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八十章 奇兵突出

作者 ︰ 獠羽

倘若劉宇在此,听到賈詡這番言語的話,必將頭冒冷汗,可李听後,卻大笑道︰「我道文和是說何處捷徑,原來是說子午谷!文和太多心了,那子午谷山路險峻,崎嶇難行,當日長安常有人有經此谷道逃往益州,然能抵漢中者,卻只有十之五六。百姓單身而行,穿越此谷尚如此費力,又何況是大軍行進?劉元瞻便是有天大的統兵之才,最多也就只能率部眾五千經此路出川,我等如今舉兵十余萬圍困長安,又何必懼他區區數千人馬!」

賈詡見李不以為意,皺眉說道︰「既然是奇襲,兵馬本就不在多寡,況長安現在還在王允手中,若他兩方互通消息,里外夾擊,我軍措手不及,事將敗矣!」李本不信其言,但想及這些日子以來賈詡為自己出謀劃策,處處算無遺漏,心中倒也存了幾分顧慮,遂派人請郭汜、樊稠兩人到軍中相商。待將賈詡之言告之二人,郭汜與樊稠亦不信,勸李曰︰「諒數千人馬,縱使是奇襲,又豈能奈何我等!今當努力攻克長安,何必為他事擔憂。」

李道︰「文和自勸我等起兵討王允以來,一向是算無遺策,此次他既然有此顧慮,我等也當小心行事,那子午谷地形甚險,若有一彪人馬前往谷中埋伏,則入谷之軍將有死無生,不知二公哪位願領兵馬前往鎮守,直到我攻克長安?」郭汜與樊稠面面相覷,皆沉默無言。此二人也並非良善之輩,今長安被大軍圍困,朝不保夕。倘他日城破,自己若不在此處,將如何分得官爵資財!貪念至此,他們當然誰都不願去子午谷任那吃力不討好的苦差。

郭汜對李說道︰「今長安雖然勢危,然城中尚有呂布的數萬人馬。要想一舉攻克,也並非易事。我等三人需在此統御手下人馬加緊攻城才是。但既然文和先生擔心子午谷有變,卻也不可不防,但于谷中埋伏之事。但指派一兩校尉統數千人馬前去便是,何必我等親往!」李如何不知道他們兩人的心思,心中雖然惱怒,但其時正是需要三人同心協力之時。故而只好壓下胸中不快,頷首道︰「郭將軍所言有理!」遂命手下校尉宋果、崔勇兩人帶五千兵馬往子午谷駐防埋伏。賈詡見事已至此,無法再勸,只好默然退出,但他在心中,也對李等人大失所望,知其終難成就大事。

將這五千人馬派出,李地心中也是稍稍安穩了一些。賈詡的算無遺策,讓他不能不對子午谷有所忌憚,但他始終還是認為劉宇就算想要插手關中之事,也不會兵行險招,只以數千兵馬挺進關中與自己決戰,派出去的這五千人,雖然不足以和益州軍決勝疆場,但在子午谷那個山勢險峻的地方進行埋伏,卻也已經是足夠用了。

既然沒有了後顧之憂,李也就更加賣力的催促兵馬攻打長安城。長安雖然在西漢末年遭到毀滅性地打擊。原來作為西漢國都的那種森嚴防備已然不再,但東漢政府在天下太平之後還是對這個高祖立國的城市進行了重新建造,但東漢時期的長安畢竟已經不是全國地都城,它的規模和防御程度要遠不如東都洛陽,但饒是如此。作為大漢西都的長安還是很好的擋住了西涼兵馬地進攻。這一來是要感謝董卓回到關中之後。出于自身安全的考慮,再次對長安的城牆防御體系進行了完善。二來則是要感謝西涼人馬善于野戰卻不善于攻城。

西涼地區在名義上是大漢的屬地,但事實上,大漢王朝對于西涼地區也只是有計劃的重點開發,很多西涼城池都是最簡單的城池,不論是城牆的高度還是厚度,都只是和大漢內地的縣城差相仿佛。且多是以土壘成,這樣地城池,在面對大批騎兵進攻的時候,可以說是起不到什麼防御作用,所以西涼人長時間以來都對攻城戰很是生疏,在他們看來,那些什麼城池,只要用騎兵隊一沖也就完蛋了。可對于長安城來說,莫說一隊騎兵,就是有百隊騎兵也沒有用處!

