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三章 曹孟德收得賢士

作者 ︰ 獠羽

州一戰,韓馥和劉虞兩人打得不亦樂乎,可這開打的些稀里糊涂,兩人本來並沒有那麼大的仇隙,非要拼個你死我活,可偏偏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模樣。歸根結底,這一切的起源就是那個突如其來的傳言讓韓馥采取了斷然的舉措,不過那個傳言到底是誰傳出來的?韓馥至今都不知道。

這一戰,乍看上去是冀州軍贏了,因為他們擊退了敵人,甚至擊殺了敵軍主帥,但韓馥卻高興不起來,他的初衷本來是擊敗幽州軍,折損他們的實力也就是了,但從沒想過要殺掉劉虞!畢竟他也听說過,劉虞在北方的聲望很高,尤其是很得烏桓各族的人心,如今他死了,只怕冀州真的是永無寧日了!「韓馥!你也是討董諸侯,卻殺害盟主!身為朝廷命官,卻殺害漢室宗親,簡直是罪大惡極!今日且將汝頭暫寄項上,他日我必親率大軍,取你性命,為盟主報仇!」韓馥正在城頭上出神,卻猛然听到城下傳來一陣怒斥,連忙看去時,原來是劉備在城下正用馬鞭遙指著自己。

潰敗的幽州軍此時都已經被劉備重新聚攏了起來,雖然剛剛遭遇挫敗,但此時的幽州軍卻釋放著比剛到城時猛烈數倍的殺氣,他們看向城的目光中充滿著仇恨!劉備並沒有再次攻城,而是帶著兵馬快速的向幽州方向撤退了,死,劉備尚在,若是放他回歸幽州,他必然以為劉虞報仇為名拉攏了烏桓各族,到時幽州將成為我冀州的心月復大患!請主公速速派兵追襲,以免放虎歸山啊!」

看著幽州軍離去的方向,韓馥默然半晌,他心中忽然泛起一種奇怪的感覺,這一戰。好像是自己中了什麼圈套!?思忖了一陣,卻依然毫無頭緒,韓馥嘆了口氣,向荀說道︰「劉備不比劉虞,他久經戰陣,頗懂領兵之道,而且手下有關羽和張飛這兩員絕世猛將,我軍就算是追趕。也沒有多少勝算。唉,算了!」

韓馥擺擺手,向辛評道︰「仲治,現在冀州共有民戶多少?」辛評飛快的計算了一下。回答道︰「回主公,冀州本有民戶二百萬戶,只不過這些年兵荒馬亂,加上天災侵擾。現在僅有一百三十萬戶。」韓馥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就命冀州各郡重新征兵,每二十戶抽一人,編入兵籍。嚴加訓練!」

辛評一愣,連忙說道︰「主公,如今冀州已有五萬大軍。若是再度征兵。就會達到十萬。如此多的人馬,只怕州中糧草接濟不上啊!」韓馥道︰「這個不必擔心。城之外,土地甚多,你明日便帶人出城,丈量土地,以備戰的名義,將那些好的農田收為官地,待征兵完畢,就將這些新兵安置在城周圍,農時耕種,閑時操練,日間耕種,入夜操練,只要安排的妥當,到明年,這些兵馬地糧草就可以自給自足了!」

辛評听了恍然道︰「原來主公是想仿效當年孝武皇帝進行屯田!這確實是良法!主公才具,辛評拜服!」韓馥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但很快就消失了,換上的是一臉凝重︰「諸公,劉備此去,日後必來,諸公要各司其職,不可懈怠,待劉玄德再來之日,要讓他來的去不得!」

劉虞身死冀州的消息,很快就在劉備刻意宣揚下傳遍了整個河北,以及與河北鄰接的青兗等州。就在天下的士人都在為劉虞這個討董盟主突然橫死而感到震驚的時候,另一個人的發跡,又再次給了他們一個天大地震驚。

志向由為漢室效力轉變成為自己創立一番天地的,不止劉備一個人,曹操也同樣如此。陳宮為他謀劃的光輝前景讓曹操心動不已,大丈夫在世,本就是要建功立業,才不枉在世上走這一遭,曹操有雄心壯志,而雄心變成野心,也不過是腦筋稍微轉上一個彎兒而已。

曹操在洛陽兵敗,這是陳宮要實施後續計劃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曹操對于兵敗這件事,非但沒有可以隱藏,反而派人到處傳揚,當然,他們在傳揚地時候有意避開了曹操是大意中了董卓的埋伏這一事實,而是著重強調了曹操是十六路諸侯之中,唯一為了救回皇帝和朝廷重臣,為了為國除奸而追擊董卓的唯一一人。至于敗陣的原因,這不是明擺著嘛,薰卓有著能夠和山東諸侯相抗衡地兵馬,曹操一個人怎麼能夠和他相比呢!不過曹操在與董卓大戰之後竟然還能保留兩千兵馬,這不就充分說明了曹操在軍事才能上要比董卓強嗎?!總而言之一句話,曹操是雖敗猶榮啊!

