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七十章

作者 ︰ 獠羽

听到孫乾這麼一說,劉宇才明白過來,自己從一開始起就在犯糊涂,劉表還有劉備就算是有女兒,也絕對不可能嫁給自己的兒子啊!雖說在這個社會中,同姓不一定不能通婚,但同為漢室宗親,就算雙方血緣早就已經有了十幾代的差別,根本算不上是近親,但也絕對不允許出現本族內部通婚的情況。

想通了這一點,剩下的問題就好解決了,劉表和劉備也許確實沒有女兒,但他們可以從自己的親戚那里選擇適齡的女孩嘛。但即便是想明白了這一點,劉宇對于孫乾剛才所說的什麼佷女啊,外甥女啊之類的還是沒有一點印象,所以只好繼續听孫乾說下去,看看這兩位所選的到底是何方佳麗。

看劉宇那一臉好奇的樣子,孫乾便接著說道︰「嗯,劉表這次,是為他的外甥女黃月英來向大公子提親!」「等一下,」劉宇明顯被孫乾說出來的這個名字給弄得一怔,連忙打斷到︰「你說劉表的外甥女是誰?」孫乾莫名其妙的看了劉宇一眼,心中暗想︰主公怎麼忽然這麼大的反應?不過還是重復了一遍道︰「劉表為他的外甥女黃月英來提親!」

這下劉宇不懷疑自己的耳朵了︰「你說的這個黃月英,是不是荊州名士黃承彥的女兒?」這次換成孫乾吃驚了︰「確實如此,黃月英正是荊州黃承彥的女兒,初平元年七月出生,主公,你事先就知道了?」劉宇連忙掩飾的一笑道︰「我只是以前偶然听到過而已,不過。黃月英怎麼成了劉表的外甥女了?」孫乾心中苦笑一下。自己的這個主公有的時候好像知道很多,但一到細節上,卻又是那麼模糊。「主公,劉景升新娶地正室夫人,和黃承彥地夫人乃是親姐妹!」

「哦?」劉宇十分意外︰「他們兩個還有這麼一層關系啊!這叫什麼來著,嗯,好像是叫連襟是吧?」孫乾點點頭道︰「正是,黃承彥和劉表乃是連襟之親,所以黃月英也就是劉表的外甥女了!」

弄清楚這些關系。劉宇不由得在心中感嘆著世族之間的關系真是有夠復雜,這時孫琳忽然在一旁問道︰「公佑,我听說,黃承彥的這個女兒,相貌上似乎。似乎有點缺陷不是嗎?」其實孫琳是想說黃月英不是個丑女嗎?只不過這話不好太過直白的說出來。被孫琳這麼一問,孫乾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那黃月英現在不過兩歲,還只是個嬰孩兒而已,就算是神仙,也不知道她日後長的是美還是丑吧!真不知道自己這位主母是從哪里听說的這些事情。

「夫人,黃月英此時尚且年幼,嗯。長相如何,臣實在是不敢妄言。」孫乾字斟句酌的說道︰「不過听說黃承彥的夫人年輕時,也是享譽荊襄地美人,想來。她的女兒日後應當也不會是無鹽之相!而且,就荊州使臣蒯越所說,這位小姐生的粉妝玉琢,煞是可愛,所以在相貌方面。還請夫人放心就是。」

劉宇听著他們兩人的對話。心中不住的好笑,孫琳地那個問題就很白痴。孫乾的回答也沒什麼水準,誰說母親美貌,女兒就貌美的。至于說蒯越說的話,那就更不可信,人家總不能說我送了個丑女來給你家公子做媳婦吧!況且,黃月英的容貌到底如何,後世也沒有一個定論,雖然有人說她奇丑無比,但同樣也有人說她是貌若天仙啊!

這個話題實在是有點扯的太遠,于是劉宇用手拽了一下孫琳的衣袖,同時對孫乾說道︰「黃月英相貌如何,我們現在還沒有必要猜測,公佑,你繼續說說,劉備那邊是由誰來結親的?」孫乾松了一口氣,如果再在剛才那個問題上糾纏下去地話,他可就不知道該怎麼應付了,還好劉宇岔開了話題,暗地里抹了一把冷汗,孫乾繼續剛才的話說道︰「劉備此次是為他的結拜義弟關羽之女關鳳來提親!」說到這里,孫乾特地的頓了一下,生怕劉宇再有什麼激動地反應,不過還好,這次劉宇表現得倒是十分平靜,沒有露出任何驚訝的反應。

事實上,不是劉宇不想激動,而是他剛才就已經猜到了劉備這邊可能前來結親的人選。既然黃月英都能夠作為劉表的外甥女前來結親,那劉備那邊能夠被稱為佷女的,也就不外乎是關羽地女兒關鳳還有張飛地女兒張星彩了。本來在劉宇看來,來提親的人選是張星彩地可能性還要大一些,因為關鳳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存在,後世史學界也沒有定論。

