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九十章 政治集團

作者 ︰ 獠羽

從那一日劉宇進入長安以來,他身邊的臣屬就沒有超過三個,而且這三個人還都是帶兵的武將,所以在劉宇提出舉行大朝會的時候,黃琬等人心里並不是十分的擔心,畢竟在長安的這些官員大多數都是和他們有著一定聯系的,就算是劉宇的岳父蔡邕能夠拉攏到一些士人,但經過了痛哭董卓事件的蔡邕的聲名比起之前來要差上很多,所以黃琬等人也沒有將蔡邕的勢力放在心中。可今天大朝會要開始的時候,劉宇的身後竟然出現了幾十個人的團隊,而且這個團隊中的人不但一個個都是生面孔,他們身上穿的還都是都是高等官員服色,黃琬等人心中不由得疑竇叢生。

此時劉宇已經帶著那一幫人進到殿中,作為現在暫時的百官之首,黃琬自然是要擔起迎接劉宇的責任,他緊走兩步上前,向劉宇一拱手道︰「參見王爺!」劉宇也還一禮道︰「有勞太尉前來相迎,本王真是擔當不起!」黃琬忙擺手道︰「王爺乃是漢室親王,琬理當迎候。不過王爺身後的這些大人們,恕老臣眼拙,並未曾見過,不知這諸公都是何人呢?」

劉宇哈哈一笑道︰「哎呀,這是本王疏忽了,竟然忘記了向太尉大人介紹,來來,太尉大人,這些人就是本王在益州的屬下!」黃琬一怔,臉色頓時就是一變。劉宇進入長安之後,自然就取消了李那些人對消息的封鎖,于是,益州二十萬大軍在孫琳帶領下正在向長安逼近的消息自然也就傳道了長安城中。黃琬和馬日都是第一時間得到這個軍報的,黃琬的心中是大為不安,他當然也就聯想到,劉宇之所以會要求在三天之後舉行大朝會,恐怕就是在拖延時間等到益州的這二十萬大軍來到。到時候別說是長安城,就算是天下諸侯,又有哪一個能夠對付得了他!

心急火燎的黃琬馬上就叫上了馬日一起想要進宮面見漢獻帝,他們想要請漢獻帝下一道詔令。禁止外地兵馬進入京兆長安地區。他們相信,像劉宇這樣地人,應該不會明目張膽的違抗漢獻帝的旨意的!不過他們來到皇宮之後,卻被皇宮外把守宮門地禁軍給擋在了門外,理由就是如果沒有皇帝的召見的話,大臣們不得私自進入內廷,這也是為了保證皇上在這個敏感時期的龍體安全。黃琬和馬日在朝廷這些年,就沒有听說過有這麼一條規定。

他們這種身份的大臣。那是可以自由出入內廷的!不過當他們和禁衛們爭執的時候,卻無奈的發現一件事,那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那些來自益州地禁軍士兵們根本就不管這兩個朝廷大佬嘴里面扯扯的都是些什麼,他們倒不是沒文化听不懂那些之乎者也,而是他們根本就不會違背劉宇頒下的軍令。朝廷的規矩算什麼!朝廷的規矩哪能大的過軍令!就是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黃琬還有馬日磨破了嘴皮子。最後還是被禁軍士兵們擋在了宮門之外。

這樣一來。黃琬他們和漢獻帝地聯系就被斷了開來,可他們偏偏又束手無策,三天地時間本來就不長,就算想另尋方法將消息傳到皇宮之中,急切之間卻也是難以籌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黃琬還有馬日也只好听天由命,畢竟他們不能到劉宇那里直接去索要入宮的令牌。可以想象,如果二十萬益州軍真的進入長安的話,那麼局面恐怕就真的無法再扭轉回來了。對軍事並不了解的黃琬兩人從宮門處踫壁之後。倆人一商量,便又跑到左將軍皇甫嵩的府上去了。

若說在忠于漢朝的保皇族中,對軍事最有發言權的,就要數皇甫嵩還有朱俊兩個人了,他們兩個都是在黃巾起義中率領官軍與數十萬起義軍周旋數月。並最終獲得勝利地將領。所以就實戰方面的經驗以及兵法戰術的運用上,這兩個人都可稱得上是一代名將。尤其是是皇甫嵩。他出身軍人世家,從小就學習領兵征戰,軍事才能很是突出。

