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一百五十八章

作者 ︰ 獠羽

第一百五十八章

拔拔部其實就是拓跋部衍生出來的一個子部落,如果按照宗譜來看,這烏古羅還是拓跋詰汾的佷子,當然,此時的拓跋詰汾已經年近60,精力不濟,雖然仍掛著部落領的名頭,但氏族中的大小事務都已經交給了兒子拓跋力微處理,這烏古羅就是拓跋力微的親表兄弟,所以他有恃無恐,因為這個靠山太強大,他讓哈赤去送信,就是要懇請拓跋力微分撥一支人馬,為他與婁乞部、骨顏部之間的決戰,助一臂之力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烏古羅不願意去求拓跋力微,別看他們關系近,是親表兄弟,但到了他們這個身份,親情和部族的利益比起來,那能夠說已經是無關緊要的東西,別說是表兄弟,就算是親兄弟,一旦利益上有了沖突,那一樣要刀兵相見。就拿這一次的事兒來說,完全是拔拔部和婁乞部以及骨顏部之間的矛盾,而且從整個的事情過程來看,明顯的是拔拔部自身不爭氣,沒本事壓服另外的兩個部落,讓人家給嘲弄了,這個事兒,算是個家丑,所謂家丑不可外揚,說出去讓人家看笑話,所以如果有一線的可能,烏古羅不想讓拓跋力微知道這件事,太不光彩了。

但左右盤算,要是沒有人家拓跋部的支持,自己肯定是無法同時向兩個部落動手,今天吃的這個虧,恐怕就沒有機會找回來,說不定,那婁乞部和骨顏部看自己沒有反應,日後膽子就會越來越大,早晚有一天,會爬到自己的頭上來,到時候,他們兩家主動聯合起來,向拔拔部開戰的話,自己就得落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所以,烏古羅把牙一咬,把心一橫,向拓跋部,向拓跋力微求助把信寫好,交給哈赤,讓他多加小心,用最快的度趕到拓跋部去求援哈赤是拔拔部的重臣,是烏古羅的心月復,對拔拔部和拓跋部之間的淵源自然是清楚的很,他心里面想的,倒沒有烏古羅想的那麼多,他倒是認為,既然有拓跋部這麼強大的一個靠山,那不用白不用,所以也不敢多做耽擱,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行裝,帶了兩匹快馬,日夜不歇,趕往拓跋部落。

此時的拓跋部在什麼位置呢,在東勝草原,距離拔拔部,有三百多里的路程。本來,拓跋部的游牧區域,要愈加的往北一些,但前面說過,鮮卑族受了並州張濟的唆使,認為雍州地區剛剛經過戰亂,劉宇初來乍到,立足不穩,而且西涼有董卓余孽,羌胡各部肆虐,正是力量虛弱的時候,若是此時兵攻打雍州,一定是大獲全勝,滿載而回。所以,東部、中部、西部這三部鮮卑,十二位大人聚在一起,通過會盟,一致同意傾全族之力,攻打劉宇的雍州地區。

這是整個鮮卑高層做出的戰略決定,東部和中部鮮卑已經在著手西來,而西部鮮卑離著雍州最近,也被定為先頭部隊,攻打雍州,拓跋部是西部五大部族之一,對整個事情都了解,所以,他們在好幾天之前,便開始向南移動。不過,和西部其他四部大部落不同,拓跋部對于此次征伐雍州,並不是多麼的熱衷。

要說拓跋部在歷史上能夠最終統一北方,並且建立起長達二百余年的北魏王朝,享國時間之長,不遜于遼金,如果沒有深厚的氏族底蘊,想要做到這一點,那是極其困難的,拓跋部的歷史上,可說是能人輩出,從最早奠定部落基礎的拓跋毛,到銳意南遷的拓跋推寅,再到苦心運營、再度南遷的拓跋鄰、拓跋詰汾父子,都可說是一代人杰,拓跋詰汾把拓跋部最終帶到了匈奴故地,又勵精圖治十多年,使拓跋部實力大有恢復,從一個外來部落的身份,展到西部鮮卑五大人之一,這樣的才略,在如今的整個鮮卑部族當中,都是排的上號的。

