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三十五章 軍工建設(2)

作者 ︰ 一地風兒

清晨,幾乎一夜未眠的陳佳永從電腦台前起身,伸了一個懶腰,望著照進岩縫的一片金燦燦的陽光,將太陽能充電器安好電池池塊後放了過去。幸虧滇地高原的充足陽光給他的微機帶來了充足的能源,蓄電池也一直不知疲倦地工作著。

在這個岩縫式的洞窖里,他己經渡過了兩個多月了。

昨晚,他和安德森幾人研究工作到了深夜,又為幾組數據計算到了凌晨。

高效率的工作,取得了高效率的成果。

安德森在陳佳永的安排和提示下,沒有從修復舊槍炮入手,而是主要著手去研究新的新式槍炮生產線。僅生產線的名辭和作用,陳佳永就給安德森等人上了一天課,使他們理解後去執行。

經過安德森的艱苦努力,以及查爾斯、湯姆他們的技術支持,更有虎崖兵工廠恢復生產後的強大人力和物力的後盾。在陳佳永的理論指導下,終于搞出了一條子彈生產線和步槍生產線。

這兩條生產線,是由電力、機械加上人力組成的,雖然不能和後世的生產線相比,更談不上自動化,但是,理論指導和設計理念上卻是最先進的。陳佳永和安德森的攻關小組克服了重重困難,解決了數千個難題,在子彈生產線的關鍵問題上,其中就是子彈彈殼的沖壓和底火的材料和裝置問題。

安德森手下已經有了1o來個軍工技術人才,生產線操作工人也培養了近3o人,人數佔去了兵工廠精華的一半以上,當然這也是兵工廠的主體。馮吉6續選派上來的人中,經過鍛煉,優秀的人才也不斷涌現︰17歲的李三貓,簡直就是個鍛鑄天才,己經當上了鍛鑄車間副主任;莫二妹,一個16歲的傣家黃毛丫頭,居然成了車工中的第一名,當上了生產線上的「拉長」;楊麗雲推薦來的她身邊的丫環紅兒,已鍛練成了行政後勤方面的一把好手……

是日,陳佳永正在給大家上課︰

「……不同類型的槍彈底火,構造和作用原理也各不相同。槍彈撞擊底火一般由殼體、擊藥和蓋片等組成。其作用原理是在較小的撞擊能量(動能)作用下激,噴出火焰點燃射藥。比較典型的產品如m35式撞擊底火,由黃銅火台、黃銅殼體(火帽殼)、紙板蓋片、擊藥組成。擊藥由TnT、硫化銻、硫氰酸鉛和高氯酸鉀混合而成,直徑5.35mm,高3.1omm。要求輸入的火能量是……要求輸出能量是在火時,火焰**不能出現瞎火、爆燃和延遲火現象,並對撞擊底火的感度也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底-18式底火又稱為dJ-18式撞擊底火,是配用于56式和53式7.62mm槍彈的底火,也是使用量最大、裝備時間最長的槍彈底火。直徑5.53mm,高由黃銅殼體、紙板蓋片、擊藥組成。擊藥由TnT、硫化銻、硫氰酸鉛和高氯酸鉀混合而成2.65mm,質量o.254g。其要求輸入的火能量與介紹的m35式撞擊底火條件完全相同。針刺底火一般由殼體、針刺藥、加強帽等組成,由針刺刺激火後點燃引信的傳火系列,主要用于引信。針刺劑是由四氮烯、疊氮化鉛、氯酸鉀、三硫化二銻和硝酸鋇等機械混合而成的藥劑。典型產品有hZ-2式針刺底火,又稱為「二號」,是針刺底火之一,由紫銅殼體、針刺劑和紫銅加強帽等組成。要求輸入的火能量是用質量2oog的落錘,以自由落體形式撞擊平頭擊針,落高為4omm時,火率應高于99.5%;環境適應性……」

正當陳佳永滔滔不絕地講著課時,羅大明前來嘀咕了一下,陳佳永忙說︰「下課,全班去廠門口迎接大隊慰問團。」

原來,兵工廠的兩條生產線次日準備正式開工,大隊部研究決定選派出一個觀摩慰問團到虎崖,一是慰問,二是學習。

陳佳永他們剛出廠門,就見王二娃等人興高彩烈地將慰問團迎了上來。打頭的是馮吉、刀郎、安貞子等人,楊麗雲也在其中,約莫有5o人右。

陳佳永高興極了,但嘴里卻嚷嚷道︰「你們這麼多人來,是吃我的大戶呀!」

馮吉向後一指,人群後面整整馱了1o馱的慰問品,光豬、牛、羊肉等就有5馱。陳佳永又道︰「又不是來相親,還帶這麼多禮物,虎崖招待你們的東西還是有的喲。」馮吉說︰「左右你都有理,若有人真來相親,看你還胡亂說道。」說完他瞧了安貞子和陳佳永一眼。

