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風煙路 第108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3)

作者 ︰ 林阡

第1o84章柳暗花明又一村(3)

你道來人是誰?竟是暌違了半年之久的楊致誠

這一聲「主母」,雖起于背後,卻親切之至吟兒心一暖,不必回頭就知是他,卻不知為何是他——萬萬不曾料想

他,自林阡轉戰濰州、吳越主攻泰安後,便一直留在沂蒙,與夏全、時青寨同守南部各地……

前一刻吟兒還在擔憂以哲欽為的楊家兵馬會被四面聚殲、被切斷給養,現在雖還雲里霧里,卻可以肯定她剛剛都是白擔心了,哲欽的老大都來了

「致誠」一時聲音竟有些顫,在險境磨礪久矣,吟兒遇事漸能冷靜,偏偏在此刻難掩心情包括祝孟嘗在內這里所有人都得靠她,唯獨致誠,卻是個她可以求助依賴的人

楊致誠上前來見,乍看吟兒容光煥,喜悅之情較適才甚,與吟兒一同去中軍帳的十幾步路上,一直都對火毒和陰陽鎖問長問短吟兒一一如實作答

林阡近身幾員大將,便屬致誠最是細膩性情如他,這一路過來,重逢的激動都不少于吟兒

「致誠將軍,是何時到的?」吟兒帶他一同進帳,致誠不見有風塵僕僕,明顯未經過長途跋涉,吟兒看出,他已經來到泰安附近一段時日了

「上月廿二」致誠回答,果然已有十天時間吟兒心念一動,這日子好熟——

回溯二月廿一的馮張莊之戰,岳離翻身反壓孟嘗和吟兒,林阡的策略雖成功收效卻極小就在廿二林阡告訴吟兒,「莫絕望,有我在」,不日,楊哲欽等人便從琵琶灣等地往天外村補充水糧……

吟兒一直以為那時從沂蒙動身的是哲欽,殊不知,其實卻不只有哲欽致誠從那時,便也來了,可能還不是從沂蒙、而是從近處來

既然不止哲欽一個人,那麼,林阡在這一回合的策略,又豈止運送柴米油鹽呢

「我在沂蒙已半年之久,眼看紅襖寨、夏全、時青寨三方都趨于穩定,其實早有北上的願望听候主公差遣之余,一直留意著沂蒙以北的所有戰事辨清哪些據點牢不可破,哪些據點需要填擴,當然,希冀牢不可破的越來越多,需要填擴的據點越來越北」致誠講道

吟兒點頭,這是但凡領袖最需具備的素質︰居安思危,審時度勢無怪乎林阡把這份差事給了致誠,除他之外無人這麼實干

「二月中旬,我身在蒙陰、泰等縣探訪,與主公一直保持聯絡;廿一那晚,主母不幸被岳離反敗為勝,其後還遭到了聚殲之勢,翌日,主公的信使便找到了我」楊致誠道

吟兒安靜听,領悟︰誰的前面都有前面,誰的後面都有後面,原是不錯的,昨夜,凌大杰和岳離想要前後夾擊自己的時候,凌大杰前面卻有楊宋賢,岳離後面其實也有楊致誠啊——只不過,致誠的威脅可能沒宋賢那麼大

「我雖立刻北上,卻一時還不能招惹岳離」果然,致誠告訴吟兒,他對岳離並不能形成鉗制,「主公似也懂我軍對岳離的顧忌,對我的要求是無需出兵滋擾、也暫且不打外圍,這些日子里,只需在暗處」

「難怪致誠將軍不露面,果然是故意躲藏著」吟兒點頭,笑,致誠如此耐心述說,吟兒思路自是跟得上

「在暗處躲藏,卻並非只為‘暗中給養主母’——重要的,是‘暗中安穩羅鼓山、徂徠等地據點,做好天外村敗戰後的準備’——‘守必守之地,將損失降低到最輕’」致誠轉述,吟兒面色微變,原來阡早已未雨綢繆

