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山河 2. 新知青

作者 ︰ zh凡夫

大隊民兵營長陳德軍說到的那五個蕪湖知青此時正在從A縣縣城向西行駛的一輛拖拉機上,他們在縣城已經待了兩個星期,屬于最後一批被分下去的知青。本來縣知青辦答應派一輛車送他們,但臨走時卻叫他們跟著一輛拉化肥的拖拉機自己去那里。看來都是些沒頭沒臉的角色,有點背景的大都被留在城關附近幾個較富裕的大隊了。不過這並沒有影響這些孩子的好心情,往西去的山峰越來越高,也愈來愈神秘,盡管山路崎嶇,拖拉機顛簸的非常厲害,但這些城里來的年輕人卻興奮異常,一路上他們大聲說笑,還時不時對著周圍的群山大呼小叫、唱歌、吹口哨,引得那位開拖拉機的中年漢子幾次不滿的回頭,不過這又有什麼用呢?除了十九歲的高中生魯國強,其他幾個都是不滿十八歲的半大孩子,這正是最缺乏自制力容易激動的年齡。

在這五個人中間,魯國強、李俊生、馬勝芳、金平國來自同一所中學,原來就都互相認識。只有還一臉稚氣的小個子張夢才是來自另一所中學,他一路上到是沉默寡言,沒有加入這歡樂中來,只是默默的注視著荒涼的群山,臉上掛著與他年齡不相符的憂郁表情。他似乎還不到十五周歲,馬勝芳曾經在小學和他做過短暫的同學。小馬當時是從上一個年級留級到他們班的,只在一起待了半年便轉到另一個學校去了。小馬只記得這是個不愛說話的孩子,小自己兩三歲,年歲和個頭都是班上最小的學生,不知為什麼現在也下放了,他好像還不到下放年齡啊!

冬天里的白晝是短暫的,而山區冬天的夜晚則來的更早,這不,才四五點鐘,天色便暗下來了。望著這悄然降臨的黑暗,喧鬧的年輕人忽然都沉默了,見到大山的興奮被一種莫名的悲涼取代。夜色愈來愈濃了,四野里沒有一點聲響,沒有一絲亮光,大山原來是這樣寂靜,這樣黑暗。

在令人窒息的沉悶氣氛中,拖拉機不知走了多長時間,突然有人在黑暗中招呼他們,拖拉機停了下來,兩個年輕人走過來,是丁建國和王佚夫。

「你們是不是分到烏石的知青?」丁建國上前一步問。

「是啊,我們就是,你們……」拖拉機上面的人在黑暗中盼到了光明,一個個搶著說。

「我叫丁建國,他叫王佚夫,都是老知青,大隊叫我們來接你們。」丁建國借助拖拉機的燈光看了一下手表,「哦,已經九點了,我們等了你們五個多小時。」

魯國強接過話︰「是晚了些,縣里原來說路遠要派一輛車送我們,但臨走時卻叫我們跟著一輛拖拉機自己來這里,看來這地方對知青還不是很重視。」略微停了停,「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魯名國強,這是馬勝芳,這個李俊生,這個金平國,最小的那個是張夢才——這里面我的年齡大些,虛歲二十,是高中生,他們幾個初中剛畢業,都還不滿十八周歲。」小魯儼然以新知情代言人自居。

「在這里高中生初中生都是一樣,都必須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丁建國回道,話語中透著不舒服,他也是初中生——六七年畢業的初中生。

王佚夫將話插開,說時間不早了,去烏石還有四五里山路,拖拉機進不去,需要步行。大家便不再說什麼,一起動手卸下行李。拉化肥的拖拉機往紅旗公社所在地林里鎮駛去,知青們則沿著一條羊腸小道向路南邊一座叫蘑菇嶺的山上爬去。但沒走多久,魯國強和李俊生發生了爭吵。事情起因于小李的笨重的行李,小李除了被袱包之外,還帶了兩個挺沉的木箱子。他的被袱包王佚夫幫著拿了,丁建國幫他拿了一只木箱,另一只箱子則只能由他自己扛了。小李是個獨苗,上面有兩個姐姐,下面一個妹妹,自小到大一直被寵著,沒吃過苦,現在扛著沉重的木箱爬山,才走幾步便感到吃不消,他見同來的張夢才只有一個不大的被袱包和一個小旅行袋,便喊住和自己一起抬箱子。魯國強正好在後面,本來他對這個「嬌寶貝」就看不慣,便不平的說︰「我們都是自己又拿被包又拿箱子,你卻連一個箱子自己都不願意拿,你當你是什麼人?」

