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一四八章 昆明攬才

作者 ︰ 一地風兒

1月的昆明城,並不怎麼寒冷,樹葉大都還呈綠色。昆明湖邊的樹木蒼翠,盡力點染著這座春城。

馮吉一行人一大早,乘坐著楊家的馬車,在昆明城街上輾轉而行(當時城里的汽車非常少,代步工具主要有馬車、人力車、轎子、騾馬等),去到了曾一齋的府上。楊父說明了來意後,曾一齋就請馮吉一行到後堂敘話。

馮吉曾經在後世的地方史料上,看了這位由高校教師轉變為商人的傳奇人物的一些概況,知道他後來和Zg曾經有過密切的交往,但都是1925年以後的事了。他一路上又听了楊父對他的一些介紹。今日得見昔日著名儒商,他就不由起了招攬之心。

曾先生身材短小精悍,為人豪爽,健談、風趣。見馮吉舉止謙和並且對他恭敬有加,就打開了話匣子︰他在師範學的是國文和歷史,畢業後他當年決心投身到教育事業,在三尺講台上培育挑李。在昆明勸學所教書數年,亦有所建樹,門下弟子上百。佘何他的老婆肚皮太爭氣了,一連生了6個孩子,他的教師薪俸不敷家用,于是就開了一家香煙日雜貨的小鋪子,不想生意很好,老婆一個人根本照顧不過店子來。為養家生計,他一咬牙,就辭職回家當了個小老板。

馮吉恭維道︰「雖然學界少了一位將來的國學大師,但昆明商界卻又添了一位儒商奇才;以教育、實業和商業救國興國,並不分高下彼此的。」曾先生听了後,心里大為受用,就道︰「馮公子可是為做生意而來?」馮吉答︰「又是,又不是。」曾一齋忙問︰「此話怎講?」

馮吉就講了︰我們現在是以實業開為主,商業為輔。現階段最缺的就是實業人才和商業人才。曾先生道︰「有道理,沒有強大的實業,就沒有豐富的商品;而有了豐足的商品,又要靠商業來實現價值。」

曾一齋熱情地留下了馮吉他們吃午飯,飯間,他又問馮吉︰「你們有哪些實業?有哪些商品?需要我做些什?」這位曾先生真是快人快語。

馮吉就簡介了吉祥鎮災後重建的概況,又淺釋了鎮里在工業、交通、能源、礦業、農業、養殖業、教育、文化、衛生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同時也簡介了鎮里的生產能力和產品情況,時間不知不覺都到了下午。曾一齋非常有興趣地听著,感嘆到︰這真是一幅實業救國和興國的好藍圖呵。但是,他不太相信這些連昆明省城都很難做到的事,會生和出現在一個偏遠的小鎮上。他的目光瞧向了楊洪年。楊洪年忙接過了話頭道︰「曾賢弟,你我平日忙于商務,難得一見。我看不如勞動一下賢弟貴步,到盤龍鎮舍下一敘。馮公子所帶貨物也皆在鎮上,賢弟也可從眼見為實,或許還能尋找到商機。」曾一齋立馬答應道︰「那咱們馬上就走吧。」

楊洪年帶著曾一齋趕回了盤龍鎮,已經是暮色朦朧了。在楊府坐定後,眾人還沒有喝上兩口熱茶,曾先生就急著提出要去看吉樣鎮出產的商品實物。只見楊麗雲進來,向馮吉點了點頭。他就起身相邀曾一齋,一行人陪著曾先生到了楊府一處隱秘寬敞的後院里,實際上就是楊家一處佔地約5畝的私家花園。

甫一進院門,滿院子一下就亮起了明亮的節能電燈。更奇特地是︰在曲回的園中小徑兩旁,「燃燒」著一株株五顏六色的「火樹」,而且還在不停地閃爍著。這是查爾斯和華萊士他們最新研制出的「滿天星」彩燈。在彩燈的烘托下,花園一下子變就得華麗而迷人了,恍若人間仙境。

這是馮吉和劉兵、楊麗雲在昨晚商議後,請示大隊部批準,在白天趕緊弄出來的。經過一個夜晚的設備物資運輸和一個白天的布置安裝,在楊家的後花園里,大體如後世的某某產品展銷會一樣,布置成了一個吉祥鎮商品的展場。3o名馱手和緊急抽調來的1o多名展示和操作人員在楊麗雲、馬管家等人的設計和指揮調度下,忙到了傍晚時分才完成了布置「展示會」的任務。