當年董卓進入洛陽的時候,皇甫嵩正在長安,率領十萬大軍防備西涼的人馬。他本來可以在董卓專權之後,立刻領兵回師洛陽,憑他地統帥能力,戰勝董卓也不是不可能地事情。但皇甫嵩猶豫了,他只是一個軍人,作為軍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服從命令。鎮守長安,防備西涼是朝廷交給皇甫嵩地任務,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皇甫嵩是不能夠擅離防區的,再加上他對于政治上的東西並不是那麼熟悉,朝廷中的爾虞我詐,權力更替,皇甫嵩一向是采取冷眼旁觀的態度,所以當董卓廢掉漢少帝,擁立劉協登基的時候,皇甫嵩也都沒有意識到事情正在向不可挽回的地步發展。

不管是漢少帝還是漢獻帝,他們都是漢室有權利繼承皇位的人,不管他們誰成為皇帝,漢朝的社稷都會繼續延續下去,這就是皇甫嵩當時的真實想法。不過等到董卓那暴虐的個性開始作祟,使洛陽,使天下陷入新的動蕩之中的時候,皇甫嵩才警覺起來,但可惜為時已晚,他手下的十萬大軍已經被董卓搶先一步以朝廷的旨意換到了李的手中。皇甫嵩從長安都督一下子變成了副都督,手中的兵權被剝奪的一干二淨。皇甫嵩這個人在拉攏下面的士兵方面事實上做的並不怎麼樣,他是個傳統的軍人,只會領兵打仗,不會拉幫結派,也正因如此,他對兵權被奪這件事毫無辦法。

董卓雖然撤掉了皇甫嵩的兵權,但卻沒有對皇甫嵩下黑手,一來皇甫嵩確實是個難得的將才,二來,皇甫嵩是名義上最終將黃巾義軍消滅的大功臣,這個戰績使他在朝野內外都有著很高的聲望,所以董卓出于愛才以及穩定朝野內外局勢的角度來考慮,最終還是留下了皇甫嵩的性命,讓他來替自己撐門面。而皇甫嵩在後悔自己當初優柔寡斷之余。也只好在長安做個閑散的擺設。等到董卓被關東諸侯逼入長安,皇甫嵩這個長安副都督當然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董卓本來想請他出來帶兵到潼關鎮守,但卻被皇甫嵩拒絕了。董卓本來也不過就是那麼一說。他可並不信賴皇甫嵩,所以見皇甫嵩推辭,他也就樂得順其自然,就這樣,大漢地一代名將就在長安賦閑起來。

王允還有呂布將董卓除掉,本應該馬上重新啟用皇甫嵩整合長安的軍隊,皇甫嵩本人也認為自己再次報效朝廷的時候到了,但出人意料大的。王允卻沒有向皇甫嵩作出任何地表示。其實,在那些精通政治的人的眼中,這件事卻是在意料之中。皇甫嵩的名望很高,能力很強,王允如果想要獨攬朝政的話,他不可能為自己樹立一個強大的敵手。而且在王允這邊還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呂布,就算是為了照顧呂布的面子。王允也不能讓皇甫嵩再復出領兵。

就是因為王允地私心。皇甫嵩最終沒有能夠繼續他的戎馬生涯,而王允最終也沒能逃過悲慘的下場。試想,如果當初李進犯的時候,領兵的人是皇甫嵩的話,恐怕如今的局面又是另外一個樣子。總之,遍數長安城中地武將,能夠有資格和劉宇分庭抗禮地,黃琬還有馬日此時也只能想起皇甫嵩了。

自從董卓被殺之後,皇甫嵩對于朝廷上的事情就又開始關心起來。這些天以來長安城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皇甫嵩都一清二楚。當李進京的時候,皇甫嵩曾經哀嘆自己命運不濟,看來自己這一輩子都難以再重掌兵權了,同時他也為大漢的江山社稷感到心憂。不過劉宇戲劇性的登場,並且兵出奇招。將李一舉擊退。再次挽救了漢家江山,這讓皇甫嵩在為社稷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心中再度難以遏制的生出遺憾地感覺,在他看來,天下第一名將劉宇來到長安,自己這個過氣的將軍,就更沒有再度登場的必要了。哪知道,今天他的府中竟然迎來了如今的百官之首黃琬兩人。

