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八十三章 來意

作者 ︰ 獠羽

報仇?這個中年男子的話讓劉宇嚇了一跳,自己什麼時候又弄上仇家了,眼前的這個中年人自己可是一次都沒有見過啊!「你到底是誰?」劉宇看著這個中年人沉聲問道。眼下自己可是一頭霧水。不過這個中年人之後的一席話算是為劉宇解答了心中的疑惑。原來這個人名叫董方,他原來是董卓府上的管家,而他所帶來的這小小的嬰兒,正是當初來成都提親時眾多兒媳候選人中的一個,董卓的小女兒董芸!

在王允還有呂布將董卓一族屠戮殆盡的時候,唯獨就是不見了董卓的這個小女兒,當時呂布還有些擔心,但王允認為一個小小的孩童,而且還是個女孩,日後成不了什麼氣候。這個董家最後的香脈就是董方這個管家舍命救出來的。不要以為董卓就是個十惡不赦的人,其實從西涼出身的董卓在本身的性格上雖然有殘暴的一面,但同時也有著豪爽的一面。在進入權利中心之前的董卓還是個十分喜好英雄好漢的人,董方就是在董卓任河東太守的時候與董卓結識的。

說起這兩個人的結識,過程還是有些老套。自古以來,都是俠以武犯禁,董方年輕的時候曾經跟著一個拳術還有劍術都非常高明的師傅學藝,不過他在習武的時候就有點偏向于拳術,至于劍術,則是在中上水平上。因為師傅出色,加上董方地資質也很不錯。所以短短的五六年間,董方的拳術造詣就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他的師傅也很滿意自己地這衣缽傳人,雖然在劍術上董方始終沒有能夠達到大劍師的水準,但他還是被恩準出師了。

年輕人年輕氣盛,加上武藝精湛。董方剛剛出師的時候可說是意氣風發,覺得天下沒有能夠難得住擋得住自己的人或者事。結果在一次沖突中,將河東郡衛家的一個遠方親戚給痛打了一頓。本來這個被打的人在河東衛家也不過是個小小的人物,衛家家大業大,也不見得就會為這件事花費什麼神思,但董方在那個時候未免有點太不會做人,你把那個不長眼的人給打了,趕緊逃掉也就算了,可他不但沒逃。反而揚言要將衛家的這個親戚見一次打一次。

這個姓衛地大概也是在河東搞得天怒人怨,見到他被打,河東的那些百姓都挺高興,一個個的對董方表示感激,董方被人尊為俠義之士,心中就更是得意,所以他就干脆在河東郡住了下來。後來那個被他痛揍一頓的人從衛家糾集了一幫人再次來向董方找茬兒。哪知道一群綿羊數量再多也不是獅子的對手,這些人又一次被董方打了個頭破血流,鼻青臉腫的逃回衛家去了。這一次因為涉及到了衛家本家的人,所以衛家也被驚動了。

衛家地家主看到在河東竟然有人這麼不給自己家族臉面,心中當然不痛快,不過像他們這樣的人當然也不會把什麼事情都訴諸武力解決,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想要將一個人打死的話方法並不至一種,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死亡並不是最讓人痛苦的,最讓人痛苦的方法,是讓這個人生不如死!而能夠讓人生不如死的方法也有很多。多到讓衛家稍微動動手指頭,就能輕而易舉的將董方弄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短短的一段平靜時間之後,在董方認為衛家低頭的時候,忽然有幾十個河東郡衙門中的差役來到董方地家中,說是董方和河東郡的賊寇有所勾結,所以要將他捉回縣衙拷問。董方哪里能甘心被這些衙役灌以莫須有的罪名,雙方一語不合,便大打出手起來。董方的武藝的確是不可小覷,幾十個衙役在他的手下竟然一點便宜都沒有佔到。反倒是被打了個稀里嘩啦。雖然說董方就算是不還手,到最後的結果也不會好,但如今他既然還了手,還把代表國家權力的差役們都給打了,那河東郡的人想要對付他那可就更加的名正言順了。

不過董方地實力也著實是讓當時河東太守很是頭痛了一陣。以至于到最後出動了百十余名營兵。也就是相當于後世的武警部隊,設下了重重包圍。才算是將董方圍困住。雙拳難敵四手,好虎難架群狼,董方的武功再高,也終究只有一個人,惡斗半天之後,終于難以支撐,被一眾如狼似虎的兵士抓住。本著讓董方生不如死的原則,董方被抓到牢中之後,並沒有被判刑,甚至在過堂地時候也並未經過審訊,只不過是被好好地痛打了一百板子,然後又被扔回牢房。

