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五十四章 地方貪污

作者 ︰ 獠羽

都城西南二百里外,江原縣縣衙大堂,江原縣的縣令抖如同篩糠一般的侍立在堂下,而那個本該縣太爺坐著的位置,現在卻另有人坐著,這個人正是征南歸來的孫琳。征南大軍自兩個月前從南中返回,因為要保證孫琳的身體健康,所以,八萬大軍不得不放慢行軍速度,一直到今天,才終于來到江原縣。

江原縣的這個縣令,名叫黃康,乃是成都黃家的一個旁系子弟,六年前被舉為孝廉,而後被任命為一方知縣。這個人並沒有多大的本領,也沒有多少才干,之所以能夠做到這個位置上,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家族背景。雖說只是黃家的旁系,但如今黃家可是各大世族中最得寵的一個家族,黃家家主黃權更是身居高位,所以黃康這個縣令倒也坐的穩當,盡管沒有什麼政績,甚至可以說是治縣無方,但總算還沒有出現太大的過失,而負責官員任免的吏部,對他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如果不是孫琳大軍這次路經江原縣,並要在這里留宿一宿的話,黃康的這個縣令估計會一直做下去,但很可惜,現在的他可是自身難保了。之所以會弄到這個局面,原因很簡單,這個黃康實在是太沒有眼神。

現在整個益州的官場,總的來說,還是十分清明而且高效的,但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偌大的益州官場,出現那麼一兩個上不得台面的官,卻也不是什麼稀罕事。益州黃家的勢力不可謂不強。但這個江原縣令黃康,他所出身地那個黃家旁系家庭,卻不比普通人家能強得了多少。這不奇怪,家族一旦龐大起來,根本不可能將每一個支系的人都照顧的面面俱到的,就好像當年的劉備,出身大漢宗室,但又能怎麼樣呢,還不是要織席販履來維持生計。

黃康的家庭當然不像劉備那麼窮,但比起黃家本家來那可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偏偏黃康年輕的時候,還曾經出入過在益州的本家宅院,就是那一次,他就被本家中人生活的奢華給驚呆了,而一種心理上的不平衡也就在那個時候植根于黃康地心靈之中,同樣都是黃氏家族的人。為什麼他們的生活就能夠那麼好呢!黃康在那個時候就開始立志。日後自己如果有機會的話,就一定也要過上那樣錦衣玉食的生活。不,他要被本家的這些人過地更加奢侈!

過了沒多長時間。老天爺就給了他這個機會。黃康這個人平日還是很會來事兒地,而且也很會討好巴結本家的那些有權勢地人。一來二去,他的名字竟然被黃權地父親,也就是上一代的黃家家主知曉。不能否認。雖然大家族內部總有一些貧富不均現象出現,但一旦被家主知道,自己地支系子孫生活的不如意,那麼從維護家族穩定的方面來講,他們是不能夠袖手旁觀地,像紅樓夢里的劉姥姥跟賈府的親戚關系實在是算不上近,但依舊從其中得到了相當豐厚的收獲,何況那黃康的親緣關系距離黃氏本家並不很很遠呢!于是,黃家老爺子發了一句話,黃康就順利的被舉了孝廉,繼而成了一縣之長。

別看黃康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但在這個江原縣中,他就是最高長官,而江原縣蜀郡的各縣中,也算的上是中等縣城,下轄的民眾生活也還過的去,所以這也就為黃康聚斂錢財打好了基礎。多年來,黃康也沒有再妄圖更進一步,成為太守什麼的,他知道自己的仕途也就僅止于此了,于是,他就在江原縣令這個位置上,以各種名義從百姓那里搜刮了不下百萬的家財,並且如願以償的過上了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而他治下的那些老百姓生活是否困苦,卻不在他的考慮之中了。

184馬相起義,黃康曾經很是害怕過一陣,但大概是他運氣好,馬相剛進入蜀郡,就被劉打退了。緊接著劉宇入川之後,曾經對整個益州的官場進行過一次大的調整,鏟除世家勢力是第一步,而實行三省六部是第二步,這兩個動作不可謂不大,整個益州的官場也為之震動,不少的官員心驚膽顫,黃康也不例外,但那一次黃家在黃權的籌謀下,竟然在那場政治斗爭中站對了位置,結果家族勢力並沒有遭受到嚴重打擊,相反的,倒是在劉宇的政權內部站穩了腳跟。至于三省六部,改革的基本上都是中央政府的內部結構,對于地方上的變革並不大,所以黃康再一次有驚無險。

經歷了兩次大風大浪的黃康的膽子也是越來越大,加上他們黃家的勢力在新的政權中的地位有升無降,所以江原縣的縣治是越來越差,而劉宇不可能看好益州的可以漏網的機會。其實,如果益州還是以前那個樣子的話,黃康還會毫無顧及的當他的土皇帝,畢竟天上烏鴉一般黑,當時益州遍地都是烏鴉,小小一個江原縣自然顯不出來,但隨著劉宇在益州統治時間的增長,益州各地的郡縣的吏治正在以一個很驚人的速度變好,而益州治下的百姓們的生活,也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之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轉,這樣一來,江原縣就顯得突出了!

