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一百四十章

作者 ︰ 獠羽

第一百四十章

在說完這番話之後,曹操和**同時陷入了沉默之中,兩個人都靜靜的看著對方,終于,曹操的嘴角微微翹起,**的眼楮也慢慢眯起,終于,曹操先笑了起來,而**也幾乎在同時露出了笑容,接下來,兩人的笑聲越來越大,越來越大,終于,兩個人在馬上瘋狂的大笑起來,這一笑,如同天昏地暗一般,好像他們都見到了世界上最好笑的事情一樣。終于,兩人氣竭,笑聲也逐漸的停了下來,而將臉上殘存的笑容消去之後,兩人的眼中都出滿了森冷的殺機。

陶謙一直在**的身邊,剛才的那陣狂笑,把他給笑了個心驚膽戰,當兩人笑到最**的時候,陶謙甚至以為這兩個人會不會是壓力太大瘋掉了。當然這只是個玩笑一般的想法,陶謙如今奇怪的是,這兩個人到底是在笑什麼在戰場之上,乃是血肉相搏,死傷遍地的所在,這樣的地方如果被稱作是地獄還比較合適,但地獄又怎麼會有笑點存在呢而更讓陶謙感到有些毛骨悚然的,是在笑過之後,這兩個人態度的轉變這個轉變不但快,而且也太過于兩極化了剛剛還彼此稱兄道弟,好像關系好的能穿一條褲子的兩人,如今眼中的殺機之盛,就仿佛要將對方吃掉一般「唉,看來我真的是老了」陶謙在**的身邊感到全身一陣陣發冷,也曾經金戈鐵馬的他知道,這是自己的身體承受不了**那種已經透體而出的殺氣。「這個時代,真的已經是年輕人的天下了,像我這種行將就木的老人,已經無法生存」被**的殺氣逼得不得不退卻了很遠距離的陶謙忽然有了這種大徹大悟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更是讓他堅定了最一開始所產生的那個退位讓賢的念頭。說到底,拱手讓出自己打拼多年的基業,陶謙不甘心,可這種感覺在今天終于不復存在,因為陶謙明白,江山代有人才出,如今的年輕人就如當年意氣風發的自己,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主角,這是大勢,不可逆轉。

不管陶謙在心里轉過這許多的念頭,曹操和**此刻已經進入了一種特殊的境界,作為同樣的戰爭天才,作為手握十數萬人馬的將軍,兩個人身上所環繞的那種氣機,正在空氣中無聲的踫撞,兩人的氣勢也在不斷的攀升,並且也在對峙,誰也奈何不了誰終于,曹操先說話了,語氣雖然很平靜,但卻給人刺骨寒冷的感覺,仿佛是數九寒天提前到來。

「雲封賢弟,愚兄多承你的美意。愚兄今天很高興,因為能夠認識真正的你,這比打敗徐州的那些酒囊飯袋要痛快很多我知道賢弟是聰明人,所以我也就不說什麼糊涂的話,賢弟剛才的話,不管是抓張,還是獻陶謙,愚兄都不在乎,你就是現在將陶謙還有張的人頭送上來,我還是要攻陷郯城進而奪取整個徐州這就是我所想要的,誰也無法阻攔」說完這句話,曹操的氣勢猛然間提升了很多,在氣勢中所蘊含的殺機,也如驚濤駭浪一般,向**推涌而來。

可不論曹操的氣勢如何壯大,他對面的**卻好比在大海中的礁石,任憑海浪滔天,他都問問矗立,不動絲毫。眯起眼楮看著曹操,**的嘴角泛起森冷的笑意,搖搖頭說道︰「孟德兄,平日里,我家主公經常夸贊,說你乃是他平生最看重的敵手,當初我還不明白他為何對你如此重視,但今天,我似乎有些明白了。既然孟德兄願意用聰明人的方式和我談話,那我也不放將掏心窩的話說與你听,這徐州有我無論如何也要守護的存在,我此來,固然是奉有主命,但最終的目的,卻是要守衛我最珍視的東西只要有我在,不論是誰,都不能將徐州怎麼樣,如果不相信,便盡管來試一試」

**的氣勢隨著他的話音不斷提升,逐漸的再度和曹操並駕齊驅起來,進攻的野心,和守護的決心在兩人之間不斷踫撞,空氣中的溫度也似乎因此而升高,蓬勃的戰意,讓兩人背後,雙方的士兵都被感染,一股股熱流在兩方兵馬的心中來回游蕩,所有的兵士似乎都有些克制不足,漸漸發紅的眼楮說明他們需要一個能夠發泄胸中漏*點的缺口