這一關,就是兩年。在這兩年中,董方可說是被整的死去活來,一次次地大刑伺候,受刑之後也沒有人醫治。有好幾次都差點死在牢中。但也許老天爺還不想讓他死,所以每次在生死邊緣,他都能令人驚訝的挺過來。在這兩年中,原本的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董方徹底的消失了,存活下來的,是一個听天由命,心灰若死的活死人。人如果不經歷挫折的話,是不會成長的,一腔熱血,不計後果的結局就是四處踫壁,頭破血流。兩年的牢獄生活,讓董方真正的明白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一身高強的武藝並不代表自己能夠和那些根深蒂固的世祖勢力、和官府、和朝廷對抗。

如果董方能夠再堅韌一點的話,他大概是會因為這次的劫難而生出反抗這個世道的心,但很可惜,董方作為一個年輕人,從出師以來,就沒有受過什麼挫折,這下子猛地嘗到人世間這種生不如死的滋味,當然是苦從中來,一下子消沉下去,什麼雄心壯志,什麼遠大報復。現在在他看來都只不過是一個笑話,或者更準確一點地說,只是一個遙遠的夢而已,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還能夠從這個陰暗霉臭的地方出去。

也該著董方命不該絕,就在他自己都覺得這一生了無生趣的時候。河東太守換人了,來自西涼的董卓成為了河東太守。要說起來,董卓這個暫時在河東郡蟄伏一下地西涼軍閥和一個被關押在牢獄中的罪人是沒有任何的交集的,但世上就是有湊巧的事情,讓董卓和董方這兩個同樣姓董的人踫到了一起。這件事也要多謝那些河東郡的差役。

自從董方被關入河東郡大牢的這兩年來,定期拷打這個似乎永遠都打不死的罪囚,已經成了河東郡差役們地習慣。在這個世道下,當個平民百姓不容易,當個差役也同樣不容易。不但要事事看上司的眼色行事,運氣不好的,還有可能成為上司的出氣筒。所以這些差役平時積攢了很多的怨氣和悶氣,時不常就要找個地方去發泄。當然,到街市上去欺負老百姓是一個途徑,但如果三天兩頭的去欺壓平民的話,日子一長恐怕難免會出現民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官員想在自己地任期內發生民變。那是要影響到他們的政績的,要是真的把事情鬧大了,鬧成農民起義的話,政績是小,丟了腦袋可就太冤枉了,所以那些地方官員也會時不常的搞搞平衡,緩和一下官府與百姓之間的矛盾,至于說搞平衡的籌碼,自然也就是下面的那些差役們,反正這些人誰的身上也不干淨。所以到時候隨便地挑出一個示眾,讓那些百姓們出出氣也就是了。有了這麼一層原因,那些差役們倒也不敢整天的出去鬧事,免得到時候弄得民怨太大,倒霉的還是自己。在這個時候,董方這個打不死的囚徒可就有了極大的作為出氣筒的價值。

董卓本身也不是什麼良民,他的性子之暴躁,絕不在那些差役之下,那些河東郡的差役們也都听說過董卓的凶名,平時也是戰戰兢兢的不敢出一點問題。免得到時候不明不白地丟了腦袋。有一天,董卓的心情不是很好,陰沉著一張臉,好像想要找個讓自己能夠發泄的出氣筒。河東郡的那些差役們見到董卓這個樣子,心里面都是拔涼拔涼的。都在暗自嘀咕。不知道今天又有誰要倒霉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差役猛地想起一件事。自己地牢中不是還有一個怎麼都打不死地罪囚嗎?與其自己這些人在這里擔驚受怕,何不把他提出來,讓董太守出出氣呢?

