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說世界 第二卷 游走江湖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定

作者 ︰ 凡塵書生

跟著苗大方上了城頭,下令所有九城戰兵戒備,要是有任何人沖擊城門,一律格殺勿論。

看戲當然是要站在最高的地方看,何況是天朝最精銳的兩支騎兵和天朝強軍御林軍相斗,這個時候雙方完全是陷入近身搏斗之中,御林軍的騎兵根本失去了重騎應有的效果,反而驃騎車騎的騎兵,用馬入神猶如手臂一般揮使自如,控馬近身撞擊,扭轉踩踏,雖然無法揮出重騎的沖擊力,可卻在毫無奔跑的情況下把重騎猶如千斤重的撞擊力揮了出來,這根本就是瞬間的爆力,御林軍無論是人還是馬被撞擊到不是連帶著後面的人一起被撞飛出去,就是被撞得爆裂開來、血肉粉碎。

單眼前的戰況來看,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御林騎兵跟驃騎車騎雖然同樣是騎兵,可卻相差上十萬八千里,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騎兵;如果說是整個御林軍的話,還有可取之處,御林騎兵跟御林步軍卻是配合有法,處處節制住驃騎車騎,使得驃騎車騎無法像一開始一樣揮出自己強大的爆力,但是驃騎和車騎的戰斗力卻絲毫沒有減少,反而坐騎無法揮出爆破撞擊力的時候,個人的戰力卻明顯的提升了。

驃騎營所配備的兵器有長槍還有短斧,而車騎營同樣也有配備長槍,另一樣兵器卻是斬馬刀,兩營的騎兵似乎早預料到會生近戰搏斗,手中的長槍根本無法揮出應有的作用,因此兩營人馬早早將手中的長槍就地形成一個長槍拒馬陣地,使御林騎兵損失慘重,跟著再短兵相接,御林軍完完全全被兩營騎兵牽著鼻子走,而且至今還沒有覺。

看來方信忠真的老了,完全沒有現這一點,就連燕玉書也沒有覺,當局者迷啊!

苗大方在城頭上看著戰局感慨了一句,跟著想到要是自己的九城戰兵對上驃騎車騎又會是怎樣的光景?驃騎車騎兩營不僅有得高的戰力,更可以稱為強兵中的強兵,就連自己的九城戰兵跟他們比起來也要遜色一籌,真是可怕啊,怪不得歷代皇帝要將兩支騎兵放在皇陵左右,皇陵就在京城的南城,只要京城有什麼風吹草動,皇帝就可以立即出信號調動兩營騎兵救駕,看來不單是天朝四衛拱衛京城,兩營兩萬騎兵才是真正的主力。

御林軍三萬兵馬,竟然被驃騎車騎四千騎兵搞得人仰馬翻,嗤嗤,要是兩營騎兵全到御林軍不就只有被吃掉的份?

想到這里,苗大方心中一緊,對了,這里有四千騎兵,那麼還有一萬六的騎兵去哪里了?京城各處都沒有動靜,完全就沒有想到驃騎車騎會行動起來,就連驃騎車騎四千騎兵到這里的時候自己才知道,這行動未免太過隱秘了吧?

方信忠駕馬到燕玉書身邊焦急著說︰「這樣下去不行,要真的吃下這四千騎兵,御林軍最少都要折去三分之二的兵馬,而且驃騎車騎還有一萬六騎兵未動,一旦將我們包圍那麻煩就大了。」

燕玉書也是看得焦急萬分,這些御林軍自己可是有份訓練的,看著一個個死去自然心痛無比,心下一狠咬著牙對身邊的方信忠說︰「方叔,放信號,讓燕家死士全軍出擊。」

方信忠一听卻是遲疑了起來︰「這……」心中卻是不舍。

「不必了。」

忽然,兩人听到一個聲音,紛紛回頭一看,卻是騎著匹赤紅馬單騎而來的李天山。

李天山一出現,卻把苗大方的目光吸引了過去,怎麼這麼像天隱客?他們是孿生兄弟嗎?

