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七十五章 益州毒計

作者 ︰ 獠羽

因為在蘄春的問題上被江東集團擺了一道,所以在宴請張昭之前,劉宇和郭嘉已經商量好了,要在豫章的問題上為難一下江東集團。但在看完了關于江東內戰的情報之後,郭嘉竟然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改變了一開始定好的策略,這固然讓張昭十分的吃驚,就連劉宇也被他弄得一頭霧水。但對郭嘉的才能極為清楚的劉宇並沒有打算反駁郭嘉的話,他知道,郭嘉肯定是忽然有了什麼新的考慮,因此才沒來得的及與自己商量,就更改了原定計劃。

不過演戲也要有個緩沖,郭嘉猛的這麼一轉換論調,劉宇也不能跟著就馬上認同,那樣就未免太過突兀了。于是劉宇裝作不悅的像郭嘉質問道︰「奉孝何出此言?」郭嘉連忙說道︰「主公,這地方郡縣的歸屬,本就是當今陛下才能做主的,主公身為臣下,似乎不宜太多干涉,還是由荊揚兩州的州牧大人自行上表,請聖上決斷為是!」

這本就是個下台階的話,劉宇裝作沉吟了一會兒,也就順勢說道︰「奉孝所言也有道理,也罷,這件事孤就不再過多過問了。不過荊揚都是我大漢的疆土,同為漢臣,豈能私自相爭。本王受先帝所托,掌征伐不臣之權,若你兩方還不罷手,休怪本王不念舊情!」這就在張昭的接受範圍之內了,本來嘛,這個條件和他從大營出發的時候孫堅交代地底線差不多。剩下的事情就是繼續喝酒飲宴。然後雙方盡興而散。

張昭回轉館驛之前,好像忽然想起了什麼似地。向著送出廳門的劉宇拱手說道︰「殿下,我江東尚有一事要告知殿下,下個月初九,我家少主孫策以及少主摯友周瑜將與喬國老的兩位千金成親!因喬公的兩位千金與殿下的兩位王妃還有王府郡主之間情意甚深,故而托下官前來將喜訊告之二位王妃與郡主,下官不便身入內宅,故請殿下代為轉達!」

「哦?伯符和公瑾要成親?」劉宇被這個消息弄得一愣︰「喬國老之女?可是喬朝蓉和喬夕顏兩位姑娘?」張昭點頭道︰「正是!」劉宇心中暗嘆一聲,沒想到到頭來這兩對江東眷侶還是走到了一起。說起來,之前在洛陽的時候,喬家姐妹和孫琳、蔡琰、貂蟬三個人的感情確實不錯。這次她們成親,益州無論如何也不能一點表示都沒有,于是劉宇向張昭道︰「多謝子布將此等喜訊告之,拙荊和小女確實與喬家兩位姑娘交情匪淺。待成親之時,益州必派人到賀!」

張昭稱謝告辭,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劉宇卻是陷入了沉思,說起來,當年在後世的時候,自己可沒少看一些穿越小說。那些小說的主角那個不是將三國地美女們一個個的收入後宮,享盡艷福。說起來,這三國時代確實是美女輩出,第一代中有天下第一美女貂蟬,有天下第一神女甄宓,有天下第一才女蔡琰,還有天下第一姐妹花,也就是喬氏姐妹。而後一代中也有如孫尚香、黃月英、關銀屏還有張星彩這樣的絕代佳人。如果能將這些人統統弄成自己的房中人。那可就是神仙也要羨慕的生活了。不過劉宇對于這種艷福倒是不感冒,否則他也不會到現在也得到才女蔡琰而已。

但盡管劉宇對于美色並不是很在意,可當他听到當年見過的那對姐妹花就要嫁人的時候,想到歷史上她們兩個人青春守寡的結局,心中還是難免有些悲嘆,不過他也不會當自己是所謂的美女救世主,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自己來到這個世上,如果仍然不能改變孫策還有周瑜的命運,那就可以說是天數使然,非人力所能強為了。何況就算他們最後地結局仍然免不了悲劇,那又能如何。千百年之後。也不過是後人閑暇之時的一段笑談罷了。