曾一齋尤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這一進大門,他就被這新型的光源和燈具迷住了。當了解到這種燈具的壽命比白熾燈還要長,而且相同瓦數的亮度比百熾燈高5倍時,他驚奇不已。接下來是吉祥鎮土特產區︰有蠟染印花土布、精制茶葉、米酒、白酒、臘肉……手工藝品區︰有皮草鞋、帽、衣、竹具、扇……玉石工藝品區︰各種大小玉雕、玉器、鐲、環……民用工業品區︰有鐵制家用器具、農具、廚具、灶具……家用電器區︰有半導體收音機、電唱機、電風扇、電燈……民用機械區︰打米機、磨面機、軋面機、榨油機……工業品區︰馬達、水輪機、電機……曾先生差點都看暈了。他反復地詢問這些東東的作用和功能,仔細地省視著每一樣產品。兩個多小時過去了,馮吉陪著曾先生到了花園中間的涼亭里,那里早已經準備好了幾桌筵席。但是桌上只有涼菜。楊麗雲吩咐從小寨基地趕來的羅大明,在亭下的一套新型灶具上,3個人從開始生火安鍋,5分鐘以後就做出了熱菜。

眾人也都餓了,就在涼亭里邊吃邊擺談起來。曾一齋道︰「想不到這麼多先進的東西已經出自了你們的手里,這些東西若上市場,會使你們富可敵國!」馮吉笑道︰「曾先生,應當說是‘我們’!」曾一齋一愣。馮吉就對他道︰這里的產品除了土特產和玉石工藝品外,可以批量生產的目前只有節能電燈和節能灶,其他的都因為缺乏技工和原材料,還只能小批量生產。正處于展中的「瓶頸」,我們期望先生您的幫助和加入。曾先生朗笑到︰「好!我加入。你就說咱們怎麼干吧?」

…………

接下來的半個月,趁著顧珍品在昆明忙亂著,也趁著唐繼堯的老體系中的官僚們因他出走後的惶恐不安和政務上的消極怠工,馮吉他們和曾一齋奔走在昆明師範、勸學所、甲、乙種工業學校、礦業和農業學校。又去了雲南大學。經過宣傳鼓動和去盤龍鎮楊家後院的產品現場觀摩,加上許以科研項目和經費、高薪等,馮吉他一下子就招募到了中專生以上15o余人,其中有3o多名教師、2o多名講師和12名教授。這些人本來大都是唐繼堯從各地攬到昆明來的寶貝。趁他們還沒來得及改變主意,馮吉就讓劉兵和果敢派人日夜兼程送他們去到了吉祥鎮。

這一切都是在秘密方式下進行的,沒有驚動政府及部門。反正各處走一兩個人也很正常。曾先生很有感悟地對馮吉道︰「我知道了︰招攬人才才是你們的主要目的。你們真是人中龍鳳呵!」

馮吉又急令李先趕到盤龍鎮接替劉兵。李先到了後,對馮吉興奮地道︰「政委此行,為攬人才,我最為贊同,原本覺得期望值不太大,想到那些舊知識分子也不是那麼好打整的。但是,不到1個月,您就為大隊送去了近2oo名中高級人才。我真高興呵!現在各個學校都基本上配齊了教師,大隊長指示每人必須培訓滿一月才上崗。我也很擁護!

馮吉道︰「你這個‘組織部長’現在可以松一口氣了吧。不過,你也來了,你還可以出去走一走,把這會能搜羅到的人再搜羅一遍,如何!」

李先當然很樂意,他道︰「這可是我的強項呀!」。馮吉笑道︰「難怪陳大隊長說你是個‘人販子’的!」他安排了果敢和馮璋協助李先,又在昆明各個工廠里挖走了技術工人2oo余人。後又專程繞道去了曲靖和個舊,6續招到了一批學生約2oo人和能工巧匠2oo多人,帶回了吉祥鎮。

「攬才工程」歷時1個多月,耗去了馮吉的大部分精力。但是成果也是顯著的︰主要目的己經初步達到︰攬回大中專、中小學教師3oo余人;中學生、技校、師範生5oo多人,技工3oo多人,能工巧匠6oo多人。總計1623人;其次,打通了思茅、玉溪、昆明、曲靖、個舊等地的主要商路;第三,小寨的特訓基地建立以來,已經有近2oo名學員了,數量已與吉祥鎮的澗口基地差不多。成3個月的第一期基干培訓班5o人都快要畢業了。