這些人互相之間一嘀咕,都覺得這個想法很妙于是便向董卓說起了董方的事情。董卓那一天地心情的確是不錯,因為他向朝廷要求為自己升官的奏章一直都沒有消息,本想找個碴兒向自己的這些手下們發泄一下怒氣,但沒想到這些人竟然為自己找了個打不死的出氣筒。董卓不是草包,他本身是武將,所以對武術的一些東西是有很多的了解的,從那些差役們所說的「打不死」這三個字中,董卓很敏銳的意識到,這個囚徒恐怕沒那麼簡單。

見太守大人對這個囚徒竟然表露出感興趣的樣子,那些差役當然是高興不已,于是七嘴八舌的將董方的所有事情,包括當年的一些事都說了出來,當听到河東郡出動了本郡的軍隊,費了半天的功夫才將董方拿下時,董卓就已經基本肯定了董方的身份,知道這個人肯定是個身懷絕技的高手!董卓出身陝西的豪強之家,性格上帶著很強的豪氣,他平時對那些碌碌之輩是沒有什麼好印象,也不會給他們什麼好臉色,但對于像董方這樣的高手豪杰,董卓卻是心存招攬之意,畢竟董卓想成就一番大事,而做大事就要有得力的助手,在董卓看來,董方就是一個很值得自己拉攏的對象。

接下來的事情就不難想象了,董卓將董方從監牢中提了出來,直截了當的向他說,只要董方能夠表現出值得自己另眼相看的武藝,那他就願意將董方從牢中赦免出來,而且還會重用他。是不是能夠得到重用,現在的董方已經不在乎了,但如果能夠從那個暗無天日地牢房中出來的話。董方還是很樂意向董卓展示一下自己的武藝的。

行家看門道,董方剛剛顯露了一下自己的武藝,董卓就馬上意識到,站在自己面前地這個囚徒的確是個極為高明的拳術高手。如此一來,董方自然不用再回到監牢中去。但讓董卓比較失望的是,董方的拳術和劍術誠然是非常的高超,但對于長兵器的使用卻是一般般,而且從董方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況來看,董卓能夠看出,董方似乎已經對前途、抱負之類的東西沒有了一絲一毫地**,如果不是董方的眼楮中還有對生存的**的話,董卓恐怕都會放棄他了。

在戰場上無法發揮作用,不代表董方無法被董卓所用。沒辦法當將軍,難道還沒有辦法當護院嗎?當然,如果讓董方這樣的人當普通的護院,那對董方基本上也就算是一種侮辱了,董卓既然認為董方是個可以任用的人,那他就不會大材小用,就這樣。董方成為了董卓府中地管家,平日里也不用勞心勞力,只需要負責董府中老幼的安全即可。

董方對董卓的知遇之恩可說是感激非常,他雖然沒有想依靠董卓發達的念頭,但畢竟董卓將他從萬劫不復的可能中救了出來。不過在董卓成為太師之後,董方對于董卓的那種驕奢婬逸,殘暴不仁卻也是非常的反感。董方雖說在監牢當中變得十分消沉了,但他的本質卻是正直有正義感的,董卓的種種倒行逆施,在董方這樣地人眼中。簡直件件都該殺,可董卓偏偏又是他董方的救命恩人,在公義和私恩之間,董方痛苦的搖擺了一段時間之後,最終還是倒向了私恩,他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急公好義的青年,那些素不相識的人的死活,如今都與他無關了。

當然,董方也並沒有規勸過董卓,他只是一個小小的管家。雖說在那些下人之中他的職位最高,但再怎麼樣他也只是一個下人,在董卓的面前,也只能是听命行事。但他自己也明白,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董卓這麼一直搞下去的話。總有一天會出麻煩地,而且會是滅頂之災的大麻煩。真要到了那個時候。大不了拼了我這一條命來報答董卓對我的恩情吧!董方曾經是這樣在自己的心里下定決心的,但事情地發展卻並不能如他所想地那樣發展。

董卓在長安被王允和呂布聯手殺掉,消息傳來的時候,呂布地大軍就已經快要兵臨塢城下了。眼看董家就要遭受九族盡沒的危險,董方也是沒有任何的辦法,他的武功再強,也只是一個人,再者說,姑且不論呂布手底下的那些兵馬,單說呂布一個人,董方就沒有任何的把握能勝過他。事到如今,董方也只好準備一死以酬董卓,到時候能夠多殺幾個就算幾個,殺一個夠本,殺兩個就能夠賺一個。但就在他摩拳擦掌準備拼死一搏的時候,董太夫人忽然要見他。

董卓的母親董太夫人到現在已經活了九十多個春秋,這長達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歲月當中,這個老太太已經經歷了太多的東西,生存這種他人最深的渴望,在她的眼中大概已經算不上是一種追求,因為她已經活了太長的時間。她嫁入董家也有將近八十年的歲月,這個家族的興衰起伏,她可說是了如指掌。她的兒子董卓將董氏家族從一個普通的地主豪強家族推到了天下第一的位置上,而同樣是這個兒子,將已經存在了一百多年的董氏家族徹底葬送。