現如今,山東周邊的最強戰力,恐怕都已凝聚在泰安一帶了

致誠續道︰「如此,我前陣子的努力總算幫了主公的忙,主公命我半月之內達到的,我十天便達到了」

「我……有些明白了我原還擔心,我這個屏障拆了以後,琵琶灣等地會否當其沖,其實,勝南早就調遣了致誠來穩這些據點,這才是致誠來的真正用意,否則哲欽一個人不就行了?現在的琵琶灣,雖然是‘’,卻未必‘當其沖’了,因為致誠將軍十日前便在做準備,守御很充足」吟兒微笑,終于松了口氣

「岳離的大軍一定會打破南部的平衡,故而致誠保守估計,琵琶灣還不算我軍必守之地,再往南數里,各地才算持衡不過,只要持衡,就有希望」致誠道,「南部各地都無需主母擔心,最重要的依然是你們,存在一日便是金軍的眼中釘一日」

「是,扇子崖的水糧,撐不住多久了」視線回到眼前,吟兒不無憂慮,「也不知他讓我撤來,是什麼個用意……」眼楮一亮,「咦,對了,致誠將軍,是怎麼來的?」

致誠笑道︰「正要告訴主母,扇子崖東南有一要道,通往我軍現守的據點」

「附近就有一支楊家軍?」吟兒又驚又喜,當馮張莊天外村以南將要和岳離死磕,而扇子崖之東南卻已然是宋軍領地?

「剛打下,我便來見主母了最近一段時日的水糧,仍由我們給足」致誠點頭

「總算雨過天晴了」吟兒笑對致誠,「原來勝南的後招是這樣的,左右開弓啊我還擔心他命我撤到扇子崖後你們怎麼辦,岳離這次只怕要嘆息山東戰局愈難啃了……」

「主母」致誠搖頭,「這不是主公的‘後招’」

「怎麼?」吟兒一愣

「上月廿二,主公的意思,是讓哲欽當先探路、我暗中補足戰備,時機一到,便通知主母秘密撤離——就是從那條琵琶灣到天外村的地道,其實不是給養線,而是供主母撤走的路」致誠道,「主公那時的意思,是想讓主母撤走而金軍不知,金軍追前則我來守御」

「意思是說,若非岳離現了那條地道,我們今天應該撤出了天外村,與南部的大軍會合在了一起……若非那條地道暴露,根本不會有這些枝節……」吟兒徹底悟了,這次本不是林阡的後招,而是林阡上一個計謀的尾巴

難怪林阡對致誠說「做好天外村敗戰的準備」,林阡本來沒想讓吟兒死守,只想時機一到便通知吟兒閃人,可惜還未來得及實施、便遭遇岳離給予的切斷岳離太快太縝密……

林阡的本意才不是要她到扇子崖林阡的策略中沒出現「地道過早暴露」、別說「屋漏偏遭連夜雨」,又何來「柳暗花明又一村」呢這些,全部都是枝節但林阡,二月廿二對楊致誠施令之時,並未獲悉岳離對吟兒的放水,漏算也在所難免

「與司馬隆一戰後,主公便再沒與我們聯絡不過,今次的奪取扇子崖,他也無需對我們施令,主母到何處,我們便到何處」楊致誠聞知扇子崖正是林阡派吟兒到達後,自是覺得加穩妥

吟兒嘆了口氣,想來,扇子崖是林阡在命危之時唯一想到的,可以和上一個計謀咬合的地點這種咬合,堪稱完美

而阡無需再對致誠施令時刻關注著天外村的致誠,選擇的就是跟著天外村的軍民走,所以先于金軍的追擊奪取了扇子崖東南的要隘這種合作,天衣無縫

于是現在因禍得福,情勢反而加好——

先岳離對天外村以南各處會如林阡所願很難啃,其次吟兒等人作為漏網之魚反而還分了凌大杰等人的心,畢竟,這些人始終拿不下,再弱也是大患,令金軍月復背受敵,岳離若想回頭殺他們,圍城打援卻沒條件——因為楊家軍趁著他們沒注意的時候靠近了扇子崖,吟兒這一刻仍是三面受敵,既是三面,如何圍城?

