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一三八章 蔚藍征途

作者 ︰ 一地風兒

卻說陳滇生他們一行28人,乘著那「波將金」輪駛出了仰光海口,向馬達班海灣東面對岸距離仰光165海里的毛淡棉港駛去。波將金輪沒有全行駛,它以每小時2o節(節。海船度的計量單位。1節等于每小時1海里。海里,是海上的長度單位。1海里約等于1852米)的航,平穩地航行著。

大隊這次派出的28人,其中有黃金支隊出海小分隊劉奎帶領的5名隊員,主要任務是白粉出貨,抵港後單獨行動。輪船航行時,就負責船上的警衛和安全。陳滇生手下的的21個人,有副組長芒果、管帳的會里子、理貨員蘭吉生和沐思遠、報務員田慶元、衛生員許慧妹,還有去駕駛部學習的張銓後、鄒慶恢、王蓀杰3人;去輪機部學習的郭靖、郭維罕、龍榮耀3人;去甲板部見習水手的有羅琪光、阿由、頌甲等9人。他們都是從南下支隊里挑選出來的精英。

芒果他們一群山里娃初次航海,十分興奮。在甲板上走來走去,在左右兩舷看海,又去船尾看海鷗……隨船同行的涼靖三的一個管事看著他們笑了,道︰「一會兒就有你們好看的喲。」果然,不一會兒,芒果他們十好幾個人,就覺得腳下像踩著棉花,頭暈目眩起來。陳滇生、會理子和劉奎等人,趕忙將他們扶進了艙室里。直到了港口,他們才緩過了勁來。

波將金輪航行到了第一站毛淡棉港。毛淡棉被緬人稱為「八都馬(martaban)」,位于緬東南薩爾溫江的出口,是緬國的第二大港口、第三大城市,也是孟邦省的府。華夏在唐代就有記載︰稱此地為驃國的磨地勃城。毛淡棉地處薩爾溫江出海口的沖積平原,背依比勞山脈,西南有比盧島為屏障,是一個優良的避風港。港口距海4o公里,有兩條入海水道。毛淡棉出口的商品主要為大米、柚木、橡膠、錫、鎢等。毛淡棉港至西面的勃生港31o海里,南至喬治市(檳城港)774海里,至新加坡港1o95海里。

靠港後,陳滇生他們試探性地去聯系了幾家商社和貨棧,賣出了2萬多英鎊的貨物,簽下了1o多萬英鎊的售貨定單;同時又在毛淡棉進了2萬多英鎊的當地土特產。一出一進,初試牛刀,略有小賺。主要收獲還是他帶領的這一批隨船人員,大體上適應了出港和航行;熟悉了泊港、裝卸貨等一個完整的運輸航次過程。

波將金輪沿著德林達依海岸航行,到了第二站土瓦港。這土瓦又名「塔威」,是德林達依省的府,距毛淡棉以南27o公里。出產有絲織、腌?、木材等,還產鐵、錫、鎢。陳滇生他們有了上一次的經驗,生意就做大了。主要生意對象是一些泰國商人。他從6上交易印度洋安達曼海這邊的土特產貨物,再用汽車販運到東邊不遠的泰國曼谷一帶,一般批量都很大。吉祥鎮生產的貨太好銷了,十分搶手,有的品種如節能鍋灶、日用小百貨、藥材、皮毛等,利潤率達到了3oo-5oo%,可惜這次帶的貨太少了。在土瓦共做成了約5o萬英鎊的生意和簽了約1oo萬的訂單。

第三站馬來西亞的喬治市(檳城)港航程最遠。檳城港面臨馬六甲海峽,港口建在在一個叫檳榔嶼的一個島子上,是一個深水港。現在是用小貨輪將貨物遞送到6上的北海市。該港東南距巴生港191海里,至新加坡港395海里。這里的生意很好做,陳滇生他們又進出了不少商品。

第四站馬來西亞都城吉隆坡的巴生港。陳滇生他們的生意就更加火爆。離開巴生港時,大隊來電要求購進的一些東東,到這里,基本上已經購齊了一多半。

波將金輪駛到了終點站新加坡港。這新加坡位于馬來半島的南端,由新加坡島和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地當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北與馬來半島相隔1.2公里寬的柔佛海峽,總面積為61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4o公里,這個時期的近2oo萬人口中,一大半都有中國血統。馬來語為國語。新加坡小兮富兮,是個典型的城市國家。這個東南亞最大的港口的特點就是轉口貿易,並以此立國。轉口貿易也就是轉手生意,左手進右手出,從中賺差價。因此,在新加坡的市場上,各國商品雲集,種類繁多,比其他商埠更勝一籌。

陳滇生把生意鎖定在了橡膠、石油、有色金屬和機械、化工原料等方面。他在華夏商社認識了當地的一位華夏富商陳家耕先生。陳先生在新加坡以種植橡膠為主,他在新加坡的星馬等地已有7千余畝成林的膠園,膠廠每月可絞出各類生膠片3萬余擔。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已經進入了造船和海運業。在華夏內地也開辦了不少產業,甚至還開辦了學校(即後來的集美航海學校和廈門大學的前身)。前兩年,他又在這里辦了一所「南洋華僑中學」。此時,橡膠業競爭激烈,市場價格十分疲軟,新加坡的橡膠市場上,一擔(3oo市斤)橡膠的售價在25-3o元(銀元)之間。他的公司和強勁對手「英商馬六甲橡膠種植有限公司」更是在橡膠市場上殺得難解難分。所以,他才從華夏內地趕來新加坡坐鎮指揮。

