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海魂 正文 第九章 華麗的結局,崩壞的新章(三)

作者 ︰ 夏天的風和雨

「命令,左翼四艘輕型艦月兌離編隊,向達文波特轉進!」

愛爾蘭號戰列艦司令塔,艦隊臨時指揮官亨利上校佇立在沙盤前,將黑洞洞的背影留給他的下屬。[我搜小說網]『伍九文學書友上傳』

「右翼和中隊左轉向,結成戰列線!」

亨利上校的聲線有些嘶啞。僅憑一艘無畏艦和六艘老式戰列艦顯然無法照拂那四艘航速緩慢毫無防護能力的輔助軍艦,月兌離編隊獨走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也可能是最殘酷的喪鐘。

亨利的手下猜不出艦長此刻的心情,正如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看見明天的朝陽。坎貝爾朝左舷看了一眼,輕聲道︰

「祝……好運!」

地中海回援艦隊的巡航陣型迅速分崩離析,四艘輔助軍艦收到來自旗艦的命令後,開始調轉船頭。由舊船改裝而來的輔助軍艦拖著遮天蔽日的濃煙,踏上生死未卜的新征程,向西北方向的達文波特港狂奔。

半分鐘後,地中海回援艦隊右翼和中隊也開始亂糟糟的轉向動作。

這些老式戰列艦的艦長和核心指揮官都是訓練有素的老兵,但是以預備役形式存在的核心艦員制度注定駕駛這些老式戰列艦的水兵能力層次不齊。再者,愛爾蘭號戰列艦乃是服役不到一年的新銳艦,最高航速21節,而剩下的六艘老式戰列艦普遍存在艦體老化,動力系統陳舊等問題。服役年限最短的倫敦級戰列艦目前還能保持17節最高航速,但是1895年服役的威嚴號戰列艦只有在過載狀態下才勉強能夠達到16.5節。

混亂不可避免。從位于右翼的愛爾蘭號超無畏艦、莊嚴號和威爾士王子號老式戰列艦陡然提速並且向左轉向開始,陣型就月兌節了。

從12節經濟航速到牛刀小試的17節航速,服役不到一年的新銳艦幾乎不費吹飛之力,不過對于分別于1902年和1904年服役的莊嚴號與威爾士王子號老式戰列艦來說。那幾乎是要了老命,于是旗艦愛爾蘭號與莊嚴號、威爾士王子號卻漸漸拉開了距離。

右翼跌跌撞撞的繼續轉向。為了避免與右翼發生踫撞事故,位于中隊的威嚴號、海洋、仇怨、不懼號老式戰列艦開始放慢航速。當右翼隊尾的威爾士王子號戰列艦超越中間隊首的威嚴號戰列艦,整個中隊才重新加速,加入松散的戰列線。

回援艦隊浪費了二十多分鐘時間去調整陣型,第一偵查艦隊也沒閑著,四艘全速開進的戰巡順勢將交戰距離縮短至15公里。

15公里,這是一個令亨利上校頗為尷尬的距離,因為無論是威廉懷特爵士傾力打造的精品,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最優秀的戰列艦——威嚴級,還是世界上第一種使用水管鍋爐的老人星級。[無限升級]亦或是老人星級改進型——可畏級戰列艦和倫敦級戰列艦。它們普遍列裝的,定型于1895年的12英寸35倍徑的型主炮雖然極限射程超過22,870碼(20,),但是其有效射程卻只有14,860碼(13,)。還有,這些老爺艦們落後的觀瞄設備太過陳舊,根本無法支撐超遠距離炮戰。

老爺艦們的戰斗距離從來就不在15公里範圍外。然而遠距離炮戰卻是第一偵查艦隊的成名絕技。德國炮手有著殘酷的遠距離炮戰訓練和大量的實戰經驗,再加上德國在光學工業上的積累,他們能夠輕易在15公里外掀翻對手。

讓老爺艦們迫近德國人,貼身短打,博取一個未來還是讓老爺艦們與德國人保持距離,然後祈禱德國人的炮彈不到落在自己的頭上?

亨利面臨艱難的選擇,前者固然壯烈和熱血,甚至還有可能獲得意外驚喜,但是這無疑會加速老爺艦們的死亡。後者固然有益于繞道懷特島方案。可是回援艦隊距離懷特島太遠了,時間會幫助德國人閑庭信步般的擊沉這些不能還手的老爺艦。

「亨利,你得做出選擇,德國人不會給我們太多的時間……」坎貝爾提醒道。

「愛爾蘭對呂佐夫,莊嚴和威爾士王子對德弗林格爾,威嚴號、海洋對塞德利茨。仇怨、不懼對毛奇。」上校的視線終于從沙盤上移,他轉過身,迎著司令塔觀察孔照射進來的陽光,對他的下屬恬淡一笑︰「讓老爺艦與德國人拉開距離,向懷特島以西運動。如果我們能夠支撐到那一刻,或許還可以與懷特島海岸炮台形成交叉火力……」

機要員記錄亨利上校的命令並且交由艦長簽字。亨利從上衣口袋里掏出鋼筆落款,但並沒有急著將電報本交還機要員。

「還有一封電報需要即刻拍發。」亨利上校望著一頭霧水的機要員,帶著些許的難堪和些許的期盼,輕聲道︰「回援艦隊實力有限,除了上帝,能夠拯救我們的還有剛剛明碼呼叫發出警告的科林伍德號。讓電報室向科林伍德號發報,請克萊門特萊伊上校看在不列顛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形勢萬分緊急,機要員接過電報本,馬不停蹄的折回電報室。