陳佳永臉一紅,忙說︰「我這不是高興昏了頭嗎,快請快請,請大家到會議室喝茶。」

小紅和羅大明等忙去招呼馱隊,李三貓和莫二妹等則忙著招呼客人。馮吉說︰「別忙喝茶,你帶我們先看看。」他見陳佳永有些猶豫,就對他耳語道︰「慰問團中除了大隊的人,其他的都是我和李先從五寨給你選拔出來的精英喲。先讓他們見識見識也好呀。」

陳佳永這才放心了,將馮吉一行人帶到了生產線車間。看著平整寬敞的車間,和那一排嶄新而又叫不出名的機器,慰問團的人們都激動不已!

陳佳永也激動地對大家說︰「這些機器只要一運轉,就會使我們迅地強大起來;這些成就的取得,不僅僅是兵工廠近百人的功勞,而且是全大隊和五寨全力保證和傾力支持的結果,凝結著所有人的心血!」

陳佳永又分別向大家介紹了兩條生產線的機械功能、傳輸和動力系統,生產能力和運行的準備工作情況。

慰問團人員又依次參觀了精工、鑄造、鍛壓、動力、木工、皮件等車間。陳佳永指著那幾台原英軍修械所的車床等設備說︰「別看它們老舊,沒有它們煥青春,像母雞一樣‘孵’出新機器來,我們起步可就艱難多了。」

兵工廠的員工分三班加緊各項準備工作,忙了個翻天,陳佳永也泡在了車間。是夜無話,慰問團的人員也早早歇息了。

次日凌晨,子彈生產線開始正式運行。由動力車間的兩台大功率蒸汽動機帶動的電機向生產線車間輸送出電流,生產線上的各種設備開始運轉起來。雖然經過幾次試運行,各個環節上的操作工還是顯得有些忙亂。在安德森、查爾斯和湯姆等人的指揮下,操作漸漸地自如起來。

陳佳永則帶著慰問團的成員在車間外的生產線終端處,為他們講解著子彈生產的簡單原理和工序,以及生產線本身的諸多好處。

兩個多小時後,生產線的終端淌出了第一粒黃澄澄的步槍子彈。眾人都歡呼起來。隨著子彈一粒粒地淌出,終端工人給子彈上光打油後用油紙包裝依次放入了子彈箱。

一旁隨慰問團來的張山驚訝地看著一粒粒子彈不斷地、均勻地淌出,大聲到︰「老天,這一天能出多少子彈呀?」

陳佳永就向大伙介紹到︰「這條生產線從設計理論上講,每分鐘產3o粒,運行24小時就可生產432oo粒。只要原材料足夠,生產線運轉正常,就可以不間斷地生產。但是,還有材料的供應、設備的檢修等限制因素,生產線還不可能365天都滿負荷運行。按每月運行2o天,可生產86萬粒左右。」

馮吉在一旁補充到︰「生產數量固然重要,關鍵是生產線用流水化作業,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安德森說︰「作為這條兩生產線設計和制造安裝的參與者,我認為太神奇了,它達到了人和機器的完美結合。目前起碼是英國同類生產效率的1o倍以上。」

陳佳永對馮吉說︰「政委,咱們軍事干部都一塊試彈去吧。」說完他讓張山和李世久各拿了一枝改制後的步槍和機槍,讓人扛上剛生產出的一箱嶄新的子彈,去到了虎崖深處的靶場。

靶場實際上就是虎崖外的一道深澗,對面按2oo、4oo、6oo、8oo、1ooo米等用紅油漆涂上了靶標。

靶台上,陳佳永將步槍遞給了馮吉,讓他先試。馮吉謙讓了一下,也就不客氣了。他接過改制步槍一看,說︰「這是仿‘95’式的吧?」陳佳永點了點頭,笑咪咪地補充到︰「目前只能半自動擊,射每分鐘6o,彈匣裝彈35,子彈也是為它配套的,5、8毫米,可和機槍通用。」

馮吉興奮地將子彈壓進了彈匣,半蹲在石坎上,對彈靶由近及遠,不到一分鐘,一口氣打空了彈倉。清脆的槍聲久久回蕩在深澗兩岸。

張山又瞪圓了雙眼,說「只拉一下槍栓,就可連續擊,不到一分鐘,這35子彈就射出去了,這一條槍就可抵得上眼下的十條上好的步槍呀!」

待一箱子彈打完,眾人正興高采烈地七嘴八舌地品評時,只見有一名戰士急急跑來大聲報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