對于皇甫嵩,黃琬並沒有掩飾自己地來意,他直截了當地將這些天來所發生的事情,包括劉宇將整個皇城禁衛郡全部撤換整編,將長安地駐防軍也統統收歸自己麾下,還有他將皇帝還有大臣們隔絕起來這些事情。黃琬並沒有說劉宇想要謀反之類的話,他相信,只要皇甫嵩听完這些,他自己的心中自然會有判斷。果然,皇甫嵩皺著眉頭听完這一切之後,便不由得憂心忡忡的說道︰「蜀王將長安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恐怕他所圖非小啊!」

黃琬兩人听到皇甫嵩的話,眼中都露出了高興的神色,很顯然,皇甫嵩的心中已經對劉宇產生了懷疑。黃琬嘆口氣說道︰「蜀王乃是皇上的皇叔,當初又受先帝的托孤之重,本來我們也不應該有所懷疑的,可現在蜀王將皇宮牢牢控制在他的手中,我和馬太傅真是很擔心啊,如果蜀王真的辜負了聖恩,想要和那奸臣董卓一般行事的話,那天下黎民、江山社稷可就要遭逢一場大禍了!」皇甫嵩卻皺著眉說道︰「太尉大人,如果蜀王千歲還是我所認識的那個蜀王的話,我相信他不會做出這種事情。」說到這里,皇甫嵩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道︰「事實上,就算劉宇真的有心要反叛,以我現在這種賦閑在家的情況,也是無法幫得上朝廷什麼忙啊!」說完,皇甫嵩露出難以掩飾的失落神色。

黃琬連忙說道︰「皇甫將軍,我和馬太傅這次前來見將軍,一來是為了向將軍詢問一下,益州的二十萬大軍是不是能在三天內到達長安,另外一件事,就是想向將軍征求意見,我們準備在三天之後的大朝會上聯名上表,請皇上將京師衛戍兵馬交給將軍統領,不知將軍意下如何?」皇甫嵩聞言吃了一驚,眼楮不由得盯著黃琬看了片刻。他現在已經不是對政治完全一竅不通了,黃琬的這個建議,雖然看起來對自己很有利,但事實上卻是將自己和劉宇擺到了正面沖突的台面上。但是,皇甫嵩雖然看出了黃琬的用心,可他還是堅定的點點頭說道︰「那就多謝兩位大人的美意了。我在府中的時候,也已經知道。益州大軍如今剛剛到達武功,所以請兩位大人放心,他們是不可能在三日內到達地!」

看著心滿意足的從自己家中離開的黃琬還有馬日,皇甫嵩的心中卻是輕嘆了一口氣。地確,如果是步兵部隊的話,從武功趕到長安怎樣也要花費將近七天的時間,但如果是騎兵的話,這個時間就會縮短至少一半,也就是說,如果是騎兵部隊的話,三天之內趕到長安的話。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益州不缺騎兵,而且益州的騎兵數量也不少,皇甫嵩知道,僅僅在他當年還駐守在長安地時候,益州屯駐在漢中的騎兵部隊的數目就已經超過了六萬,後來益州和西涼之間又發生了幾次戰爭,如果算上這些戰爭中所繳獲的戰馬的話。那麼益州的騎兵數目將會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自己和劉宇正式地站到對立地位置上。真的是個正確的選擇嗎?皇甫嵩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就算是他這樣心高氣傲的武將,在面對劉宇的時候,也是感到自己實在是力不從心,劉宇的強大並不是一般人能夠抗衡的,更何況全長安的兵馬加起來,恐怕也不夠益州大軍的一次沖鋒,這麼苛刻地環境,就算自己能夠順利地執掌長安兵權。到頭來,恐怕也不會落得一個什麼好的下場吧。但皇甫嵩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任何人都會有自己的堅持,而軍伍就是皇甫嵩的堅持,當初因為不滿董卓地專橫跋扈。皇甫嵩迫不得已離開了軍隊。但對于一個從小就接受軍人教育地將領來說,手中沒有了兵。他的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地意義。所以皇甫嵩並不打算放棄這次能夠重掌兵權的機會,哪怕對手是劉宇!

黃琬還有馬日就是這樣一家一家的拜訪了長安城中的官僚們,對這些官僚,他們不斷的誘之以利,曉之以義,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多數身在長安的高級官僚都加入到了他們的小團體之中,形成了一股很強大的政治勢力,黃琬相信,只要劉宇能夠按照正規的程序來,那自己這方勢力就絕對不會輸。只要在朝堂上,大臣們形成了既定的決議,那麼劉宇如果不用強的話,那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輕易的推翻這些決議!但黃琬千算萬算,就是沒有想到劉宇一邊竟會突然多出這麼多的官員。雖然劉宇嘴上說,這些人都是益州的臣屬,但黃琬看得很清楚,這些人穿的,都是朝廷的官服!