致誠闡述罷了,不作滯留便要離去

「致誠將軍,既來去匆匆,為何還要來?」吟兒起身,不過片刻功夫就必須送致誠走,因為負責扇子崖的是別的小將,致誠的戰場還在南部等地,必須和哲欽他們在一起,雖說守御充足,怎可一直缺著主將

「曾對主公承諾,守御充足後必將與主母會合,告知主母,一切安好如今正是事成之期,雖然波折,到底不能違令」致誠道

扇子崖是林阡的最後一個指示,而且只是對吟兒,自此以後,諸如楊致誠等人都沒受過他的軍令既然軍令

未改,就要履行

吟兒感動之余,加透徹,怪不得致誠這麼快出現在扇子崖附近了,與其說他和林阡不謀而合,不如說他忠心不二、軍令如山

也怪不得林阡沒繼續對楊致誠施令,一是相信他的能力,只要他牢記「與主母會合」,當然能及時跟到扇子崖來,毫無拖沓;二是相信他的忠誠,只要致誠能懂,「指示吟兒就是指示致誠」,這一點,所幸致誠懂

吟兒嘆,得此戰友,夫復何求

看致誠要走,吟兒一拍腦袋想起什麼,趕緊讓茵子把小牛犢抱出來,這愛獻寶的性子從來不變

「像極了主公……」致誠原想伸手去撫小牛犢,卻怕傷到它細女敕的肌膚,手到半空便止了

然而那小牛犢看著它爹**忠實戰友才不客氣,居然捧住人楊致誠的手就塞嘴里吮吸呀……茵子哎呀一聲感覺把它往後撤︰「怎麼好這樣」換了個抱的姿勢連連嘟囔,竟似個小媽媽一樣

而小牛犢的娘親呢,竟笑得前俯後仰,哪像個當**人啊

致誠看著吟兒健康活潑的樣子,原還尷尬的臉上露出個微笑來︰「真好竟似恢復到了往昔,致誠第一次看到主母時」

「咦,致誠第一次看到的我,不是可憐得連爬都爬不起來的麼?」吟兒回想了片刻,奇道

致誠一愣,也回憶了半刻,忙說︰「第一次看到主母,不是寒棺,是在迷宮的奪魂柩里,那時的主母,便是這般獨擋一面了」

「瞎,我記性哪有那麼差」吟兒才知誤會在哪,笑說,「你第一次看到我,不是在貴陽城里麼?便那次,我被馬車撞傷的」

「還……還真是……」致誠也笑起來,「後來也跟著主公一起,去向北前十宣戰,那個畏畏縮縮的二王爺,居然躲到了主公的身後去……一晃,都過去六七年了」嘆,「主母為盟軍付出得太多……」

「這六七年,致誠都跟著我們在外面到處征戰,為盟軍也付出了太多,錯過了煦兒和熙兒的成長」小牛犢暫且由茵子帶走,吟兒送致誠出帳

「不是每個父親,都能親眼看到孩子的成長但是,在不在身邊,其實孩子們也還是在成長的」致誠搖頭,「孩子們漸漸都諒解了父親,從前于情,如今于理,從前是原諒,現在是理解,只沖這些,都不枉了」

吟兒若有所思

「不枉雖不枉,卻還是有點遺憾的,雖不至于每個過程都清楚,但重大的事情卻始終無法參與看到一個個別人家的孩子在身邊,出生或成長,參軍或戰死,各種來去,無盡輪回,卻只能大概地拼湊出,自己的孩子成長的經歷」致誠嘆息

吟兒站在原處噙淚

「但願這樣的父親越來越少但願主公和少主早些見到」致誠看出她心思,道,「這一切的前提,便是主母保重」

「會豈不見曙光已現」吟兒幽嘆,「倒是那傻子教人擔心呢」

阡那麼謹慎的人,寧可在行動前才確定任務,也不吝對負責行動的人都闡述清楚,阡這次反常地沒跟致誠聯絡,雖有信任的因素在內,卻辯駁不了大的原因是他傷勢太重,只怕剛說完了吟兒的任務便不省人事了

第1o84章柳暗花明又一村(3)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南宋風煙路最新章節 | 南宋風煙路全文閱讀 | 南宋風煙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