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四十二章 設計離間

作者 ︰ 獠羽

于劉宇這個常識上素來糊涂的君主,郭嘉也不好說什給孩子起名字的事情,底下的升斗小民大概不是很清楚,但當年與儒學大家坐論經典而成為忘年之交的,被稱許為文武雙全的劉元瞻竟然連這種基本的東西都不知道,那就真是讓人難以置信了。不過人家劉宇既然不恥下問了,郭嘉當然不能不回答,于是便向劉宇詳細的解說了起來。

自西周春秋以來,中國人的名字起法就不斷的在完善,所謂的「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即個人在社會上所使用的符號。「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稱「表字」。《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男子到了二十歲成*人,要舉行冠禮,這標志著本人要出仕,進人社會,表字便代表了家庭長輩對後輩自立後的期望。女子長大後也要離開母家而許嫁,未許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歲許嫁時,舉行禮,也要取字,供朋友稱呼。

起名的學問,在春秋時代最終發展成為一門學問。尤其是社會上層家族中為後輩起名的話,所要遵循的規則要更多一些。春秋時代魯國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問名時提出來為後嗣命名的五個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這句話的意思是︰或根據其出身特點,或從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揚德行、寄托父輩期望等幾個方面比照取名。

同時。他也提出起名時要注意規避的地方,也就是「七不」,也就是︰「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來取名。當然,到了戰國時期,部分官員家族為了起名方便,便統一在《周易》中為男孩撿取名字,而在《詩經》中選字為女孩取名。不過像劉宇這樣身份地人,他的孩子起名的話,卻要更加斟酌。不是簡單的一本書能決定的!

郭嘉滔滔不絕的說了半天,把劉宇听得頭暈腦脹,而這些還只是為孩子取名的總則而已,至于如何具體的取名。取字,卻還一點都沒有涉及道,看著郭嘉還要接著往下說,劉宇連忙擺手打住道︰「行了奉孝。沒想到起個名字都這麼費勁。、這樣吧,我對這些事情並不是很在行,你和三省的長官,都可說是飽學之士。于經典文章自然是精熟,所以就由你們來擬出一些名字,待清曉和>|u挑選適合的名字吧!」

話說的好听。說白了就是他自己沒信心能夠取個好名字。結果把這個麻煩事兒扔給了手下的官員,要知道。這個差事可不是什麼輕松地差事,雖然是個小小的名字,但用這個名字的,幾十年之後沒準就是一國之君了,萬一到時候新君一時心血來潮,覺得自己的名字不好听了,想起給自己起名字地那些人,一個不高興,來個秋後算賬,試問有誰能夠擔待的起!不過劉宇這個人一旦決定的事情,基本上,是無法被推翻的,所以郭嘉也只好把這個麻煩事擔待下來,去集思廣益了。

接下來地近半個月時間里,整個益州上下可說是忙成了一團,先是在上庸掌理軍務的太守張超之子鎮東將軍**被改任為益南都督,統領益州南部六州大小軍政要務。同時,傳令將原蠻王瓦突利即刻押解至成都,關押于刑部天牢,等待劉宇奏報朝廷走個形式之後,便定罪問斬。瓦突利被解往成都待罪,南中蠻王之位虛懸,鑒于現在南中各大部族還不是完全能夠接受漢人餓完全統治,所以劉宇便傳令任命孟氏家族長子孟節為節制南中各部大統領,並請旨加封其為新任蠻王。這個請旨本就是個表面形式,可以說,孟節成為南中蠻王這件事已經是定論了。

表面看來,南中地區在名義上還是由他們的蠻王統領,但實際上,這南中蠻王地稱號,一直以來都是由南中各族自己挑選出來地,從未受漢家朝廷管束,可以說,是完全獨立自主地內政,在那種情況下選出的蠻王,可以說是南中各部獨立于漢家朝廷地一個象征。但這次不一樣,首先是瓦突利這個前任蠻王要受到漢朝律法的處置,第二就是孟節這個新任的蠻王雖然也是各部族所共同信服的,但他的蠻王稱號,卻是劉宇以漢王朝朝廷的名義冊封的,也就是說,從這次開始,整個南中已經由表及里全部成為漢朝的附屬,接受大漢官方,實際上也就是是劉宇集團的領導了。

