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九龍秘籍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了然

作者 ︰ 天理之外

文揚和金萌仿佛連個不配合的觀眾,絲毫沒有滿足邵翾的表演,竟然兩個人很默契的都沒有接話,這讓邵翾非常的尷尬。輕輕咳嗽一聲,掩過尷尬,瞪了一眼滿面成就感的二人,無奈的搖搖頭,繼續說道。

1997年5月23日,林囡登上了天門山。在此之前,林囡對張家界天門山一無所知,完全是密友的極力推介。那時,請她唱歌、請她錄VCD、請她上台領獎的邀請絡繹不絕,可林囡卻厭煩了這紛繁的世界,一揮手把人間是非丟得干干淨淨。

後來林囡的心隨著天門洞的變化而激動著。一種肅穆、莊重、敬仰、向往的情緒油然而生。她說,她要朝拜天門。于是親自在小鎮上買了鞭炮、紙錢、香燭,到達山麓水庫邊,天門倒映水中,構成一幅極美的圖畫。林囡焚香化紙,將一柱香高舉頭頂,面朝天門長跪不起。她的臉色是莊重的、虔誠的。此刻,  啪啪的炮竹在山谷鳴響,人們看到了林囡眼角的淚珠。

沒有官方的指使,三千多個農民自發趕來看望林囡。在大都市,這種歌迷捧場的情景實在不足掛齒,但在大山溝里能見到這種亙古不遇的事,是足以讓林囡榮耀一輩子的紀念。林囡感動了,給農二哥們回報了一曲《走進西藏》,農民們下面叫︰「干脆唱著走進天門山好了!」

面對世界獨一無二的穿山溶洞,林囡連說了幾個想不到︰想不到世界上有這樣四周壁立、突兀九霄的奇山,更想不到在一千三百多米高的絕壁上有一個能容飛機穿越的天門!林囡的心隨著天門洞的變化而激動著。一種肅穆、莊重、敬仰、向往的情緒油然而生。她說,她要朝拜天門。于是親自在小鎮上買了鞭炮、紙錢、香燭,到達山麓水庫邊,天門倒映水中,構成一幅極美的圖畫。林囡焚香化紙,將一柱香高舉頭頂,面朝天門長跪不起。

正當一行人在絕崖奮力攀登,一個個都覺體力不支時,猛抬頭,崖壁上忽地抖落下來一條巨型紅色條幅︰「林囡你好!」那是天門山林場工人臨時趕制的。這一下,山上山下一片歡呼。

林囡心潮難抑,淚珠如泉。她第一次認識天門山的博大,更認識天門山人的質樸與善良。

在天門山小住幾天後,林囡以理智與勇氣作出了兩個決定︰一是正式提出將戶口從鄭州遷移到張家界永定區;二是在天門山選址造屋,要在這里住下來。

此消息一傳出,全國媒體嘩然!她的親朋好友、上司同事,都睜圓了眼楮︰這林囡腦子出毛病啦?倒是張家界150萬人民都為之高興、為之自豪,市長發話︰林囡可在張家界任何一個地方選址建房,而林囡哪里都不去,單看中天門山,就在山頂有樹有水的「寶葫蘆」地造了幾間木屋。圖紙是她親自設計的。屋後還撥了一塊菜園地。山下農民把木材一根一根從一千五百多米高的絕崖抬上山。一個月後,小屋建成了。

每當旭日在天際劃出一線紅,林囡即「聞雞起舞」,對著朝霞天風,練啊,唱啊,那嗓音沖破雲層,沖出峽谷,與霞光踫撞。這時,她突然悟出了天門山寺那幅古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的深刻內涵。對!藝術的追求就是要達到「山上無山山獨尊」的極致。也只有這種博大的心胸,才能使自己的「音樂元素」得到升華。林囡曾與友人談過人的四種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二是職業、仕途、名譽、地位;三是;四是宗教。只有進入第四種境界,人生才閃出亮點。難道這是林囡出家的早期思想萌芽?林囡喜歡和朋友逛寺院,開始是好奇,後來,她在听僧尼唱佛歌時,心靈忽地一陣顫抖。但是,在後來的實踐中,她不得不承認自己對佛音的理解僅存在于表面,十分膚淺,只有對佛經中的詞、意、曲、譜、音進行徹悟,才能得到它的真髓。她終于徹悟了曾經讓她激動,讓她不安,欲為又不敢為的一種決策︰出家。

有人揣測林囡出家,原因無非有四︰一是對現實不滿,出家欲逃避生活中的困擾;二是婚戀失意,看透了兒女間的情短意長;三是一時沖動,制造炒作材料,以哄抬自己;四是苦于在音樂界登峰造極,再突破很難,不如及早功成身退。雲雲。

