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一百四十三章

作者 ︰ 獠羽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平槍,槍中王,雖然槍術在歷經數百年的發展之後,各種獨家槍術層出不窮,各種新穎詭異靈動霸氣的槍法也是令人眼花繚亂,但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不論多麼變化繁復的槍法,歸根結底,也是槍法的基本動作變化而來,就好象要練絕世武功,第一步學的也必須是基本拳法一般,若是基礎不牢,那麼就算是學得了天下最好的招式,最終也無法取得多大的成就自己當年加入劉宇陣營的時候,他的槍法就已經得到了張超一位忘年交的真傳。他的這位師傅槍法造詣不低,招數也頗有獨到之處,在江湖漂泊半生,不得機緣,不能入朝為將,最後,胸中志氣消散,不再去想那高官厚祿,到了廣陵郡,投身好友張超府上為門客。張超知道自己這位好友的本事,也不拿他當一般門客,而是讓行拜師禮,由他來指導的武藝。于是這位便成了張府的武術教習,不過此人一生奔波,沒有時間收徒弟,此時看天資聰慧,是個能傳衣缽的孩子,所以也就盡心竭力的指點教導于他,學的也刻苦,學藝五年,盡得槍術真傳。

不過,的這位師傅雖然槍術上很有兩把刷子,但放在整個大漢來看,卻算不得是頂尖的人物,像北地槍王童淵,北海神槍姚崇元,並州金槍張文顯,那都要比他強上一籌,所以,這幾個人教出的弟子,如趙雲,張遼、張郃、太史慈等人,槍術上都要高出。以前在廣陵,甚至在徐州,的槍法可說是無敵手,但加入了劉宇集團,見識了趙雲張遼等人的手段之後,才知道自己是自大了,畢竟廣陵太小,以廣陵一處度天下英雄,真如同坐井觀天一般。當然,以的實力,即便是稍遜于趙雲等人,那在益州也排得上號,但他自己卻一直為槍術無法再有進展感到發愁,畢竟趙雲等人各有師承,他們槍法中的絕招也不能隨便外傳的,平日里切磋可以,指點可以,但傳授卻不行。若是沒有師門的人,那還好說,但他已經拜了師,若想再另投別家,也無法隨自己的心意而行,所以實戰經驗上雖然有所增長,但在槍術造詣上,卻一直師停步不前。沒辦法,就只好去找劉宇,想跟自己的這位主公請教一下該如何提高槍法。

這一點就是有所誤會了,但也難怪,畢竟當時劉宇的頭上掛著天下第一名將的頭餃,遍天下無敵手,連跟隨他出征烏桓的呂布都對其武藝甘拜下風(呂布當時也是經驗不足,認識出現錯誤),而且太極也是劉宇傳給軍中眾將的,在不知道劉宇後世穿越者身份,也不知道太極張三豐名號,在劉宇自己不解釋的情況下,自然會以為太極就是劉宇自己琢磨出來的。想想,能夠創出如此驚世駭俗武學的人,稍微指點一下,自己的槍術就能有突破。

可是萬沒有想到,當他一臉誠懇加惶恐的出現在劉宇面前,希望劉宇更夠給予自己槍法上的指點的時候,劉宇臉上沒什麼表情,但心里可是叫苦連天,說實在的,他肚子里關于武學的那點墨水,比起還多有不如呢,如果不是穿越的時候,蒙老天爺開眼,給了他一身千斤神力,他恐怕是連戰場都不敢上的。原先征戰時也是仗著棍沉力大,以力欺人而已,當然,在劉宇大出風頭的時候,三國時代閃耀的將星們大多也都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本身的技巧還沒有完全成熟,力量上比起劉宇更是有先天性的差別,所以一個個都不是劉宇的對手,但經過這麼多年的成長,那個時侯的毛頭小子已經成長起來,如今益州軍中的猛將,如趙雲、許褚等人,或許還不能擊敗劉宇,但至少也能和他打個平手,畢竟劉宇在力量上佔了大便宜不是。可現在卻來請教武學理論上的問題,這怎能不讓劉宇感到頭大呢

