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海魂 第二部 炮聲 第二章 赫爾戈蘭灣的炮聲(五)

作者 ︰ 夏天的風和雨

「就連英國人的盟友都不能確定英國是否會參戰,中校,你怎麼敢篤定英國會加入戰爭?!」海軍內閣大臣[1]喬治-馮-穆勒上將氣勢洶洶的責問道。

毫無疑問,七月初提前召開的海軍部例行情報通報和分析會變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長達三個小時的會議,除了達成7月中旬開始例行夏秋季巡航訓練的決議和將參加會議的外交庸才威廉二世糊弄走,就只剩下了海軍元老派與少壯派之間無休止的爭執。

德皇在外交上的「天賦」出席會議的海軍高級軍官心知肚明。1905年3月31日,威廉訪問摩洛哥丹吉爾,與摩洛哥毫無利益瓜葛的德皇突然頭腦發熱口出狂言,宣稱支持摩洛哥獨立,此事引起了軒然大波以至于摩洛哥的保護國法國在英國人的支持下陳兵邊境,德法兩國劍拔弩張;1911年,法國入侵摩洛哥,德皇威廉再次站出來發表措辭強硬的演講,宣稱法國人侵犯了德意志在摩洛哥的利益,話音未落,豹號炮艦已經開進摩洛哥阿加迪爾港,而當時德國在摩洛哥僅有幾家名不見經傳的商社和幾名德裔投機商。

有皇帝在場,一切有關外交的事物就會向糟糕的一面發展,這不僅是德國外交部有識之士的共識,海軍部頭頭腦腦對此也供認不諱。于是海軍部官員在皇帝面前竭力保持淡定,試圖將皇帝的注意力從巴爾干半島拉回來,轉移到7月中旬即將開始的海軍夏秋季巡航海訓上去。結果海軍成功了,皇帝威廉興高采烈的宣布他將會在大洋艦隊出海的那天趕去基爾,為參加年度海訓的艦隊送行,隨後他將前往北德意志的森林狩獵。

皇帝走後,會議室里的和光同塵瞬間煙消雲散,將軍們開始為英國人在沖突中是否會采取中立立場而爭論不休。陸軍出身的海軍重臣和長期遠離一線擔任閑職的元老堅持讓陸軍速戰速決結束一切,海軍至多派出輕型艦艇騷擾法國、比利時沿岸,牽制和威脅協約國西線戰場的側翼,而英國人則會在沖突中保持中立,內閣海軍大臣喬治-馮-穆勒上將對此深信不疑。

「在德意志陸軍的摧枯拉朽的攻勢面前,英國那支戰術陳舊保守的‘袖珍陸軍’能有多大作為?大英帝國的海軍確實厲害,可有水雷和大洋艦隊的保護,英國人還能將他們的大艦隊開進易北河不成?英國人不保持中立,難不成還想讓德意志陸軍駐馬蘇格蘭高地?!」頭發花白的老將穆勒望著一臉不屑的埃里希-雷德爾中校,倚老賣老道︰「年輕人,有想法是好的,不過用危言聳听來博取名聲可就要不得了……」

「如果陸軍沒能速戰速決呢?」年輕的雷德爾稍稍抬起頭,反問道。

「雷德爾,你不要命啦!」宅男扯了扯雷德爾的衣服,瞄了瞄坐在前排面無表情的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元帥和陰沉著臉的公海艦隊總司令阿爾弗雷西-馮-英格諾爾將軍,壓低聲線惶恐不安道︰「想想我這二十年的遭遇,言多必失見好就收從來都是顛不破的真理!雷德爾,快坐下來!」

會議召開之前,雷德爾作為東道主邀請王海蒂、魏格納在海軍總部附近的一家酒館小酌了幾杯,三兩杯啤酒下肚,醉意翻涌的宅男再也關不住話匣子,不管不顧的吐槽起來。從提爾皮茨時代開始就含混不清的海洋戰略到鎖在海軍部總部櫃子里的那份戰爭預案,從意大利人的兩面三刀到小日本的無恥殘忍,胸有點墨賣弄風騷的宅男罵了個遍。王海蒂不明白中午還奉勸他謹言慎行的埃里希-雷德爾怎麼轉過身就把他在酒桌上吐得槽在高層會議上復述一遍,沃爾夫岡-魏格納還敢在一旁幫腔。

一朝被蛇咬二十年怕井繩的宅男苦口婆心的勸告雷德爾,可惜雷德爾一臉決絕不為所動。盡管作為海軍情報處第一副處長的他只能坐在議室的邊緣,在他面前的都是璀璨將星重臣宿老,可年輕的雷德爾卻毫無懼色,一如1898年海軍辦公室那個執著的秘書海蒂-西萊姆!