今天,她終于坦言︰「以前的我並不快樂。」林囡說︰「我過去的生活表面上很豐富,可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內涵。唱歌、跳舞,成為媒體跟蹤的對象,這幾乎是我過去生活的全部內容,身不由己陷入了名利的追逐之中,歡樂是自己的,而自己的痛苦還要掩飾,戴著面具生活,永遠也不能面對真實的自己。」

邵翾不再說話,但是文揚和金萌卻知道,這個故事遠遠沒有完結,甚至,可以說是剛剛開始對視一眼,兩人繼續沉默,之等著邵翾說話。

邵翾也知道了兩個孩子的默契,也就不以為意,繼續他的游吟詩人生涯。

林囡上山之時是走的南麓,此時,舉例金靖業第二次上山,已經有了最少2、3年的時間了,誰也不知道金靖業在山上做了什麼,發生了什麼,這期間,唯一出現的一個怪事,就是歌手林囡的上山之後的閃電出家。

這本來也沒有什麼,也沒有人將這幾件事合在一起聯系,但是,根據邵翾的敘述,後來林囡的一段話,卻讓邵翾仿佛靈智大開,仿佛黑夜中尋找出口,一下子有了火光。

金萌對偶像的關注,其實遠在于一般人之上,所以,對于林囡出家的動機和初衷,也遠在一般人之上。

據金萌說,林囡是曾經走紅大江南北的歌手,九七年下半年曾經神秘失蹤,後來傳聞她在美國遁入佛門。林囡出家幾年後,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座寺院中,姜昆邂逅了一身僧裝的她,一身黃衣僧侶服,潔淨的剃度代替了當演員時頭上的發飾,面色紅潤目光有神,某種純之又純以至于無塵的精神充溢在她的每一個舉動中!姜昆問道︰「當初你為什麼要出家?」林囡淡淡地回答︰「我沒有出家,是回家了!」其實林囡出家一直是個謎,用她自己的話說;以前的我並不快樂,我過去的生活表面上很豐富,可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內涵。經常成為媒體跟蹤的對象,這幾乎是我過去生活的全部內容,身不由己陷入林囡了名利的追逐之中,每當獨自一人時,我就情不自禁地要思考︰難道我這一生就這樣下去,自己表演,也表演給人看,歡樂不是自己的,而自己的痛苦還要掩飾,帶著面具生活,永遠也不能面對真實的自己。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干什麼都比較專一,不喜歡敗在某個人的盛名之下,也不願意在藝術實踐上保持一個風格。包括為了生活的煩事而接觸宗教,我也是傾心盡意,一往深情,我看《聖經》,看《古蘭經》,幾乎所有的宗教性書籍我都感興趣,但這也是在選擇,一直尋找能寄托我這顆心的歸宿。不瞞你說,在舞台上我雖然失去了自己,但在生活中我還沒有失去尋找自己的勇氣。」「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得道了,從‘六字真經’中領悟了道。在對‘嘸嗎呢唄嘛哞’的永不停息的誦念之中,我忽然獲得一種被什麼提升的感覺。于是,我知道這是‘法喜’,所謂‘法喜禪樂’就是指這個。于是,我覺得我應該出家,我把塵世中的煩惱和過去名利場的經歷、成績、榮譽、教訓全都拋諸腦後,我尋找原本蘊藏在我們每個人心靈之內的那麼一種清靜的覺醒,那麼一種安寧的本性的沖動,然後潛下心來,慢慢領會自然與人類生來即已具有的和諧與真諦。

林囡到天門山的時候,大約是五月。正逢小滿。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YNG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南方地區的農諺則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故此在這一天,前後,天門山的雨水一般是比較豐厚的。但是這一年的天門山恰恰相反,時逢春旱,林囡在山上轉了許久,雖然見到風景綺麗,春光融融,但是並沒有看見傳說中仙雲繚繞。都說天門洞中年氤氳蒸騰,景象變幻莫測,時時有團團雲霧自洞中吐納而出,還時常伴有霞光透洞而出。然而林囡此行不順,並未見到這般神奇景色。正當她失望之際,卻見天門洞右側絕壁之頂,忽瀉洪水,滔滔不絕。林囡一時興奮順著水流走上前去觀看,卻發現出水之處並無任何水源。不由大感神奇。

文揚突然月兌口而道,「天門翻水。」

邵寰點點頭,「沒錯,林囡所見的正是天台山有名的天門翻水。」

看著金萌好奇的目光,文揚自動的接口說道,「「天門翻水」,是天門洞右側絕壁之頂,會在旱季晴天忽瀉洪水,而出水之處並無任何水源的現象,本地人基本都多次目睹過這一奇特現象。更為神秘的說法是,出現翻水的年份總與發生重大歷史事件或自然災害的年份吻合。」

「難道說?」金萌不由得緊張起來。

邵寰有些沉重的點點頭,「是的。當時天門山上,正在發生一件大事。」

這章會修改,今天喝多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茅山九龍秘籍最新章節 | 茅山九龍秘籍全文閱讀 | 茅山九龍秘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