「蜀王千歲,今天是朝廷的大朝會,按照慣例,只允許在京的兩千石以上的官員參加,您現在把這些您在益州的屬下都帶到朝堂上來,恐怕不是很合規矩吧?」馬日這個時候湊上來,看著劉宇身後的這些生面孔說道。劉宇好像愣了一下,接著便哈哈大笑起來,好半天,他才止住笑聲,眼中閃過一絲計謀得逞的喜色,向馬日說道︰「不好意思馬太傅,是我剛才說的不夠準確,其實這些人,不但是我益州的臣屬,他們同時也是我們漢室的忠臣!來,我來向你們介紹!」說著,劉宇指著郭嘉等位列在第一排的官員依次介紹道︰「這位是少府郭嘉,這位是大司農劉曄,這位是大鴻臚顧雍,這位是太常卿陳群……這位是鎮軍將軍張翼!」從文臣到武將,劉宇一個個的向朝廷的這些官員們介紹著自己的手下,同時他也在得意的觀察那些官員們吃驚非常的表情,因為這些表情會讓他感到十分的愉快。

劉宇之所以會要求在三天之後才召開大朝會,目的就是等到自己的這些手下們來到,劉宇深知,在現在的這個漢室朝廷中,並不是只要有兵有將就能夠主宰一切的,誠然,向董卓那樣的話也可以達到統治朝局的目的,但那樣一來,自己就會成為天下諸侯的公敵,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那些大大小小的諸侯就會蜂擁而至,給自己帶來天大的麻煩。劉宇想要的,是一個能夠不依靠武力就能夠控制的朝廷。這就需要強大的政治力量作為統治的後盾。

而政治力量就是靠著大臣們的集結而形成地,劉宇深知,在長安的這些舊官僚之中,能夠完全倒向自己的官員,數目肯定不會太多。畢竟像黃琬、馬日這樣的老臣子,他們在朝廷中混跡了這麼多年,在人脈上要比來自益州地自己有著太多的優勢,如果想要和這股力量對抗的話。那自己也要掌握相等甚至是更強的政治力量才行。

因為這次出兵長安,劉宇本來就是勢在必得,所以在孫琳所率領的二十萬大軍中,有著來自益州的超過七成的文職人員,像劉曄、陳群這些益州重臣,也同時跟隨大軍一起來到關中。也許二十萬大軍不可能在一夜之間飛越上百里的路程出現在長安,但這些大臣們卻可以在數萬騎兵部隊地護送下,在三天之內趕到長安。參加這次朝會。劉宇從一開始就沒有想要利用那二十萬大軍來強迫朝廷中的官員,他真正的王牌,是自己手下的這些臣僚。

從董卓當政開始,劉宇就一直和董卓保持著一種十分曖昧的關系,他們既不是仇敵,也不是盟友,劉宇雖然時刻不忘在口頭上表示一下對董卓的憤慨。但事實上。他卻從來沒有發出一兵一卒去和董卓打擂台賽。董卓也很識趣,他自知不是劉宇的對手,所以從他上台開始,他就一直在想方設法地拉攏劉宇,劉宇地官職能夠一升再升,達到今天的位置,董卓事實上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朝中有人好做官,在朝廷中既然有董卓這樣的內線,益州自然不缺官職!

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劉宇給益州的那些能夠在能力上有所憑借的臣屬們都弄上了一個個不大不小的官職。其實有些官職,比如九卿中的這幾個官職,是需要官員在朝廷中供職的,但益州地官員顯然不可能出現在長安做事,所以董卓在給了劉宇這些官職之後。他自己又在朝廷中弄了一套相同的班子。用來維持朝廷的正常運作。于是,就出現了同一個朝廷當中。同一個官職在同時有兩個人擔任的情況。要知道,像三公九卿這樣的官職,可都是實職,並不是那種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地虛職,董卓竟然將這些官職輕易地丟給劉宇,說明他真的是對劉宇下了大功夫。

得益于董卓這種想要交好自己地心態,劉宇的手下出現了一大批食祿在兩千石以上的漢朝官員。當然,在益州的時候,官員們之間厘定品階,其實是按照益州自己的法度來的,像三公九卿這樣的名號只能算是個名譽稱號,真正有用的是三省六部的那些重要職位,官員的俸祿也完全是按照益州自訂官制來確定的。所以大家都不是太在意這些稱號。