燕玉書眉頭一皺,卻沒有說什麼。

李天山也沒有多說廢話,一個飄身上升騰飛而起,竟然人有些看不清的感覺,當反應過來的時候,李天山已經站在苗大方身邊。

九城戰兵一愣隨即對李天山張弓拔弩,刀兵相對。

苗大方卻是看著李天山沒有說話。

李天山笑道︰「別緊張,我們不是敵人,九城兵馬司都尉苗大方接旨。」說著,李天山從袖口中拿出了一道聖旨。

一看到黃絹,苗大方沒有遲疑直接下跪領旨︰「臣苗大方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驃騎車騎兩營意圖造反,向令苗大方令九城戰兵歸李天山統帥,共同殲滅逆賊,欽此。」

听著李天山念完,苗大方心中覺得有些別扭,可還是恭敬地接旨,然後仔細看著聖旨上的印鑒,是真的玉璽。

可,這個李天山又是誰,怎麼沒听說過這號人物?

李天山似乎看出了苗大方的心事,笑著說︰「我,就是李天山。」

苗大方有些愕然看著李天山,久久沒有反應過來。

李天山卻轉過身,一副威風凜凜之勢在城牆上對下面大喝︰「九城戰兵協助御林軍,強弩強弓準備對準驃騎車騎兩營亂賊,御林軍各部散開,轉為包圍之勢,結陣成盾,拒擋亂賊,以防突圍。」

九城戰兵听到李天山下令,立即行動了起來,畢竟苗大方已經接旨了,如果自己再不動的話,那就是抗旨,抗旨那可是死罪,自己死不要緊,可是家中的親人如何?

九城戰兵的親人都是居住在京城內的,不然皇帝都不會放這樣一支強軍在自己身邊。

張獻、劉勝一覺御林軍邊抵抗邊後撤,心中大感不妙,急忙下令︰「沖出去,千萬不能讓他們形成包圍圈。」情知一旦被包圍,那就必死無疑。

可是一切都太晚了,九城戰兵既然加入戰陣,就不會有任何的遲疑,在御林軍後撤的路上提前布下跟驃騎車騎先前一樣的拒馬槍陣,這些槍大部分還是來自驃騎車騎兩營的。

瞬間,情況完全被扭轉了過來,驃騎車騎兩營的人馬已經別包圍了起來,就跟活靶子一樣,等著被射成馬蜂窩。

李天山再次下令︰「御林軍後撤五十步,持槍準備投射,九城戰兵自由射擊,放,御林軍投槍。」一連串的命令下來,兩支軍隊竟如李天山的左膀右臂一樣,揮使自如。

天朝四衛之一的玄武衛統帥王杰城意圖謀反,死于亂兵之中,王杰良帶兵闖**,被王皇後下令梟示眾,而王勛輔卻被收押天牢之內。

車騎營副將張獻及兩千車騎兵,叛亂被射殺于東城門下。

驃騎營副將劉勝及兩千驃騎兵,叛亂被射殺于東城門下。

京城車騎營主將張瓊及驃騎營主將程由全家數百口下落不明,皇陵兩側只剩空營,張府和程府僅剩行將入木的家奴在看守。

王皇後親自出面安撫群臣,同時宣布孝宗帝龍御歸天,更拿出孝宗帝生前所立下的聖旨,冊封三皇子朱照為帝號靖德帝,王皇後冊封為皇太後,輔助新帝共掌朝政。

六部除兵部外空缺的職位由六部共同篩選人員,上奏後任命。

燕玉書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九城兵馬司都督,令天下兵馬大元帥頭餃。

方信忠卻上奏懇請辭去官職,閑賦家中,安享晚年,皇太後冊封為驍勇伯,寓意其一生驍戰英勇,為國立下無數汗馬功勞(一直居住在燕府中)。

李天山,一個令人模不著頭腦的名字,沒有人認識的人卻被任命為御林軍統帥,許多大臣直接認為肯定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御林軍,被皇太後賞識提拔起來的。