「我又沒喊你幫著拿,你管那門子閑事?」小李不服的小聲說。

「我就要管閑事!人家小張還是個孩子,你卻佔他的便宜!」

馬勝芳跟著起哄︰「他媽的這副熊樣還來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回家去喝你媽媽女乃去吧。」

「臭嘴,你他媽的才回家去喝你媽媽豬女乃。」小李回罵馬勝芳。臭嘴是小馬的外號。他們中學時候是隔壁班,彼此之間非常了解,所以小李雖然有點怕小魯,可對臭嘴他才不在乎呢。「別以為老子拿不動,自己拿就自己拿。」小李氣呼呼的把箱子重新扛上肩。

一直沉默的張夢才此時卻開口說︰「我的行李不重,沒關系,我們還是一起抬吧。」

小李將扛上肩的箱子重又放下,說︰「行,等會你累了我幫你背被包。」

其他人見當事人如此,也不好再說什麼了。一個小時後他們到達了烏石,老知青生火造飯,新知青打開被包鋪床。吃飯洗漱完畢之後已是午夜,辛苦一天的年輕人上床不久後就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上午八點,知青宿舍仍然一片安靜,那個最小的知青張夢才從被窩中探出身,見其他人還睡著便又躺下,但寒冷使他再難以入睡。他只帶了一床棉被,沒有墊被,雖然板床上墊了厚厚的一層稻草,但一陣陣冷氣還是透過稻草之間的縫隙不斷從下面襲來。他索性爬將起來,略坐了一會,然後躡手躡腳穿上衣服,下了床走出戶外。這是一個清冷的早晨,夜里起的霧大部分已經散去,只在天空中留下一層透明的薄紗,周圍青色的群山已清晰可見。張夢才在宿舍門前一邊做著熱身運動,一邊注視著四周的山峰,有一座形狀像大括號的山峰引起了他的興趣,整個山峰只在山頂——大括號的頂尖上有一片濃密的森林,漂浮在周圍的淡淡的白色雲霧更使這墨綠色的山頭現得神秘詭異。「那里會有什麼呢?」少年人的好奇心驅使他想探個究竟,他從知青宿舍的土坡上下來,沿著村邊上一條兩旁長著槐樹的大道向那個方向快步走去。在村子東頭離烏龍河不遠的地方,有一條小徑通向那座山腳下,他從大道轉到這條小徑,走了約五十米,在一片梨樹林中,他看見了一座圍著木柵欄的青磚青瓦老房子。一個穿戴像城里人的中年婦女正在老房子前的庭院里給幾棵桃樹修枝,見到張夢才,她先是有點驚異,繼而笑眯眯用帶著探詢的目光望著他。張夢才被看的不好意思,低著頭疾步走過。

那位婦女繼續干著她的農活,但眼光卻跟著遠去的少年——那個少年正在向娘娘山走去……他開始爬山,啊,他爬的很快,只用了十多分鐘便到達半山腰,他正在接近山頂,他進入山頂的密林中,看不見了……

她回過頭一邊繼續干活一邊低頭沉思,這個少年使她朦朧的想起了一件熟悉而遙遠的什麼事物,但仔細的想卻又想不起來是什麼。「唉——」她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收拾好工具正準備回屋,忽然听到有人招呼她,她回過頭一看,是上海下放知青小丁。

「張老師,你看沒看到一個小伙子經過這里?」他焦急的問。

她笑了︰「沒看到什麼小伙子,只看到有個小男孩,他是誰?」

「是剛來的新知青,確實還是個孩子,十五歲還不到——對了,他還和你一個姓呢。」

「怎麼這點大就下放了?」

「不知道什麼原因,只听說他是個孤兒,他往那里去了?大隊干部都來了,知青小組準備開個會。」

「半個小時前上娘娘山了——瞧,那不是他嗎?正在下山呢。」張老師指著前面那座像大括號的山峰說。

果然,那個少年正從山頂下來,在岩石的山瘠上行走著。小丁趕緊向他招手,他也看見了小丁,揮了揮手,便向山下跑來,不一會,他氣喘吁吁的來到他們面前。

「大隊干部都到我們宿舍了,準備開一個會,就等你一個人啦。」小丁埋怨道,接著介紹︰「這位是衛東小學張老師,是村里有名的大善人,我們知青小組得過她不少接濟。」

張老師笑了︰「什麼大善人,盡胡說,天怪冷的,進屋喝杯茶吧。」

「不啦,大家都在等著我們,改日再來。」小丁領著張夢才匆匆走了。

「他的神情似乎像一個人,像誰呢?」張老師看著遠去的少年的背影又想了一會,搖搖頭,進屋去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寂靜的山河最新章節 | 寂靜的山河全文閱讀 | 寂靜的山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