沉沉思慮了半晌,劉宇終于回過神來。轉眼一看,就見郭嘉正在一旁低頭等候。劉宇一笑,知道郭嘉是要為了剛才私自更改計劃的事情來向自己解釋,于是便拉住郭嘉的手說道︰「來,奉孝,咱們到內室說話!」郭嘉低頭應命。與劉宇一起來到重華閣頂樓上的密室之中,待室門關好,郭嘉連忙一拱到地請罪道︰「主公,適才事出突然,嘉未得主公應允便私改計劃,還請主公治臣擅專之罪!」劉宇一把扶住郭嘉道︰「奉孝,請罪之前,還是先把你的謀劃說說吧!」

郭嘉直起身來,臉上也露出笑容,看著劉宇說道︰「主公真知我也!主公,嘉冒昧問一句,我等在豫章之事上做手腳,所圖者為何呢?」劉宇驚訝的說道︰「奉孝何必明知故問,當然是為了讓江東和荊州之間永無寧日,讓江東孫氏無法迅速平定江東而崛起,也讓荊州日後不斷的被江東削弱實力!等我軍平定雍涼之後,即可兵發荊州,一鼓而平!」

「不錯!」郭嘉點頭道︰「只有荊揚兩州相爭,我益州才能得到最大地利益,但主公可曾想過,荊揚兩州不乏有識之士,小小的一個豫章,真的能夠使他們永遠相爭下去嗎?」劉宇默然,的確,在荊州有蒯氏兄弟,在江東則有智將周瑜,如今的天下,能人輩出,而自己當年所能夠依靠的那些對原有歷史的掌握已經對天下大局沒有太大的作用,再想像原來那樣能夠制敵先機地機會,已經不多了。這次自己被周瑜算計了一道,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見劉宇沉默,郭嘉雖然不能完全猜到他的心里在想什麼,但也能知道一二,自己的主公什麼都好,就是從起兵以來,一路上走的未免太過順利。而且有很多地時候,他都好像能夠未卜先知一般。精確地預料時勢地走向變化,從而使劉宇集團地實力不斷的增強。但有一點,在順境中的日子太長的話,到最後很可能就會變得剛愎自用,從而走上一條很危險的道路。這次被周瑜算計了一次,雖然臉面上不好看,但未必不是壞事,至少能讓劉宇警惕一些。

不過,郭嘉從劉宇的樣子就知道自己好像是多慮了,于是繼續說道︰「主公。這次江東之人能夠料到我們的策略,想那荊州蒯越也不可能不明白!所以就算我們再在豫章一事上做文章,到最後恐怕也是難遂所願。以江東和荊州兩地的人才肯定不會再繼續行那種鷸蚌相爭,讓主公漁翁得利之事!適才臣看到江東的情報,心中忽然思得一計,可讓江東與荊州成為不死不休地仇敵!」劉宇一驚,那封軍報他也看過,怎麼就沒看出能夠讓孫劉兩家不死不休的謀略來呢?

郭嘉見劉宇疑惑,就微微一笑道︰「主公,這計策說起來倒是一點都不困難。如今主公為荊州與江東調停,使者往來各地非十天半日不能抵達,趁此機會,主公只需要命精細士卒,立刻前往蘄春,扮作荊州士兵,潛入荊州大營之中,而後四處散播消息。也不用過多夸張,只需要在和談之前,讓黃祖還有蔡瑁知道江東所發生的一切就是了!」

說到這個地步,郭嘉也不用再說下去了,劉宇雖然不如他的謀略來得快,但也絕對是一點就透的人,這個計策固然是不容易想到,但說白了也並非那麼困難。「奉孝。我看真正要讓黃祖還有蔡瑁知道的,應該是圍困了尋陽城這麼許久,將他們嚇得不敢出戰的,僅僅是孫堅剩下的一萬人馬而已這件事吧?」劉宇沉聲說道。

