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二七六章 斯利那加

作者 ︰ 一地風兒

陳佳永乘火車趕往噶爾基地。拉薩向西到噶爾有16oo公里,沿途經曲水、仁布、日喀則等約3o個站點。李斯光陪著他,一路上介紹著鐵路修建和地質構成的情況。李斯光娓娓道來,如數家珍;陳佳永听得津津有味,很受啟。他心里想到︰人才呵!這地質部也應該成立了。

噶爾基地長王英和噶爾行政區長官、噶爾市市長馬家才萬分高興地到車站迎接陳佳永一行。賓館里,馬家才道︰「大隊長,才幾年功夫,噶爾的人口就達到了3o多萬。工農業總產值連年攀升,商品都出口到海外和阿富汗那邊去了。」

基地後勤部部長張惠妹來看望佳永大哥。陳佳永就去到了惠子家里作客。惠子已經有了兩個小孩,丈夫張新民已經是噶爾行政區主管農牧業的副長官了。張新民道︰「噶爾雖然人口急增,但是農牧產品生產量也逐年快增長,與克什米爾查謨,喜馬偕爾和北安恰爾、旁遮普等地區經濟往來頻繁。通過鐵路到恆河的恰布拉港,產品直接上船出海,成本低廉,獲利極大。」陳佳永听了極為高興,道︰「噶爾基本上是一座新城,雖然是以軍事基地建設為主,但是,有了經濟快展的強力支撐,員工家屬生活和後勤無慮,軍事科研就將會展得更快更好。」

基地里,王英匯報了工作情況︰第一研究所的航天衛星研究已經有了很大進展;笫二研究所移交給了張兵,導彈研究已經進入了試制階段;第三研究所對貧鈾原子裂變的研制,已經可以用于小型彈頭了,爆炸力十分可怕。基地現有科研人員3ooo多名,附屬工廠等員工2萬多人;保衛和配合實驗的部隊噶爾駐防師共1萬人,由基地副指揮長黃唯少將負責。趙偉9軍駐扎在噶爾的北部外圍,與基地配合得很好。

張兵接手組建第二炮兵後,動作很快,在噶爾東面不遠的江巴扎下了營盤,導彈試制工作己經全面鋪開。陳佳永去看了,對工作的進展很滿意。

趙林9軍移防藏西後,部隊一溜向北鋪開。1師駐扎日土,2師駐扎松西,3師己經駐防到了新疆的鐵龍灘一帶;4師各團分別駐防在噶爾的周邊。趙林匯報道︰根據6軍總部指示,9軍補充和休整完畢後,將繼續北上,進軍新疆的和田,並在那一地區鞏固和拓展,與趙偉的西北軍事開拓區形成東西呼應之勢。陳佳永道︰「一定要準備充分,在進軍中要穩扎穩打,盡量減少損失。」

陳佳永乘火車從噶爾趕去了克什米爾的斯利那加。到了後,李斯光就帶隊出去考察吉爾吉特至塔吉克斯坦薩瑟科爾的鐵路修築測繪工程去了。克什米爾軍區司令兼17軍軍長郭敏敦向他匯報了防務情況︰在這一地區剿滅了匪患後,轄區內再無大的戰事,英軍也沒有什麼異動。幾年來,部隊配合邊防軍,在李世久副總司令指導下,向西部和北部蠶食擴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北面已經收復了羅剎軍佔據的華夏薩瑟科爾鎮建立了兵站基地。曾經與羅剎軍生過幾起武裝沖突,但都被堅決擋回去了。西面已經控制住了阿富汗東部的興都庫什山脈。己經進駐到了巴基斯坦伊斯蘭堡附近的馬爾丹和阿富汗喀布爾附近的薩朗山口一帶。幾年來,克什米爾地區的面積比原來增大了三分之一還多,可是,軍費開支也增大了,所幸有查謨谷地和旁遮普和喜馬偕爾一帶豐富的物產作物資後盾,沒有過多地增加總部的軍費負擔。