不過劉宇還是不能把自己的老底兒給露出去,丟不丟臉先放在一邊,首先自己的很多隱秘就沒有辦法解釋,在這個時代,說實話往往不見得會收到什麼好的結果,如果劉宇向自己手下的這些人說實話,說自己還有孫琳是從兩千年後的時代穿越過來的,恐怕馬上就會被一眾手下送到張仲景那里去好好診治的。好在劉宇當年在後世的時候,因為有段時間拜讀過一本名叫《龍蛇演義》的小說,被其中所描寫的國術武學所吸引,也曾經在百度大神的幫助下,看了很多關于武功的資料,因為都是作為了解性的閱讀,所以看得是走馬觀花,但其中也有關于槍術的部分,盡管看得不是什麼具體招式,只是一些大略上的介紹,但現在所請教的也不是武功招式,劉宇的記憶力還不錯,對當初看的東西還能記得些。

槍是中國自從有了戰爭以來,便被廣泛使用的兵器之一,這也不奇怪,畢竟人類剛剛學會制作武器打獵取食的時候,第一開始所做出來的,就是棍棒和長槍,因為這兩樣東西最容易做,棍棒嗎,弄斷幾根粗樹杈,連加工都不用就可以,而將棍棒的一頭削尖,棍棒也就變成了長槍。不過因為削出了尖頭的木棒在殺傷力上比棍棒更加強大,而且對于使用者的資質要求較低,所以便慢慢的變成了人類的主流兵器,而為了將獵物割皮割肉,刀這種兵器才應運而出,其地位也逐漸上升。而到了後來,這三種人類最久遠的武器便發展出了無數的支脈。不過三者相較,還是槍的發展更為快速。古代軍陣中,出于攻擊距離的考慮,長槍兵可說是步兵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武將們也多數以槍為自己的趁手武器,所以後來長槍便有了「百兵之王」的稱號,而且還逐漸有了一個比較公認的說法,那邊是︰「年刀,月棍,一輩子的槍。」

刀的攻擊範圍大,比起槍來,對使用技巧上的要求要更低一些,所以刀的使用人群雖然不見得比槍少,但在技巧流派上要略遜于槍,而棍的使用,則是慢慢的淡出了古代軍隊,原因也很簡單,棍如果想發揮出較大的殺傷力,對單兵素質要求太高,至少力量上必須得大,而且不是一般的大,要知道,隨著人類冶煉水平的發展,軍隊的裝備也是不斷加強,到了東周年代,幾乎所有的諸侯隊都有了甲冑,普通士兵的甲冑或者單薄了一些,但從上半身護甲到保護頭部的頭盔,都已經裝備齊全,而棍棒的主要殺傷部位就是頭部,頭盔的出現極大的限制了棍的殺傷力,所以棍從軍隊戰斗序列中消失也就情有可原了。不過好在這種不帶刃的武器很是符合像佛家那樣,講究不殺生,存善念的宗教,而佛教這個教派中還出現了少林寺這樣的武術大宗派,所以棍的應用在少林寺、五台山這些佛門大派的研究下,依舊存續了下來。當然,對于那些天生神力的將領,錘、斧、棍、棒仍然是他們的第一選擇,就好像劉宇,蟠龍棍就是他用著最順手的武器因為這種兵器最不用去鑽研什麼特別的武功招式,而且在群戰的過程中殺傷範圍很大,比槍要實用很多。