**的回答讓曹操稍稍的有些驚訝,他真的沒有想到,**戰斗的原因,斗志的源泉,竟然會是要守護他最重要的人略一沉默,曹操沉聲問道︰「不知雲封有哪一位至親在徐州?」**的語氣也同樣平穩︰「未過門之妻。」曹操一怔︰「敢問雲封,弟媳的名諱是?」**也不隱瞞︰「徐州從事糜竺之妹,糜環」此言一出,曹操有沉默了下來。片刻之後,曹操才又說道︰「若愚兄送賢弟與弟妹離開徐州,賢弟則不再管徐州之事,何如?」言語間,頗為誠懇。

在**身後的陶謙此時卻沉不住氣了,連忙在後面道︰「賢佷毋要被曹操之言迷惑,此人最無信譽,他現在說是不加害你與糜家,若徐州失陷,他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你們」曹操並沒有看陶謙,而是直視著**,一字一頓的說道︰「賢弟若真能離開徐州這個混戰之地,我曹孟德對天發誓,必然將你和糜家大小人等全部平平安安的送出徐州境,若你們有一絲一毫的損傷,我曹孟德便被天打雷劈,死于亂箭雨下,亡于刀劍叢中,我的後世子孫,世世代代不得好死」

在漢末那個迷信思想盛行的年代,人們的對于前世今生的存在深信不疑,同時,對于神靈佛祖的存在,也並不懷疑,所以很少有人會立下牽扯到自己切身權益的毒誓,更不要說將自己的子孫後輩都牽扯進來的誓言了,而曹操卻絲毫不在意這些,不但用自己的性命立下重誓,更是將後代子孫也都牽連入內。要知道,曹操就是個在戰場上模爬滾打的人,刀尖上舌忝血,血海里打滾,都說人最忌諱的就是那自己的行業來詛咒自己,好像後世做警察的機會被人說會死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消防隊員會忌諱被人說在火災中遇難,從事高空作業的人會忌諱別人說他從高處摔死,電力工作的人則是忌諱別人說他會被高壓電電死。而對曹操來說,他最忌諱的就是別人說他會死于軍陣之中。如果有人敢當著他的面真麼說,他一定會將那個人的舌頭整個的拔出來,讓他知道什麼話說得,什麼話說不得可現在,他自己就拿自己最忌諱的事情來立誓,後世子孫世代不得好死的惡毒誓言更是讓**感受到他的誠意的同時,也見識到了他的狠勁。

曹操的立誓會不會讓**對他更加的警惕,這個還不得而知,但**在听了曹操的之後,再度哈哈大笑起來,這次**的笑聲並沒有引起曹操的共鳴,曹操只是靜靜的在那里等著**對剛才建議的回復。笑聲停止之後,**的臉上露出一個詭異的笑容,他盯著曹操的眼楮,似乎是在發問,似乎又是在自問︰「孟德兄啊孟德兄,你真的以為,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兄弟我,還能夠從徐州的事情中抽身嗎?」曹操也笑了,笑的很輕松︰「是啊,我知道,不過,我還是存了一分念想,不想與元瞻兄還有雲封賢弟在戰場上兵戎相見。既然如此,我們之間似乎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的表情嚴肅了起來,沉聲道︰「孟德兄,我等在在戰場上相見,不過是遲早的事,我家主公對此感到很是遺憾,覺得當初的摯友,日後難免變為仇敵,這是這個世道的悲哀,也是我們這些人的無奈,還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既然無法拒絕,那就要從現在開始學著適應,直到能夠從容的面對在戰場上由好友所射來的箭矢我在主公的教誨下,學了很長的時間,今天看來,是到了接受這命運安排的一切的時候了。」曹操長嘆一聲道︰「我這一生,最敬佩的,就是元瞻,最害怕的,也是元瞻,雲封啊,今天我們雖然要兵戎相見,但我還是要謝謝你,謝謝你將元瞻的話告訴了我」

話說到這個份上,兩個人都知道和平的時刻已經過去,接下來就是兵對兵將對將的激烈戰斗。當曹操轉身的時候,**忽然問了一句︰「孟德兄,你明知道在徐州和我等廝殺,我家主公在長安絕對不會坐視不理,你的兗州就在益州的攻擊範圍之內,從上庸出兵,攻入兗州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即便如此,你還是選擇與我等大戰,到底是為了什麼?」

