是要全力以赴,盡快把倭寇趕出去!」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聯合政府確定和任命了一大批官員。周恩L被任命為政務院副總理;劉雲濤任政務院特別顧問兼規劃室主任;李先任組織部長、向光明任公安部長、曾慧任宣傳部長、郭莫若任文化部長、墨林任教育部長、宣慶來任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莫二妹任總工業局長、瞿建鏵任交通部長、龍雲任建設部長、李斯光任地質部長、陳天華任鐵道部長、趙大雄任農林部長……

政務院長曾一齋將昆明和南京的兩府行政部的都搬到了西安,西南人民政府的人員佔了三分之二。國民政府的政務管理人員較弱。多虧紹興師爺家庭出身的周恩L成為了他的好助手,新的政務院很快就開始了正常運轉。

原兩府三方的政務部門進行了合並和調整;軍政人員互有部分交換,或為部長、總長;或為次長。其間,陳佳永解決了不少的難題。其一是政體,按照中山先生「五族共和」的宗旨,建立共和政體。其二是倡導各階層融合,建立民生基本保障體制。嚴禁搞什麼「階級斗爭」。其三是大力展國有經濟,積極扶持民營經濟。在農村,實行減租減息;在城鄉,若因政府需要土地等資源,對其業主,均采取贖買方式進行,嚴禁無償圈土圈地。我們要藏富于民,而不是把老百姓?干,當窮光蛋!嚴禁搞什麼「剝奪剝奪者」那一套。其四,對土豪劣紳、不法奸商、囤積居奇,擾亂經濟金融者,則予嚴厲打擊……

在國防方面,任命了李世久為國防部副總長;劉兵為國防部總參謀長;周凡為總後勤部部長;任命了德高望重的朱d為武裝部隊總司令,李宗仁為副總司令;馮玉翔為參謀長;刀瑪任後勤部長;新成立了西北軍區,由林鏢擔任司令員,關相應任副司令員,劉伯成任參謀長;所轄部隊改編成23-27五個野戰集團軍,分別由彭德槐、董正堂、羅炳會、劉成勛、張邦本擔任5個軍的軍長。張雪良的東北軍改編為笫28集團軍;川東劉湘部和王耀吾部改編為笫29集團軍,劉湘任軍長,王耀吾任副軍長,隸屬成都軍區。成立濟南軍區,任命劉先忠為司令員;成立南京軍區,任命魏真為司令員。各新建軍區的部隊整編和人事調度任命,由國防部負責完成。

聯合政府還釋放了一大批南京政府關押的所謂政治犯。經政府組織部門甑別後,量才錄用,充實到了各個政府部門。對于通倭的漢奸,則嚴厲鎮壓。

對于南京政府的「四大家族」問題,經過了激烈討論,大家認為既有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因素,又有家族的因素。陳佳永提出︰「復雜問題簡單化︰原四大家族的人,要麼經商,要麼當官,二者只能居其一。即經商的不參政;當官的不能經商。m齡副主席就有些接受不了。陳佳永下來給她做工作道︰「現在的世界經濟,已經展為了資本經濟。我們要正視這一客觀現實。但是,原南京政府的經濟是畸形落後的官僚壟斷資本經濟,導致效率低下,**盛行,這就是官商不分的惡果。我以前就處理過類似的問題。比如那原滇省主席唐繼堯,還有他的公子唐寅虎。結果一個選擇了當官,一個選擇了做生意。後來都干得挺不錯的。」m齡道︰「那我試著去給他們做工作。」陳佳永道︰「你可以去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但政府的這一條標準卻不能改變。我們不搞什麼‘剝奪剝奪者’那一套,願意經商的,只是要求他們守法經營,多想著為華夏經濟展作貢獻就行了。」

馮吉近時忙了個腳不沾地。他組織成立了一個民生黨,什麼黨綱、宗旨、組織原則、場地等等,弄得陳佳永和李先也跟著他忙了起來。民生黨成立之日,各黨派都派人前來祝賀。陳佳永講話道︰「我作為一個民主人士,熱烈祝賀民生黨的成立,衷心希望馮吉主席帶領全體黨員為華夏復興作貢獻。這次來的有gm黨、gc黨等較大的黨派領導和代表,我作為政府主席,支持你們的政治活動,也希望你們認真監督政府,但是有幾點請各黨派注意︰一是各黨派不能私有軍隊;二是政府不給各黨派提供任何活動經費。你們的一切費用,均在黨費中自籌。第三︰要求各黨派的活動均在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旗幟下進行。」