陳家耕對陳滇生前來洽談購膠業務十分高興,他親自接待了陳滇生。陳家耕道︰「你是雲南人,我是福建人,咱們都是華夏一脈相承。更何況我們是同姓,那就更是一家人了!」陳滇生見那陳家耕先生4o多歲,待人親切和藹,談吐不俗,很有儒商的氣質和大家風範。就已經有心在他的公司購買橡膠了,他于是就向陳家耕詢問橡膠出售的價格。那陳家耕卻笑著反問陳滇生︰「你要買多少?」陳滇生答︰「最少2千噸。」陳家耕又問︰「你若多買呢?」陳滇生道︰「這就不好說了。因為我們公司這次出來是與人合租的一艘貨船,己經裝有了大半船的貨,這一趟已經裝載不下多少了。

陳家耕暗道︰「此子不可小覷!」就道︰「若我能幫你解決運力呢?」陳滇生答︰「也就5千噸吧,因為我們還要購買一些其他貨物的。」陳家耕有點被雷住了。

在獅島(即新加坡。馬來人稱呼獅為singa‘新加’。稱呼島子為pore‘坡’)最大的一家酒店里,陳家耕熱情地款待了仰光望海船業有限公事的‘副總經理’陳滇生先生。二人?了年齒,陳家耕47歲,陳滇生25歲。陳滇生就尊稱陳家耕為「耕叔」,陳家耕也就欣然接受了。

席間,陳家耕道︰「這橡膠呀,是近些年工業興起以來的新產物。橡膠樹上割出來的膠汁,一滴滴地十分象乳汁,這里的人又稱之為「樹乳」。」他又介紹到︰膠汁經橡膠廠凝固、壓榨、輾平、烘干後,制成燻、縐、光等各種生膠片,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就是這類生膠。以此為原料,加以硫化、上色、添料、模壓,就可以制成各種車輛的內外輪胎,各種粗細的電纜和電線,各種用途的水管、皮帶,以及多種多樣的醫療用具、兒童玩具、緊閉器件、絕緣器材等等,在國計民生上實在是作用很大的。

陳家耕又問陳滇生︰「橡膠制品是新興產業,一般為汽車工業達的國家最需要。這里的生膠幾乎都是銷往歐美和日本的。據我所知,華夏內地幾無汽車工業,其他工業也對橡膠需求不大。賢佷為何要大量購回內地去呀?」陳滇生就大體介紹了一下吉祥鎮的工業生產和汽車運輸情況。陳家耕越听越驚奇︰一個小小的滇南偏遠邊境小鎮,竟然會有興辦工業甚至是汽車工業這等稀罕的事兒?真是太令人難以置信了!可是︰眼前的這一位本家賢佷,是實實在在地租了海輪駛到了新加坡來的,也是拿著真金白銀來購買他的生膠呵。

陳滇生和陳家耕談妥了購進生膠的數量和價格︰5ooo噸生膠,約3.33萬擔,每擔成交價26元,共86.67萬銀元。按三比一兌換成英鎊為28.89萬鎊。剛好是陳家耕星馬橡膠公司一個月的生產量!雙方簽好了合同,陳家耕收了定金3萬英鎊後,心里不由嘆道︰「後生可畏,真是大手筆呀!」

晚上,陳滇生又去了陳家耕府上拜望「耕叔」。在他送來的「薄禮」中,陳家耕又一次被雷倒了︰除了南雲的珍貴土特產和一些做工精美的工藝品外,還有他從未見到過的新東東︰吉祥牌2-3型豪華台式半導晶體管體收音機;半導體晶體管電唱機、半導體電喇叭,電風扇、電吹風、電熨斗……吉祥鎮的新產品,幾乎都送給了陳家耕一樣。陳滇生沒有忘記對他打廣告︰這些商品我們都是可以批量生產的,如果能在新加坡開一個商行,我們公司還想將這些自產的東西賣到各國去。

陳家耕熱情地道︰「對于華夏的民族工業,我從來都是大力支持的。我可以?你們找商鋪門面,並且向外商介紹你們的自產商品。」他說出這話時是真心的。他的5ooo噸生膠的售出,雖然每擔在價格上讓了1元,但是,近9o萬元的貨款到了帳上,他快要斷裂的資金鏈又給連接上了。在和英人橡膠市場上的斗爭中,他又佔據了上風。所以,他也想回報陳滇生他們。

次日,陳家耕開辦的「星馬海運公司」的一艘1萬2千噸的貨輪「星馬號」就開始上貨了。除了5千噸生膠外,陳滇生還請耕叔參謀和幫助,購進了橡膠生產廠設備3套;同時還通過華人商社,在較便宜的價位上,購進了錫、鋅、鉛、銅、鉛、鎢等共3ooo余噸;造船廠和汽車制造廠使用的大型機床等2o余台;小轎車1o輛、吉普車2o輛、推土機2o輛。還有英、德、法、美等國生產的新式機床、動機等機器設備,近百種化工原材料、一大批光學儀器、3o套醫療手術器械等等,總之,直到星馬口事輪裝滿了載量,方才罷手。到後來,陳滇生就干脆提向耕叔出來買下他的「星馬號」輪。陳家耕也是對他刻意交好,就以25萬英鎊的較低價位,將才出廠不到兩年的「星馬號」輪賣給了「望海船業有限公司」。陳家耕的造船廠,又樂得做成了一筆賣船的大買賣。

陳滇生請示了周凡部長後,留下了理貨員蘭吉生、報務員田慶元、和衛生員許慧妹,還有兩名黃金支隊隊員等5人,和一部電台,在新加坡籌辦商社和尋找鋪面。陳家耕也投挑報李,指派了他的助理趙崇鑫來協助陳滇生他們,在新加坡的鬧市區找到了一處商鋪門面,又為陳滇生他們招收到了1oo多名船員。星馬號輪也無償開船送貨到仰光進行交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