不過如今來到朝廷之中,那些稱號官職的意義可就非常的重大了,劉宇在介紹完了自己的這些手下之後,黃琬還有馬日的笑容已經快要凝結在自己的臉上了。他們不敢相信,劉宇所帶來的這數十人,不論是文是武,竟然都是在兩千石以上的!按照朝廷的慣例,兩千石以上俸祿的官員有資格參加大朝會,所以這些官員進入崇政殿,不管是在程序上來講還是從其他的什麼方面來講都是合情合理的!當然,這些人的政治傾向如何,那是一目了然了。

劉宇手下的這一幫官員一加入到官員們的排班隊列之中,原有的朝班頓時就擴大了一倍,而且在文武兩班之中,也出現了明顯的陣營跡象,在文官團體中,益州陣營的人和長安陣營的人大概可以達到一半一半,而在武將集團中,益州陣營的人卻佔了整整八成。長安方面能夠拿的出手的,無非是皇甫嵩還有朱俊他們幾個人,可益州這邊卻是一拉一大堆,連張翼這樣的年輕將領,也能夠當上相當于三品官職的鎮軍將軍,益州武將陣營的龐大可見一斑。

看著這朝堂之中的益州集團的官員,黃琬還有馬日這個時候已經不想再去做什麼評論了,反正有些事情如今已經發生了,再怎麼去煩惱也是無濟于事,劉宇的這招完全出乎了他們的預料,黃琬等人在心中已經做好的慘敗而歸的準備,只不過在氣勢上,他們卻不能放松半分。漢獻帝一直就在崇政殿的偏殿中,透過門縫觀看朝堂上的大小事情,當他看到黃琬等人組成了一個不小地政治團體的時候。他的心中也是微微的松了一口氣,在劉協看來,就算是黃琬也同樣具有野心,那他所帶來地威脅也一定會比自己的這個皇叔要小得多。如果在朝會上黃琬能佔上風,那是最好不過。

不過局勢很快發生了變化,劉宇帶著自己的一眾手下,近乎于不可思議的在眾目睽睽之下登場,給了準備要和他進行一場政治戰的對手當頭一棒,將黃琬等人打了個措手不及,事情的發展,就如同在用兵一般。充滿了變數和意外,劉協忍不住冷冷的向身邊的王越說道︰「師傅你看,朕地這位皇叔還真不愧是用兵大家,不管在什麼樣的局面下,他都能夠兵出奇招,出其不意的將本來不利于自己的局面輕易扭轉,我們大漢宗室能夠出現皇叔這樣的能臣。還真是祖宗庇佑啊!」劉協的話听起來好像是在褒揚劉宇。但事實上,從劉協那已經有些微微發青的嘴唇,還有已經開始發黑地臉色上就可以看出現在地劉協,心中是多麼的憤怒和失望!這場仗到現在,不僅是黃琬他們輸了,劉協同樣也輸了!

王越在一旁看著漢獻帝的模樣,心中也是不由得一嘆,他從一開始就不認為劉協加上黃琬還有馬日聯起手來就能對抗的了劉宇,這不但但體現在軍力的對比懸殊上。就算是在智謀權略上,劉宇也要高出這些人不止一籌!如今劉宇在朝堂外的軍力上佔據絕對的優勢,而在朝堂中的高層官員的數目對比上也同樣開始佔據有利地位,可以說,這場沒有流血地戰斗中。劉宇已經是穩操勝券。王越這個時候唯一擔心的。就是劉宇在控制了朝廷之後,會不會作出不利于劉協或者是漢室江山的事情來。王越認為不會。但他並不能保證,所以他對漢獻帝的話保持沉默。

大朝會要在早上將近九點的時候正式開始,劉協這個時候心中即便是有天大地憤怒,在這個時候也只能暫時地壓抑下來,臉上當然也要堆疊起笑容,熱情的來到崇政殿中,端坐在龍椅當中,接受百官地朝賀。這個時候,劉宇因為身份還有地位的不同,所以他比起其他的官員來,站立的位置要高上兩層,百官都在玉階之下,而劉宇則是站在兩層玉階之上。皇帝升朝,百官朝拜,都要行三跪九叩之禮,劉宇現在是朝廷中的百官之首,這行禮之事自然是要由他帶頭。作為一個現代人,劉宇直到現在也沒有適應向別人,尤其是向一個不管在哪個方面都趕不上自己的人下跪。