李等人當然不會像西涼人那麼沒有見識,但他們吃虧在起兵的時間太過倉促,從決定起兵到大軍開拔,總共也不過十余日,在進攻的過程之中,除了和呂布大打一場意外,也沒有經歷像樣的攻城戰,而且對于李他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早一步攻陷長安,他們就能早一步安全,反之,多耽擱一日,就會多出一份風險。所以李的兵馬從離開西涼之時起,就不斷的急行軍,以至于到了長安開始攻城戰時,卻發現自己的手中竟然沒有可以使用的攻城器械!

這也就是為什麼李手下有著十幾萬人馬,卻這麼長時間都無法攻克僅有數萬人馬防守的長安城地原因。不過這個情況在幾天後就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古代的攻城器械,數來數去也不過就是雲梯沖車之類的東西,像原始的投石機,還是在官渡之戰地時候被劉曄發明出來地呢。這些器械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它們都是木制地。木制的東西也有一個很好的特點,那就是制作起來比較方便,因為樹木是到處存在的。

兩千年前的漢代,關中地區的植被覆蓋面積要比後世強得多,甚至後世著名的黃土高原,在這個時候都沒有真正形成,在長安附近,參天古木可說是隨處可見,所以李在發動所有的兵馬到處砍伐樹木之後,很快就制造出一大批攻城雲梯還有攻城沖車。這樣一來,戰局很快就再度發生了變化,擁有了攻城器械,而且在人數上佔據絕對優勢的西涼兵馬開始每天進行瘋狂而且有效率的進攻,長安城中的衛戍兵馬越來越少,而且人心開始不穩起來。

就在宋果、崔勇帶領五千人馬離開之後地第五天,結束了一天的攻城戰。林雷李一臉喜色的和郭汜、樊稠一起回到大帳之中。他們這些做將軍的人都能夠對戰局進行一定程度的預測,而從今天地戰況來看,這三個人都已經看出長安的守軍已然十分疲憊,估計城破就在一兩天了!「哼,呂布終于撐不住了!再過兩天。我們就能夠進入長安城了!」樊稠是這三個人中性子最直的一個,眼看大功就要告成,他絲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等到抓住王允那個老匹夫,我要把他地腦袋擰下來當夜壺!」相對于樊稠的興奮。李和郭汜這兩個老狐狸可就要沉穩的多了。

郭汜看了樊稠一眼說道︰「樊稠,我們現在高興還太早了一些,要知道,這長安城中可還有個呂布。呂布的武藝如何,你我都知道,你就有信心能夠生擒呂布?」樊稠頓時啞了火,呂布地武藝如何了得他當然知道,他自詡也算勇猛,但比起呂布,他可是差了不止一籌!保守估計,如果和呂布對敵的話。他連一成的勝算都沒有。

見樊稠不在吭聲,李笑道︰「呂布這匹夫固然是勇猛,但我們也沒必要非抓住他不可,到時他要逃走的話,就讓他逃好了,反正單憑我們也攔他不住,我們的第一目標,是當今天子,只要能夠將當今皇上控制在我們手中,那我們這一輩子的榮華富貴也就到手了!董卓當日憑什麼就能目中無人。還不是因為天子在他的掌控之中嘛!那王允之所以敢在我們面前如此囂張,憑借的,也不過是這漢家天子地聲名!而這一切,只要攻破皇城,就都屬于我們了!」

郭汜和樊稠被李說的熱血沸騰。雙目放光。樊稠興奮的搓搓手,很有些迫不及待的說道︰「既然如此。我們還是再加把力氣快點攻破城池吧,你看,我們趁夜繼續攻城如何?」李擺擺手道︰「不必如此著急,我軍強攻城池已經三天,軍士皆已疲憊,若再趁夜攻擊,恐怕會使眾軍心生怨懟,倒不如好好休息一晚,等到明天士氣高漲之時,再一舉攻克城池!」郭汜與樊稠皆然李所言。三人正言講間,賈詡忽然一臉急色的引一軍士來至帳內。