曹操並沒有回頭,沉默一會兒,緩緩說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當頂天立地,且人生在世,有所當為,有所不為。我如今是一軍統帥,數萬人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功名前程放在了我的身上,我曹操今天若是退縮了,就會對不起所有人對我的期望,雲封,身為主帥,你會做出這等讓跟隨你的弟兄失望灰心的事情嗎?還有,不管你信與不信,我誓取徐州,不止是為父報仇,也不只是為了我自己的野心和**,我的理由,還存在于我手下的這些兵將,他們同陶謙,不共戴天」

曹操的最後這一句話,讓**眼中精光閃過,而在他身後的陶謙,則是眼中冒火,雙拳緊攥,好似恨不得要向曹軍沖上去咬他們兩口似的。曹操的這句話,又將陶謙帶回了當初那個還屬于自己的舞台。中平五年冬,在兩年前被朝廷大軍剿滅的黃巾軍死灰復燃。說到底,當初東漢的政府軍所剿滅的,不過是黃巾軍發起者張角三兄弟的主力罷了。而事實上,張角首倡義軍之後,大漢十三州被苛政逼得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都聚集在了黃巾旗下,為自己的人生博出一條活路。這樣一來,大漢當時所面對的黃巾軍幾乎可以以百萬計。當然,這其中有很多是老弱病殘,但能戰斗的青壯年也足有數十萬之眾。東漢政府當時早已是空殼一個,無兵無錢,各地平叛的官軍大都是各州豪強勢力的私軍改編而成的。可那些州牧在攻打黃巾軍的時候,也是以保護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為主,對黃巾軍並不是存著徹底剿滅的心思,而只是要將黃巾軍趕走而已。說到底,以漢靈帝為首腦的中央政府最後之所以能夠打贏黃巾起義這一仗,一來是靠了兩漢四百年所留下的一些底蘊,二來則是托了黃巾軍在那個時侯還太過稚女敕,很多人都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不但沒有戰斗經驗,而且也沒有足夠的訓練,當然,他們也沒有趁手的盔甲和兵器。東漢政府的軍隊也不見得訓練的多麼好,但比起農民來,那還是專業戰爭人氏。再者,那個時侯的東漢政府還有幾個有本事的將領,比如皇甫嵩、盧植等人。

黃巾起義被鎮壓,看似是東漢政府的勝利,但它卻是事實上的輸家,一場黃巾起義,徹底的摧毀了東漢政權的根基,成全了各地蠢蠢欲動的諸侯,同時,也鍛煉了最後幸存下來的黃巾軍。剛才說過,地方政府對黃巾軍多數是以驅趕為主,不會拼全力剿滅,所以在張寶、張梁所率領的黃巾軍失敗之後,其他州郡的黃巾也只得暫時藏匿起來。這些黃巾軍此時也已經不是當初剛剛踏入戰場的雛兒,經歷過血與火的鍛煉之後,他們已經成長了起來,逐漸向精兵的方向發展。

這些在地方上潛藏的黃巾軍勢力,終于在中平五年爆發。當初中央政府軍所攻打的黃巾勢力,以豫州黃巾、兗州黃巾還有冀州黃巾為主,所以這三個地方的黃巾軍即便有遺留下來的勢力,那也是元氣大傷,並非一兩日就能恢復過來的,而青、徐兩州的黃巾軍在當初並沒有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加上這兩個州本就是大漢朝糧食賦稅的主要收入來源,州內郡縣存留糧食財物甚多,這就為以劫掠富戶官府為主業的黃巾軍提供了繼續生存的土壤。所以這次的黃巾復起,就是以青徐黃巾為主。這些蟄伏多年的人就好似出了籠的猛虎,東征西討,南下北上,在青徐兩州幾入無人之境,而且他們每攻打下一個郡縣,就會將縣內存留的兩米,還有富戶們的財產打劫一空。封建社會,地主階級還有士紳階級是政權的基石,那個時侯的最高統治者可不會喊出以人為本的口號,他們要喊,也是喊以官紳為本。如此多的官員鄉紳遭劫,社會便動蕩不安,東漢中央政府為了能夠平息兩州豪強世族的怒火,便再度開始部署剿滅青徐黃巾。