這些是軍事與部分人事任命,另外,主公劉宇的兩個夫人都有了身孕的消息也同時傳遍了益州各級郡縣,因為劉宇已經下令,讓漢中留守,已經晉封為討逆將軍的張遼派遣五千人馬,護送蔡>=而南中那邊,在**到任之後,便由劉、張郃統領五萬征南大軍護送孫琳回轉成都。這兩路護送人馬要想安安穩穩,舒舒服服的將兩位夫人送回成都,自然少不了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所以益州小主人就要誕生的消息,就傳遍整個益州了。

這個消息所引起的轟動之巨大,出乎劉宇的預料,幾天的時間,從益州各地送來的恭賀奏疏,幾乎淹沒了臨洮縣衙,而益州周邊的幾個勢力,比如荊州劉表,兗州曹操,甚至現在還和益州兵戎相見的關中董卓,在得到了消息之後,也都在第一時間準備了禮物,派遣使者進入益州道賀。因為劉宇還在臨洮前線,所以這些使者都統一由成都禮部進行招待。

不過,來自長安的一封所謂的祝賀文書,讓劉宇開始不得不關注起如今長安朝堂上的變故。其實如果不是南中地區地軍事行動,益州的軍事目標應該是關中的董卓勢力。因為當時董卓剛剛和關東諸侯血戰一場,元氣大傷

益州趁虛而入,攻入關中的話,董卓恐怕不見得能支可惜的是,劉宇當時的精力放在了上庸,待上庸稍平,南中又出現變故,所以不得不放棄這個良機。當然。從戰略的角度來看,沒有這麼早的攻陷關中也不見得是個壞處,至少益州不用那麼早地和關東各路諸侯形成隔關對峙的局面。留下薰卓在關中,雖然是個禍害。但總還是個緩沖地帶。

盡管如此,關中地區依然是劉宇集團勢在必得的地區。當年漢高祖劉邦在漢中起事,第一個奪取的,就是關中地區。這不僅是因為關中是秦朝興旺之地,更是因為這里地勢先要,有雄關做屏障,更有千頃沃土和關中虎賁之士。

如今劉宇在益州已經擁有了足夠兵員和糧草。同時,出川地道路也已經有可以直通宛城和洛陽的上庸郡,以及可以直下荊襄的建平、宜都兩郡。但即便是這樣。關中地區對于劉宇日後統一天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來長安乃是大漢西都。擁有很強地政治意義。另外佔據關中的話,對于日後奪佔司隸洛陽也最為方便。漢朝的正統是什麼?第一是劉家天下。第二就是這長安、洛陽東西兩都的歸屬。原來歷史上地諸葛亮一輩子的願望就是能夠光復兩都,在他看來,那樣就是光復漢朝了!

因為被南中的戰事拖延了一段時日,所以關中董卓地勢力已經重新鞏固,站穩了腳跟。根據情況地變化,劉宇也就相應地改變了戰略部署,在加強了漢中的兵力之後,就一直按兵不動,靜待時機,畢竟長安城內地那些大臣們不會一直那麼安份的,尤其是我們的王允王司徒!一旦歷史上董卓被刺的事件發生,劉宇便即刻揮兵入關中,到時就憑李傕郭那些廢物,是絕對沒有可能抵擋住自己的大軍的!

但幾日前的王允的一封書信,讓劉宇大大的吃了一驚,同時也對于目前關中長安的局勢開始產生憂慮,因為他發現,如果再這樣坐等下去的話,估計在等上兩三年,長安內亂也不會發生的。由于自己益州過于強大的勢力,逼得董卓不得不時時戒備,如此一來,他又怎麼有時間去吃喝玩樂,敗壞朝政,貽害萬民呢?王允的來信,並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總的來說,就是請求劉宇履行先帝賦予的討伐不臣的使命,大舉進兵攻打董卓!

對于這個要求,劉宇真是苦笑不得,這個王允,怎麼這個時候光顧著尋求外援呢?你怎麼就不多用點兒心思去琢磨你那個連環計呢?劉宇這個人有時候是很不講道理的,他現在只顧著埋怨人家王允想不出連環計,他倒是不想想,連環計的關鍵人物貂蟬都成為他的干女兒了,王允拿什麼去施展連環計啊!