關鳳又稱關銀屏,如果按照後世歷史記載的話,她應該是關平和關興的妹妹,關羽的三女兒,大約在公元200年左右出生,但如今看來,這位在原來的史冊中本有機會成為東吳太子妃的女子,比起原本的歷史早出生了幾年,沒準也一躍成為關家的長女了。雖然不知道到底自己又撥動了歷史的哪一根弦,蝴蝶的翅膀煽動了幾下,這應該是沒錯了。

後世民間相傳,關銀屏深受乃父影響,也是個好武的女中豪杰,一身本領甚至超過了她的二哥關興還有四弟關索。這個傳說的真假暫且不論,不過關銀屏的容貌,想來是差不了的。當年孫權為了決定日後與劉備集團關系的發展方向,借著向關銀屏提親的機會,來試探關羽的態度。雖然最後關羽這個自傲的家伙一口拒絕了孫權的聯姻請求,但由此還是可以看的出關銀屏的樣貌絕對是上乘之選,因為孫權在一開始並不能確定這樁親事一定不能成功,他也不可能為自己的兒子取上一個丑八怪做老婆吧!所以孫權是對關銀屏的容貌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才最終決定向關羽提親的,不成功的話,自然是孫劉反目,但萬一能夠成功地話。孫劉聯盟可以更加鞏固。而自己地兒子也能夠得到一個良配。

既然劉宇對關鳳這邊的事情了解的不少了,那孫乾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再多說什麼。現在唯一沒有介紹的,也就是曹操的女兒。在三國三雄當中,如果論起造人的效率,曹操無疑是排在榜首的,孫權雖然活了一大把年紀,但不過才弄出七個兒子,而且只有兩個女兒。但曹操在六十五年的人生中,一共造出了二十五個兒子。外加史有記載的六個女兒,這種豐功偉績,就算是加上三國前期地那些諸侯,估計也是無人能敵的!

曹操的幾個女兒,有三個是在曹操去世之前才出生的。等她們長大之後,曹丕就已經篡漢自立,建立了魏國,所以這三個人都是有著公主封號,從時間上來看,曹操能在這個時候那的出手地,肯定不是這三個公主。那麼剩下的出嫁時尚沒有取得公主名號的也有三個,而這三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她們無一例外的都是漢獻帝的後宮。

不得不說,曹操的確是有成為雄才的潛質,即便是至親骨肉,在他眼里該利用的時候還是要利用起來。漢獻帝在他地手里不過是個傀儡。而他曹操也不是純潔的沒有絲毫奪位野心的人,就算他自己心中有愧,不想親手奪取篡漢,但要說他沒有料到他的兒子會取漢而代之,那就是欺人之言了。明知道漢獻帝到最後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但曹操還是義無反顧地將自己的三個女兒都送到了漢獻帝的身邊。目的一來是為了讓自己的女兒能夠就近監視漢獻帝,二來向天下人昭示。我曹操沒有野心,你看我都把自己地女兒送進宮里去了,我總不能害自己地女兒吧!

嫁入宮中的這曹氏三姐妹中,按年齡來說,能夠和劉敬相配地,應該是大女兒曹憲,不過從孫乾嘴中說出的名字再次出乎了劉宇的猜測,曹操這次選出的聯親人選,竟然是本該在四年後才出生的二女兒曹節,也就是日後漢獻帝的最後一任皇後!對歷史上所產生的誤差,劉宇已經沒有力氣去追究了,他現在也不得不羨慕起自己兒子的艷福來。

曹操這三個嫁入宮中的女兒,容貌上都是不差,大女兒曹憲貌美且有氣質,小女兒曹華活潑可愛,而二女兒曹節,則是端莊美貌,行為舉止中隱帶威儀,而且她同時也是三姐妹中最為聰慧的人。正因如此,曹操才一力扶持自己的這個二女兒成為漢獻帝的皇後,以達到父女兩人同時把持朝廷內外的目的。

後世有研究稱,漢獻帝最終讓位于曹丕,身為皇後的曹節在其中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後漢書中將曹節描繪成一個維護漢室皇統,呵斥其兄篡位惡行的賢後,但事實上,曹節怒罵曹丕使者這件事在同為史書的三國志中並無記載,究其原因,除了三國志成書時的環境不允許陳壽對魏國有太多誹謗之言以外,恐怕後漢書本身也不是沒有問題。

在一個時刻標榜正統的封建社會,曹丕篡奪了當時的正統皇朝,這在封建禮教看來是不可饒恕的。後漢書成書于南北朝時期,在南朝那種已經重新建立起統治尊卑秩序的環境中,範曄必需在自己所撰寫的書中,體現出「封建皇權正統不可侵犯」這個觀點,而曹節罵曹丕這個橋段,恐怕是他為了更加突出曹丕篡位不得人心,根據民間傳說加工而成的。這種未經證實的觀點,真正的史家卻不會輕易采信,北宋司馬光精心編著的史書巨著資治通鑒中,就沒有采用這種觀點,司馬光不可能不維護封建禮教,可他竟不采信這種維護封建禮教的觀點,可見後漢書的那個記載的真實度。