「如果日本根據《英日同盟》加入協約國,膠州灣、加羅林群島和新幾內亞失相繼失守,東亞艦隊的破襲戰該怎麼繼續?如果兩面三刀腦門上印著反骨的意大利人保持中立,亞得里亞海的那支地中海分艦隊該何去何從?如果陸軍陷入持久戰,英國人加入戰團並且封鎖我們的海上運輸線,大洋艦隊該怎樣反擊?」

「陸軍怎麼可能……會……陷入持久戰……」仿佛被人掐住了喉嚨,穆勒將軍咄咄逼人的氣勢戛然而止,理屈詞窮的他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如老僧坐定一般的提爾皮茨元帥端茶杯的手頓了頓,狐疑的眼神掃過倔強的雷德爾,又撇過頭瞧了瞧小心翼翼的王海蒂,臉色愈發陰沉。

****

激烈的爭執後,海軍依然沒能確認英國人是否會參戰,這也沒什麼好丟人的,不止德國外交部吃不準英國人的態度,就連英國外交大臣也輕易不敢為惶恐無助的法國人背書,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強調英國國王、首相和外交大臣都沒有宣戰權,決定權在議會手中。

海軍部雖然沒能確認英國人是否會參戰,但對于海軍的戰前準備卻有了明確的規劃。

大洋艦隊夏秋季巡航訓練將會在7月14日左右開始,鑒于歐洲緊張的局勢,演習的地點就放在挪威峽灣。

為了威脅協約國的海上運輸線,大洋上的襲擊艦和加煤船應按照預定方案行動,與此同時,位于亞德里亞海的地中海分艦隊在戰爭爆發後應該盡快離開意大利並且盡可能的靠近奧斯曼土耳其,拉攏並威懾土耳其政府;至于孤立無援的東亞艦隊,海軍部允許施佩伯爵在拖住英法遠東艦隊和日本聯合艦隊的前提下自由行動。

海軍總參謀部的組建也被提上日程,海軍情報處第一副處長埃里希-雷德爾晉升為海軍上校,調入新組建的海軍總參謀部擔任作戰參謀。英格諾爾的大洋艦隊司令部和海因里希親王的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職能和防區被重新劃分,一旦戰爭爆發,大洋艦隊將迅速集結在易北河、杰德角、威希河和埃姆斯河河口地區,以防備實力強橫的英國大艦隊;海因里希親王的波羅的海艦隊將由一些老式艦艇組成,他們的任務是防備日俄戰爭後僅剩下幾艘老邁不堪的艦船的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刺伺機威脅北極熊的側翼。

由老式戰艦組成的第四、五、六預備役艦隊開始局部動員,船塢里封存的後背艦開始檢修,所有擔任訓練任務的艦只應做好改裝成輔助船的準備,預備役海軍官兵必須盡快向所在地軍隊動員部門報道,等待海軍部的動員令。預備艦隊的編組工作和預備役艦員的戰前訓練、預備役軍官的突擊培訓都是大工程,好在帝國有著良好的動員體系,在預備役艦隊動員參謀的努力下,預備役艦隊恢復戰斗力是遲早的問題。

位于英吉利海峽多萊雷場和北大西洋雷場建設應該加速。鑒于赫爾戈蘭灣的重要性,赫爾戈蘭灣防御圈司令部被組建,兵力由若干支巡洋艦分艦隊和驅逐艦分艦隊、位于赫爾戈蘭島上的海岸炮、潛艇和飛艇部隊組成,第一偵查艦隊擔任預備隊,總司令一職將由弗蘭茨-馮-希佩爾少將兼任,希佩爾的首席參謀海蒂-西萊姆中校作為副司令負責具體工作。

「赫爾戈蘭灣防御圈副總司令?!」

已經成家立業的王海蒂就差沒將小人得志寫在臉上,他捂著高富帥的那顆既奢望建功立業留名青史又懼怕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矛盾之心,慶幸他可以不用呆在如鐵棺材一般的戰艦上出海巡航作戰。

「躲在安全的地方胡亂指手畫腳一番就能旱澇保收,這才是穿越客應該做的事,至于怒海爭鋒血染海疆,去他妹的!」

****

在德意志海軍總參謀部成立之前,海軍部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高效率過,幾個小時的時間便將海軍未來幾個月的行動方案規劃的七七八八。會議結束後,肩負使命的一線指揮官和總部的部門長官們火急火燎行色匆匆,如潮水一般散了去,提爾皮茨慢條斯理的喝完了被子里的茶水,喊住了大洋艦隊總司令英格諾爾。

「將軍,我想知道鎖在海軍部櫃子里的海軍預備方案究竟是什麼。」兩鬢斑白的提爾皮茨元帥問道。

自風險理論破產以後,威廉二世對提爾皮茨的聖眷一日不如一日,皇帝的新寵愛德華-馮-卡佩勒將軍對他的海軍大臣王座虎視眈眈,1913年弗里德里希-馮-英格諾爾取代沃爾夫岡-魏格納遠房表叔海寧-馮-赫岑多夫成為公海艦隊司令,提爾皮茨對海軍僅有的一點實際控制權也被架空,一戰前,提爾皮茨除了擁有崇高的威望,就只剩下了一些人事權。由黑林根中將起草的那份據說每年都在完善的海軍戰略預案大洋艦隊的締造人提爾皮茨甚至沒有過問的權利。

被海軍官兵戲稱「皇帝的應聲蟲」的弗里德里希-馮-英格諾爾總司令[2]慘笑了一聲,那嗓音很低沉但卻帶著幾百萬伏電壓,讓提爾皮茨焦頭爛額,繼而火冒三丈。

「元帥,不瞞您說,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海軍預案……即使有,那也只會在皇帝的腦海中!」

注釋

1.海軍內閣大臣︰德意志第二帝國政治結構有些類似于紅色中國,有兩套行政班子,海軍內閣大臣是德皇宮廷的職務,相當于皇帝的海軍顧問。

2.萊茵哈特-舍爾將軍一戰後出版的《一戰中的大洋艦隊》上記載英格諾爾是在一戰前夕成為大洋艦隊司令,這並不準確。

ps︰大家能看出點什麼端倪了嗎?有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國海魂最新章節 | 大國海魂全文閱讀 | 大國海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