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二二三章 西北軍區

作者 ︰ 一地風兒

近衛軍軍委會在曼得勒召開了戰後臨時會議,馮吉、刀郎、劉阿根、李世久、刀瑪等人也趕來參加了。陳佳永道︰「戰役總結會咱們還不忙開,因為還有藏南那一擋子事兒沒完。還是先把各地駐軍整頓和城市接管工作任務布置了再說吧。」

會議決定︰吉祥近衛軍的性質仍然不變,此次只是擴編6地上的軍隊編制︰

一、成立西北軍區,王志偉為軍區司令,刀瑪任軍區副司令,張山任參謀長。西北軍區下轄西北集團軍、緬北集團軍。

二、西北集團軍︰任命張山為集團軍司令,馬奇為副司令;劉英為1軍軍長,集團軍軍部和1軍軍部駐曼得勒。轄劉先忠谷地第1師、谷地第2師(劉英兼任師長)、周立谷地第3師;駐緬北的克欽邦、實皆省及欽邦。第2軍,軍長段啟山,副軍長郎杰;軍部駐尼泊爾的加德滿都。轄山地第1師(郎杰兼任師長)、馬家齋山地第3師、刀龍山地第5師;駐藏南及印東的拉馬普特拉河沿岸。第3軍,張波任軍長,軍部駐不丹廷布。下轄山地4師(張波兼任師長)、白浪山地第2師、王強叢林第2師;4師駐不丹、5師駐印東那加丘陵以西地帶,王強叢林2師駐孟加拉恆河平原。谷地騎兵師、炮兵師、裝甲師,飛行師,由西北集團軍軍部直轄。

三、緬北集團軍,任命王二娃為集團軍司令,楊乾坤為副司令;集團軍軍部軍部駐吉祥市。楊乾坤兼任第1軍軍長,果敢任副軍長,轄第5師(楊乾坤兼任師長);駐防曼得勒省、馬圭省、若開邦。趙林的保山第9師,駐防保山、臨滄八莫、臘戌。第7師(果敢兼任師長),駐防撢邦南部、克耶邦。郭丹8師,駐防暹羅清邁、南邦、難府一帶。第2軍,軍長魏真,副軍長昆山;下轄第1o師(魏真兼任師長),仍駐防景洪、思茅、個舊一線;第4師(昆山兼任師長),原防區不變;劉鐵6師,原防區不變。

四、邊防師擴編為邊防軍,由木姐弟任軍長,李建秋調任副軍長。李建秋南寧工作站站長職務由副站長傅雲祥接任。邊防軍在各沿邊境地區設置軍分區(師級單位),統率沿邊境各縣自衛團的邊境防務。

馮吉道︰「我們這次不是全面的整軍,而是重點組建了西北軍區,西北集團軍雖然各個兵種加起來已近3o萬人,但是人數還嫌不足,因為他們要擔負西至尼泊爾、南至緬甸內比都,北至藏南的雅魯藏布江一帶近12o萬平方公里地域的駐守和安全。緬北集團軍主要是內防外御,暫時組建兩個軍,對內地轄區和老撾、安南北部進行防衛。東北軍區正在籌備組建,擬由李世久任軍區司令,王岩任副司令,軍區司令部駐河內。主要任務是叢林作戰和海岸防務。但是,要待藏南問題徹底解決後,再進行組建。」

陳佳永補充道︰「我們在西部的孟加拉灣佔據了吉大、實兌等幾個海港,雖然目前面臨英海軍的封鎖,但是我們要迅造出軍艦,從孟加拉灣打出去!所以,海軍要盡快地在吉大港建立第二海軍基地。著調陳滇生為吉大海軍基地長。迅到職開展工作。」