但就算曹節在後宮中逼迫漢獻帝退位,這也談不上是多大的罪過,說起來,倒也還能從中看出曹節這個人的政治智慧,當時的漢朝早就名存實亡了,董卓之亂的時候,漢朝其實就已經滅亡了,要不是王允弄了個連環計,估計董卓就是那個篡漢自立的人。後來李郭汜之亂,漢獻帝基本上就成了孤家寡人,要不是有曹操相救,沒準就死在那些亂軍的手中。至于說曹操,如果不是因為他被自己當年要當周公的誓言所束縛。不好意思違背的話。也早就當上皇帝了。

所以這個所謂地漢室正統,在曹魏地強勢之下根本就沒有一點力量,早晚都是要滅亡的。所謂大廈將傾,獨木難支,漢獻帝本人也不是個能夠撐起大梁的主兒,那曹節一介女流,又怎麼可能逆轉乾坤。既然大勢所趨,無法避免,那麼與其頑抗到底。惹來曹丕的殺心,倒不如痛快的放下那華而不實的皇權,靠著與曹家的姻親關系,在新的王朝中保全性命。曹節是已經嫁出去的女兒,曹家地興隆和她的關系已經不大。所以她之所以力勸漢獻帝退位,也不過是想要保全自己丈夫的性命罷了,這番苦心,不知道當時有沒有人能夠知曉。

總之,如今擺在劉宇面前的,有大漢的日後地皇後,有劉備以後的老婆,有東吳想要的太子妃。還有天才諸葛老大的賢內助,這四個人隨便挑出一個都是出類拔萃的女子,如今她們卻都想要嫁給自己的兒子,劉宇這個當爹的。也不禁眼紅起自己那個還不會說話的大兒子來了。不過,稍微一想,劉宇又不禁為劉敬感到悲哀。世上最痛苦地事情並不是既無法看到也無法得到,而是可以看得到,卻始終得不到。這四個女子身後的勢力對益州來說。都是燙手的山芋。為了益州日後的立場打算,說不得。只好將這四門親事全部推掉。把四個送上門地人中之鳳推出門去,實在是很痛苦!

「兒子啊,還好你現在啥都不知道,不然,你現在可就要心痛死了!」劉宇在孫乾走後,來到內室中,一邊撥弄著兒子的小臉蛋一邊很是可憐的看著這小家伙。臨走的時候,孫乾告訴劉宇最好還是接見一下各處的使臣,就算不想和他們結親,也總要將各方地關系處理好才是。結親容易退親難啊!劉宇在心中抱怨了一聲,向侍立在門外地一個侍從命令道︰「明天早上將軍機處的各位大臣叫到文瀾殿,另外,告訴禮部,從明天中午開始,我在重華閣宴請使節。」分……………….割……………….線……………

「諸公,這就是這次前來益州地諸侯使節的情況。」劉宇點了點面前的那份禮部呈報上來的節略。同樣的折本,在有資格參與此次軍機處會議的六位大臣面前也都各有一份,「如今各地諸侯都想和我們益州結盟,對此,我想听听各位有什麼看法。不過現在我想先請諸位說說,對現在的荊揚之戰,在荊州劉表還有江東孫氏之間,我們應該采取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是聯合荊州,還是聯合江東?」

雖然只是軍機處的會議,但這軍機處的六位大臣劉曄、田豐、程昱、郭嘉、崔琰、陳群實際上已經是代表了這個益州的決策層,同時也是劉宇的智囊集團。「主公,以微臣看來,此次荊揚交戰,我們還是與荊州聯合為好!」劉曄思索片刻之後說道︰「荊州劉表雖為俊杰,但善于治政而不善于治軍,荊州雖富,但武備不足以威脅到益州。且劉表此人並無多少野心,他坐守荊州,但求自保,于開疆拓土之事並不熱衷。而孫堅則不同,曄當年與孫堅也曾有一面之緣,此人乃世之虎將,且素有雄心,若令其得勢,則主公日後必將多一心月復之患!」

陳群在一旁也支持劉曄的說法︰「主公,江東多有俊杰,早年渡江的世族之中人才輩出,先前蔡公所薦之顧雍顧元嘆,其才干不下于微臣,若被孫堅奪得蘄春,而後一統江東,孫氏得到江東世族助力,日後必成養虎之危!」

劉宇皺皺眉頭說道︰「那麼我們益州應當派軍協助荊州擊退江東之兵?」田豐卻連忙說道︰「主公,荊州劉表雖無野心,但荊州畢竟與我毗鄰,若此次助其剿滅孫氏,也非明智之舉,況且孫氏雖然多有俊杰,但初得江東四郡,要成氣候尚需時日,主公當留孫氏消耗荊州勢力,日後才好趁機收取荊襄!」

對這個意見劉宇倒是點了點頭,因為這和他所想到的策略差不了很多。但問題就是,如何才能在荊揚兩方之間,找到一個切入點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