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不悟 第二卷 沉浮沙場 第一百三十八章 離山之計

作者 ︰ 不眠飛行009

未等阮鈺作答,淳于甄已傾身覆于他唇前,肆意索取,幾度纏綿,直至彼此溫度混合成一道。

淳于甄邊親吻著阮鈺,邊伸手探入阮鈺腰間,欲解開阮鈺的衣袍,阮鈺伸手阻止,半響之後卻吶吶道︰「……我自己來。」

淳于甄嘴角微揚,放開了阮鈺。

腰帶抽離,衣袍松散,阮鈺眼瞼輕顫,卻是遲遲不動,淳于甄目光越發暗沉,卻叫阮鈺心中擂鼓陣陣,不禁有些膽怯,忽而又收緊了衣袍,起身欲走,淳于甄哼笑了一聲,追了幾步便將他按在了書架上,「何時學會了這些欲迎還拒的把戲?」淳于甄抱住阮鈺腰月復,抵著他的後徑沉聲問道。

慌亂之間,文卷被扯的四處掉落,同阮鈺一同摔在了地上,「你看你干的好事。一事未完,又滋一事。本殿看你今夜如何收場。」淳于甄打趣說道。

「不要……不要在這。」阮鈺雙手低在身前,硬木的地板,直烙著四肢生疼,淳于甄灼熱鼻息噴灑在後頸,叫他好生羞慚,卻只得低聲懇求。

「此刻卻是晚了。」淳于甄輕咬著阮鈺的耳際低聲嘆息……

一行婢女齊齊守候在寢宮外頭,片刻之後,小安子從頭出來,朝他們揮了揮手,命她們進去服侍,「都小聲點。」

婢女們于拖著器皿朝服魚貫而入,只見淳于甄穿著松散的睡袍坐在床邊,見她們進來便起身站了起來,行至屏風後頭梳洗更衣。婢女解下睡袍時,背上的那幾道紅印直叫她羞紅了臉,連動作都遲緩了一些,好在此刻淳于甄心情尚好,未同她計較。

料理完畢後,宮人快步輕行,退出了宮殿,小安子小聲道︰「稟報殿下,車馬都準備好了。」

淳于甄點了點頭,又行至床蔓之前,掀開了輕紗,只見阮鈺依舊趴睡在床上,沉沉入眠。在晨光之下,散發著寧靜的顏色。淳于甄看的入神,小安子卻在一旁有些焦慮,「殿下,朝議快開始了……」

淳于甄微微皺眉,只得放下床蔓,「走吧。」

「別叫人吵著了他。」淳于甄邊走邊吩咐道。

「是。」

軟榻之上,阮鈺依舊閉著眼楮,睡意深沉。

伴隨著愈行愈遠的腳步聲,宮殿之中越發的寂靜,只剩舒緩的呼吸聲,高窗上那串悠然輕蕩的風鈴,發出仿若遠古而來的震響,一切美好如斯,二人卻未想,這個清晨將是他們各自生命的一道分水嶺。冥冥中的得失,宿命的不可抗力,在面臨它時,總是手足無措,然而回過身,卻發現原來是自己一路行來,站在了這個水到渠成的關口。早在一切開始之前,那水滴未曾料到,在許久之後自己將成為汪洋,是劫是緣,即便是知道了,又能如何?

————————————————————————————

文武百官依次進殿,沿著寬廣的青石大道,面容威武的雕龍在兩旁依次排開,不斷延伸。拾級而上,高聳金琢的大柱讓出了一道玄武岩鋪成的通道。百官面目嚴謹,逐次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之上,低頭垂目,不敢直視高處那金雕而成的巨幅九龍圖。

只听長公公拖長著聲音傳報道︰「皇上駕到——」

伴隨著禮樂聲勢壯大鳴奏。逕王緩步行來,坐在了龍座之上。

「吾皇萬歲,萬萬歲。」眾人躬身下跪。

逕王抬手,「平身。」

「今日朝議,眾卿有何事要報?」

御史大夫听聞,上前一步報道,「近日河南部幾省連番大雨不止,沿江郡縣接連遭遇大水洪災,良田道路俱毀,百廢待興,雖有朝廷下達皇糧救濟,卻難救根本,臣以為開鑿運河,興修水利,乃是得益子孫後代,萬世之舉,如今大逕國力昌盛,民心齊齊,正是行大舉,利後世之際,遂命人繪制這幅開航運河的工程草圖,還望陛下一觀,看是否可行。」

「傳上來。」

御史大夫輕步上前,將畫卷交與長公公手中,再由長公公傳到了逕王面前,逕王低頭細看,不禁感嘆道︰「若這運河可成,途徑十幾個省事,河南至河北將永除旱澇之災,並連川煬,魯都等幾個貧瘠之省都可便成天府之城,的確是百年之壯舉,得益于千秋。」

「陛下聖明。」

「只是這開運之事不同兒戲,不單要花費巨額,還需要調動數千勞工,軍心民心皆顧。欽差之選,御史可有推舉?」

御史大夫低頭道︰「臣可命繪制此圖的一干治水良師同去河南,協助工程,但欽差之位,卻還需朝中商議而定,臣不敢越權。」

逕王點了點頭,思索片刻,「那麼眾卿可有人選推舉?」

殿中不禁竊竊私語,許久卻都未有人發言,逕王不禁皺起了眉頭,「難道我大逕人才濟濟,卻還選不出一位前去治水的欽差大臣?」

「父皇,兒臣有一人可推薦。」淳于謙上前一步說道。

「哦?那人是誰?」

「車騎將軍周。」此言一出,殿中安靜了下來。周一時睜大了眼楮,不明所以的看向不遠處那個風度翩翩的身影。

「周將軍?」

「正是,周將軍曾是兵部侍郎,對大逕各地地情民情,了如指掌,又曾跟隨過太子出征漠北,立下汗馬功勞,在軍中威信極高,百姓之中也極富盛名,若是此次開鑿運河由他前去監護,定可上傳民心,下達聖意。和軍民之力。成曠世之舉。」

「周將軍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全才……」逕王思索道。

「並且兒臣細想,若從朝中行調度前去,不免勞師動眾,此刻河南一帶為洪災所困,各地游民散亂,農兵無地可耕,不如父王免去運河開工之地前去做工的徭役,如此既可盡顯父王之仁義,又可近地取材,地利人和,四兩撥千斤。」

朝中大臣听聞不禁點頭稱贊。逕王捋了捋胡子,「如此的確是條好計謀,那麼周將軍可願出行,擔任此職?」

周上前俯首道︰「如此重任,堪以臣不才之資,叫臣不禁惶恐,但若陛下委任于臣,周便是嘔心瀝血,也定不辱使命。」

「周將軍過謙了,朕倒是信得過你的才能。」

「謝皇上。」周跪拜道。

逕王點頭,「那麼此事暫且如此,其他事詳,朝後御史大夫于周將軍一同商議,三日後將計劃書交上朝廷。」

「臣遵旨。」

「還有什麼事情要報的麼?」逕王問道。

禮部侍郎應博仁不知為何,此刻竟然臉上布滿細汗,他看了看淳于甄,又看了看逕王,上前道,「臣有事要報。」

「何事?」

「乃是大逕屬國,黎國前幾日傳來的國書。」

淳于甄登時睜大了眼楮,惡狠狠的看向應侍郎。那人卻只低著頭不看任何人,只將國書遞了上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痴迷不悟最新章節 | 痴迷不悟全文閱讀 | 痴迷不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