政務院長曾一齋將昆明和南京的兩府都搬到了西安,多虧紹興師爺家庭出身的周恩L成為了他的好助手,新的政務院很快就開始了正常運轉。

藹齡帶著那立夫果夫和孔家的一干人等前來拜訪陳佳永。陳佳永對他們道︰「m齡現在是政府副主席,權力雖然很大,但是每月工資只有5ooo元,津貼5ooo元,絕不允許插手家族的經商活動,也不允許參股。既然你們不想當官過窮日子,決定了一心從商,我也很支持,對于你們的工商企業一樣給予民營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一條,希望你們不要想著有什麼官場靠山,而是在市場上公平競爭,守法經商。」藹齡等人心里托了底,均高興而去。

陳家耕和陳香芸也來了,陳氏集團想擴大在華夏的經營網絡。家耕先生一下子就向聯合政府捐贈了1個億的華夏幣,專款在中原貧困地區修建1ooo所小學和1oo所中學。陳佳永感動極了,對他道︰「耕叔呀,華夏的復興和崛起離不開海外同胞的大力支持;同時,華夏祖國也是你們的一個巨大市場,大家就好好干吧。」陳佳永問陳香芸︰「姐,你和熊德佩還好嗎?」陳香芸滿臉幸福地道︰「他呀,現在才知道我對他的好,可把我們娘兒仨看顧得緊呢。」陳佳永道︰「德佩現在是我們聯合政府的新聞社社長和新聞言人,可挺忙的。」陳香芸笑道︰「他成天乘著他那‘現’號飛機到處飛。我的商務飛機呀,一天都在追著他呢。」陳佳永又問起了柳月兒。陳家耕喜滋滋地道︰「月兒很爭氣呀,為我們陳家生了個頭胎孫子。我和你們的合作,真是公私兩贏啊!」

內河航運管理局局長會理子帶著長江上的航運巨頭盧作虎來了。陳佳永鼓勵他繼續搞好江海直達的長江運輸,政府將成立專門的部門巰浚航道,拓寬航道和航行水深,揮出長江這條「黃金水道」的最大運輸效益。盧作虎躊躇地道︰「我們民生公司在加拿大和美國分別訂購的5o艘運輸船,因為?戰頻繁的原因,原來在南京政府申請的貸款一直沒有批下來,現在船造好了,卻因為欠款而開回不來。」陳佳永問還欠多少?盧作虎答5千萬華夏幣。陳佳永就寫了一個條子,道︰「交通運輸要先行,是基礎,這件事特事特辦,你去找新任財政部長楊洪年,就說是我特批的。」盧作虎感激不已。陳佳永對他道︰「我們政府現在有孟加拉吉大、緬甸仰光和安南海防三大民用造船廠,早已經淘汰了蒸汽機,很先進的。近期又準備在重慶的唐家沱、武漢的青山洲和上海長江口建立三個大型民用造船廠。先是滿足我們華夏的江海航運需要,我們對民營的各家航運公司售船肯定是很優惠的。您今後就不一定到國外去買船了。」盧作虎大喜不已。他又提了不少關于提高水運效益的建議。陳佳永听了很是高興,當下就邀騁他為華夏?河運輸的總顧問,多多為水運建設出謀劃策。盧作虎欣然答應了,會理子當然也萬分高興。

陳佳永抽空去了一趟山西太原,會見了那省長閻錫三。老閻是個八面玲瓏的人,他多年佔山西為王。後見馮玉翔領頭反蔣,覺得走出去的機會來了,就積極響應和配合,結果又縮回了山西。他表面服從了老蔣,但山西仍然是他的獨立王國。後來聯合政府成立他見大勢所趨,就服從了領導。省府被調整,部隊被改編,于是,他只好安心做他的省長了。

陳佳永對閻錫三道︰「多年來,閻省長將山西治理得很不錯,民生也得到了展,值得各省學習。」閻錫三听了很受用,嘴里卻道︰「哪里哪里,還做得很不夠啊!」陳佳永道︰「我這一次來,是想為山西做幾件事︰一是在大同擴大煤礦的開;二是在太原建一座大型鋼鐵廠;三是將你省里的窄軌單軌鐵路改建成寬軌雙軌和全國統一連接起來。」閻錫三听了十分驚喜,道︰「這一直是我多年的夢想呵!可非晉省一省之財力可以完成。」陳佳永道︰「建設費用由聯合政府統一下撥,你就只管出力吧。」閻錫三大喜道︰「這不是給山西送財喜來了麼!想當初,老蔣送來的是進攻的槍炮聲,而現在政府送來的是巨額的建設資金,老閻我真是服了。」

陳佳永接到電報︰有重要人物到達,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