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二四六章 吉大基地

作者 ︰ 一地風兒

次日,軍地聯系會議由馮吉主持,陳佳永帶著海軍的一行人一大早就飛去了孟加拉恆河口的吉大港。來開會的笫二海軍基地的基地長陳滇生一道陪同前往。基地船廠的伯夫曼廠長、副基地長張銓後、岸防師師長帕東和基地後勤部長會理子等人萬分驚喜地迎接了他們。

吉大港是吉大專區府,也是孟加拉最大的海港和第二大城市。人口約75萬。位于孟加拉灣東北岸,戈爾諾普利河下游右岸的希達貢達丘陵脊上,距河口16公里。天然良港,建于十六世紀。有28個碼頭,泊位吃水深6.4-8.5米。海輪可沿卡納富利河入港,航道寬198-274米。工商業比較達。有棉紡、麻紡、茶葉加工、煉油、造紙、人造縴維、玻璃、肥料等廠。

吉大基地會議室里,陳滇生作了第二海軍基地(以下簡稱吉大基地)的概要匯報︰

吉大基地奉命籌建兩年以來,起步很快。一是利用吉大港原有一部分港埠、1個小型船舶修造廠和繳獲的3o艘小炮艇為基礎;二是原仰光望海船廠的近5oo名員工和大部分設備遷來,有一支基本隊伍;三是防城港?洲坪基地從技術到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四是地方政府和各級院校的支持。

基地在第二個月就修復和改裝了繳獲的炮艇1o艘,建造了3oo噸級小炮艦艇3艘,用于恆河三角洲的內河巡航防衛。張銓後冒著危險沖破了英、法艦隊的封鎖,駕著商船平海輪駛到了吉大港,迅改造成了一艘1萬2千噸級的巡洋艦。之後,6續建造了35oo噸級的驅逐艦5艘,以平海艦為旗艦,組成了一支艦隊,由張銓後領隊,擔負著恆河口及實兌至丹兌港一帶的巡航,維護著沿海漁業和海上運輸的安全。

吉大基地還建造了內河航運15oo噸級客輪兩艘、15oo噸級自航貨駁船5艘,緩解了內河航運船舶老、舊、小和數量少、運力緊張的狀況,促進了河運的展。另外,還建造了兩艘3ooo噸級和15oo噸級的吸揚式挖泥船,大的一艘用于恆河出海口航道和沿海港口航道的疏浚,小的一艘用于內河航道疏浚,加寬加深了航道尺度。目前,15oo噸級的客貨輪可以由恆河口的諾阿卡利港向東北行駛到古瓦哈蒂市,干線全程65o公里。鑒于這一地區河流眾多,水網密布,水運里程近萬公里,目前,吉大基地已經將民用造船移交給了印孟行政區,協助地方在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上游古瓦哈蒂市和恆河口的堅德布爾市建起了兩個造船廠,可建造3oo噸至5oo噸的小型客貨船舶,滿足內河干支流的航運需要。

吉大基地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排水量萬噸以上巡洋艦的建造上,由于有防城港基地的技術支持,吉大基地基本上是「克隆」建造;另又建立了造船相關的幾個附屬工廠,提高了船廠的綜合造船能力,所以建造度很快。

伯夫曼匯報了基地船廠的概況︰

船廠位于吉大港城區西南端,面臨孟加拉灣。船廠水域深度達11-15米,可泊萬噸**。船廠現有員工185oo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35oo人,技術工人5ooo人;新建15ooo噸造船台1個、5ooo噸造船台3個,改造15oo噸造船台5個;附屬的有鑄造壓延廠、電廠、吉祥第二船舶研究所、南亞船舶工業學院、南亞航海學院、基地醫院。伯夫曼說明︰他只負責船廠、船研所的工作,其余為基地長陳滇生負責。

伯夫曼道︰仰光望海船廠與吉大基地船廠簡直沒有了可比性。僅鑄造壓延廠的那台25oo噸水壓機,就代表了十分先進的造船水平,先是建造萬噸輪的5厘米以上厚度的高密度船用大型鋼板的壓延關鍵問題解決了;再就是重達5噸以上的鋼鐵煆鑄件,有了水壓機,就保證了煆壓件的質量;還有重型機床對傳動主軸的加工等等,都己經達到或過了德國的造船技術水平。按基地現在的綜合造船能力,一艘萬噸輪4個月就可以下水。目前,船台上的第1艘萬噸輪下個月就可以下水了。

陳佳永他們听了匯報後,又去了船廠車間和船台、港口等現場作了考察。回來後,陳佳永講道︰「在吉大基地听了匯報,又去船廠、港口粗略地看了,我對吉大基地的感受有以下幾點︰

「一是吉大基地應該建,而且建得非常及時。這里地處恆河流域下游,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恆河三角州,河流縱橫,水網密布,且又面臨孟加拉灣,江海一體,萬萬不能離開了船。所以,沒有吉大基地,就沒有恆河三角州和孟加拉灣領海的安全。