李先宣布了轄區北部地方干部人事任命︰

一、成立滇緬西北人民政府,楊麗雲任主席,劉阿根、楊紅任副主席,曾慧任秘書長、劉婉蓉任副秘書長。

二、任命劉阿根為印孟(含胡崗谷地)地區行政區長官,駐地︰印東的古瓦哈地市。任命徐雁冰為藏南(含不丹、錫金)地區行政區長官,駐地︰不丹的廷布。任命段啟山為尼泊爾行政區代理長官,駐地︰加德滿都。任命小牛子(姓黃名牛)為緬北(含內地的保山地區、緬甸實皆省北部)地區行政區長官,駐地︰密支那市。任命郭敏倫為緬中地區行政長官,駐地︰曼得勒市。任命陳佳明為緬南地區(含沿海)行政長官,駐地︰內比都鎮。任命木姐哥(木管家)為緬東(撢邦)地區行政長官,駐地︰臘戌鎮。任命宋雲鶴為內地普洱(18縣)地區行政區長官,駐地普洱鎮。

李先重申︰上述任命,對外不表,且要保密。對外部,部隊仍然稱滇南守備軍、胡崗谷地軍和藏南自衛軍。暗地里統歸吉祥軍節制。地區行政長官只能絕對听命于滇南鎮守府。對內地的事務,概由鎮守府出面打理。

韓平的特戰大隊和青龍幫海外站點,合並劃歸了新成立的軍特勤工作部管理。李先任代部長,韓平任常務副部長(主外。少將餃);王英任副部長(主內。少將餃)。李小全任軍部直屬大隊長(上校餃)。羅虎調任飛行基地地勤指揮長。眼下特勤部在西北地區的工作,就是要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地梳理一遍,清除敵特和和那倭人培植起來的德欽黨分子。第一站就是那倭人雲集的內比都。

在大戰期間,內比都的倭人也不甘寂寞,他們極想從中漁利,但是,很快他們就知道了︰這是火中取栗,他們的小小力量根本不是雙方的對手。于是,就果斷向南而撤。但是,他們遇到了一個死對頭,就是曾經和陳佳永一起大戰內比都的韓平。韓平已經不是當年憑腰中的一條軟劍去和倭人親自搏斗了,而是率了5oo名特戰隊員潛入進了內比都,和鎮里秘密工作站的2oo多人匯集一起積極行動,當倭人一有異動,韓平就迅出擊,將倭人擋在了門口。芒昭寺的一燈長老又派了5oo僧兵前來相助,那些倭人愣是沒有走出內比都城。除抓獲的外,其他的人正在追捕中。

韓平到了李先那里接受任務,陳佳永也在。公事完了後,陳佳永問韓平︰「依娜調到你那里後,工作還好嗎?」韓平連聲道︰「好,好!」陳佳永笑問韓平︰「韓兄,你不覺得她像上思縣的一個人麼?」韓平答︰「我知道的,一見面,我就大吃一驚︰她們怎麼就那樣像呀。」陳佳永道︰「像歸像,那只是體形和外貌。但形似而神不似,此人非彼人了,你真地喜歡她麼?」韓平連連點頭,道︰「喜歡都還來不及的。可是她……她對我卻不冷不熱的。」陳佳永道︰「我去做做她的工作。」韓平遠道︰「那就太感謝軍長了!」

在特勤部的辦公室里,陳佳永去看望了依娜。依娜一見到他,頓時嬌羞無比,滿懷高興。陳佳永問依娜︰「工作還順利麼?韓副部長待你還好麼?」依娜點點頭。陳佳永就直言道︰「依娜妹妹,今天我是給你做媒來的,你看韓副部長怎麼樣呀?」依娜沉默了一會兒,忽地就哭了。陳佳永無語,只好靜靜地著她。依娜抽噎著道︰「夫……軍長,你不知道依娜盼了你多少年嗎!在後院,打從和你喝過了交杯酒後,依娜就是你的人了。可你……」依娜又痛哭起來。陳佳永道︰「妹妹呀,那都是哥當時迫不得已呀……韓平一表人才,現在又升了少將,不會辱沒你的。他是我的好弟兄,也會對你好的。」依娜就撲了上來,緊緊地抱住了陳佳永,狠狠地咬住了他的肩頭……良久,依娜哭道︰「哥呀……哥,我只好听你的。」陳佳永疼得呲牙裂嘴,出去叫來了韓平,對他使了個眼色,就叫他進了依娜的房里……

