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顛倒眾生 第二卷 新的人生 第五十一節 圓明院遺物

作者 ︰ 代月嵐

在我國自古即認為紫檀是最名貴的木材之一,它深受皇家及王公貴族的喜愛,屬于紫檀屬的木材種類繁多,但在植物學界中公認的紫檀卻只有一種即小葉檀,其余各類檀木則被歸納在草花梨木類中。

從明代開始紫檀為皇家所重視,截止到明末清初,率當時世界所產紫檀木絕大多數盡匯集于中國,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過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節不直,根本無法使用。

清代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緊缺,皇家還不時從私商手中高價收購紫檀木。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購紫檀木的記載。這時期,逐漸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不論哪一級官吏,只要見到紫檀木,決不放過,悉如數買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織造機構。清中期以後,各地私商囤積的木料也全部被收買淨盡,這些木料中,為裝飾圓明園和宮內太上皇宮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緒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壽過後已所剩無幾;至袁世凱時,遂將僅存的紫檀木全數用光。

歐美等西方人士較中國更重視紫檀木,因為他們從未見過紫檀大料,認為只可作小巧器物。據傳拿破倫墓前有五寸長的紫檀木棺槨模型,參觀者無不驚慕,以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見到許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盡在中國。于是多方收買,運送回國。現在歐美流傳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從中國運去的。

「要是這個是從清宮里流出的,那就發發了。」耿雲嫣擦擦滿嘴的口水,然後接著檢查第二個木箱子,這是一個比A4復印紙略大的木箱。

雖然這個木箱比前一個大不少,但卻明顯輕于前一個箱子,該箱通體透綠,木質散發出獨特的檀香味,箱面雕刻著一幅栩栩如生的仕女圖,耿雲嫣好奇地伸出一根手指在箱面上刮刮,一層晶瑩剔透的絮狀結晶物立刻被刮了下來。

「哇靠,居然是綠檀,不曉得和前一個箱子比,哪個更貴一些。」耿雲嫣掛在嘴角的口水已經流成小溪,她對木材的知識完全歸功于後世的那些娛樂綜藝節目。那些欄目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觀眾,任何刁專古怪的難題都能用來為難藝人,其中有一檔節目是在電視連續劇《霧里看花》紅暴時上檔的,而節目用來為難她的正是一些古董家具。

「和眼前這些比,那個什麼鬼節目拿出來的皇家御用就跟歪貨一樣。」包著綠檀箱子一陣撫摩,最終將它也塞進了背包。

最後的箱子耿雲嫣從它的大小上推測,里面裝的因該就是現金,用手抱抱,果然沉得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將整個箱子搬了出來,她的雙手因為箱子的重量而輕微發抖。

「怎麼辦,要如何把這麼重的東西般回家去。」耿雲嫣為難了起來。

這個箱子木色金黃而溫潤,箱面上浮雕著佛家八寶紋,她好奇地看著箱子側面,這箱子的木料紋理清晰,如行雲流水般非常美麗,最特別的是,木紋中常見的有很多木癤,這些木癤亦很平整不開裂,呈現出一張張美麗動人的圖紋。

耿雲嫣輕輕地撫過一個如同少女臉龐般的木癤,「莫非是黃花梨木?」她為這木質的美麗而暈眩。

又一個小時後,她終于氣喘如牛地將著三個箱子運上了山坡。

「不行了,要被累死了。」汗水已經浸透她的全身,但想到必須暫時拋下其中的一個,她又覺得心如刀絞。這般美麗的物品,叫她如何舍得放手。

于是在天微微亮,遠處傳來清潔工人掃地聲時,她終于將這三個箱子全數搬到了床前。

「累死我了。」耿雲嫣忍不住地抱怨,四肢因為體力透支而止不住的顫抖。

受這翻折騰,直到七點二十父親前來叫她起床時,她還沒有緩過氣來,耿向國詫異地望著精疲力竭的女兒,耿雲嫣連個笑容也擠不出來。

「睡姿不佳,半夜滾下床撞到了頭。」她的聲音比深宮怨婦還要哀怨,她的臉色不用化妝也能去演鬼片。

「要不今天你別去運動會了,我給你寫假條。」耿向國心疼地替女兒揉著後腦勺。

「不曉得媽媽還要住院多久。」她若無其事地詢問父親。

「估計短時間內出不來。」耿向國的表情非常精彩,于是父女兩人又一翻閑話家長,對話中父親不停地抱怨,好象前幾天母親又鬧了一些荒唐事,導致她原本近在咫尺的出院日期又變得遙遙無期了。

听到這些話耿雲嫣的頭又劇烈疼了起來,十分鐘以後,父親對她叮囑了一翻,留下一張請假條然後出門給母親送飯去了,確定父親走遠以後耿雲嫣強咬著牙關爬了起來。

從床下依次拖出三個箱子,一一進行實驗,果然昨夜自己的判斷比金子還要精確,首飾箱子是用最上等的印度雞血紫檀制成的,想到它在後世拍賣場上的價格,耿雲嫣雞凍了起來。

打開首飾箱,第一個印入眼球的是一對色如凝脂的白玉手鐲,應該就是貪官口中的那對傳家之寶,玉是一門比木材更加高深的學問,耿雲嫣吃不透它的品象,于是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在一邊。

玉手鐲下面的其他幾件均為女子飾物,其中有三支步搖,兩對耳環,一支發簪和一塊玉佩,最底層是一些泛黃的紙頁,耿雲嫣好奇地將他們取出挨個閱讀,第一封是貪官寫給後人的家書。

「原來這些是從圓明院里順出來的,難怪品質如此之高。」耿雲嫣嘖嘖道,貪官在信中詳細地描繪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逃難,完整將自己的祖先,那個圓明院里的小宮女如何在1860那場災難中逃生寫下,情節得比小說還要精彩。

信的最後他不停地叮囑後世子孫,一定要牢牢記住家族民族曾經的輝煌。

這封信看得耿雲嫣一陣辛酸,火燒圓明園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傷痛,想到那些依然流落在海外的文物,她眼里透露出一種堅毅。輕撫這些飾眼中又流露出深深的不舍,有時候一個物品的價值並不能用數字來表達。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顛倒眾生最新章節 | 重生之顛倒眾生全文閱讀 | 重生之顛倒眾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