當然,如今的拓跋詰汾已經老了,權力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可他的這兩個兒子也都不是省油的燈,他的大兒子,名叫拓跋匹孤,身高一丈二尺,神勇非常,善使狼牙棒,勇名遍傳西部鮮卑各部。這個拓跋匹孤其實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後來的禿鮮卑的始祖,五胡十六國中,南涼王國的鼻祖別看他也是姓拓跋,現實上後來是自立門戶,論起立國的時間,還要早于拓跋燾所建立的北魏王朝,是鮮卑族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政權。

至于說這個拓跋匹孤為什麼會月兌離拓跋部的大部隊,另立門戶呢,就是因為他的弟弟,也就是拓跋詰汾的二兒子,拓跋力微這個拓跋力微,他的出生很有些神話色彩,說是拓跋詰汾在帶領拓跋部落向南遷徙的過程中,到了一個水草豐盛的草原,有山有水,這個時候,拓跋部落已經長途跋涉了數年之久,整個部落都是人困馬乏,部民們,部族的高層們,都已經是身心疲倦,看到這樣的一個所在,都升起了久居在此的想法,不準備再繼續往南走了。

拓跋詰汾卻不這麼看,他作為部落的領導者,眼光和見識比起一般人來,那要強著許多,他一看這一方天地,雖然是水草豐盛,山清水秀,但空間上有限制,可能,養育一代人以至兩三代人幾十年時間沒問題,但要想成就部族的萬世基業,這個地方就不夠用了,等過上幾十年,隨著部落的展,這里的水草也必然會用盡耗絕,到時候,拓跋部又將面對自己父親那個時侯山窮水盡的場景。可到了那個時侯,自己怕是早已不在人間,這拓跋部還能出現像自己的父親,像自己的先祖那樣,能夠帶領整個部落遷徙的領嗎?大概有,能帶著拓跋部再度踏上征途,但也可能沒有,那自己的部落就只能是落得個支離破碎以至是毀滅的下場

部落的前途不是小事,拓跋詰汾膽子再大,也不敢拿著部族的前途去開賭博,所以他竭力勸說部民和部族的高層不要被這一小塊天地所迷惑,要繼續南遷,直到匈奴的故鄉,那里才是游牧民族最廣闊的天地。可人這種動物,累到了極限,一旦放松一下,就會滋生出一種懶惰的情緒,對于再度辛勞,會產生不自覺的抵制,所以,任憑拓跋詰汾如何勸說,從高層到部民,都不同意再繼續南遷。

和漢族的成熟政權體制不一樣,拓跋部這樣的草原民族,在權力方面是松散的,部族領的確有很大的權力,但一些嚴峻的,關系到整個部族未來走向的事情,部族領說了不算,還得由部族的長老還有廣大的部民公決,才能確定。要是這麼看,草原民族其實在早期的時候,更具有性,但就是這種最原始的性表決,往往使得一些只被少數人掌握的正確理念無法得到實施。拓跋詰汾的情況就是這樣,他的決定是對的,但整個部族都不遵從,他也只能是屈從。

于是,拓跋部便在這片土地上暫時居住下來,拓跋詰汾雖然心如油煎,但卻苦無應對之策。當他煩悶的心情無法得到排解時,便只能以狩獵的方式來進行。

有一次,他帶著嘗萬騎兵,到山中狩獵,結果玩的興致很高,隊伍越來越往山林深處前進,忽然眼前一亮,一個大湖,出現在這支狩獵隊伍的面前。拓跋詰汾很是詫異,他們在這里駐扎了差不多有一年的時間了,從沒有覺過這樣的一個地方,就見湖水波光粼粼,湖岸上繁花似錦,綠草如茵,景色怡人,美不勝收,拓跋詰汾這樣英武的雄才,乍一看到這好像仙境一般的地方,也是目眩神馳,不能自己,于是命令大隊扎營,在此處多流連些時日。