都說女人的頭發長見識短,但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的董老夫人對于世事,看的比任何人都清楚。董卓的那些所作所為,在這個老人看來,是取死之道,但董老夫人從來沒有在政務上規勸過董卓,因為她也明白,等上權利的最高峰,就意味著無休止的爾虞我詐,而到最後,也不過是勝者王侯敗者賊而已。大漢的天下已經腐爛,董卓殘暴也好,賢明也好,身處在那個朝堂之中,到最後也都將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而已。既然結局都一樣,那還不如率性而為的好。

從董卓成為太師的那一天起,董老夫人就已經做好了死亡地準備。不過她始終還是有放不下的東西,那就是董氏家族。老人在董氏家族度過了她一生的時間,對于這個家族當然不能說是一點感情都沒有,如今董老夫人是董氏家族之中年齡最大的長輩,她不希望這家族在自己的手中覆滅。最起碼。她想為董家保存最後地一點香火,而這個繼承香火的人,董老夫人選中的是自己最小的孫女,年僅一歲,曾經準備嫁到成都去的董芸。

繼承香火,當然是讓兒子繼承最好,董卓不是沒有兒子,但他最小的兒子也有十多歲了。董卓有一身的武藝,但他的兒子們卻因為長時間養尊處優。並沒有習練任何的武藝,讓一個十多歲地沒有武功的孩子在數萬大軍的包圍下逃出去,難比登天。而董芸就不一樣,她只有一歲,還是一個嬰孩,如果選一個武藝高強的家人保護的話,從塢逃走的可能性可是要大得多。當然。這也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另外一個更為重要地原因則是董芸曾經是劉宇的候選兒媳。

劉宇當初雖然將所有提親的人都回絕了,但在他回絕的時候,都沒有將話說死,只是說孩子還小,婚娶之事還是要從長計議才好。這話看似拒絕,但事實上拒絕的也不徹底。這樣一來,董芸也並不是徹底的沒有嫁入劉家的可能。如果是讓一個董卓的兒子逃掉的話,那麼這個成為天下公敵的孩子能不能生存下來就是個未知數,而且活不下來地可能性更大一些。但董芸有了成都這一層關系。就有了一個最好的庇護所在。當然,她和劉宇的兒子之間沒有任何的婚姻約定,但她畢竟是當初可能成為劉家兒媳的人,對于董芸,董老夫人相信劉宇不會置之不理的。

有了益州的庇護董芸日後的安全和生活肯定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等她生下孩子之後,董家的血脈也就能夠延續下去,當然,如果她地孩子之中能有一個改姓董而真正的繼承董家的傳承,那就更好了。當然。這些都是十幾年後的事情,到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董老夫人也就不知道了。畢竟她只是一個飽經世事的老人而不是神。

至于說那個能夠護著董芸從這數萬大軍地包圍中月兌身地武功高強的家人,自然就是董方。當董老夫人將所計劃地一切都告訴董方,並將尚在襁褓之中的董芸交到董方的手中的時候。董方沒有多說什麼。如果說為董家殉死是為了報恩的話,那麼將董芸安全的送到成都。則是一種比殉死更加徹底的報恩,當自己將這個使命完成之後,自己和董家之間也就再無糾葛,到時找個地方隱居起來,也可以過上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所以董方決定接下這個艱難的使命。

不過就算是董方身手高明,也不可能沖出數萬大軍的包圍,但董老夫人既然有了這樣的計劃,那肯定就有相應的對策。中國古代的那些富豪貴族們一般也都不是傻瓜,尤其是發家時的那一兩代人,都是極為精明的人,他們同樣能夠從原來的那些家族的興衰史上看出,一個家族不可能永遠昌隆下去,而到了家族危難的時候,往往也就是覆巢之下,難有完卵。為了能夠為自己的後世子孫們留下一條活路,這些世家在開始興建自己的宅邸的時候,往往會在建造的同時,留下一條隱秘的暗道,暗道一般通向數里甚至數十里外的地方,以便日後的子孫們可以從這里逃生。