原九城兵馬司民知事郭子誠被任命為錦衣衛都指揮使,這使被李天山親手活抓的郭子誠大感意外。

同時,林世豪被任命為錦衣衛副指揮使。

王成被任命為錦衣衛同知。

苗大方被任命為九城兵馬司兵知事。

苗二方被任命為九城兵馬司民知事。

一干人等皆有封賞,許多感到莫名其妙的大臣卻不敢多語,畢竟京城已經在皇太後的掌控之中,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官好,雖然都知道王勛輔叛亂,卻沒有人提這事,還是皇太後自己提出來的,但群臣紛紛上奏皇太後大義滅親當為楷模雲雲;而且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就是皇太後殺了一大批官員勛貴,這些官員勛貴都是跟著王勛輔一起鼓噪鬧事的,因此無論是官職還是勛貴家中的財富,這些才是最實在的,更何況六部除兵部外的空缺官職都由六部內選,兵部尚書燕玉書更是言明不會插手其他五部的事情,這無疑少了個強勁的對手,最令人眼饞的就是工部尚書一職,一場無形的爭斗又開始波濤暗涌起來,根本沒有人再去關注孝宗帝是怎麼死的。

何況有個賢明、大公無私的皇太後,群臣更是放下了心。

當就在方信忠告老後,又一個人出來上奏要告老還鄉。

這個人就是刑部尚書,劉瑞,他覺得孝宗帝之死太多疑點,要求徹查,卻被同僚的聲音徹底打壓了下去,這使他火冒三丈,毅然辭官。

但在皇太後的再三挽留下,劉瑞終究離開了刑部尚書的位置,卻被皇太後安排去了錦衣衛擔任管事,這卻是為劉勝新設的一個職位,按皇太後的話來說︰錦衣衛中有太多的冤案生,必須要杜絕。

這個錦衣衛管事的權力範圍卻比刑部尚書還要大,不僅有督察百官之責,更有監軍、刺探的權力,這使得劉勝的不降反升。

連新任錦衣衛都指揮使郭子誠都對劉勝恭敬萬分,並非是因為劉勝的權力,而是因為他的為人,但是錦衣衛中卻出現了一個大問題,京城錦衣衛幾乎被殺絕,一切班底都要重新建立起來,需要從全國各地抽調人手進京,郭子誠跟是上奏要求廢除錦衣衛高手等職位,直接訓練出錦衣衛;得到皇太後的批準,同時錦衣血軍交由林世豪同王成掌管,補充人員;在這一戰中很多人都現錦衣血軍驚人的戰斗力,真的可以達到以一抵百的地步。

而天朝四衛,九城兵馬司的人出去走了一圈,現除玄武衛滿營地尸體外,其他三衛已經是人去樓空。

新軍副將關山月被正式任命為主將,訓練新軍拱衛京城。

同時,皇太後擔憂下落不名的天朝三衛和驃騎車騎兩營,令兵部尚書加緊訓練新兵,設立新的天朝四衛。

沒一、兩天京城又恢復了以往的樣貌,似乎從未生過什麼兵災戰亂一般,可是在東城城門的街道上那深入石板之內的血跡卻永遠也無法磨滅的。

京城大定。

可卻有一個人還沒有得到封賞,那就是帶著錦衣衛去追擊天隱客的傅弈之,皇太後的旨意是帶回人頭,要什麼有什麼。

除了天隱客外,沒有玩家知道天朝生了這麼大的變故,畢竟京城很少有玩家能接近,就算是接近了也會被驅趕出去,不然就是被直接殺死,所以沒有什麼玩家願意來白白送死。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說世界最新章節 | 神說世界全文閱讀 | 神說世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