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高盧戰爭 002 兵發厄爾維幾

作者 ︰ 杜克血蠍

一般來說,日耳曼人是懶散的——他們往往要睡到天大亮才會起床,洗漱進食後才會開始一天的生活,而因為一時興起而和人爭斗又或者出去狩獵游戲之類的事情也絕不少見。

但是萬尼烏斯已經徹底的改變了日耳曼青年公社里全體居民的生活習慣——青年公社里無論男女,都在天一亮就起床,晨練之後就去食堂一起進餐,之後便在各自隊伍的隊長帶領下開展一天的工作,中午在工地上吃一頓飯,稍事休息之後繼續勞作,直到晚上去食堂吃飯,之後放松游戲一陣之後才各自回屋睡覺。

在連續幾年穩定的執行了這樣嚴格和統一的作息時間之後,整個青年公社的人,甚至包括後來新加入的奴隸們,也都能夠做到「令行禁止」。

因此,當萬尼烏斯下令整頓隊伍、全軍出發之後,很快的統帥們就將命令傳達給了每一個隊長,而隊長們則迅速的召集起了所有的人手——很快,整個青年公社里除了奴隸和工匠們之外,就已經全部集結起來。

慎重的考慮之後,萬尼烏斯留下了德薩繼續看管盟友營,留下了四名祭祀和朱麗葉帶著半數風紀部隊和全部軍事學院里的軍校生留守,剩下的人,包括奴隸兵在內的所有戰士則全部帶上戰場。

于是,日耳曼青年公社全軍出動,南下渡過萊茵河進入厄爾維幾人境內,援助厄爾維幾人。

萬尼烏斯的軍隊包括日耳曼爺們槍十三隊,每隊一百二十人,共計一千五百六十人。這些人是萬尼烏斯軍隊里的基礎力量,每個人都配備了一面圓盾,一柄長槍和一件皮甲。在戰場上,這些人將承擔維持陣線和對抗敵軍主力的任務。

而作為決勝力量的日耳曼精銳斧頭兵,則由之前的四十人增加到了兩隊半二百八十人——在歐希西迪斯的堅持下,所有原本的日耳曼斧頭兵都換裝了威力更大的長柄戰斧,進而被訓練成為精銳斧頭兵。這種換裝使得他們更具殺傷力的同時也變得更加脆弱,所以萬尼烏斯決定除非到了決勝的時候絕不輕易讓他們上戰場,以免這些寶貴的突擊力量憑白的被敵人的箭矢標槍所傷害。

而同樣被萬尼烏斯視為決勝力量的,還包括自己身邊的三十九名日耳曼狂戰士、海爾曼麾下的三十九名夜襲團、普羅塞提麾下的四十名狂熱者。

另外,作為日耳曼青年公社當仁不讓的二把手,奧維尼婭也率領一百二十名日耳曼女戰士隨軍出征。除了在鼓舞士氣、救治傷員、提供後勤支持等方面的能力之外,這一百二十名日耳曼女戰士能象日耳曼爺們槍一樣組成長槍方陣拒敵,每個人更額外配備了兩支標槍,可以提供一定的遠程打擊力量。

至于日耳曼人軍隊里真正的遠程打擊力量,毫無疑問就是黎克伯吉斯所率領的日耳曼蠻族弓箭手和標槍兵。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弓箭手只有區區四十人,盡管標槍兵已經全部被分給海爾曼指揮,但萬尼烏斯卻把兩隊一百六十人的馬克曼尼突襲兵交給了黎克伯吉斯。

而由于美因茨人沒有大規模使用騎兵的習慣,直接導致了阿洛尤斯所率領的騎兵部隊仍舊穩定的保持在一百名騎兵和一百名步兵的規模。但除了一百名鄧科德里騎兵都換裝了鎖子甲之外,一百名鄧科德里友伴也被萬尼烏斯額外裝備了四支標槍,使他們的戰斗能力大大提升。

最後最讓萬尼烏斯糾結的,就是隊伍里的百來名奴隸兵——這些人里即有色雷斯人,也有北非人,甚至還有一些希臘人和波斯人,各自所使用的武器裝備也大不相同。

在萬尼烏斯看來,象這樣無組織無記錄的隊伍基本就是炮灰。但考慮到青年公社里上千奴隸的感受,萬尼烏斯還真就不能把他們當炮灰來使用——而且,他也很期待看看曾經被羅馬人描述得牛逼無比的色雷斯人的斤兩。

厄爾維幾人的北方是萊茵河,西方是羅納河,東方則是汝拉山——萬尼烏斯認為,在後世,那山應該被叫做阿爾卑斯山——不過這一點他也不是很確定。

在羅納河的對岸,就是厄爾維幾人的對頭,波伊人。但真正使厄爾維幾人感到蛋疼的是,羅納河對岸的波伊人只是波伊人中的一部分——在他們的東邊才是波伊人的主力。所以一旦和波伊人開戰,厄爾維幾人不但要考慮周圍的諸多高盧部族諸如塞廣尼人、阿洛布羅及斯人、愛杜伊人的態度,還要當心他們會被夾擊。

