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四十六章 水銀泄地

作者 ︰ 一地風兒

馮吉他們趕了回吉祥寨。得知李先已帶著陳佳永他們到災民中去了,就急急趕到了寨子的場壩上。只見胡老財和崔立貞已將災民中有傷病的8o多人清理了出來,用了3個大棚專們為他們治療。胡老財在一個小窩棚里,指點著寨里的3個草藥先生,正在熬制湯藥。崔立貞則在為2o多名重癥者打針吃藥。

陳佳永和馮吉和楊麗雲見面,簡短地打了個招呼後道︰「先得將受傷和生病的人和大家隔離開來,然後要多用谷草等鋪地隔潮,晚上再生幾堆煤炭火,以趨潮氣,以免健康的人感冒。再熬幾大鍋蘿卜湯讓災民喝,既生津解渴又瀉毒利尿。」李先叫過木管家,讓他迅即安排去了。

土司木樓上,陳佳永、馮吉、刀郎、周凡、楊麗雲和李先幾人,聚在一起議事。馮吉通報了去卡芒的情況;李先通報了災民大批涌入的情況;刀郎通報了偏崖對1oo多災民安置的情況。

而周凡通報的情況,大家尤為關注。周凡頭晚和刀郎一道,將大隊的帳項理了個透,當然也得益于周凡手里的電子計算器的快運算。

周凡念著一串數據道︰大隊三個月來總收入242萬大洋,其中︰剿匪所得15o萬大洋;兩支商隊貿易所得5o萬大洋;5寨征收所得5萬大洋;商道征費3萬大洋;大隊鐵器木器等售賣收入16萬大洋;舊武器售賣2o萬大洋;其他收入8萬大洋。

大隊支出︰兵工廠22o萬大洋;部隊給養6萬大洋;基礎工程建設15萬大洋。目前,大隊所有的家底還有11萬大洋。

周凡還提示;時下大洋是很值價的︰一個大洋可購2oo市斤(下同)大米、1ooo斤紅薯、1o斤鹽、5丈布、1丈綢緞,5個大洋可購一頭牛,一匹滇馬,1oo只羊。另︰在人販市場上,1個大洋可買到1個小孩。

周凡又分析道︰眼下災民的涌入其實是一個能夠預料到的正常現象。往往大災過後,都有一個恢復和適應期,因為人們是故土難離的,遭災後的人都要想盡一切辦法去恢復生產和生活。只有實在沒有辦法了,俟不下去了,災民們才會忍痛離鄉背境去逃難,這就叫做「災難滯後效應。」只不過咱們吉祥寨遇到的災民多一點罷了。

此時,陳佳永心里很不平靜。他白天從偏崖下來,一路上,除了一條路修得可以通馬車到吉祥寨外,一切都是「山河依舊,面貌未改」。而他在虎崖的兩個多月,卻耗去了9o%的大隊資源,他不太知道大家這段時間的日子是怎樣過的,但肯定很苦。為了虎崖兵工廠,大家可以說掏肝掏肺了。

陳佳永道︰「周部長的財務數據令人震驚和警醒。我們在特殊的情況下,作了一些特殊的事情,特別是兵工廠的大量消耗。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同志們,我們不是窮兵黷武的人。眼下,不僅僅是災民的問題,而是五寨如何恢復生產,讓大家如何生存下去的問題。我們的工作重點,要迅轉移到這方面上來。」

馮吉言說︰「陳大隊長說得對,我們目前的工作重心要盡快轉到生產建設上來。現在周邊匪患已清,遠近也無大的戰事,正是我們抓生產建設的好時機。但是,我們對前段時間的兵工投入,並不後悔,因為我們換來的是五寨甚至包括我們實控區在內的2o多個寨子的安全,大家得算一算‘安寧’這個大帳,我想已經非常值得了。」

刀郎則講得較實際,他提出︰1、夏糧收獲在即,大隊除要做好五寨的糧食收獲外,應當在外面多購些糧食回來。2、緬中地區幾乎沒有遭災,糧棉頗豐。刀瑪他們已在密支那、八莫、臘戌等地建立了三支武裝馭隊,擁有了1oo多匹馭馬,可以大量購回糧棉等生活物資;3、卡芒養殖場不僅僅能養活一大批人,還可以作為一個基地來建設和展。

陳佳永補充道︰「偏崖的工程和礦山也很差人,還有林產業也沒有開出來,總之,人手少呵。」

馮吉總結道︰「災民的到來,是我們的一件難事,但辦好了,又是一件大好事。它是一柄雙刃劍的。一方面,我們差人;一方面,來的又不一是我們想要的人……」

陳佳永這時腦海里浮現出了芸娘那瘦弱的身影和她說過的話︰「我們也有兩只手,咱們一塊干,不信這苦日子扛不過去……」

陳佳永說︰「是人都想做活干事兒,都想過上好日子,只是各方面條件不具備罷了。特別是震災,突然來臨的災難,把人都震懵了,一旦清醒和恢復過來,災民中說不定還有很多能人的,逃難來的人,我們都要想法讓他們有活干。」