陳佳永對郭敏敦道︰「別看北面那一些些地兒現在都是不毛之地,守住它也要花一些本錢,我們可以一邊開,一邊鞏固和拓展;同時,我們也擁有了廣闊的戰略回旋空間,更重要地是,擋住了羅剎軍的南下擴張,我們在這里站住了腳,西亞才能牢牢地控制在我們手中。」陳佳永在地圖上看了︰克什米爾17軍的東面,是尼泊爾軍區的馬家齋15軍,4個師分駐旁遮普、喜馬偕爾、北安恰爾3個地區;東北部是駐噶爾以北的西藏軍區趙林9軍,3支野戰軍猶如3只鐵拳頭,鎮住了華夏的西部,他才稍微放下了一些心來。

克什米爾地區行政長官潘建邦匯報了地方的工作情況︰在工農建設上,以南部的查謨和新劃歸的旁遮普和喜馬偕爾兩邦為基礎,主抓農、牧業生產。農副產品經過了加工後,提高了產品附加值;轄區工農業總產值翻了2o倍;鐵路己經通到了恆河中游的恰布拉港,每日進出的貨運量己達萬余噸;6續從內地引進了有技能的工人和精壯勞力15萬余人,提高了當地的人口質量和生產效能;華夏官話也推行開了。陳氏集團也在這里投資興辦了好幾個加工廠。幾年來,轄區內不僅做到了自給,還為17軍提供了大部軍資,並且還有了一定的節余。

陳佳永對潘建邦道︰「這里的節余部分,財政部己經決定暫不收繳,就用在當地的建設上。為什麼內地有很多行政區都劃小了,而克什米爾行政區卻劃大了?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里太荒僻、太窮了!我們采取的‘以達谷地帶動落後山區’的西部經濟展模式,看來在這里己經有了一定效果。還要不斷努力地探索下去。」

斯利那加城位于克什米爾中心地帶,座落在印度河支流杰赫勒姆河畔,平均海拔1536米,是一座有13oo多年歷史的古城,面積1o5萬平方米。眼下人口約2o萬,華夏移民和當地的**人佔了主體。工業以毛毯、絲織、制革、造紙為主;金銀、木器雕刻飾品和繡花圍巾很出名。斯利那加的含意是「太陽城」,當地氣候涼爽,經常是麗日當空。幾年前建成的兩座小型水電站和數座風力和光伏太陽能電站,提供了充裕的電力,使這座古城煥出了生機勃勃的活力。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而且各民族融合,科技和傳統相結合,自成一格,展得非常快。這座素有「東方瑞士」之稱的美麗城市,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保持得非常好,有著迷人的湖泊、白雪覆頂的山峰,以及蒼翠的樹木、草原上徜徉著的羊群。風景非常優美。

陳佳永要去部隊視察,只帶著侯兵警衛班去了,就放了花子他們一天的假。行政區商業局長朵兒就陪著花子、佳子和由子她們去街上逛街。姐妹們好不容易空閑了一天,就收拾打扮了出門,興奮地在街上購起物來。

克什米爾除了17軍外,還常駐有1個飛行師、裝甲師和騎兵師,總兵力達到了1o萬余人。陳佳永听取了各師領導的匯報,強調了加強練兵,常備不懈,時刻準備作戰的重要性,之後,他去到了幾處視察,在一座軍營看望了指戰員,並和他們一起吃了一頓餃子。

晚上,陳佳永回到了軍區大院的住處,見花子她們買了當地的許多土特產回來。陳佳永笑道︰「轄區內有多少座城市呀,你們買得過來麼。」花子道︰「夫君,我們姐妹不是難得有空閑麼,這里也難得來。上街去一看呀,好東西還真不少,特別是毛毯和絲巾,做工和質地多好呀,價格又便宜,咱們一大家子人都用得上的;還有金銀飾,都是手工加工的,真是精美極了。我和佳子還給麗雲姐她們買了一些。」

