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山河 19. 苦難的人民

作者 ︰ zh凡夫

父親去世的時候,夢才已經十歲,現在還能清晰的記著他的模樣,而母親,他已經記不太清楚了,對她的印象只是通過留下的那幾張老照片上得到的。母親的模樣很好看,父親說她是一個很溫柔的女人,他非常的愛她,一說起她眼圈就紅了,一直到臨死都是如此。

父親是東北人,父母早亡,幼年跟著一個當教員的舅舅過活。九一八時,不願當亡國奴的舅舅帶著他流亡關內,幾年之後,在一次日軍的飛機轟炸中,這唯一的親人舅舅又離他而去。孤苦伶仃的父親在流浪了兩年後,遇到**募兵,便去當兵了,那年他只有十六歲。一九四六年,他所在的部隊進駐大別山,這時他已經是個有八年兵齡的老兵了,時任一個炮兵團機械班班長,也正是在這里——皖西的一個小鎮上,他認識了母親。母親是當地一個曾經很有聲望的大戶人家的千金,當時她正念中學。不知什麼原因,兩個年輕人竟一見鐘情,並進一步發展成為愛情。不過,他們的愛情並沒有一帆風順,盡管家境已經中落,母親那個非常自負的父親卻仍然對女兒這位上士機械兵存在嚴重的階級偏見。這件事拖了將近有一年,後來在女兒幾乎是以死抗爭的壓力下,這位沒落鄉紳才勉強同意了這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事。一九四八年,華北戰場吃緊,父親所在的部隊奉命調到北京(當時叫北平)增援傅作義部,臨行前他只好硬著頭皮,將懷有身孕的妻子送到已經斷絕來往的老丈人家。同年年底,北京和平解放,他所在的部隊作為起義部隊接受改編並入解放軍。解放後部隊精簡,作為舊軍人,父親自然在裁減之列,但由于他有技術特長被留在北京一家大工廠工作,此時他和妻子的聯系已經完全中斷,直到一九五二年全國局勢穩定,他才幾經周折找到了去安慶投奔親戚的妻子和已經四歲的兒子,而他的岳父岳母都在戰亂中相繼病故。為了能和家人團圓,一九五六年他從北京調到蕪湖一家條件較差的機械廠。那是個文化缺乏的年代,從安慶趕來的母親憑著中學文化很容易就在父親上班的機械廠找到了一份會計工作。父親說那是他一生最快樂的時候,全家團聚,生活富足。夢才就是這段幸福生活的結晶。

但上蒼似乎存心不讓中國百姓過上好日子,災難又降臨了︰一個人的瘋狂導致了全國的瘋狂。在那只巨手指揮下,億萬農民拋家砸鍋,組成了烏托邦式的人民公社,接著全國工人農民干部學生為了實現「趕美超英」的豪言又被動員去大煉廢鐵。大片的樹木被砍伐當作煉鐵燃料,鐵鍋、鐵犁、門鎖……許許多多這樣的好鐵被拿去做煉鐵原料。城市、村莊、學校……到處都架起了煉鐵的小土爐,到處都是熱火朝天、一片火紅……

但是,廣漠的農村田野卻一片死寂,由于缺乏勞力,無數的莊稼爛在田中,大片的農田沒有耕作而荒蕪……

大自然終于舉起報復之手,冷酷的饑餓年代到來了,開始有人倒下……。

一九六零年,災難的陰影也降臨到城市,許多工廠停產,食品供應緊張,企業開始大規模裁人……夢才父母所在的機械廠黨委書記在全廠動員大會上慷慨激昂,號召大家為國分憂,積極響應中央下放農村的號召。這樣的動員會開了幾次以後,第一批去農村的名單出來了,出身破落地主的母親自然也在其中。父親對此反應激烈,在領導(包括黨委書記親自出馬)多次苦口婆心的幫助教育下,當時正積極要求入黨的父親才勉強點頭同意。該年十一月,母親帶著兩個兒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此時此刻,安徽農村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大饑荒,**加上天災使很多地方幾乎顆粒無收,而那位「最听主席話」的省委書記的好大喜功和對上的曲意逢迎又導致了安徽糧食的嚴重超賣,讓許多鄉村的糧食庫存降到了零。為了維持生命的最低需求,上面開始向每個農村人口供應每天二兩的糧食,但這份寶貴的救命糧很少能到達真正的農民手中,大部分在中途便「消失」了,饑餓的農民只能以野菜充饑,野菜吃光了,吃樹葉樹皮,樹葉樹皮吃光了,饑不擇食的人們用觀音土充饑……每天村莊、田野、道路旁都有人倒下,有的村子已空無一人。