郭嘉笑著點頭道︰「主公明見!黃祖乃是劉表心月復,對劉表忠心耿耿。誓死要為劉表開疆拓土。建立功勛,但他一年前兵敗于興霸之手。折去了數萬水軍,此次又被孫堅擊敗,退守尋陽,不敢出城;而那蔡瑁不久之前才剛剛于荊南建立戰功,得到劉表重用,正在志得意滿,意圖再建功勛,做個人上人的時候,卻被孫堅打的棄甲拋戈,狼狽而逃。

他們兩個人一開始都看不起孫堅,但卻敗于其手,以他們兩人那目中無人地高傲脾性,心中對孫堅自然怨恨,如今要是再讓他們知道,原來那孫堅只不過用了一萬人馬,就將他們尋陽城的數萬大軍圍困近一月之久,試想,他們會作何打算!」劉宇嘆口氣道︰「這還用說,自然是怒發若狂,誓要擒殺孫堅,以雪多日來所蒙受的恥辱。不過奉孝,那孫文台號稱江東之虎,就算是只剩下一萬人,想黃祖還有蔡瑁輕易也奈何不了他吧!」

郭嘉笑道︰「不錯,孫堅如今雖兵少將寡,然勇名素著,且在日前才剛剛擊敗過荊州兵馬,黃祖和蔡瑁如今也是小心謹慎,輕易不敢犯險力戰,若要一雪前恥,他們肯定會智取!」劉宇很是感興趣的看著郭嘉道︰「奉孝,如果是你的話,你會用什麼樣的謀略,來擊敗孫堅呢?」郭嘉嘴角上翹,說出四個字︰「擊其暮歸!」

劉宇心中輕嘆一聲,如果換了是他,也會想到要采用這個計策。所謂擊其暮歸,也就是說趁著他人傍晚回家的時候,在路上出其不意的進行襲擊。傍晚是一個人一日勞作之後,身心最為疲憊地時候,而回家則可以讓這個疲憊的人的防範意識降到最低點,在這個時候發動奇襲的話,那麼被攻擊的人十有**是要吃大虧的。將這個計策用到如今的蘄春戰場上的話,也就是要借著此次和談地名義,讓孫堅認為他們原定的計劃已經成功。

在和約締結之後,孫堅必然會因為江東的內戰而心急如焚的趕回江東助戰。劉表平素有著名士的稱號,孫堅定然不會提防他出爾反爾,那麼,在江東兵馬歸心似箭,而對荊州地警惕性又降到最低限度地時候,只要挑選一個合適的地點進行埋伏,而後再出其不意地對江東的兵馬進行打擊的話,那孫堅的一萬人馬,恐怕就要交代在這場戰斗之中了。不但是孫堅地兵馬,到時候就是孫堅本人。想來也是凶多吉少。只要孫堅一死,那麼荊州和江東自然是不死不休。

退一步講,就算是孫堅命大活了下來,可這種被人背棄的事情,以孫堅地性子必然會引以為是奇恥大辱,等到江東的內部事務了解了,他和荊州之間也會成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仇敵,所以不論孫堅是生是死,江東與荊州之間的仇恨都是就此結下,沒有回旋的余地了。況且,孫堅身亡的可能性要遠遠大于他生還的可能性。

將雙手背在身後,劉宇在密室中來回的踱了幾步,他的心中想了很多的事情。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之後,許多歷史上本應該發生地事情沒有發生,而很多史無記載的事情卻在實實在在的發生,就像是劉備不用再去忍耐那幾十年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而是在幽州站住了腳跟,並且已經擁有了爭奪河北統治權的實力,本該在冀州施展自己雄心壯志的袁紹。被一個原本是廢柴的韓馥早早的打入了輪回,而那個到死都抱著一塊沒有什麼用處的玉璽的孫堅,則是听從了周瑜地建議,用那塊死物換來了數千精銳之師,正因如此,劉表受袁紹委托截擊孫堅,使兩家結仇的事情也沒有發生。

本來,劉宇以為這只江東之虎也許回逃過被劉表擊殺于硯山命運。但現在看來,他還是難逃一死,而且還是死在他劉宇的謀劃之下!「奉孝,那劉景升向來以名士自詡,而這擊其暮歸之計,卻是出爾反爾的奸謀,你看他有幾成的把握會采用這個計策?」郭嘉淡笑道︰「十成!」劉宇被郭嘉的這份自信給嚇了一跳,雖然他自己也認為以劉表這個人的性格。接受這個計劃的可能性應該在五成以上,但也絕對不應該有十成地把握這麼肯定吧!