等人馬扎好營寨,拓跋詰汾就沿著湖岸散步,沒走出多遠,就見天上明霞閃爍,瑞彩繽紛,陣陣異香撲鼻,條條瑞靄遍地,而後,一輛華美的馬車從天而降,落在湖中心的水面上,別看是在水面上,可這馬車就好像在平地上一般,穩穩當當的,那馬蹄子底下蕩起一波漣漪,映著天上七彩的光芒,更是燦爛燦爛。

別看拓跋力微見多識廣,這輩子也沒見過如此神異的景色,就在他有點不知所措的時候,就見馬車的車門打開,珠簾卷起,從馬車里面出來一個女子,長的天姿國色,美艷絕倫,離著那麼遠,拓跋詰汾就已經看傻了,這個女子輕移蓮步,裊裊婷婷,從水面上一路走來,腳下不沾半滴湖水,等走到岸邊,拓跋詰汾這才看清這女子的相貌,就見她淡掃蛾眉,明眸善睞,絳唇映日,齒若含貝,冰肌玉膚,滑膩似酥,手如柔荑,氣若幽蘭。此人只應天上有,不知何故落凡間。

拓跋詰汾活了三十多年,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美麗的女子,不過他這個人乃是一代人杰,頗有英雄氣概,雖然美人姿容絕世,他也只是初時為之神迷,但很快便回過神來,按下心頭的冷艷之感,抱拳拱手︰「在下拓跋詰汾,見過姑娘不知姑娘是哪處仙子,為了來至此間?」

那女子粲然一笑,如春花乍放,姿勢萬千,輕張檀口,口吐清音︰「妾身乃是天帝之女也,今受天命,下凡至此,因我與帝君有夙世姻緣,故特來相伴帝君。」這話一說,任憑拓跋詰汾如何的英雄了得,也好像被餡餅砸中腦袋的乞丐一般,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倒是那仙女大方,伸手挽住拓跋詰汾,身子靠近過來。有這等送上來的好事,拓跋詰汾若是不響應,那就是腦子里進水了,所以,雖然腦子里仍然是一片漿糊,但並不妨礙他按照男人的天性行事,于是兩個人便在這湖邊,露天席地,共效于飛。一個晚上花開幾度,飛入雲霄,拓跋詰汾那快活就不用提了,但良宵苦短,眨眼之間,玉兔西墜,旭日東升,拓跋詰汾尚在溫柔鄉中,且,請還,曰︰‘明年周時,復回此處。’……及期,帝至先所田處,果復相見。天女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善養之視。那女子起身,穿衣束帶,打扮齊整,拓跋詰汾很是詫異,便問道︰「仙子欲何往?」天女答道︰「我與帝君一世姻緣,一夜相還,此時我當回返天闕。」

一听美人要走,剛剛嘗到人世間極品滋味的拓跋詰汾如何願意,一骨碌爬起來,拉住仙女的袖子,不讓她離開,仙女搖頭道︰「此天定之數,我二人均不能違背,然天下之事,均為因果循環,此事,因已種,果未結,待到明年周時,請帝君復回此處。以完因果。」說完,將袍袖一抽,袖面如抹了油一般滑不留手,拓跋詰汾一把沒拉住,那仙女便越湖登車,仙樂聲響,沖天而去。