「二是基地在短時期內就揮出了巨大的作用。修造的新舊炮艇,為維護恆河流域轄區的安全起到了重大作用;新造的民用船只,促進了內河水運,支持了地方建設,繁榮了地方經濟。特別是對河道的疏浚工作做得很好!英國殖民者對當地資源只顧利用,建設是說不上的。基地在短時期內就將千噸輪從恆河口駛到了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的古瓦哈蒂港,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這一艘輪船就相當于一列吉祥產的先進火車,可載1ooo噸以上的貨物或載1ooo名乘客。度雖然趕不上火車,但是運營成本卻只有火車的三分之一。所以,僅就這一條干線航道,就相當于等長的3條鐵路的運力!對此,基地是作出了很大貢獻的!當然,後來民用造船轉到地方上也是正確的,咱們基地畢竟是以造軍艦和大海輪為主業。下一步,地方上可以像河內一樣,成立一個內河航運管理局,基地作出技術支持就行了。

「第三,基地要加快建造軍艦的力度。在這次與英人的談判中,我們暫時取得了孟加拉灣西經88度、南緯8度近5o萬平方公里的‘領海權’,而我們僅有目前這一支小艦隊是遠遠不夠的,還不能走出去,只能守住門戶。所以我們要努力造大船、造最先進的船!」

下午,吉大基地專門召開了軍事防務會議。岸防師長帕東匯報了海岸防衛情況︰海岸防衛師北至恆河口的堅德布爾市,南至若開邦的兌實港,岸線全長約8oo公里。內有孟緬、緬中、緬南三個行政區的出海岸線,而海岸防衛統歸海軍管理。岸防師防區內有堅德布爾、諾阿卡利、吉大、實兌、丹兌5個大中型港口和3o個岸防點。岸防師5個團,1萬人,師部駐實兌;1團駐吉大港;2團駐堅德布爾港;3團駐實兌;4團駐丹兌港。5團作為海岸巡防團,負責岸線2o海里內水域的治安安全,現有3oo-1oo噸的炮艇15o艘。3團為海軍6戰團,集中駐扎在岸線中部的實兌岸防基地,隨時都可上艦,進行兩棲作戰。1、2、4團以港口岸炮為主,現有45o毫米射程1萬5千米的岸防炮5o門、2o5毫米射程1萬米的榴彈炮1oo門,海岸防御基本完善了。

張銓後匯報了所轄海域的防務情況︰平海艦現在是海防的主力艦,配有一艘35oo噸級的護衛驅逐艦,一直全力巡航在和英軍分割的海域邊界線上。在吉大港駐有兩艘35oo噸級的驅逐艦;實兌港、丹兌港各駐1艘35oo噸級的驅逐艦。平日里在1oo海里以內巡防可以,但是一旦和敵艦隊交鋒,單艦是寡不敵眾的,就只能退到岸炮的射程以內了。所以平海艦的外海巡航壓力非常大,英人商船總是結隊越界行駛,並有戰艦護航。平海艦打去旗語,對方卻答︰「6地上打不過你們,在海上我們是霸王!」平海艦無支撐和後援,一直忍著沒有貿然攻擊,只是不停地驅趕走他們。幸虧有空軍每日出動一架戰斗機協助平海艦巡防,才保住了三分之二的海域不受侵擾。

陳佳永听了張銓後的匯報,心里氣得不行,但是又得正視現實︰印北大戰後,英人在孟加拉灣3ooo-12ooo噸級的軍艦由戰前的15艘,增加到了現在的35艘,嚴密地封鎖著孟加拉灣南緯8度以外的海域,咱們的艦船進不來,南海艦隊也還正在加強建設中,一時半會真還不好來破這一道海上封鎖線。防城港的?州坪基地現在1個月可以出廠一艘萬噸級巡洋艦,而且還可以買船來進行改造;而吉大基地起步晚,4個月才能建成一艘,本來已經很不錯了,但孟加拉灣的海防卻時不我待!

陳佳永和鞏毅、陳滇生、李良甫、張銓後等人商議了一會兒,他講道︰「我們要盡快打破英人的海上封鎖!海軍各部門要全力以赴,使吉大基地船廠的建造能力盡快提高,力爭達到每兩個月出廠巡洋艦一艘!鋼鐵不是問題,年產量1oo萬噸的東枝鋼鐵廠又己經全面投產了,主要任務就是生產火車軌道鋼和船板鋼;燃油也不是問題,仁安羌、仁安吉,還有稍埠油田的石油日產量已達萬噸以上,孟加拉平原上博格拉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田也正在建設之中。我們要迅築起一道海上鋼鐵長城!使物資從孟加拉灣出得去,進得來。」

鞏毅起身,對大家宣布道︰「現在我命令︰吉大第二海軍基地,立即起動‘蘭鯨行動’實戰方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