少不了,劉宇又要向郭嘉請教一番,郭嘉不慌不忙的說道︰「主公,嘉之所以敢如此確定。原因有三。其一。劉表此人雖名稱名士,但卻外寬內忌。他身為荊州一州之主,無論是手下將領還是在兵馬的數目上,都比孫堅要強上不止一倍,可這次他的手下卻被孫堅打的大敗虧輸,主公以為上次尋陽之戰,對戰果憤恨的只有黃祖和蔡瑁嗎?其實不然,越是名士,其實越重視自己的面子,別看劉表敗給主公說不出什麼,畢竟主公的實力比他強,那是眾人皆知地事情,可敗給處處不如他的孫堅,那可就是讓他難以忍受的奇恥大辱了!有了對孫堅的怨恨,就有了三成的把握。」

劉宇點點頭,郭嘉說地確實沒有錯,像劉表那樣好面子地名士,無法忍受敗給孫堅也是情理之中。接著郭嘉又說道︰「其二,通過這一戰,劉表對于江東孫氏從一開始的輕視變成了極為忌憚,試想,孫氏能在只有兩萬人地情況下,把荊州逼到這個地步,倘若讓他們壯大的話,荊州的安全也就沒有任何的保障了!相信此時劉表還不知道孫策還有周瑜的能力,他把這一切都算到了孫堅的頭上,想要除掉孫堅這個最大的眼中釘的念頭也就會越加強烈,所以,劉表將孫堅看作是自己生平大敵的這份忌諱,就讓計策被采用的成功率再次增加三成!」

僅是這樣的話,也不過只有六成的把握而已,而郭嘉剛才所說有十成的把握,他自然就還有其他的理由,也就是第三點︰「這個計劃將來必定是由黃祖和蔡瑁兩人進獻,他們一個是劉表的愛將,一個是劉表的內兄,同樣都是劉表的親信,又都急于向孫堅尋仇,為了達到目的,他們一定會不斷的勸說劉表接受自己的計劃,有他們兩人在一旁推波助瀾,這條計策被采用的可能就是十成了!」听到這里劉宇睜大了眼楮說道︰「黃祖和蔡瑁兩人的進言,竟然能夠佔到四成?奉孝,這是不是有點危言聳听了?荊州可不只有他們兩個人啊,像蒯氏兄弟這樣的人難道就不會反對?」

郭嘉自信的笑道︰「主公難道沒听說過忠言逆耳?蒯氏兄弟固然是有過人的謀略,但劉表本就存了向孫堅報仇的心思,已然是一堆干柴了,到時只要濺上去一顆火星。那麼頓時也就能夠成為燎原大火,劉表是絕對無法把這把心火給按奈下去地。至于說,黃祖和蔡瑁要怎樣勸說劉表,那就不是我們需要擔心的事情了,自古以來,那些諂臣還有佞臣們有地是辦法讓自己的主君最後听從自己的意見的。而且,那所謂的出爾反爾,其實並不能成為阻擋劉表的借口的。主公熟知史書,應當知道,將擊其暮歸這條計策用的最好,同時取得了最大戰果的。正是我朝的高祖皇帝啊!」