于是,當萬尼烏斯的大軍踏上橋梁越過萊茵河時,守在大橋旁邊的厄爾維幾人非但不緊張,反而發出了歡呼,露出了「終于松了一口氣」的表情。

接下來,軟弱的「高盧奸」們興高采烈的當了帶路黨,一路指引著萬尼烏斯前往厄爾維幾人最大的鎮子厄爾維幾,共同商議應對波伊人的事情。

這次旅程消耗了兩天半的時間。而等到萬尼烏斯到達了厄爾維幾的時候,這里已經聚集了數萬戰士。

這些厄爾維幾人大部分都穿著皮甲,使用小圓盾和短矛——就如同日耳曼平民所組成的蠻族戰斗團一樣。

使用圓盾和劍的,被萬尼烏斯腦中的系統判定為「高盧劍士」的戰士也不在少數,但同時能夠裝備鎖子甲,被判定為「高盧精選劍士」的就是絕對的少數了——通常情況下,一群高盧精選劍士中,幾乎必然有某個厄爾維幾部族的首領。

見到日耳曼人那嚴整和沉默的部隊,厄爾維幾人便立即聚集了起來。

由于有厄爾維幾向導帶隊,聚集在當地的戰士們並沒有把日耳曼人們視作敵人,而是帶著好奇和驚訝的目光審視著這支隊伍——日耳曼人普遍比高盧人高出一頭到半頭,也更加強壯,這就足以贏得高盧人的嘖嘖贊嘆了。

更加使高盧人驚訝的是,和通常那些暴躁和愛夸耀的日耳曼人完全不同,這是一支沉默而嚴整的隊伍。盡管他們的裝備稱不上精良,卻非常整齊和統一,並不像高盧人那樣參差不齊和混亂。而行進間,除了偶爾能夠听到隊長傳達命令之外,絕大多數的日耳曼人,甚至包括女人在內,都沉默不語,似乎根本不會說話一樣。

讓厄爾維幾向導前去應付那些八卦的高盧人,萬尼烏斯選擇了一處平坦的空地下令安營扎寨。

于是,日耳曼青年公社的戰士們再次讓高盧人大開眼界——遵照萬尼烏斯在軍事學院里傳授的技巧,上千名日耳曼人迅速的分開,在各自隊長的帶領下從物資車上取下鐵鍬、鎬頭、伐木斧,分別進行「壕溝挖掘」「木材采伐」「營帳架設」等一系列工作。

而萬尼烏斯自己,則在讓奧維尼亞暫管營地,並讓阿洛尤斯帶領鄧克德里騎兵在營地周圍巡視之後,帶上三十九名日耳曼狂戰士,跟著厄爾維幾向導向著厄爾維幾鎮里走去。

盡管厄爾維幾鎮的規模很大,但想要在保證鎮民居住的同時讓數萬來自各部族的戰士都住進去,仍舊有些緊張——結果,除了諸部族的首領和他們的親族之外,大部分的戰士都在鎮外扎營,而諸部族的首領則陸陸續續的帶著各自的親族進入鎮子,和盧瑟一齊商議戰爭的事情。

因為日耳曼青年公社距離厄爾維幾路途遙遠,萬尼烏斯達到時,大部分的厄爾維幾部族首領和他們的軍隊都到達了,而萬尼烏斯進入鎮中心的廣場時,一群厄爾維幾首領正在等著他的到來——顯而易見的,向導們已經通報了萬尼烏斯的到來。

帶著驚訝和欣喜,盧瑟快步上前,將萬尼烏斯引入廣場,並為萬尼烏斯一一介紹諸多部族首領。

一邊單純的出于禮節和那些鬼才有興趣記他們名字的部族首領交談,萬尼烏斯一邊觀察著這些高盧人的情況——僅僅是廣場上,就有大概三百多名穿著鎖子甲的武士——從這一點上來看,自己要求每年提供一百件鎖子甲,實在是要少了。

雙方打過招呼之後,盧瑟就開始給萬尼烏斯介紹起當下的局勢來——在萬尼烏斯來之前,波伊人的使節已經來過了,態度強硬的要求厄爾維幾人交出凶手,給出賠償,並割讓土地——盡管對于日耳曼人到底會不會來有些疑問,盧瑟還是言辭拒絕了這些要求。

于是,眼下,波伊人和厄爾維幾人之間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厄爾維幾人目前已經聚集了兩萬五千多名戰士——考慮到各部族還要留下照料村鎮以及防御其它部族的戰士,這個數目已經接近厄爾維幾人動員的極限了。

波伊人方面,駐扎在厄爾維幾人西方,羅納河對岸的波伊人,據說已經聚集起了一萬名戰士。而在厄爾維幾人東方,汝拉山以北的地方,波伊人更是聚集起了兩萬多名戰士——這樣一來,即便有日耳曼人的援助,波伊人在人數上也佔了優勢。

更加糟糕的是,原本厄爾維幾人的那些盟友,眼下也都是更加親近波伊人的——那些部族七拼八湊也能聚集起兩萬多戰士——這樣一來,厄爾維幾人簡直就是岌岌可危!

——————————————————————————————————

補昨天的。中午更今天第一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