李見賈詡神色間甚是惶急,心下也是一驚,連忙問道︰「文和,到底出了什麼事情,讓你如此驚惶?」賈詡嘆一口氣,向那軍士使個眼色,那軍士滿臉塵土,眼中更是有種因為長途跋涉而產生的疲憊神色。李這個時候也注意到賈詡身旁的這個軍士,他心中這時也隱隱的生出幾分不詳的預感。「你是何人?」李強忍著心中的疑問,先從一個最簡單地問題問起來。那軍士听到李發問,連忙跪倒在地說道︰「小人乃是陳倉縣令手下!」

陳倉縣令?李心中更是一沉︰「你不在陳倉,來此何干?」那軍士語帶哽咽的說道︰「將軍,陳倉已經被益州軍攻克了!本縣大人力戰身亡,臨死前,囑托小人已經要來將此事稟報將軍!」「陳倉失守了?」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忽的一下站起身來,握住那兵士的肩膀,用近似于吼叫地聲音問道︰「益州軍有多少人馬?領兵者又是何人!?」那軍士被李地動作嚇了一跳,但總算還保存了幾分清醒,向李稟道︰「我听縣令大人說,益州軍至少在二十萬以上,至于那個領兵的,小人沒有看見,只是在那軍中高高地挑著一面寫著劉字的大旗!」

李听到這里,渾身的勁道一松,跌坐在座中,喃喃道︰「果然是劉宇的兵馬!怎麼可能,他怎麼可能來的這麼快!」郭汜和樊稠這個時候也已經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兩個臉色也變得蒼白起來,二十萬大軍,領兵的還是一直以來有戰無不勝的勇名的蜀王劉宇,自己這里的這點人馬,哪里會是劉宇的對手!

劉宇曾經兩次對陣西涼,每次都將西涼的兵馬打得落花流水,在西涼人的眼中,劉宇簡直就是天神下凡,一听到劉宇的名字,那些西涼士兵就會覺得心驚膽顫。李這十幾萬人馬之中,絕大部分都是西涼人,如果被他們知道他們心目中的天神正氣勢洶洶地殺奔長安,恐怕根本不用接戰,這些士兵就會四散奔逃了!「文和。你不是說劉宇子午谷而來嗎?怎麼他帶著二十萬大軍從隴西殺來了?他的動作怎麼會這麼快!」沒了主意的李氣急敗壞的向賈詡喊道。

賈詡的眉頭一皺,這戰場上地事情,瞬息間千變萬化,劉宇會從子午谷而來。這只是賈詡的一種猜測,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證據可以證明,他又不是神仙,怎麼可能能料算的那麼準確!不過賈詡也知道李現在已經急昏了頭。所以他也沒有太將李地話放到心里,第一個問題既然無法回答,賈詡也就自動跳過了第一個問題,直接針對李的第二個問題回答道︰「將軍,如果某所料不錯的話,那劉元瞻應該是在將軍還沒有起兵之前,就已經調集人馬,準備進攻雍涼之地了!」李一愣。沒有反應過來︰「我們既然沒有起兵,那他為什麼要調集兵馬?」

都說人在過度的緊張之下,如果心理素質不好地話,就會變得遲鈍起來,很顯然,李的心理素質並不怎麼樣,賈詡心中對李的評價又低了幾分,但還是耐心的說道︰「將軍,劉宇這次起兵,一開始恐怕就不是為了將軍。就算將軍不起兵攻打長安。益州軍也同樣會出川直取長安的!」話說到這個份兒上,李也終于明白了過來︰「文和,你的意思是,劉宇一開始就已經準備出川與王允爭奪長安,而我們起兵的事情原本就沒有在他的預料之中?」

賈詡點頭道︰「應該是如此!不過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本來劉宇想要襲取長安地話。總要找上幾個借口,但將軍一起兵。他正好有了為朝廷平亂的借口!」「也就是說,我現在成了劉宇的棋子,被他利用了?」李苦澀的說道,語氣中充滿了濃濃的不甘,畢竟知道自己辛苦了半天,原來是是被別人當槍使,這種感覺,味道實在是不怎麼樣!