從來到這個時代開始,劉宇向他人下跪的時候其實很少,滿打滿算也不過是當初漢靈帝還在位的時候,他在洛陽隨朝伴駕的那段時間,而其他的時間,他要麼是鄉野間的閑雲野鶴,要麼就是獨霸一方的諸侯牧守,平時根本就沒有可能向別人下跪,所以他到此時,也很厭惡向一個自己看不起的人下跪。這個時候,劉宇不由得有些懷念起當初董卓為了拉攏自己而拋出的那個免參免跪的特權!「唉,如果當初沒有拒絕這個特權的話,今天自己就不用這麼委屈的向一個小小的孩童下跪了。」劉宇一邊慢吞吞的坐著屈膝向下的動作,一邊在心中不停地吃後悔藥。

就在他快要跪下的時候,在劉協身邊的內侍忽然大聲說道︰「皇叔蜀王,有功于國,勇保社稷,理應殊獎!特賜蜀王見駕免參免跪之權,以示朕褒獎功臣之真意,欽此!」這道漢獻帝的口諭一傳出來,朝堂上下頓時就安靜了下來,眾人都用羨慕與嫉妒並存的目光看向劉宇,這免參免跪的特權,在現在的大漢天下中,可就只有劉宇能夠享有了!

有些官員心中因為羨慕而不由的想到︰「皇上既然能賜予蜀王千歲這樣的特權,那就說明皇上對于蜀王殿下還是幾位倚重的,看來自己還是不要太得罪蜀王為好,免得到時候落得個悲慘的下場,追悔莫及!」朝堂上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政治上的力量對比,已經進一步向劉宇這一邊傾斜了。

上一次在面對這樣的特權的時候,劉宇推辭了,理由是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就算是有著天大功勞的人,也不能逾越了自己身為臣子的本分還有禮儀。不過這一次再度面對恩賜的特權的時候,劉宇卻並沒有再過多的猶豫,他毫不客氣的像漢獻帝躬身施禮謝恩,收下了這恩賜的特權。之所以這麼做,一來是因為劉宇正好不想向漢獻帝下跪呢,二來則是因為劉宇深知一個道理,那就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有些時候,推辭是一種謙虛的表現,但有些時候,推辭卻成了示弱的標志,一味的推辭,只會讓身旁那些一直虎視眈眈的人佔到便宜!所謂當仁不讓,該是自己的,那就要毫不猶豫的拿到手中,如果因為一時的好面子而與之失之交臂的話,那自己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既然劉宇有了免參免跪的特權,那跪拜的朝儀自然就不能再由他主持了,這個任務就落到了太傅馬日的身上,好在眾百官在董卓當政期間雖然沒有跪過幾次皇帝,但對董卓卻是要經常的卑躬屈膝,下跪迎送,所以在進行這些朝儀的時候,他們還是十分的有模有樣的。這其中又以益州一方的官員所做的姿勢還有動作最為標準,這樣龍椅上的漢獻帝在心中驚訝的同時,也一並對益州有了更深的忌憚。益州的官員為什麼能夠將這些朝儀做的這麼規範,那肯定是他們在成都的時候,經常做這些事情,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問題是,這些禮儀可是天子上朝時才能使用的!

疑心病甚重的漢獻帝從益州官員的表現,不由得就聯想到劉宇在益州可能是天天按照天子的規模在舉行朝會,于是他心中對劉宇的那種不滿可就越來越大了。不過不滿歸不滿,在百官朝賀完畢之後,劉協還是畢恭畢敬的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幾步走下兩層台階,走到劉宇的身前。

此時劉宇已經坐到了由內侍們抬來的椅子中,劉協來到劉宇的面前,恭恭敬敬的向劉宇施了一禮道︰「佷兒拜見皇叔!」所謂國法家常,臣子朝見天子屬于國法,而劉協身為劉宇的佷子,向自己的長輩行禮卻也是理所當然,所以劉宇也沒有閃避,就是這麼大大咧咧的受了劉協的這一拜。下面的那些官員雖然感到劉協的這個行動稍微有點過火,但這些畢竟是漢朝宗室之間的事情,所以這些大臣們也不好多說什麼。

總算是把上朝的那些禮儀走了一遍,當下面的大臣們分成文武兩班站好之後,劉宇先站起身來,向漢獻帝說道︰「陛下,臣奉陛下的聖諭,剿除李的余孽,此事已然初步完成,如今李叛逆已經逃離塢,向陝西方向而去,請陛下安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