「本作品16k小說網獨家文字版首發,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摘編,更多最新最快章節,請訪問www.16k.cn!看來要想點辦法,給長安加把火了!」劉宇自言自語的嘀咕著。不過這把火要怎麼加,怎麼能夠加到火候,不至于到最後鬧得個玉石俱焚,卻不是劉宇現在能夠一個人能夠籌劃的了的。歷史上弄死董卓的,除了王允就是呂布了,不過這個家伙一直就呆在隴西和自己對峙,不在長安啊!嗯,不如就從呂布身上找個突破口!劉宇心中暗暗想到。從表面上來看,原來的呂布和董卓翻臉,是因為王允用貂蟬使用連環計的緣故。但劉宇還不至于相信呂布會為了一個女人去背叛他的義父!

在這個時代劉宇和呂布在北伐時也還是有些交情的,他也更明白呂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如果說北伐時呂布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的話,那麼他為了能夠博得一個更好的前程,竟然不惜殺害自己的主君丁原來討好薰卓,甚至為了能夠得到董卓的信任,干脆將董卓認為義父,由此可見,這個人的權利**在不斷的膨脹。其實劉宇不知道,呂布之所以會這樣,說起來,也是拜他所賜。

當初劉宇邀請呂布前來自己軍中效力,他的意思本是真誠的,但被呂布拒絕了一下之後,他就因為對歷史上呂布的忌憚而放棄了進一步地游說,不過劉宇還是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當時可是有著禮賢下士名聲的人啊!不止一個事例說明劉宇對于那些賢才是甘于倒履相迎的。

可他招攬呂布,只被呂布不是很堅決的拒絕了以下,就很干脆的放棄了,這讓呂布在心里怎麼想?他要是不認為劉宇看不起他才怪!怎麼,你劉元瞻請別人都會幾次三番,可對我呂布就只勸一次,擺明了看不起我啊!就這樣,呂布心中就和劉宇交上了勁兒,好啊。你劉宇不是看不起我嗎?我就爭取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到時候,看你如何自處!

可結果,他費盡了心思。攀上了董卓這個高枝兒,但到現在為止也還不過是個小小的中郎將!劉宇就不信了,難道你呂布還真的能夠甘心情願的頂著這麼個頭餃,一直在董卓手下當鷹犬?「唉。這個情報怎麼用,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呢?」劉宇將一封從長安暗部傳來地情報交到奉召而來的郭嘉手中。情報中所記載的,正是當初呂布領兵出征之前,薰卓、李儒還有魏信三個人之間關于領兵將領的討論。劉宇和郭嘉最看重地。當然是薰卓無心說出的,對于呂布的那一句評價!

「沒想到董卓竟然將他這個義子看的這麼沒有啊!」郭嘉折起情報,笑著對劉宇說道。劉宇冷笑一聲道︰「董仲穎沒有什麼識人地眼光。呂布這個人。如果用得好的話。多多磨練一下就能夠成為一員優秀的將才!只是現在。唉,可惜了!」

劉宇這一聲嘆息倒是由衷而發。論起大漢武力最強的武將。就算是把劉宇自己算進去,呂布也是天下第一;再者,論起騎兵統帥能力,呂布也是天下地第一把交椅,哪怕是鄉張遼、趙雲這樣生長在北地,熟悉騎兵

將領,與呂布比起來,都要稍遜一籌!但即便呂布有力,而他如今又落在自己手中地話,劉宇自忖,到最後,恐怕還是會殺了他以免後患!什麼東西都有個熟悉過程,殺人是這樣,叛變也是這樣,為什麼很多君主都不敢任用曾經叛變過地人,就是因為他們失去了對這種人最起碼地信任,一個人第一次反叛自己主君時也許還會有些負罪感,但第二次的話,就會感到得心應手了!

「主公莫非是想要依靠這份情報離間董卓與呂布這對父子不成?」郭嘉對于劉宇地主意當然是看的一清二楚。「父子?」劉宇嗤笑一聲︰「只怕呂布見到這份情報,這父子就要變仇人了!」郭嘉道︰「主公所言不錯,不過,以嘉之見,單靠這份情報的話,只怕還是不足以離間他們兩人的!」劉宇走過來拍拍郭嘉的肩膀道︰「奉孝,你說的不錯,不管怎麼說,現在呂布和董卓之間還是互相利用的關系,這份情報只會讓呂布心生怨憤而已。不過如果再加上這封信,你看又有幾成把握呢?」