這種為了逃生而準備的密道,到最後是不是真的能夠拯救一個家族的命脈,已經沒有人能夠知道了,但這種留下後路的建築方式,經過無數代人的傳承,被很好的繼承下來,那些世家還有貴族們,在為自己建築府邸的時候,都會同時修建通向安全地帶的地道。董卓是當朝的太師,如果按照他的性格,本來是不屑于修建用來逃生的地道的,但董老夫人卻執意要在塢建一條誰都不知道的密道,說是要以防萬一。向來對母親十分孝順的董卓本來就對這件事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他根本不認為這個密道有被使用的時候,但他也不想違逆自己母親的命令,所以到最後,塢的秘道還是按照董老夫人地意思被修建了起來。這條密道的確是沒有人知道。因為參與到秘道建設中來的人都被處死了。

如今呂布大軍壓境,這條密道也就有了用武之地。通過這條長達十五里的秘道,董方成功的帶著董家三小姐跳出了呂布大軍地包圍,開始了他們的逃亡旅途。盡管已經從大軍圍困中逃了出來,董方所面對的情況也絕對不樂觀。要知道,塢周圍都已經被呂布的軍隊所控制,就算沒有大規模的部隊,那些數十人數百人的小部隊也足以讓董方疲于應付。就這樣一路打打殺殺的,終于被他們逃出了呂布王允的勢力範圍。這個時候,董方也不得不開始考慮如何才能夠逃到成都去。如果從官路上走的話,路途遙遠不說,還有被官軍發現地危險,所以董方最後選擇了子午谷!

結果當他們到達子午谷口的時候。就和暗部的人踫到了一起。而且還被當作可疑分子帶到了劉宇的面前。听董方將這一切因果說清楚之後,劉宇真是有些哭笑不得,只不過是當初前來向自己的兒子提親而已,僅僅這樣就認定自己會把董芸當作未來的兒媳進行庇護,這個董老太太也未免太有自信了吧。想到這里,劉宇忍不住扭頭看了看已經交給侍衛照顧的董芸。董家地傳統,就是男的丑。女的俊,董卓他們兄弟沒有一個是美男子,而董卓的幾個姐妹,還有董卓的幾個女兒,卻都是萬里挑一的美女。很顯然,董芸也繼承了這種傳統,雖然只有一歲,但也能看出是個美人胚子!

這樣一個小美女,自己真的能夠置之不理?劉宇在心中苦笑了一下,不由得對董老太太生出幾分敬佩。不愧是活了九十多歲的老人,看來她是已經將自己的配脾氣還有性情都已經模清楚了。「算了!」劉宇心中想到︰「董卓雖然有罪,可董芸這個不過一歲的孩童又有什麼罪過,董卓那一家人都已經死絕,如今就剩下董芸這個小家伙孤苦伶仃地,我總不能讓她自生自滅吧!再者說,這樣的一個美女,如果就這麼死掉的話,也太可惜了,說到家。她確實也算是和敬兒有些緣分,還是將她收養下來,就當是為了兒子儲存一個媳婦吧!」

想到這里,劉宇向董方說道︰「董壯士,既然董老夫人有意讓董三小姐到我益州。我們當然是歡迎之至。不過現在董家的身份很是敏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不想讓別人知道芸兒的真正身世。就算芸兒長大了,我也不想讓她背負著他父親的罪孽活下去。這樣,我會在益州的世家之中,為她安排一個合適的家族生活,等到她長大之後,再議論婚嫁之事,不知董壯士意下如何呢?」董方如今已經完成了董老夫人安排的任務,他與董家之間再無糾葛,劉宇想要怎麼安排董芸地事情,就已經不是他能夠去管的了,到時只要董芸能夠生活的好,那也就足夠了。

看到董方並沒有什麼異議,劉宇便讓侍從將董芸抱到內室,再找合適的婦人先行照顧她,等到長安這邊的事情了結,再做進一步地安排。不過對于董方,劉宇並沒有想就這樣讓他歸隱山林。「董壯士,如今正是大丈夫建功立業地時候,你又何必這麼年輕就生出這種遁世的念頭呢。閣下地身手如此了得,不如為孤王效力如何呢?」劉宇向董方道。

董方嘆口氣,搖搖頭道︰「王爺,董方只不過是一個武夫而已,豈能當得起王爺如此厚愛,董方在牢中之時,就已經心如死灰,什麼富貴榮華,高官厚祿,在董某看來,也不過是過眼煙雲,如今董某只想尋個清靜所在,自在的過完余生罷了!」劉宇很理解似的點頭笑了一下道︰「原來如此,既然這樣,孤王倒也應該尊重董壯士的選擇。」