苦難的中國農民啊,他們的生命如同草芥,千百萬人所付出的生命代價在以後幾十年的文字描述中或一字不提,或一筆帶過……

夢才母親的家鄉是大饑荒重災區,她帶著孩子回到家鄉時,村里的人已去了一半,幸好回去時帶了三十斤大米,使他們度過了暫時的難關。但這三十斤米總有吃到盡頭的時候,一個月後,她開始寫信向城里的丈夫求援,可封封去信都如同石沉大海,她那里知道寄出的信他一封都沒有收到,地方上的父母官們為了「形勢一片大好」,封鎖了所有的信息信道。為了能讓孩子活下來,她將僅剩下的幾斤米摻合野草、樹葉煮糊給他們吃,而她自己則靠樹葉、樹皮和觀音土充饑,一天,她躺下來再也沒有起來。母親的一個遠親冒著危險將她的死訊通知了幾百里之外的父親,他趕到農村時,兩個孩子也已經餓的奄奄一息。他掩埋掉妻子後,帶著孩子回到蕪湖,

從此,父親變成了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他不再和其他人來往,也不再向黨組織遞交申請書和做思想匯報了。他常常一個人獨自喝酒,喝醉了便變成了一個暴躁的人,有幾次甚至去找那個動員他妻子下放的黨委書記去拼命。他的心里充滿了憤怒,只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他的目光才變的溫和了。他時常把長的很像妻子的小兒子放在膝蓋上含著眼淚說︰「我們來說說你媽媽吧。」已經熟悉父親這一套的小兒子于是說︰「那就讓我們哭一場吧。」父子倆就開始抱頭痛哭。當哭到**時,他總要捶胸捶頭,悲愴的喊說是他害死了孩子媽媽,是自己听信了那個狗日書記的話。他是個沒有多少文化的人,他把妻子死的責任全部記在自己和那位「狗日」書記頭上。但當六六年*開始時,當造反派鼓勵他去找那位已經「被打翻在地」的書記算帳時,他拒絕了,他不願對那個倒霉人再做落井下石的事情,盡管他並沒有原諒他。

長期的郁悶心情嚴重的影響了父親的健康,在母親去世的第六個年頭,他一病不起。那年夢才還十歲不到,他清楚的記得父親死時的情景︰在臨死之前,他連呼了三聲母親的名字,然後才安靜下來,眼楮漸漸的失去了光芒。旁邊的一位老人說他這是追妻子去了。

…………

一陣敲門聲將夢才從痛苦的回憶中驚醒過來,他屏住呼吸,豎起耳朵細听,又是幾下,輕輕的敲門。「是誰?」他問。

一個細小的女孩子聲音︰「我。」

他听出來了,是小倩!趕緊擦去淚花,穿好衣服,跳下床去開門。女孩子怯怯的站在門口,這是她第一次來知青宿舍。夢才很不自在的把她讓進了屋子,里面實在是太亂了。

「姑姑讓你到我們家過年,叫你趕快過來,晚上就住在那里。」小倩像背書一樣的說,說話的時候,她的眼楮並沒有看著他。

夢才神色黯然的說︰「我不想去,代我謝謝你姑姑。」

「姑姑說你一定要去,你要不去,我就不走。」小倩執拗的說。

「你不要等我,我真的不會去。」

「中午的時候,你不是答應去嗎?說話不算話!」她生氣的看他一眼,扭過臉去。

倆人都不再說話,屋子里靜悄悄的,靜的可以听到外面風的呼嘯。

「你回去吧,我真的不會去。」夢才終于又開口了,他悲愴的低語道︰「我就一個人,我不要任何人的憐憫。」

小倩驚諤的看著他,她從來沒有看過他如此悲傷。

「你爸爸媽媽什麼時候去世的?」過了一會,她輕聲的問。

「他們走了已經很久了。」夢才忽然抑制不住的痛哭起來。

「哥哥,你怎麼了?」小倩手足無措的看著他。「你別哭了……」她試圖勸解他,但自己卻跟著也哭了起來。

他們不知哭了多長時間,也不知是誰先停止了哭泣,總之,倆人都不哭了,也不說話,就這麼靜默的坐著。天已經全黑了,外面又飄起了雪花。

突然有人敲門,小倩跑去開門,原來是姑母,與她一起涌進房間的還有風和雪。

「飯菜早都做好了,我一直在等你們,可你們——你怎麼了?」她驚訝的看了看佷女,又看看夢才,「你們好像剛才哭過——」

「我們沒有哭,」小倩將姑母的話岔開,「哥哥不肯去我們家,要一個人過年呢。」

「那怎麼行?今天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張老師走到窗前,看了看說︰「怪不得房間里這麼冷,原來少了好幾塊玻璃,」轉過臉看著夢才說︰「——這個冬天你就住在我那兒,等到開春其他知青都回來時,你再搬回來,好嗎?」

看著姑佷倆期待的目光,夢才不好再推辭了,他點了點頭,便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當他們走在街上時,從兩邊的農舍中不斷傳出猜拳聲和歡快的笑聲。年夜飯已經開始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寂靜的山河最新章節 | 寂靜的山河全文閱讀 | 寂靜的山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