為了能夠應付的請教,劉宇也只能將後世的那些理論講給他听。槍的主要技法以攔、拿、扎為根本。其中攔、拿動作是撥擋、管粘的防守技法,講究「圈勁」、「圈法」;扎槍動作是攻擊的主要方法,要求「扎出似箭,收回似線。」用法全在「槍扎一條線」。扎槍又以中平槍使用最多,正所謂︰「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防。」而槍術的奧秘全在圈法,而圈法的使用,前把主要起支撐及方向作用,後把才起決定作用。同時要求「槍不離把,把不離帶(腰)」。也就是說,槍之「把位」非常重要,而「把」又要與身體協調配合,尤其與腰(帶也)的配合更為重要。整個套路要求姿勢舒展優美,大開大合。可以說練好了槍術的「攔拿扎」,槍法的根本盡出其中。所謂︰「最基本的,也是最實用的。」槍法是千變萬化的。歸結起來總不出于「圈法」,上下左右,槍之萬變,都離不開這個圈。「圈法」使槍在格斗時就象春藤盤樹那樣牢牢的纏住對方的槍桿。同時槍法還很講究「去如箭、收如線」,持槍必須盡根。槍扎出之後,槍尖、鼻尖、足尖,在一條直線上,這是所謂的「槍照三尖」。在槍的套路里都離不開「攔、拿、扎」這個基本的招數。它要求足、腿、腰、身、臂、腕的力能貫通于槍,並要求「把不離腰,槍不離身」,又有「槍不離把、把不離帶(腰)」之說。

這些基本理論,其實在漢代諸多槍術名家指點弟子之時,就已經融會在其中了,但一直沒有人進行系統的總結並進行記載,所以此時從劉宇的嘴中說出來,頓時給了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將劉宇所說的東西認認真真的思考了一遍,覺得主公的這番言論,確實是將自己原先學習槍術時,所走過的道路說了個一清二楚。于是的心中更是興奮,覺得自己到主公這里來取經,還真是找對了門了,不過,上面的這些東西,將它說成是槍術的總綱還差不多,但真要落實到具體的實戰上,作用就沒有那麼大了,所以,雖然總綱對于的理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應用法門上卻沒有太大的用處。不過也不發愁,所謂一事不勞二主,現在已經是認準了劉宇這一條道兒了,畢竟能夠講出這麼精闢總綱的人,想來在實戰法門的掌握上也很厲害,所以便更加虛心的向劉宇請教槍法上的訣竅。這下子劉宇可有些傻眼,他肚子里的那些東西,在剛才都已經抖出去了,至于招式之類的東西,那他可是一點都不會啊

但裝模作樣都已經到了這個程度了,當然不能前功盡棄,好在劉宇這個做律師的人,忽悠起人來,也是一把好手,而且他還從當初玩的三國志10這個游戲中得到了一絲靈感,在三國志10的戰斗系統中,武將單挑模式有那麼幾個絕招,有刀類的,也有槍類的,其中槍法上的絕招最多,比如三段突刺,還有螺旋突刺,從這兩個絕招的名字,大概就能知道它們的招數大概是怎樣,三段突刺便是在極短的時間內連續使出三次突擊,這就要求手要穩,速度要快,且突刺方位要準確;而螺旋突刺,則是在突刺中,帶上螺旋的勁道,這是一種技術水平較高的招數,講究雙手在突刺過程中的配合,而且用勁要巧妙,槍上所帶的螺旋勁道既要蕩開對方的防御,還要給對方造成最大的傷害。這兩個招式,無論是哪一個,都要求快狠準,劉宇那也是上了多少次戰場的人,還是有一些心得的,所以在最後,他便做出一副語重心長的模樣向說道︰「雲封,你記住,不論是什麼樣的槍法招數,都是從攔,拿,扎三個基本動作中演化而來的,如今你在槍法上遇到了瓶頸,那就將這三樣基礎的動作從頭再撿起來,我想,你從學到了新的招數之後,基本功就很少再單獨訓練了吧」