就是在這次征剿行動中,一直在官場中浮浮沉沉卻始終不得志的陶謙終于找到了機會,有了多年的人脈積累,也是依靠自身的實力,朝廷最終任命陶謙為徐州刺史,並責令他鎮壓黃巾軍。這是陶謙為官生涯第一次作為主帥出征,可大多數人並不看好陶謙的前景,畢竟陶謙在這之前一直是以文官的面出現在眾人面前,軍事方面的才能從未見他顯露過,書生領兵,又怎麼可能戰勝聲勢浩大的黃巾軍呢但即便有眾人的猜疑,陶謙卻也不為所動,在面見漢靈帝時,他十分堅定的想漢靈帝表示自己一定不會辜負聖命。而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他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東海的泰孫觀等人為將,快速解決了手中無將的局面,同時,以自己之前所訓練的私兵丹陽兵為底子,從徐州現存軍隊中挑選精英,同時廣泛募兵,擇青壯者入伍,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一只具有不錯戰斗力的一線部隊,還是以丹陽軍的名號展開行動。結果經過了正規訓練的丹陽兵一戰便大破黃巾軍黃巾軍這個時候固然是比最一開始的時候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缺少首腦的現狀,讓他們有了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人心浮動,根本就沒有辦法將力氣往一處使,所以他們人數雖然多,真正的戰斗力卻大大折扣,而且只能打順風仗,一旦被官軍強有力的擊敗,他們的士氣便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徹底崩潰,從而陷入四散奔逃的境況中。徐州的青州軍就是這個樣子,在主力被快速擊潰後,剩下的黃巾軍也被逃出徐州境內,北上青兗兩州。陶謙的主要任務就是維護徐州的安定,既然徐州的黃巾軍跑了,那陶謙當然不會傻乎乎的跑到別的州郡去做免費勞工。因為這種自掃門前雪的行徑,這些進入青兗兩州的黃巾軍的余部被曹操打敗,並被收編為青州軍,成為了他征戰四方的班底。而就是這群當初被陶謙趕出徐州的黃巾兵,此時又跟隨曹操打回了徐州,目的就是為了報當年被追殺之仇。

往事一幕幕在陶謙眼前劃過,他這個時候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麼這些曹軍會如此的熱衷于屠殺徐州的百姓,原來,除了曹操的命令之外,他們自己也是對自己恨之入骨,進而對徐州的百姓恨之入骨,也因此才在屠殺百姓之時,毫無惻隱之心,下手極端之狠辣對于黃巾軍,陶謙可說是深惡痛絕,他們就好像是天生的死敵一般。不過現在陶謙自己已經無力再上陣去和曹操所率領的青州兵廝殺了,他也只能寄希望于**了。而為了怕**手下容情,陶謙便縱馬上前,來到**身邊道︰「雲封,這些該死的黃巾余孽,罪大惡極,他們每個人的手上都沾滿了徐州人的鮮血啊」

**扭頭向陶謙微微一笑道︰「世伯請放心,大事當頭,該如何作為,小佷心中有數,不過如今的青州軍可不是當初的黃巾軍了,曹操操練兵馬很有一手,黃巾軍在他的手下已經成長為我大漢諸侯中戰斗力數二數三的軍隊了」**沒有說數一數二,因為在益州軍存在的前提下,大漢境內沒有那一支諸侯的部隊能夠在益州軍的面前數一,他們最多也就是去爭奪數二的地位得到了**的答案,陶謙心中頓時一松,長出了一口氣道︰「老夫就知道賢佷心中自有主張,那麼現在我軍該如何行動呢?我看曹兵勢大,不如先將兵馬撤回徐州城內,等到益州兵馬到來之後,咱們再和曹操決戰吧」

**很是有些無語的看了陶謙一眼,這個老頭,剛才還咬牙切齒的,讓自己好好的教訓青州兵,這話說出來還沒涼呢,他就又要自己撤兵回城了。「世伯,現在撤兵,根本就是送死,曹兵若是隨後掩殺,那麼我軍斷後的部隊恐怕將難有活路了。世伯放心,小佷心中自有打算對了,剛才我向世伯囑咐的事情,怎麼樣了?」陶謙連忙道:「都照你的吩咐,我已經將戰斗力差的一萬五千人都撤回城中了,而且還另外差遣了五千人在城門附近,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接應退軍。」

**點了點頭,對陶謙道︰「如此甚好,世伯,曹操下面就要和我對將了,如果他手下的將領能夠在陣前斬殺我的話,就算是我家主公也只能默認事實。」

陶謙一听,連忙說道︰「既然這樣,那你就更得回城了,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那我們徐州可就徹底的失去希望了」

**一笑道︰「世伯放心,小佷這些年在益州軍中歷練,多蒙蜀王殿下及帳中各位同僚提點,武藝大有精進,曹操營中將領雖多,只要不是一擁而上,小佷就還有幾分把握,即便最後不可能完勝,挫一下曹軍的銳氣也是能做到的,這樣,也能提升我軍士氣」

正說話間,就見曹營之中有一人縱馬出陣,一聲爆喝︰「**小兒,速速前來送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