司令塔重新沉寂下來,盡管亨利上校竭力裝出胸有成竹的樣子,但是失敗的情緒仍舊如病毒般蔓延開來。亨利上校無意去苛責他的下屬,因為任何鼓動在第一偵查艦隊和海蒂西萊姆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從海軍兩個系統中抽調和補充至大艦隊「計劃編制之外」的愛爾蘭號擔任正副艦長而素有齷齪的亨利與坎貝爾在死亡面前對視了一眼,到有了些泯恩仇的感覺。

「如果能夠活著回到樸茨茅斯,去酒吧喝一杯怎麼樣?」

「榮幸之至!」

(華麗的分割線)

拉近距離後,第一偵查艦隊開始放慢航速,有經驗的水兵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安東炮塔準備完畢!」

「布魯諾炮塔準備完畢!」

「凱撒炮塔準備完畢!」

「多拉炮塔準備完畢!」

呂佐夫號戰巡的火控中心,火炮術語此起彼伏。為了一次精準的射擊。從負責測距和計算方位角度的主炮觀瞄塔到觀測落點的瞭望塔,從計算相對航速的艦底測程部門到負責輸入數據解算諸元的參謀團隊。從紅著眼楮的槍炮長到炮塔內脖子上掛著防毒面具的炮長,從水線下方的彈藥庫裝填手到最上方的炮塔操作手,整艘軍艦都用上了全力。

槍炮長扭頭看了看雙手環胸沉默不語的海軍中將,王海蒂伸手微微壓了壓軍帽,槍炮長會意,按下射擊電鈕,打響了樸茨茅斯海戰的第一炮。

淒厲的蜂鳴器響徹甲板,耳朵里放著耳塞的瞭望員小心翼翼的將腦袋探出瞭望塔裝甲堡,望著艦艏那兩門背負式的安東和布魯諾炮塔。

開火了,巨大的炮口猛地爆出兩團火焰。濃煙頓時籠罩在炮塔後方的甲板上。標準排水量三萬噸的戰巡艦體微微顫動並且向右橫移,艦身在右舷側拍出層疊的細碎的波紋。

「16時38分,呂佐夫對愛爾蘭,第一輪全炮塔左半炮射擊!」

目睹這個星球上最壯麗最令人血脈噴張一幕的瞭望員收回腦袋,背靠著擁有裝甲防護的護欄。掏出鋼筆在瞭望塔日志上記錄。

(華麗的分割線)

「16時40分,呂佐夫對愛爾蘭,第一輪炮擊,四枚穿甲彈,左舷遠彈!」

摩擦空氣的呼嘯聲剛消失,巨大的爆炸聲接續而來。四枚穿甲彈濺落在愛爾蘭號戰列艦左舷大約150米外,成噸重的海水被轟上天空,又狠狠砸在海面上。

半蹲在瞭望塔一側,抓著話筒的哈里森顯然被六百公斤級穿甲彈巨大的破壞力驚嚇到了。年輕人捂著嘴,望著摻雜了硝煙的水柱,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羅賓遜沒有時間安慰可憐的新人,他熟練的操控瞭望塔裝備的方位盤,測量呂佐夫號的方位角。

「哈里森,這他媽的是戰爭!」方位盤延伸的基線對上15公里之外的呂佐夫號。羅賓遜飛快的念出了刻盤上的數字︰「別愣著了,快向火控塔報告,呂佐夫號方位97!」

得益于外銷艦身份,英國主力艦普遍裝備的半自動化德雷爾火控系統和自動化程度更高的倫坡火控系統在愛爾蘭號火控指揮塔全無蹤跡。缺乏彈道計算機的輔助,負責操縱射擊盤的炮術參謀就好像海軍部綽號「阿瑟王」的那個暴君,焦頭爛額的支使他的下屬。

「瞭望塔?」

「方位97!」

「觀測塔?」

「距離16700碼!」

「艦底測程艙?」

「航速25節!風向西南,風力一級!」

炮術參謀將各項測距值人工輸入距離平均儀,求得平均測距值後再將平均距離連同艦體搖晃、風向等數據輸入射擊盤,經歷復雜的運算後求出最終的射擊諸元。

射擊諸元被反饋至愛爾蘭號每一座主炮塔,液壓驅動的13.5英寸主炮塔在操作手的驅使下微微修正方位與俯仰角。

「a炮塔準備完畢!」

「b炮塔準備完畢!」

「p炮塔準備完畢!」

「x炮塔準備完畢!」

「y炮塔準備完畢!」

射擊指揮台上,一盞盞象征著可以發射的指示燈依次亮了起來,這時,一枚350毫米穿甲彈在距離愛爾蘭號左舷25米處爆炸。

爆炸裹挾起的水柱微微搖晃戰列艦艦身,炮彈破片爬上愛爾蘭號由單薄的造船鋼構成的上層建築,發出淒厲的摩擦聲。

「16時40分,呂佐夫對愛爾蘭,第三輪炮擊,一枚左舷近失彈!」

火控塔內回蕩著觀測塔羅賓遜上士氣急敗壞的聲音,于是愛爾蘭號的炮擊動作因為這枚近失彈小小的停頓了一下。炮長和炮手們仔細檢查炮塔服役狀態後將完好無損的消息反饋至火控塔,槍炮長按下射擊按鈕。

回蕩在炮塔內的電鈴聲就好像戰斗號角,伴著炮長的嘶吼聲,第一枚13.5英寸被帽穿甲彈出膛。(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國海魂最新章節 | 大國海魂全文閱讀 | 大國海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