陳佳永回到了住處,佳子見他的肩頭有血痕,月兌衣一看,只見上下一排深深的牙齒印。佳子大驚!陳佳永苦笑道︰「是依娜妹妹咬的,她也要讓我痛一痛才一了心願的。」陳佳永就向佳子講了去為依娜和韓平做媒的事兒。佳子听了道︰「依娜姐姐是和我一道去偏崖學習的,她平時總是在叨念著你,可又無緣在一起。你們無緣分哪!她若嫁給韓部長,這樣也挺好。」

滇省派來的密使就是那唐寅虎唐公子。他一直沒有離去,卻還在和刀瑪他們商談到緬北做生意的事情。他又來找陳佳永了,說的卻是另外一件事。唐寅虎道︰「我父親非常高興你們又打下了緬北這麼大一塊地兒。但是,我老爹在滇省的日子卻很難過。」陳佳永忙問為何?唐寅虎就講了︰他父親唐繼堯手下的4員干將︰龍雲、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近期有尾大不掉之勢,其中以龍雲為,經常難。若有啥變化和不測,唐家企望到滇南一避。

陳佳永知道,過不了多久,那唐繼堯就要被龍雲取而代之。這里面的原由也要分別看待。先是唐繼堯一直認「正統」,就是只認那北京的北洋政府,與其下屬想靠近廣州的國民政府,以求一搏而加官進爵的願望相反;其次是他待下屬厚此薄彼,部隊又時時欠薪餉,再就是重用匪人等等。而龍雲則是從唐繼堯身邊侍從隊伍里出來的人,深喑唐的弱點。龍雲是一個很有雄心和野心的能人,只要他一聯絡其他的同僚部屬,振臂一呼,唐繼堯就會被架空,不被逼下台才怪。陳佳永又一想︰唐繼堯在昆明興辦大學、興修水利、修築鐵路公路等,還是辦了不少的好事,作為一名舊式軍人和政客官僚,已經很難能可貴了。再者,他也給吉祥軍讓出了滇南4府一塊地兒,封上了一個名頭,他的這個情,吉祥軍是一定要還的。

陳佳永對唐寅虎道︰「唐兄,你回去告訴年伯︰滇地內部的事兒我們不會去搭理和參與,也管不了,請他好自為之。但是,唐家若遇危難,滇南鎮守府就是他的退路。同時,他在滇省該搞的工農建設還得繼續干,我們會大力支持。和唐家的生意還是一如既往地做下去,好麼。」唐寅虎當然萬分高興,就宴請了吉祥軍在曼德勒的諸位領導,硬是要他和那艷兒生下的兒子拜陳佳永了干爹,這才作罷。

陳佳永和馮吉又秘密地宴請了粵地派來的密使,他就是廣東國民革命軍獨立團團長葉T。葉T道︰「他回國,就是立志要完成中山先生統一華夏的遺願,目前,國民政府正在籌劃北伐,總司令期望,若你們能參加就更好了。」陳佳永對這位華夏昔日的北伐名將敬佩有加,也知道他己經去那「那摩溫」國的莫斯科洗過了腦,已經加入了gcd,但是想到他後來遭遇到的「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淒慘命運,就道︰「葉將軍乃我華夏軍界之俊才,國內統一之大業,當由葉兄輩完成。我等山野散人,只能在這緬地兒貧瘠之地找一口吃食了。」葉T概然道︰「我觀你們,部隊的作戰和紀律也還可以,居然還打敗了英人,也還算是愛國的。可你們不知,我gcd之赤旗,必將插遍全世界!」宴席上,葉T又慷慨激昂地唱起了gJ歌。他見陳佳永和馮吉他們沒有受到多大的感染。于是,葉T對他們傲然道︰「燕雀焉知鴻鴻雁之志!你們處在這小小偏隅地兒,不知道這世界有多大的變化。唉,要改變你們還有待時日,你們先就將這些蠻夷之地守好吧。」葉T一席話,說得陳佳永和馮吉等人一愣一愣的,彼此也就沒有多少話可說了。陳佳永心道︰「讓你狗日的狂!到時,恐怕還得老子來救你的命!」

李宗仁派來的戰地考察團領頭的是他的一個副官,叫李作榆。這廣西和安南是緊鄰,李宗仁又讓出了十萬大山周邊的4個縣。陳佳永刻意修好,就送了李作榆考察團一個營的英制裝備和1o輛卡車,讓他們滿意而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