「文和,以你看,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李如今已經徹底的沒有了主意,他只好將軍中的這個智者賈詡當作自己的救星︰「不然,我們馬上帶兵撤退,去並州找張濟?他現在手中有一州之地,我們去投靠他,也是一番天地啊!」李忽然想出了這麼一個主意,但卻被郭汜否決道︰「張濟當初就與我等不和,如今我等若去投他,難免被他恥笑,而且我們手下皆是西涼之人,讓他們離鄉背井前往並州,恐怕會引起他們的不滿!」

樊稠這個時候說道︰「依我看,不如干脆帶著人馬回身與劉宇一決高下!他娘的,老子原來就听說他劉元瞻如何如何地了得,可惜一直沒有機會會會他,如今他既然要將我們逼上絕路,那我們還有什麼好顧及的,不如放開了膀子好好的跟他干一仗,到時就算是死了,也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他的這個建議當然是被郭汜還有李給忽略掉了,人都死了,就算人家承認你是個大丈夫又能怎麼樣!如今最要緊地就是保住自己地小命!

他們三個人誰也想不出更好的點子,到最後,還是只能將希望寄托在賈詡地身上,希望這個神奇的智者能為自己指出一條明路。賈詡皺著眉頭沉吟了半天,忽然抬頭說道︰「三位將軍,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繼續攻打長安城!要不惜一切,在明天將長安城打下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線生機!」李驚問道︰「文和,如今劉宇就在我們身後,我們就算攻下長安,如果不去防守後方的話,遲早要被劉宇吞掉啊!」

賈詡耐心的解釋道︰「將軍,劉宇大軍雖然人多勢眾,但二十萬大軍,不管他劉元瞻是如何的能耐,行軍速度也不可能快起來。何況現在我們所丟掉的不過是一個陳倉,按照大軍的行進速度,劉宇要想來到長安,至少還要四五天的時間,如果將軍現在就領軍與劉宇決戰,是否能夠戰勝益州兵馬暫且不說,這長安攻防之戰,我們就算是輸了,到時被王允、呂布得到消息。從後追趕的話,我等如何能夠應付的了他們的兩面夾擊!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先解決其中地一方!長安被我軍久圍,城中兵士已損傷慘重,一旦城破。呂布必然遁走他方,到時將軍便可一心一意的對付劉宇!」

李還是有些猶豫的說道︰「可就算是我們傾全力對付劉宇,恐怕也不是益州兵馬的對手啊!到時被他打到長安,我們還不是要束手就擒?」賈詡笑道︰「這點將軍不用擔心。只要長安落到我們手中,他劉宇也不敢輕易來犯!」李一愣,連忙詢問緣由,賈詡便說道︰「劉宇自譙郡發跡開始。便一直自詡為大漢忠臣,先帝臨終之時,賦予他黃旌白旄,賜天子劍,令他掌天下征伐之權,這固然讓劉宇的勢力強極一時,但同時也用道義將他牢牢束縛住。將軍攻打長安,並不需顧及漢帝是生是死。但劉宇行軍,卻必然要考慮萬全,不能讓當今天子有任何地閃失,不然的話,他費盡苦心所得到的大漢第一忠臣的名號也就煙消雲散,而各地諸侯也將聯手對付他!」

李皺眉想了想,發現確實如賈詡所說,劉宇行事,基本上都佔到了一個理字,而在現在而言。保證天子地安全,就是天下最大的理!賈詡見李的模樣,就知他已經明了其中的緣由,但郭汜和樊稠尚不明白,故而賈詡還是繼續說道︰「長安城破之後。漢天子還有滿朝公卿就是將軍地掌中之物。將軍要他們如何,他們就要如何!到時將軍可先請天子降一道明詔。言明王允和呂布乃是意圖篡取漢祚的奸賊,而將軍等人則是為了扶保社稷,為了清君側而不得不出兵討賊,此乃大功,而非過犯。接著,將軍可遣一朝臣,持天子詔書往劉宇軍中,對他說朝中奸佞已除,天子已然無恙,讓他不必擔心,速速退兵回川!劉宇既然自詡忠義,那定然不敢違背天子旨意,只有退兵一途!」