一想也是,自從打師傅那里學來了更加深奧的招數之後,自己在槍術基本功上的訓練基本上就停止了,所有的練習時間都放在了鑽研學會的那些高級招式上去了。看到的表情,劉宇便知道自己猜對了,其實這個事兒也不是什麼稀罕事,不管是誰,在得到了更高一級的武功招式之後,自然會把研究的精力放在那個上邊去,就好像學會了加減乘除的人,是絕不會在壹加壹等于貳這樣的基礎上去下一丁點功夫的。後世學校中的老師平日里也總教導自己的學生,要認真的從基礎復習起來,不要去鑽研那些偏題怪題,其實和這個是一個道理。于是劉宇也就將老師們曾經教育他的話轉述過來,教育起道︰「雲封啊,你要記住,武之一道,首重基礎,你的根基如果不牢固,便是給你更加深奧的招數,你也理解不了,運用不了。其實你的槍法已可以說是小成了,但如果想要大成,那你就要放開什麼高深的招式,從頭來過,從最基本的招式練起,從攔,拿,扎著三個基本動作學起。這攔和拿兩個動作,你可以將太極的韻律加進去,如此便可提高你的防御能力,而槍法的攻擊,全都在扎字訣上,你從今天起,每天將扎槍這個基本動作做上兩千下,等到功行圓滿,你在功法上突破原有的境界,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這一番忽悠,把給說的羞愧難當,他這個時候已經將劉宇所說的話當做是金科玉律一般,劉宇既然說他是基本功不扎實,那肯定就是自己的基礎出了問題,而自己卻還不知道,跑到這里來給主公添麻煩,這讓如何能夠好意思所以在掩面而走的同時,也下定決心,一定要將自己的基本功從新撿起來,將基礎打得牢牢的,主公說每天練習兩千下,那肯定是在照顧我,我每天要翻一倍的練習

可憐的並不知道,在他走了之後,劉宇馬上掏出手巾好好的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一邊擦一邊還嘟囔著︰「靠,這個小子還真有那麼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架勢,好家伙,差點把我這點老底都給掏空了,他要是再問下去,我沒準就得露餡啊還好,最後還是被我給忽悠過去了,你看,我一說每天讓他練兩千下基本功,他就嚇跑了真不知道這個小子會不會按照我說的去做,嗯,應該不會,要是我的話,肯定會偷工減料做上個幾百下就蒙混過關的,他他能比我強多少」

萬沒有想到劉宇是在忽悠他,就在劉宇猜測他一天只會做幾百下訓練的時候,他便已經按照每天四千下的目標開始鍛煉了。基本功永遠都是最為枯燥乏味的,對于來說也是一樣,一般,越是聰明的人,在基本功上所下的功夫就越少,因為他們覺得基本功實在是沒有什麼趣味可言。當然也覺得這練習很枯燥,但為了能夠讓劉宇能夠滿意,為了能讓自己的實力提升,為了能在益州眾多高手之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還是咬了咬牙,堅定了信念,將基本功訓練給堅持了下去。就這樣,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當每天四千下基本功訓練持續了半年之後,他的槍法境界竟然真的提升了這也就是所謂的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吧,其實這也是湊巧了,當初學習槍法,本就有了一定的槍術基礎,而且槍法精妙程度雖然稍遜于其他人,但單純從槍術的造詣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火候,限于所學槍法本身的局限性,他的槍法才在達到一定境界後便停滯不前。而劉宇給他的從基本功從頭練起的建議,可以說是瞎貓踫上死耗子了,因為凡是武學上遇到了瓶頸,要想再有突破,都需要洗盡鉛華,從頭開始,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一步步從新將自己的基礎夯實,等再回到原來的境界時,就會發現,本來橫亙在自己眼前的瓶頸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消失了

的槍法便是如此,經歷了半年的基本功訓練,他的槍法變得更加迅猛,更加精準,也更具有威力了,同時,在千篇一律的基礎練習中,找到了槍法的真髓,在一次次的刺扎動作中,他終于感悟到了槍的旋律,于是,劉宇給他描述的三段突刺還有螺旋突擊這樣的絕招,也在他的手中順利的使了出來,可以說,在這一刻,的槍法已經能夠和趙雲等人並駕齊驅,可說是槍法大成了。當然,槍法大成的時間並不長,也就是在他來到徐州前沒多久。

自打槍法大成之後,還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試驗一下自己現在的武功,此次徐州解圍,在他看來就是一個很好的測試自己武功水準的機會,而樂進則是的第一塊試刀石。兩人交手三十余招之後,逐漸模清了樂進招數的也終于開始認真起來,他身上的氣勢也由此一遍,和他對陣的樂進對這一點感覺的最為清楚,他覺得,此時的比起剛才來更加高大了很多,本來他的氣勢還和自己差不多,可現在卻隱隱的壓在了自己的頭上,而且這種壓迫感還在不斷的增強,自己的招數也慢慢的被他克制,樂進心中大驚,他明白,這是戰斗節奏被逐漸掌握的表現