由子送夜宵進來,陳佳永見她長得越加成熟美艷了。她出門去後,陳佳永對花子道︰「這次在噶爾見了惠子,她都生了倆個孩子了。由子和惠子的年齡相仿,都二十好幾了,雖然她很乖巧能干,可老跟在我們身邊也不是個事兒呀;惠子和你一樣,都已經是大校軍餃了,我們不能耽誤了由子,還是讓她出去工作吧。姐,你給她尋上了合適的人麼?」花子道︰「尋過呀,可是她都不答應。說是就要在我家里,她哪里都不去呢。」陳佳永道︰「她在我家里工作可以,但是她總得要嫁人成家呀。不過,這種事也不能勉強,咱們就盡快為她尋吧。」花子道︰「由子妹妹也是大阪的人,我們還是老鄉呢。她去醫院檢查過,唉,……恐怕是不能生育了……她很痛苦,不知哭了多少回,不好嫁人的呀。她也真是怪可憐的,我很喜歡她。莫不……莫不你就收了她在咱們身邊吧。」陳佳永道︰「恐怕是你想留她呀,要收你就收吧,我可不胡亂收人。」他想起了貞子很久都還沒有懷上娃,知道作為一個女人,是很痛苦的,心里就有些郁悶,也就對由子同情起來。」

陳佳永和馮吉電報通訊,兩人交換了意見,一致認為︰鞏固和開拓西部,使之成為華夏內地的屏障,非常重要,交通要先行一步。于是,由陳佳永主持,在斯利那加召集一個西部交通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人員有西南政府軍副總司令刀郎、總後勤部副部長刀瑪;政務院副院長兼孟緬行政區長官劉阿根、交通部長瞿建鏵、財政部長楊洪年、規劃部長劉雲濤、水電部長威爾遜;6軍鐵道兵團司令員拉孟、輜重兵團司令員錢大勇、後勤部長馮璋、後勤部副部長,兼畜力部部長弄烘、西北畜力部部長旺宗、17軍後勤部長扎西;政務院西北鐵路建設指揮長李斯光、副指揮長陳天華、民航局長羅虎、交通部公路局局長姚大牛、交通部西北交通局局長潘建寧、交通部內河局局長會理子、印東航運管理局局長鄧少琳;邊防軍河防師師長朱俊清等人。參加會議的還有相關各地方行政區長官。

斯利那加城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潘建邦對各方軍政要員的到來有些應付不過來,花子就以會議籌委會副主任的身份,帶著佳子,安排著潘建邦和朵兒他們,忙著帶人將那一直封閉著的城中心寬敞的阿克巴爾王宮趕緊收拾了出來,布置會場和安置與會者。

新任政府安全部部長段佩瑤帶人趕來了;信產部曾凡強部長攜夫人柳燕又乘專機趕來……陳佳永帶著侯兵和由子他們,在機場和車站迎接著一批批參會者。他心道︰「狗日的不就是開一個西部交通工作會議嗎,又是一場眾英雄聚匯了。也把老子累慘了!」

陳佳永回來後歇息下來,見花子和佳子沒在身邊,就問由子︰「她們都去那里了?」由子低著頭為他洗著腳,柔聲道︰「大娘她們都忙著操辦開會的事兒去了,說是讓我……今晚……侍候您。」陳佳永一听,頭都大了︰又上了花子和佳子設下的圈套了!他雙腳一縮,低頭定楮一看︰呀!由子己經精心打扮過了︰一身華夏衣裙的小媳婦模樣兒,明目皓齒,嬌艷如花,正在熱切地看著他。他心旌一搖,旋及穩定了一下心神,對由子道︰「由子妹妹,我正打算安排你出去工作,再為你找一個好夫君。你長期待在我家里,又討不了出身,你為啥就那麼死心眼呀!」由子卻雙淚齊下,道︰「由子願意!我一海外倭國孤女,在密亞當慘遭荼毒,承蒙大隊長相救,後來又到了您身邊,由子就萬分滿足了。由子身子已污己殘,不敢再嫁人,也不敢對大隊長心存任何幻想,您就是由子的家主,花子大娘都已經應允了,請您不要趕我走,由子只是想好好地報答您、全身心地侍奉您。」說完就起身為陳佳永寬衣。佳人在側,溫香軟玉,噴香撲鼻,嬌吁咻咻,陳佳永失措了,就徹底地暈了過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