郭汜擔心的說道︰「那劉宇也不是什麼善類,他若是罔顧皇帝的旨意,強行來犯,那我等又當如何?」賈詡冷笑道︰「這事也好辦,到時將軍只需請陛下頒下旨意,傳諭天下,將劉宇定為叛逆,傳召天下諸侯共討之即可!」樊稠有些懷疑的說道︰「各路諸侯如今只是自相殘殺,豈會為了劉宇再次聯合?」

賈詡搖頭道︰「今諸侯雖然相爭,但若是為了對付劉宇,他們定然願意再次聯兵前來!劉宇的勢力太過龐大,且多次與諸侯結怨,西涼韓遂、馬騰,荊州劉表都與他奪地之仇,而韓馥、曹操、劉備等人,也素來以漢臣自居,今漢帝有難,召他們前來保駕,他們又豈能公然違旨!況且若是放任劉宇得到雍涼,則河北中原也將朝不保夕,為求日後平安,他們必然會欣然出兵而至!到時將軍等只需從中調度,讓諸侯與劉宇拼殺就是,益州雖然勢大,但豈能敵得過天下諸侯!」李听罷,拍手稱快道︰「文和果然好計謀!我等若能逃得此劫,皆是文和之恩也!」

郭汜道︰「如今攻陷長安,迫在眉睫,我說不得要夜戰一場!」李點頭道︰「此時也無他法可想,西涼之人,本性貪婪,公等回營,可以利說之,彼等知破城之時有富貴可得,必然各個拼死效力也!」郭汜與樊稠領命而去,各回營中煽動部屬,西涼兵聞听入城之後便有金帛富貴,果然各個奮勇請戰,李見士氣大振,心中高興,遂傳令三軍點起松油火把,趁夜繼續攻城。呂布在城中本以為西涼兵退去,夜間不會再來,正想稍事休息,卻被報之西涼兵又至,發動夜襲,且聲勢比起白天還要強上數倍,呂布此時身心俱疲,無奈之下,只好吩咐守城兵士迎戰,但心中卻已經存了伺機逃離長安之念。如此攻防一夜,長安守軍在呂布督促之下,終于在東方泛白之時擊退了西涼兵的夜襲。

西涼軍營之中,李還有郭汜樊稠在帳中愁眉不展的向賈詡道︰「呂布那廝太過武勇,有他在城頭,我軍強攻一夜竟然仍無法破城!今眾軍士已然疲累至極,恐已無力氣再攻城矣!」賈詡思索片刻說道︰「當日太師在長安之時,必然有不少部從,那王允雖然多番搜捕。但相信城中依然有願為太師報仇之人,今眾軍既然已經疲憊,需防呂布帶兵出城劫營。將軍可先令中軍回營休息,而後三位再各帶一萬精壯士兵至城下叫陣,令呂布生疑。不敢貿然出城,待城頭兵馬疲憊之時,可令臂力足夠地軍士將聲討王允呂布的檄文射入城中,檄文中務要寫明此是為了替董太師報仇!」

李驚道︰「此事不可。當日太師在長安,雖有親信,但那些愚民之中,暗恨太師者人數也頗為眾多。若寫明為太師報仇,恐怕反而會激起那些愚民的怨恨,進而相助呂布守城,到時豈不是弄巧成拙!」賈詡笑道︰「將軍多慮了,長安城中地百姓雖然對太師素有恨意,但其中更多是貪生怕死之徒,我十幾萬大軍陳兵城外,聲勢之隆。想那城中百姓不會不知,既然如此,他們又豈會拋卻性命來相助呂布守城呢?反倒是太師之親信,平日受王允、呂布之迫害,每日里驚惶度日,今聞知檄文之內容後,定會設法相助將軍入城,以剪出王允與呂布也!」李大悟,遂依計而行。

果不出賈詡所料,長安百姓撿到檄文之後。雖痛罵李、郭汜無恥,竟要為惡賊董卓報仇!但他們卻也只是在嘴上發發牢騷,並無一人願意上城樓相助呂布守城。畢竟在他們看來,無論是董卓當權,還是王允當政。到頭來吃苦受累的都是他們這些老百姓。既然如此,那什麼人進長安。什麼人掌朝政,又與他們何干!

