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敘奇 千金茶莊 第三十六章 宮廷秘辛(下)

作者 ︰ 清水玹歌

回太醫院的路上,劉乃軒有些擔心的道「這事,不會出再出什麼問題吧」

寧余汕這心里雖然心里也亂糟糟的,但是好在腦子還冷靜「應該不會了,皇上和縈妃都在,那遼國使節也不可能再做什麼手腳了,就怕小公主這事不成,還有其他事兒啊。」

原來兩人剛剛在憩鳳殿就查出小公主中的是遼毒,顯然這是遼國的計謀,想在這皇城內挑起事端,以此借口開戰。

如果這遼毒被查了出來,那遼國使節和皇子就被坐實了罪名。皇子被扣,這樣的借口可想而知,遼皇是下了多大的本錢啊,如果弄不好就賠進去一個皇子啊

听了寧余汕的話,劉乃軒這才算安下心來,這事過了,就算再有什麼事情,也跟他們無關了。這當值當的心驚膽戰的,還是入宮以來的第一次。

不過也許是兩人將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就在兩人剛回御醫院沒有多久,就跑來一個太監報信。這太監是一直跟著皇上的,有一次生病倒在崇政殿外,是寧余汕將人給救了,自此就一直想報恩找不到機會,這回可算找到了。

那小太監風風火火的沖進來,連氣都還沒喘勻就道「寧御醫您快跑吧,小公主薨逝了。」

「什麼」兩人听後大驚,這剛剛不是救回來的人,怎麼突然就死了呢。劉乃軒六神無主的問寧余汕道「這,現在這怎麼辦啊」

小太監見這兩人還有時間想法子,急得連忙道「您二位這還有時間想啊,快跑吧,如果這要是被抓到了,那就是欺君加謀害公主的死罪啊,任何一條都是殺頭大罪我可是冒死來報信的,寧御醫您這恩,我也算還了,到底是怎麼決定,就看您二位的了,我先走了。」說完小太監就走了。

劉乃軒焦急的問寧余汕道「師兄,你看這……咱們到底是逃還是不逃啊?」

寧余汕考慮了半天,這才有些發狠的道「逃」現在不逃就是死,只要不死就還有犯案的那一天,可是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于是兩個人收拾了一下,打算連夜逃亡。

寧余汕收拾的時候還特意提醒劉乃軒道「記得什麼都可以不帶,一定要帶那本醫典。」

「嗯,知道」

劉乃軒也知道那東西現在對他們的重要性,那上面記載著的是治療小公主的唯一方法。只是現在這個狀況,皇上如此震怒,根本不可能相信他們的話,也不可能認為是遼使所為。

不過只要等到有機會證明那方法可行的一天,那醫典就是證明他們無罪的唯一證據,只是當時兩人都未曾想到,這證據是皇宮里的東西,拿出去可就說不清了。所以那證明清白的證據,也就成了盜寶的罪證。

劉乃軒將醫典放在一個盒子里,正打算放在包袱里的時候。卻被寧余汕一把按住,劉乃軒不知道寧余汕是何意,剛開口想問,就見寧余汕從盒子中取出那本醫典。毫不猶豫的就將那本醫典扯成了兩半道「我們分開逃,等什麼時候這兩部醫典合一的時候,就是咱們沉冤昭雪的時候。」

劉乃軒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系好包袱,兩人出了御醫院打算從離御醫院離的最近的兩個門離開。劉乃軒奔著麗澤門去了,寧余汕則準備從晨輝門逃,可是顯然寧余汕沒有劉乃軒那麼順利,在途中踫上了追兵,最後只好決定挺而走險,改走東華門。

可是東華門距離要比晨輝門遠上很多,不過想來宮里地方大,如果他能快過追兵,也許會更容易出宮。

于是寧余汕一道抄小路往東華門跑,眼見就到東華門了,並且東華門正如寧余汕所想,還未接到通知,只有一隊守門的侍衛。寧余汕心道這就是機會,雖然心里如同打鼓一般,但是寧余汕告訴自己必須冷靜下來,然後一步步的走向東華門,手里緊緊握著平時出宮的腰牌。

「你,站住」

寧余汕心中一顫,腳下步子停下的有些生硬。

門口的侍衛仔細打量了一下寧余汕道「原來是御醫院的寧太醫啊,這麼晚怎麼還在宮里?」

寧余汕咽了咽口水,強自鎮定的不讓自己的聲音顯得突兀「哦,今夜本來是我值班,不過家里突然捎信說有人得了急病,所以跟其他人調了班,就想著連夜趕回去。」御醫在宮外皆有宅邸,所以一般晚上都是回去的。也多虧侍衛從來不過問御醫的家世資料,不知道寧余汕是只身一人在京。