黃康也不是沒有腦子的蠢貨,他也知道自己的這個縣的情況比起鄰近的幾個縣要差上很多,但他的能力實在是有限,而且他打從心里也不想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或者花費心思去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簡單一句話,他不打算改邪歸正。既然不準備走正道,那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自然是要走一些歪門邪道了。

這幾年,黃康可是沒少往成都的那些官員還有自己的本家那邊打點銀錢。成都地官場因為在劉宇的眼皮子底下,所以那些官員可是不敢隨便的收受賄賂。

這樣的小人物,他就是想送禮,人家也不會接受,但劉宇的重用,有了這層關系,那些官員就算不收黃康的賄賂,卻也要顧忌到黃家的臉面,加上江原縣實在是個微不足道的小縣,所以負責監察的吏部官員也就干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倒是黃權,在多少知道了黃康的作為之後。去信將他痛斥一頓,勒令他立刻終止那種中飽私囊地行為,並立刻整頓本縣縣治,否則的話,黃家將不再承認他的身份。

黃權的話說的不可謂不嚴厲,但黃康卻將這些話當作了耳旁風。他根本就弄錯了黃權的意思。黃康這樣一個小小地縣令。根本就沒有好好揣摩過劉宇是個怎樣地人。他還是在用他的那一套舊腦筋,老辦法來做事。他按照以前地經驗,將黃權的這通嚴厲地警告。看成是一種為了堵人口角的表面文章,至于不承認身份雲雲。也不過是一句狠話而已。

南中叛亂,孫琳出征,黃康一度以為大軍將會經過自己地江原縣。為此他又是擔心,又是心存僥幸,緊鑼密鼓的做好了很多準備工作。不過當時為了首先從益南三郡下手,貫徹先易後難的戰略部署,孫琳地大軍改道經由巴郡南下,並沒有從蜀郡南部經過,這也讓黃康再次感嘆自己的運氣絕好,那次都是有驚無險的度過那些看似詭異的危局。

不過可惜的是,他的運氣似乎已經用的差不多了,孫琳平南之後,為了能夠盡快的回到成都,便選擇了直接經由為郡北上,這樣一來,江原縣這個與成都的南大門自然也就成了孫琳的必經之地,加上劉宇之前曾經通令各地,一定要盡一切力量做好對孫琳的迎接工作,所以黃康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在縣城布置一切,專門等待孫琳的到來。

偏偏孫琳還沒有來到,劉宇被封為蜀王的消息先傳來,這下孫琳可就是王妃的身份,按照漢朝的禮法,迎接王妃那可是另有一套典章制度的,黃康二話不說,將原來的布置全部推翻重來,又弄了一個加倍奢華的歡迎儀式來迎候孫琳,總之這一反一正,足足磨掉了黃康將近一半的家財。倒不是說黃康變得大方了,而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這個家伙是下足了本錢。如果這次能夠將王妃千歲侍候好了,不要說這個小小的縣令位置堅若磐石,只怕就是再進一步,也不是不可能的!

黃康心里的算盤打的很響,他弄得這一套,要是放在別人的身上,倒也是合情合景,畢竟誰會不愛慕虛榮呢!但問題是,確實又那麼一種人,對這些表面上的事情並不看重,而劉宇和孫琳又恰恰都是這種人中的一份子。在後世那個被面子工程、表面政績所充斥的社會中鍛煉出來的孫琳,她身為財政部的官員,對這些徒有其表、害民不淺的東西,比起劉宇還要痛恨三分,他們夫妻兩個雖然說不上是一體同心,但卻都不是能夠輕易被人蒙蔽的。

孫琳這一路北上,每到一處,都會受到各地官府的熱情迎接,對這一點,孫琳也沒有說什麼,一來是她現在的情況確實特殊,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二來這也是劉宇的一番心意,孫琳作為劉宇的妻子,也不好在丈夫已經決定了的事情上多做阻攔。不過,每到一地,孫琳第一站入宿的,必然不是當地的縣城官署,而是會特意的停到一些小村落的附近,等到大軍安扎下來之後,她便帶著親隨到村莊之中去體察民情,了解當地的政治、官員情況。

一路行來,孫琳的心中還是非常滿意的,當年剛到益州的時候,就曾經代替劉宇到益北各郡進行巡查,那個時候益州各地是怎樣一副場景,孫琳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但經過自己和老公幾年來的努力,益州不但軍事實力大增,相應的,人民生活也上升到一個讓人足以感到自豪的階段。在征南之前,孫琳還親自到巴郡進行巡查,切實的感受到了巴郡那種日新月異的變化,不過巴郡本來就是益州重鎮,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並沒有讓孫琳感到特別的驚喜。

但這次途徑為等郡,這些原本並不是十分富庶的郡縣竟然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凡是孫琳暗中接觸到的百姓,他們的臉上都帶有一副對生活稱心滿意的笑容,這讓孫琳心中由衷的感到陣陣溫暖,對于她和劉宇這樣的上位者來說,沒有什麼,比看到自己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一點更讓他們感到興奮了。

眼看大軍快到成都,孫琳的心情也是好到一個極點,在車中和馬雲璐有說有笑的進入到江原縣內。本來以為江原縣是相當靠近成都的一個縣,到了這里應該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但入境後隨處看見的頹敗景象,卻讓孫琳大吃一驚。映入她眼簾的,到處都是近乎荒蕪的土地,以及一個個猶如行尸走肉般麻木不仁的百姓。孫琳來到漢朝之後,對察言觀色這門學問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她一眼就看出,百姓之所以如此,是由沉重的負擔和長時間的剝削所造成的。

可以想象,孫琳是如何的憤怒,就在她和劉宇的眼皮底下,竟然有人明目張膽的玩起了燈下黑,這不是擺明了在說他們成都的高層都是睜眼瞎嗎?!但孫琳究竟是有城府的人,她勉強壓下自己心中的怒氣,在一個村莊了結了一切之後,就直奔縣城,而在縣城,他們受到了幾乎不亞于成都的盛情接待,這下子,黃康可算是撞到槍口上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