結果這一年的時間,拓跋詰汾每日里魂牽夢縈,對那女子念念不忘,因為有了這一年之約,所以他干脆也不提離開此地的事兒了,專心等著與那仙子的再度見面。這個事情,拓跋詰汾當時帶去的數萬人馬中有很多人都看見了,尤其是拓跋詰汾的近衛,當時拓跋詰汾和仙女快樂的時候,就是這些近衛在四周守衛,這些近衛對于拓跋詰汾那也是羨慕敬佩,覺得領不愧是領,連天上的仙女都要下凡來侍奉他後來,這件事越傳越廣,整個拓跋部都知道了,拓跋部的那些個長老听了之後是半信半疑,後來聚在一起一商量,說咱們活了這麼大,也沒見過那仙女長的啥容貌,她不是一年以後還得回來嗎,咱們到時候一起去,也開開眼界,看看那世間絕色到底什麼樣。

所以,等一年期滿的時候,拓跋詰汾雖然是滿心歡喜的奔著林中湖而去,他身後邊還跟著一大群看熱鬧的人,等到了湖邊,就見那仙女已在湖邊等候,天空的異象,湖心的馬車,都與一年前相同,拓跋詰汾心中那個激動啊,肚子里有一堆的話想說,可還沒等開口,那仙女先說話了,就見她將一個嬰兒從懷中抱出,遞到拓跋詰汾的手中,而後說道︰「此乃妾身與帝君之子也,望帝君善養之視。日後子孫相承,當世為帝王,帝君即始祖也。」又言︰「此地雖好,非久戀之所,帝君當南下,方能成萬世之基業,切記,切記。」說罷,毫不留戀,轉身上車,逍逍遙遙回天上去了。

拓跋詰汾雖然不舍,但也知道仙凡有別,他一介凡人,留不住天上的仙子,所以只好絕了念頭。不過仙子終究留下了自己的骨血,因為對這仙子難以忘懷,故而拓跋詰汾對這個孩子也就十分的上心,而這個孩子就是拓跋力微。當然,除了收獲了一個孩子以外,拓跋詰汾還有不測之喜,就是那些跟著來看熱鬧的人們,都听見了那仙子說的話,草原民族,向來敬畏上天,此時听到天上的仙女都說他們應該繼續往南走,那要是自己這些人繼續賴在這里,那日後不得遭天譴啊所以這些人不用拓跋詰汾提出,自己便主動的要求繼續南下,去尋找匈奴王庭的故鄉,拓跋詰汾也才最終完成南遷大業。

這個神話在拓跋部落中流傳甚廣,而拓跋力微雖然是拓跋詰汾的二兒子,但因為他的母親身份高貴(仙女嘛,身份都高到天上去了),從小便被拓跋詰汾當做是部落的承繼人一樣培養。他也十分的爭氣,自幼便文武雙全,而且生的十分的英俊。這人就怕對比,拓跋匹孤雖然也是個響當當的漢子,但卻是有勇無謀,跟文武雙全的拓跋力微比起來,那就差了一大截,再者說,拓跋匹孤的容貌,那比起拓跋力微,也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雖然說個人能力和相貌如何沒有多大的關系,但像拓跋力微這樣的俊小伙整天在眼前轉悠,那看著也舒心不是,所以拓跋詰汾是越來越喜歡拓跋力微,他自己年老精神不濟,部落當中的事情就都交托給拓跋力微去辦。

後來拓跋詰汾病死,三十來歲的拓跋力微便成了拓跋部的領,活了一百零四歲,為拓跋部日後統一北方打下了堅定的基礎,而拓跋匹孤實在是咽不下讓弟弟爬到自己頭地上來這口氣,但現實已成,生氣也沒有任何的用處,所以他便帶著自己的部署,離開了拓跋部的大部隊,轉向西行,逐步形成了禿鮮卑,其子孫建立起南涼王國。

當然,這都是後話,如今的拓跋部,仍是拓跋詰汾任領,拓跋力微負責處理部落日常事務,而拓跋匹孤則是協助拓跋力微管理部落。拓跋力微的戰略眼光很出色,他並不看好此次出兵漢朝的行動,所以想在後邊敲邊鼓,哪知道這個時候,烏古羅的信到了,等拓跋力微看完,是憤然而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