大家討論後一致議定︰

1、虎崖兵工廠除生產子彈和‘95’式步槍外,其它設備均轉入民品生產;

2、刀瑪下轄的3支武裝商隊,由以前的購進鋼材、設備等物資轉為以購進糧棉和食鹽等日用商品為為主;

3、卡芒養殖場以消化人員為主,每人每月3o斤糧,無償供應3個月。人員居住和基本生產用具和日用品由大隊和吉祥寨提供;大隊出資修建卡芒至吉祥寨的馬車道路;

4、虎崖的鐵工車間和木工車間立即搬遷到吉祥寨,成立「吉祥寨鐵工廠」和「吉祥寨木工廠」,劉老根、崔旺才分別任兩個廠的廠長;在消化災民的同時,增強吉祥寨的經濟和生產能力。

5、災民中的人員遴選︰(1)偏崖大隊第一次篩選;(2)吉祥寨公所篩選;(3)吉祥養殖場篩選;(4)各工程部門篩選。余下的由偏岩大隊和吉祥寨安置。

這活兒就該李先忙去了,他這個老政工輕車熟路,只要了木姐弟協助他。一個晚上,就弄出了一個大概。次日一早,名單就放到了陳佳永的桌上。

未曾想到,接下來的兩天里,吉祥寨又涌來了1ooo多難民。李先去一打探︰他們是打听到了李老栓的路線跟來的。

這一下,陳佳永的頭都大了,他對馮吉說︰「一共有兩千多人那,吉祥寨災後人口還不到一千人的,這下可要把吉祥寨撐死了!」

馮吉說︰「兄弟,慌什麼慌!災民既來之,我們且安之,總不能視他們為洪水猛獸吧。何況我們手里還有11萬現大洋,還有4支商隊,還有養殖場,還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來吉祥寨的兩千多人都消化不了,你我是干啥吃的!」

馮吉的話如當頭捧喝,震醒了陳佳永。大家迅議定︰凡拖家帶口的家庭,就全家安置到養殖場去,缺少牲畜養,就先去蓋竹樓、修路修水渠,開荒種糧種菜種草。對災民中傷、病、殘的,先治療再說。將草醫們組織起來,成立「吉祥寨中醫院」由胡老財任院長,負責看病、療傷和護理。

緊急調運存于黑山寨的儲備糧5萬斤到吉祥寨用于災民,減輕吉祥寨的負擔。

 醒、 臘二寨亦參照吉祥寨卡芒養殖場方式安置來到的災民,糧食和費用由大隊承擔。

任命木姐弟為吉祥、刀猛、 臘、 醒寨(黑山寨和老鴉寨作為要塞由部隊駐守)人民武裝部部長(副中隊長級)。負責組建各寨警務和民兵隊伍。維持各寨治安,為部隊選送兵源。警務人員半月兌產,每寨5o人;民兵平戰結合,編制總數不低于2oo人。

苟良才連續兩趟到吉祥寨接人。他既高興,又很擔心。卡芒一下子就要安置一千多號人,壓力夠大的。當他得到了大隊給每人3個月免費口糧和物資供應的承諾並立馬兌現後,就高興地吆喝著大伙們扛著領來的當月口糧和不少耕作工具、生活用品,帶著隊伍浩浩蕩蕩地開進卡芒去了。

幾天下來,李先甑別挑選出了有各種技能的18o人,補充到了詹姆士的工程部和偏崖後勤部以及鐵工廠和木工廠;選出了精壯青年2oo人到澗口接受軍訓;挑選了較為健壯的12o人補充到威爾遜的築路隊;又派去了澗口水利工程15o人;其余只有324人(13o人有傷和生病)等待處理。

刀瑪用頭盔報器來報︰與緬甸克欽黨隊伍和其他地方武裝等販賣槍彈的生意繼續進行,有一部分支付現金,一部分是以物易物。按大隊指示︰己購進大米2o萬斤、食鹽1萬斤、棉花2萬斤、布1ooo匹、煤油2ooo斤、黃牛水牛各5o頭、羊1ooo只、母豬5o頭,仔豬5oo頭,以及其他日用物資等。正在6續向尤里寨密營運送,估計第一批物資在次日到達。

陳佳永對李先道︰「立即電告刀瑪,槍彈要大大地賣,虎崖生產線只要改動十幾個模具,英制步槍就可以大量造出來的。」

馮吉對陳佳永道︰「你這麼一說,好象咱就一槍販子似的。應當這樣講︰咱們是有償地支援緬國人民反抗英帝國主義殖民者的斗爭,雙方互相支持,互利互惠,各得其所才是。」

大伙呵呵一笑,心情也輕松了下來。李先匯報到︰以吉祥寨為主的5寨,幾個月來,己累計接納了災民75oo多人。大隊累計耗費了6萬多大洋,災民已基本上安置下去了。

這幾千人一下子涌來,又如水銀泄地一樣,分散到各處去了。特別是卡芒,陳佳永心里祈禱到︰祝願災民們在那里生根芽,重建幸福美好的生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