一邊說,劉宇一邊把司徒王允送給他的那封信拿了出來,遞到郭嘉手中,郭嘉看過之後,也是松了一口氣,臉露笑容道︰「原來如此,我們現在只需要提供一個理由,而後就可以讓王司徒在京師之中放火了!既然如此,主公何不現在就和呂布見上一面呢?」劉宇一愣道︰「見上一面?」郭建點頭道︰「就用這份情報做見面禮如何?」劉宇恍然,笑著點點頭道︰「奉孝所言甚是,說起來,我和奉先也有許久未見,是時候去敘敘舊了!但在這之前,還是先把董卓的那個使者打發一下吧!」

這次董卓派遣使者來到益州,名義上是來慶祝劉宇的夫人懷孕,但事實上大家都明白肯定不是那麼回事,兩個還沒出生的小孩子,能勞動薰太師問候嗎?說到底,也不過是為了這次關中和益州兵戎相見的的事情。這次薰卓派兵出來之後沒多長時間,心中就有點後悔,畢竟他對劉宇還是十分忌憚,輕易不想和這個原來自己的上司撕破臉皮的,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兵馬已經發出去了,想要調回來,就得有個拿得出手的理由!

本來這個出兵的主意是魏信出的,董卓應該再找他商量,但很不巧的是,就在半個月前,張濟和李傕之間的關系忽然急劇惡化,他們兩個人都已經可以說是多年的同僚了,但這次的紛爭,雙方竟然是一點情面都不講,擺明了是要不顧面子死拼到底了。結果事情很快鬧到董卓那里,薰卓哪里有這個閑心去管他們之間的這些閑事呢!但李傕和張濟又都是他手下的愛將,放任他們繼續這樣敵對下去的話,難保日後自己的手下不會被牽扯進去,從而形成內部分裂的嚴重後果,所以董卓也只好強打著精神來考慮如何最好的解決這件事情。

說是好好思考,但其實就如同魏信一開始所預料的一樣,董卓思來想去都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到最後也只能拿出壓箱底的一招,把這兩個人分開,讓他們眼不見心不煩就是了。從信任的角度來講,董卓始終是更看重李傕,所以他決定將張濟從長安調出去。但這次雙方的沖突,實際上的根源是魏信的那次進言,不過那件事是不好張揚出去的,所以大家只看到了表面現象,也就是李傕無緣無故的找了張濟的麻煩。如今要將受害人調離長安,董卓也不得不考慮一下其他那些不知道內情的人的感受,所以他一定要讓張濟能夠走的風風光光,同時也讓其他人說不出什麼來。

張濟本來是中郎將,這次被董卓派出去,卻是官升兩級,成為討北將軍,領並州牧,同時封張濟的佷子張繡為河東太守。這個封賞看起來的確是很豐厚了,但實際上卻基本上都是空頭支票。姑且不說這個討北將軍的職餃是個虛餃,就說張濟的這個並州牧的名號也是有名無實。

之所以封他這樣一個職餃,是因為董卓曾經是並州刺史,也是因為並州的一部分,比如西河、雲中等幾個郡縣還在董卓的手中,不應該說這幾個郡縣是在鮮卑族的手中,董卓代表的朝廷只不過是享有一個名分而已。至于真正比較富庶的中心上黨、晉陽等地,則是在丁原的余部張揚的統治之下。所以,對于張濟的賞賜,也只有封給張繡的那個河東郡算是實實在在的地方。對于這個賞賜,張濟可以說是又氣憤,有不甘心,同樣都是在董卓手下奮戰多年,為什麼自己比起李傕就差了這麼多!他有心去找董卓理論,但卻被魏信堅決制止了。開玩笑,費了這麼大的力氣才從董卓手下獨立出來,怎能再回去!

在魏信信心十足的保證會在一年內讓張濟穩坐晉陽城中之後,張濟總算是安下心來,和佷子張繡一起,前往河東郡了。魏信自然也是跟著張濟一起離開了,他這一走,董卓可就少了一個謀士,沒辦法,這些事情也只好找李儒商量。李儒對這事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他現在其實也開始主張還是暫時和益州和平相處的好,但如何能夠體面的退兵,李儒卻也是一時無計可施,總不能主動向劉宇示好吧!無奈之下,李儒只好向薰卓建議暫且靜待時機了。

就這樣一等就是好長時間,終于,和益州和談和談的時機出現了,不得不說劉宇的這兩個孩子來的的確是很及時,不但讓整個益州上下高興不已,董卓他們也是欣喜若狂畢竟關中的經濟實力無法與益州相比,十萬大軍一天消耗的錢糧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目,能夠早一天結束這次對峙就能省下巨額的糧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