「該死,這個小白臉怎麼會突然之間變強」樂進在心中罵了一句,手上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為的槍來的越來越快,槍上的力道也越來越大,同時還越來越詭異樂進能夠感覺的出來,此時的每一槍,自己在擋格的時候,都要付出比開始時要大上一倍的力量,因為他的槍上帶著一股旋轉的力道,這個力道讓自己的擋格效力減弱了一半還多,稍有不慎,就會被他給滑進來。而且的槍突入和收回的速度也加快了很多,自己明明看準了槍頭來的方向,準備擋格出去的時候,他那邊的槍卻縮了回去,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又刺了出來,當然這個時候的路線和原來就不同了

和樂進兩人攻守之間情形的變化,曹軍和徐州兵兩邊看的都很清楚,曹軍這邊的大將們都是眉頭緊皺,而徐州那邊從益州來的五十精銳則是滿心喜悅,吩咐擂鼓助陣的士兵將戰鼓敲得再響一些,給將軍好好的長一張氣勢很快,場上的兩人又過了幾招,局勢已經越來越明顯,曹操這邊可是有點沉不住氣了,曹操低聲吩咐夏侯淵道︰「妙才,我看的武功,在這幾年謙很顯然已經不是他的對手,一會兒你找個機會,上前去將文謙替回來但要記住,不要逞能耐,如果感到不敵,便馬上退回來,我再派別人上去,咱們和他來個車輪戰,徐州無人能替,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耗盡他的力量」夏侯淵盯著戰場中央,沉著臉點了點頭,但他也沒有將曹操的話完全往心里放,的確,此時所表現出來的武功確實是讓他感到十分的驚訝,但如果只是這種程度的話,他夏侯淵還能應付得來。

正在夏侯淵想找個機會來個走馬換將的時候,陣中的兩人交鋒局面卻突然發生了變化,想要盡快解決戰斗的終于拿出了絕招,上來就是一個突刺,走的是中平槍的路線,這個時候,他出槍的速度已經提到了整體實力的八成左右,但在樂進的眼中,這條銀槍就好像變成了一道閃電,倏忽之間便來到自己的胸前。中平槍的路數,便是直取敵人中宮門戶,而這個部位可致命的點很多,槍尖顫動之下,前胸從心到肺,一大片區域都是中平槍的攻擊範圍,所以說這一招最不易防守。不過,樂進也不是泛泛之輩,在槍尖到來之前,他還是及時的看出了的招數,並通過招數明白了的攻擊方向,于是他快速的將長刀在胸前一橫,做出了防守。槍的攻擊面很小,因為它的主要殺傷力就在槍尖的一點。樂進的長刀在胸口斜著一橫,便用整個刀身護住了幾個要害部分,不管的槍尖點向哪里,他都能及時防過去,不求正好拿刀桿頂住槍尖,只要能觸踫到槍尖的斜面,就能夠發力將其擋在一邊。

但是樂進這一下還是失算了,因為並沒有想要殺他的意思。和曹操交戰,的大原則是盡量不讓兩家結下生死的仇恨,畢竟曹操的實力也不容小覷,真的把他給打痛了,他不顧一切的和自己廝殺,那憑自己現在的實力,勝負之數還真的是不好說,所以在這樣將領對戰中是本著傷敵為主的主意的。當然,如果局面超出了的控制,逼他無法顧及對方性命的話,當然也不會手下留情。

這招中平槍使出,的本意就是把樂進的防守給吸引出來,此時目的達到,他的槍尖便在霎時間一縮,而後閃電般的再次刺出,而這一次的落點,卻是在樂進的左肩窩處。樂進的防守被吸引到了胸月復,左肩空門大露,的突刺變化的又快,他再想防守,已經來不及,就听噗的一聲,的長槍刺透甲冑,深深的鑽入樂進的肩窩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