這些百姓各個都想著明哲保身,但長安城中的董卓余黨們卻是蠢蠢欲動。自王允當政之後,就對他們這些昔日追隨董卓之人百般搜捕,千般拷問,每日都有被杖刑至死者,而存者也是人人自危,以為難以逃出生天。而此時看到李等人是要為董卓報仇,這些人的心中頓時又有了希望,由董太師的部下來主政,總好過在王允手下喪命。故而這些黨羽們悄悄聚在一起,其中有兩人名為李蒙、王方者,有兄弟親戚在長安西門為城門官,此二人便帶領一干董卓余黨來至西門附近,與自家親戚取得聯系之後,趁著城門守兵換隊之時,一舉奪下西門地控制權,待將原先的守城人馬殺盡之後,這些人一邊警惕其他軍兵,一邊偷開西城門,欲將李兵馬引進城來。卻說李等人自從將檄文射入城中之後,便命眾軍仔細留意城門處地情況,此時當李蒙、王方剛剛打開城門,便有眼尖的兵士報之李等三人,三人大喜,馬上揮軍轉向西門,三路人馬一齊擁入,殺聲震天。呂布此時正在城頭休息,他本來打算趁著西涼軍夜戰疲憊之時出城劫營地,但看到李等人引軍至城下叫戰,心中又轉為疑惑,反復思量之後,還是決定繼續堅守城池。哪知道他剛剛休息了沒有多少時間,就听到城內殺聲大作,急忙派人打探消息時,卻被告之城門已破,賊軍已然入城!呂布大驚,忙引著一隊親兵殺入城中,放眼處皆是西涼兵馬,,呂布率軍左沖右突,但寡不敵眾,終于攔擋不住,只得引數百騎往內城青瑣門外,招呼王允曰︰「情勢危急矣!請司徒上馬,同出關去,別圖良策。」

王允這時已經知道西涼軍入城的消息,見呂布要自己出城,便拱手曰︰「若蒙祖宗社稷之靈,得安國家,吾之願也;若不能為,則王允情願一死以報朝廷社稷!那臨難苟免之行,王某寧死不為也。溫侯請自行突圍,為我謝關東諸公,請諸公日後仍能努力以國家為念,共保我大漢社稷!」呂布見王允不肯去。只得棄卻家小,引百騎逃出長安。

李于郭汜、樊稠進城後,縱兵大掠。繼而率兵圍住內庭,攻打至急。宮中侍臣見內城危在旦夕,連忙請漢獻帝上宣平門止亂。李等人望見黃蓋,這才約住軍士,口呼「萬歲」。漢獻帝倚樓問曰︰「卿等意欲何為?」李、郭汜仰面奏曰︰「董太師乃陛下社稷之臣,無端被王允謀殺,臣等特來誅王允,清君側!」

王允此時就在帝側,聞听此言,便排開眾人,涌身自宣平門樓上跳下樓去,大呼曰︰「王允在此!」李、郭汜拔劍叱曰︰「太師有罪;我等何罪,汝為何不肯相赦?」王允大罵︰「逆賊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二人大怒,手起劍落,把王允殺于樓下。

王允身死,李又差人將王允宗族老幼,盡行殺害。仇人已除,李與郭汜兩人商議道︰「今王允呂布已除,所患者唯劉宇,樊將軍勇武,可速帶八萬大軍往武功、美陽一帶拖住劉宇,帶我等從漢帝處討得聖旨,便去相助!」樊稠領命而去,李又與郭汜商議道︰「此時不將天子劫下,更待何時!」遂命兵士繼續晝夜攻打內城。

眼看內城將破,四面街道中忽然一片打亂,火光閃爍處,就見一人一騎,向內城飛奔而來,待來到近前,來人帶住戰馬大聲呼喝道︰「益州劉宇在此,逆賊速速下馬受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