所以也沒有多問,只例行查了下腰牌便放行了。

還有幾步寧余汕就可以離開東華門出宮了,卻猛然又傳來一聲呼喊「寧御醫,請留步。」寧余汕這回本來漸漸放回肚子的心髒又提到了嗓子眼。回頭只見原來是左禁侍衛首領陶惟榮。

寧余汕道了一聲「陶大人。」出口後,才發現自己嗓子發干,這三個字擠出來的有些怪異。

「寧御醫,我兄弟中有個人病了,剛剛正好要去找您,沒想到在這兒遇上您了,不置可否先去給我那位兄弟看上一眼,不會很久耽誤寧御醫出宮的。」說著陶惟榮更是走到寧余汕跟前極近的地方道

寧余汕現在這個狀況,自己都難保了,還哪有辦法去管其他人,剛想推月兌,就听陶惟榮小聲的道了一聲「跟我走。」

寧余汕猛抬頭,看見陶惟榮堅定的眼神,那里透著可以信任的光芒。所以寧余汕想了想道「好,那我們先去看看吧」

然後寧余汕跟著陶惟榮離開了東華門,走了半天才發現這隊人又回到了去晨輝門的路上。寧余汕跟著陶惟榮走了一段,忍不住道「陶大人,我們這是……」

陶惟榮停下了隊伍,叫自己的人在周圍看守,拽著寧余汕在一個隱蔽的地方說話「寧御醫,現在事態緊急,劉御醫那邊我已經派人過去了,我們會將二位分別化妝打扮一下跟著搜查二位的隊伍出宮。你們一開始的那個計劃不可行,宮門的侍衛見過你們,那麼追兵會朝著你們出去的方向,用不了多久就會找到你們的。所以你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跟我走。我會安全把二位送出去的。」

听了陶惟榮的完全的計策,寧余汕滿懷感激,但是心里也有一絲疑惑「陶大人,你為什麼要幫我們?」

陶惟榮微微一笑道「其實我最近一直覺得遼使不妥,所以一直有派人監察。你和劉御醫事情我都知道,更知道你和劉御醫是被冤枉的。遼使雖然不會再蠢的故技重施了,但是這宮里卻有一個人想至你與死地。而這件事會發展到現在的地步,就是那個人推波助瀾。皇上現在陷在失去小公主的傷痛中,根本不能理智的判斷事情,所以你現在就算是滿身是嘴也說不清的」

寧余汕恍然頓悟道「是立戍連」

陶惟榮很肯定的點了點頭「你們離開憩鳳殿不久,我的人就見立戍連進了憩鳳殿。」

寧余汕登時對這陶惟榮就是躬身一禮「我寧某人在此謝過陶大人的救命之恩,若來日有機會,定當圖報。」

陶惟榮連忙去扶寧余汕「寧御醫,你何必如此多禮,我只是無法見好人平白受冤而袖手旁觀。」

「可是如果我們逃月兌了,事情會不會牽扯到陶大人你呢?」寧余汕生怕因己之事,牽累好人,那他這一輩子都會愧疚的。

「不會,我們算是追捕的隊伍,就算沒有抓到,皇上也不會拿我們開刀,放心吧」

「那最後,在那位陶大人的幫助下,您和劉大夫皆逃出了皇宮。」敖琪听道最後,這個故事已經在腦子中充盈了起來。前後來龍去脈,雖有一些疑問,但也算是了解清楚了。

「是的,那之後因為種種事情,便一直沒有再聯系過陶大人,生怕在為陶大人帶來麻煩。」寧余汕道現在還記得陶惟榮的恩,一絲都不敢或忘。

「老頭,那你又是為何會與立戍連結怨呢?」在宮里結怨那麼一個小人,可不是明智之舉。

說到這兒,寧余汕到笑了「我當時脾氣倔,所以看不上因逢迎拍馬而入宮的立戍連,一次立戍連帶著兒子進宮赴宴,因急癥發作。當時找上了我,而我拒絕出診。我本以為就算是我拒絕出診,也會有別的太醫去的,肯定耽誤不了。誰料當時值班的御醫被其他宮的娘娘招去了,因為路程較遠,這一來一回便失去了最佳的診治時機。所以立戍連的兒子便去了。就這樣我們的仇便結下了。往後的仇結也越來越深。」

敖琪點著頭,明白了為什麼立戍連會故意陷害寧余汕。

「有個疑問」殷歲寒一直站在一旁默默的听著,本就存在感低,待一出聲確是嚇了幾人一跳。「既然遼使沒有故技重施,立戍連也只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那小公主不是已經月兌離危險,為何突然喪命呢?」

寧余汕被殷歲寒問的一怔,也懵然不知的搖起頭來「這個我也不明白,一直我都認為不是遼使就是立戍連可能從中做了什麼,從未想過也許不是他們兩方做的。」

這確實算是一個疑點,看來這個當年的故事還真是夠混亂。要想一一查清,需要費些神了。

而且這個故事還涉及了敖琪最不喜歡的地方——皇宮。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宋敘奇最新章節 | 北宋敘奇全文閱讀 | 北宋敘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