楊洪年家後花園的「展示區」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馮吉讓楊麗雲撤除。他們都十分不舍。馮吉道︰目前這些先進的東西匯集在一起太過張楊,他講了「懷璧其罪」的道理,又講了吉祥鎮現在是埋頭干實業,不能和當前的亂政及軍閥沾邊,也不能讓他們嗅出味來。所以,這些東西必撤掉。

馮吉將燈器等送去了電器店;玉器等送去了工藝店。還將兩套新型節能灶、廚具送給了楊家和曾家,其余用不上的,就撤回了玉器小寨基地。吉祥鎮授予了曾一齋的新型灶具經營權,利潤分成比例和楊家的一樣。要知道新型節能灶具在後世的二十一世紀,都還在雲南、貴州、廣西一帶努力推廣,它是一次家庭燃器具和燃料使用上的重大改革,是節約能源和關乎數千萬民眾身體健康的大事。曾一齋先生也被吉樣鎮楊麗雲鎮長禮聘為「吉祥鎮駐昆民辦事處顧問(月薪2o個大洋)」。

楊智則被聘為「吉祥鎮昆明辦事處」主任(月薪2o個大洋),馬掌櫃則被任命為辦事處管事。以便和商隊、果敢等連絡。辦事處的主要任務是︰以銷售吉祥鎮的新特產品為掩護,招募各類中高級人才、打探各方商訊政訊、購進目前生產所需要的各種原材料。一切經營費用由吉祥鎮承擔。

楊麗雲這次回家,攢足了面子。她是滇省共和以來次任命的第一個女鎮長,馮吉的一切行動又是以吉祥鎮的名義進行。雖然不事張揚,但她也以此動員了校友和好姐妹3o余人到吉祥鎮,功勞大大地。她的家人和校友、閨中密友們早已將馮吉和她當成了一對「壁人」,稱羨不已。

楊洪年知道女兒已經心系吉祥鎮了,也就認下了馮吉這個「準女婿」。但他提出︰一定要跟馮吉去吉祥鎮看看,他也才好放心。馮吉也正想邀請他去,于是就欣然同意。曾先生則道︰「我也很想到吉祥鎮去看看,但家庭負擔重,一時分不開身。我大女兒曾慧已滿19歲了,她也該出去見見世面,經歷一些事兒了。就跟她麗雲姐出去長長見識吧。過一段時間後,我也一定要來的。」

馮吉他們在楊家已經呆了不少日子,再過半個月,就要過春節了。在陳佳永的來電催促和馮吉的堅持下,楊麗雲父親和她後母,還有他在昆明商會當辦事員的二哥楊仁、曾先生的大女兒曾慧和馮吉、楊麗雲他們一起,從盤龍鎮踏上了返回吉祥鎮的歸程。

馮吉留下了白浪和阿瀅,在辦事處協助馬掌櫃的工作。他和楊麗雲來時4輛馬車,3o馱隊;回返時6輛馬車,5o只馱馬馱隊,人馬增加了。第3天,商隊到了小寨。果敢、魏全、段佩瑤等人,將馮吉一行接到了基地里。

馮吉認真地視察了一遍小寨基地︰現在的小寨基地的地盤可不是當初的騾馬客棧那一座院子了,但那院子仍然擔負著基地部隊對外的客棧職責。而基地則選擇在了客棧後面有林子有山的一大片地方,是刀郎副大隊長專門前來談好價後買下的。大約有5平方公里左右。馮吉當時去電問過刀郎︰問他置下這塊地花了多少錢?刀郎回電答︰地兒分文未花,只是地方上每年收取1萬大洋的保護費,是大隊長同意了的。馮吉想著大家為這里操心的一切,不由感嘆了一陣。魏全這時過來道︰「馮政委,有一個情況匯報一下好嗎?」馮吉讓他講。他躊躇了一陣說︰「果敢和阿鳳的婚禮,今晚上能不能就辦了?春節他們也回不去……」馮吉想了一想︰也是。就問︰「今晚上辦還來得及嗎?」魏全道︰「來得及!」就馬上分咐下去了。

果敢和刀美鳳的婚禮很是熱鬧。馮吉代表大隊為他倆主持了婚禮。楊父楊母也參加了,他們對這種新式婚禮也是新奇加贊賞。李先訕然道︰「我都才26歲,他們還都這麼小,就結婚了。在我們後世,他們還是小屁孩呢。」馮吉對李先道︰「這個時代的男女平均壽命是多少︰才35歲不到,這都是因為貧窮、戰亂、瘟疫等造成的;我們所處的後世男女平均壽命則達到了75歲以上。所以早婚早育、忙著傳宗接代,在這個時代及以前幾千年,都是很正常的。」李先釋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