這下子劉宇沒話說了,地確,將出爾反爾的無賴手段發揮到極致,並最終取得了勝利的,正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當時楚漢雙方簽訂合約,約定以鴻溝為界,以西屬漢,以東屬楚,在達成協議的同時,項羽將扣為人質的劉邦的父母交還給劉邦。那時的劉邦。在天下人的口中,也是個仁君,在信義上的口碑,也要比坑殺過二十萬秦兵降卒,同時也是心狠手辣地楚霸王項羽要強得多,但恰恰就是這個仁君劉邦,在達成和議之後,便听從了謀士們的建議。出爾反爾,親統大軍二十萬,同時聯絡了其他諸侯的數十萬人馬,趁著項羽回歸彭城的時候,從背後發動突襲。

楚兵還有楚國的將領,包括楚霸王項羽在內,都被劉邦的外表所蒙蔽,以為可以收兵會國。過上幾年沒有戰爭的和平日子了,誰成想,那個平日好像沒有什麼能耐的漢王劉邦,這次竟然有如此地魄力,一場擊其暮歸的計策。被劉邦運用到了極致。二十萬大軍的突然追擊,使得本來和漢軍處于勢均力敵。戰略相持階段的楚軍徹底陷入了戰略上的被動局面,從這時開始,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強橫一時的西楚霸王項羽就被七十萬漢軍圍困在垓下,最後落得個自刎烏江的可悲下場。劉邦也從此為長達四年地楚漢之爭畫上了一個圓滿的記號,成為天下之主。

可以說,這場戰爭是一場徹底的背信棄義的戰爭,單方面撕毀和約,不顧道義對項羽窮追猛打的劉邦本應該算是個典型地小人,至少應該是個反面角色地代表,可無論是古代的史官,還是後世地學者,對劉邦都沒有什麼苛責之言,沒有人去責備他的出爾反爾和背信棄義,有的只是對他果斷的判斷了形式,同時一舉成功擊敗項羽的贊譽。

反倒是那個輕信了這次和約,並信守承諾帶兵回返的項羽,知道千年之後的後世,他在這段戰爭中所留下的,也不過是四面楚歌,還有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評價,總之都是針對一個失敗者的評價,沒有人會可憐他是中了劉邦這個背信棄義的小人的奸謀,所有的人對這件事都只會說上一句「兵不厭詐!」都說歷史是勝利者所書寫的,一點不錯。

既然自己的祖宗都可以使出這樣卑鄙的計策,那麼作為高祖的子孫,名望遠不如高祖當初的劉表,還有什麼好忌憚的呢,反正是勝者王侯敗者賊,只要能夠徹底的擊潰江東孫氏集團,那麼又有誰會來譴責作為勝利者的劉表呢!可以料想到,劉表如果能夠一舉將孫堅擊殺的話,他的下一步能夠做什麼,出爾反爾的事情都做出來了,那也就不在乎在多做一點,斬草要除根,為了荊州的安全,劉表必然會采取行動將孫策等人完全擊潰。以荊州一州的實力也許不容易做到,但只要以「將長江以北的地域割讓于淮南」這一點為條件,那麼說動袁術是很容易的事情。再加上會稽的劉繇、王朗聯軍,那麼孫氏集團就會受到三面夾擊,之所以不會是四面,只不過是因為東面是大海而已。

停住腳步,劉宇嘆了一口氣向郭嘉說道︰「奉孝,我們用這個計策,是不是有些太過無情。當年在洛陽,我與孫文台也有數面之緣,我敬重他是個英雄,所以彼此雖然算不上是摯交,但也可說是朋友,我與清曉成親之時,文台也曾是我的座上嘉賓,如今我卻要在此籌謀策劃,要處心積慮的置他于死地,這樣真的好嗎?」說到這里,劉宇的眼中現出一絲茫然神色。但對劉宇的這個態度,郭嘉卻很是不解,自古戰場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莫說是一般朋友,就算是至親骨肉。異性兄弟,為了奪取權力而反目成仇也不奇怪,主公平日也是果斷之人,今日怎倒麼婦人之仁起來?