董方一听,大喜道︰「多些王爺能夠體諒小民!小民在此,先謝過王爺了!」劉宇擺擺手止住董方道謝的話語道︰「董壯士要找個清靜的地方隱居,孤王並不反對,但如今天下大亂,到處是一片兵戈相拼,處處哀鴻遍野,這樣的世道,董壯士又能去哪里找那清靜之所呢?」被劉宇這麼一說,董方一時也想不出要如何回答,事實上,他自己的心中也是很亂,的確,在這個紛亂的世道之下,要找到一片淨土,又談何容易。

見董方並不說話,劉宇知道他心里已經有了矛盾,便趁熱打鐵道︰「董壯士,孤王也不想瞞你,孤王如今就是想憑著我益州的力量,撥亂反正,重整乾坤,還給我大漢百姓一個朗朗乾坤,也為像閣下這樣的高明之士,提供一個真正的清靜之地!只不過孤王如今的實力還不足以安定天下,所以還希望董壯士能夠助我一臂之力,共成大業!等到天下太平,乾坤清靜,那個時候董壯士如果還想要遁世潛修的話,孤王也全由得壯士,如何呢?」

劉宇一席話,說的董方很是動心,但他還是皺眉說道︰「承蒙王爺厚愛,如果能為王爺的大業貢獻一份力量的話,董某也是榮幸之至,不過董某只會一些拳腳功夫還有劍術而已,這些功夫近戰保身也還可以,但卻無法在戰場上沖殺,而兵書戰略,戰陣對決,我也是一竅不通,思來想去,董某都不覺得能夠幫得上王爺什麼!」

見董方已經有了為自己效力的意思,劉宇當然很是高興,這樣的武功高手,難道還怕找不到位置安置他嗎?當然,劉宇可不會像董卓那樣只是把董方當作一個護院的家丁來使用,那樣的話也未免太屈才了!他為董方安排的位置,是暗部成員的武術教習!暗部作為劉宇手下的隱藏力量,平時進行的活動在很多的地方要用到近身搏斗,之前暗部的成員都是從劉宇麾下的武將那里學習武藝的,但劉宇麾下雖然多有名將,但他們所擅長的,都是長兵器武藝,對于謹慎搏斗的拳術還有劍術的造詣也並不怎麼精神,所以暗部中雖然也有些高手,可比起真正的高手卻還頗有不如。

董方同意就任暗部的武功教習,劉宇也總算是放下了一樁心事,他讓董方也同樣先留在這個村莊之中,等到攻陷了長安,再具體的安排。接下來,劉宇就開始考慮到底什麼時候進攻長安為好,但就在這個時候,崔勇還有宋果這兩個人所率領的五千人馬,卻已經開始接近子午谷的入口。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自然瞞不過暗部的眼線,劉宇很快就知道了這五千兵馬的具體動向,這個消息同時讓他大大的吃了一驚。說起來這五千人馬對于劉宇根本就無法造成什麼傷害,要知道,劉宇手下可是有一萬精銳,不要說對付五千西涼兵,就是對付五萬西涼兵恐怕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真正讓劉宇心驚的,是賈詡的料事如神。

賈詡真不愧是後世被評為三國五大軍師之一的名人,他還真是有些本事,竟然能夠猜到我可能會從子午谷奇襲長安,如果這次不是我行動的早的話,沒準真的會被這五千人馬困在子午谷中!對賈詡的智計大加贊美了一番之後,劉宇決定將這來犯的五千人殺個片甲不留,免得到時候走漏了風聲!

崔勇和宋果只不過是兩個小小的校尉,又豈會是劉宇的對手,再加上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劉宇已經來到了雍州境內,所以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剛剛和益州大軍接觸,就被打的潰不成軍,到最後一個人都沒有走月兌,宋果戰死在亂軍之中,而崔勇則被益州軍俘虜了過來。

從崔勇的口中,劉宇詳細的知道了李軍現在的行軍計劃和進展情況,也終于明白事情已經到了緊要關頭,所以在清理了戰場之後,便匆匆忙忙的帶著人馬向長安進發,不過還是被李搶先了一步,為了避免事情進一步惡化,這才有了劉宇獨自一人嚇退李兩萬兵馬的事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