于是郭嘉便勸劉宇說道︰「主公,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為天下大義,這個人私交,臣以為,算不得什麼。不用此計,荊州和江東永遠無法成為勢不兩立地死敵。還請主公不要被私情所困為是!」劉宇強笑一下說道︰「奉孝所言極是,適才是我見識不明。這個計劃看似簡單,但牽連甚廣,需要好好準備,不知奉孝是否還有什麼顧慮之處「」

郭嘉點頭道︰「不瞞主公,現在臣確實還有一點擔心之處,那就是在劉表、袁術還有劉繇的夾擊之下,孫策和周瑜年紀尚輕,倘若他們最後無法支持,繼而被這三方聯手所滅地話。那可就有違我們益州的初衷了。」劉宇淡淡的搖頭說道︰「奉孝放心,區區三方勢力,還奈何不了孫策和周瑜。孫策的軍略帥才,比其父可說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而周瑜身為智將,在當今天下也是數一數二,他們聯手,雖不能說是天下無敵。卻也少有對手。加上孫氏在江東四郡已經立住腳根,有這四郡為根基,孫氏集團雖然免不了要大傷元氣,但其他三方要想滅掉他們也是難比登天!」

這倒不是劉宇信口胡說,想那曹操,身為一代軍事家,傾北方之兵,率十余倍于江東的兵馬前來攻打。到最後也不過是落得個兵敗赤壁的下場,更不用說是劉表、袁術還有劉繇這幾個廢物所組成的聯軍了。郭嘉對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所取得的輝煌戰果並不清楚,所以他對孫策還有周瑜的實力還是稍有低估,听劉宇說的這麼肯定,他也就點頭說道︰「既然主公如此說。那此計就沒有任何地後患了。不過萬一孫氏集團真的無法堅持下去的話。到時主公也就只有以平息紛爭為名,或者以劉表違逆朝廷旨意為名。對荊州施壓,要求他們撤兵,以保全江東孫氏了!」

劉宇點點頭道︰「這事我知道了,奉孝,你今天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把,這件事情,我自會派人去尋陽處理,你就不必擔心了。」郭嘉應諾之後,便退出密室回轉府邸了。待郭嘉離開之後,劉宇坐回到桌案前,食指在桌案上輕輕敲動了三下,沒多大一會兒,一個身著一身青衫的年輕人便從門外閃身進到密室之中,向著劉宇施禮道︰「屬下影一,見過主公。」劉宇點頭示意影一不必多禮,而後說道︰「影一,剛才我與郭嘉在此處商議之事,你都已經听到了吧?」

影一點頭恭敬地說道︰「屬下已經都听清楚了。」劉宇看著他的臉沉聲問道︰「那暗部做這件事情,可有把握?」影一一臉自信的說道︰「請主公放心,屬下定然能夠將這件事辦的妥當!」劉宇低聲道︰「這件事非同小可,你一定要精心挑選暗部中最精干的人去執行這個計劃,記住,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讓黃祖還有蔡瑁知道自己是被孫堅徹徹底底的算計了,要借此挑起他們對孫堅地憤怒!」影一躬身道︰「屬下明白怎麼做。」

劉宇滿意的點點頭,但隨即又沉下臉來說道︰「這件事關聯之處甚多,你們行動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絕對不能讓人察覺到我們益州和這件事有任何的關系。」影一點點頭,卻又問道︰「主公,屬下還有一點擔心,從暗部所收集到的情報來看,荊州蒯氏兄弟和江東周瑜都不是普通之輩,這件事時間一長,恐怕還是會被他們聯想到我益州這里啊!」

听影一這麼一問,劉宇冷笑一聲道︰「就算他們有所察覺,那又能怎麼樣,就算他們懷疑,但如果拿不出證據的話,也是沒有任何的用處,我們這次不求他們想不到,所要做的,就是讓他們查不出,就算他們懷疑到我地頭上,到最後也只能是懷疑,絕對無法找到任何能夠證實的方法!影一,這也就是我對你們這次行動的要求!」

影一再次躬身道︰「是!屬下領命,請主公放心!」劉宇點點頭,揮手讓影一退下,再次沉思片刻之後,他輕嘆一聲,文台兄,得罪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