這個消息很快就在整個中原地區散播開來,士人百姓都開始知道,曹操才是大漢諸侯中,真正不計得失,忠心于朝廷社稷的人!這樣一來,曹操的聲名迅速在忠于大漢的士人心中扎根,要知道,漢室雖然經過黃巾起義和董卓篡權地雙重打擊,但四百年的傳承所帶來的正統地位,是不可能說消失就消失地,心中想要扶保漢室地人,絕對不在少數!

事實證明,陳宮地計劃是成功的,因為這種宣傳地效果已經顯現出來。曹操在離開洛陽之後,率領著自己的兩千人馬一路向徐州瑯琊郡行進,他的老家是在郡,但在討董戰役開始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就帶領曹氏宗族的其他人從有可能受到戰火波及的豫州,遷居到了局勢相對平靜的徐州。就在曹操的部隊路過陳留的時候,親兵來報,說是有文士兩人攔路,要見曹操。曹操心中奇怪,于是和眾將文武一同上前,遠遠的看見兩個青衫文士在軍前昂然而立,氣度不凡,再仔細觀瞧,曹操頓時大喜,因為其中一人他也識得,正是原先在何進幕府,擔任朝廷黃門侍郎的荀攸!

曹操當日在何進麾下之時,曾經與荀攸接觸過,深知荀攸實在是有經天緯地之才,當時他們是同僚。所以也沒感覺有什麼,反正大家都是為何進效力,後來荀攸因為對何進失望而離開洛陽,曹操也是為何進惋惜了半天,因為這樣的賢士,以後打著燈籠都找不到了!

現在看見荀攸前來找自己,曹操真是驚喜交集,忽地一下。跳下馬來,分開面前的軍士,三步並作

跨到荀攸面前,二話不說。上來就一躬到地,行了後一把抓住荀攸的手,無比激動的說道︰「公達。怎麼是你!?自從在何大將軍府中一別,轉眼兩年有余,操對當年與公達的暢談還是記憶猶新啊!後來你離開朝堂,某多次想要前去探望。可惜為朝廷之事屢屢耽擱,今日沒想到能在這里遇到公達相遇,真是幸甚。幸甚啊!」

荀攸微微一笑。他是個能夠識人的人。當年在何進手下的時候,西園新軍八校尉中。荀攸就知道,只有袁紹和曹操還算是個人物。不過袁紹這個人表面光鮮,但真地深交起來,就會發現他實在是名不副實,色厲內荏。可曹操就不同,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曹操的能力不如袁紹,但和曹操交談過幾次之後,荀攸就發現,這個曹孟德的城府之深,實在是讓人感到驚嘆,而且在兵書戰策,治國安邦這些實際的學問上,曹操都能夠說得頭頭是道,甚至隱約的有開始形成他獨創的一套理論的趨勢,這在當時就讓荀攸很是驚嘆了一陣。

荀攸不是一個甘于寂寞的人,他投身在何進地幕府之中,就是為了能夠找機會成就自己心中的匡扶漢室的報復,但可惜,何進這灘爛泥最終還是扶不上牆,荀攸一早就預料到何進他日必然身遭小人所害,但他在失去了何進的信任之後,也是無計可施,無奈之下,只好掛冠離去,回到潁川老家。

諸侯討董地消息給了荀攸一絲希望,看來天下還是忠義之士多啊。他當時就想前去為聯盟盡自己的一分心力,但他的族叔荀彧卻勸住了他。荀攸對這個比自己還要小十幾歲的叔叔素來佩服,因為他知道,在大局觀上,荀彧比他強。荀彧對于討薰聯盟事實上是不看好地,他對荀攸說︰「十六路諸侯,平素各自為政,不相統屬,而且其中派系林立,心懷鬼胎者甚多,如此聯軍,怎麼能夠成就大事。此戰一起,恐怕天下將有大變,你我還是暫居家中,待時局稍微明朗之後,再尋明主,盡展胸中所學為是!」

就這樣,叔佷二人在家中隨時派人出去搜集關于討董大戰的信息,而後對參戰的諸侯逐一加以比較,最終,他們的目光落在了曹操地身上。本來在荀攸的眼中,當年的曹操雖然頗有才具,但身上卻缺少了一種成大事者應有地氣勢,簡單點說,就是缺少了一種領袖地魅力。但這次再見曹操,他驚訝地發現,曹操變了,而且變化很大,一言一行之間已經開始隱隱散發出一種令人不可抗拒的威嚴,而且從他地身上,還產生了一種令人心折的氣勢,就仿佛是一塊磁石,緊緊的將周圍的鐵屑聚攏起來!

原有的一點擔心就此煙消雲散,荀攸心中一寬,自己苦苦尋找了多年的,能夠將這混亂的天下帶向統一的明主,如今終于出現了。曹操拉著荀攸訴說了一陣舊日情誼,這才看向荀攸身邊的那個二十四五歲,眼中閃爍著成熟睿智光芒的年輕人。

伯樂會相馬,曹操卻是會相人,他一眼就看出這個青年文士絕對不是等閑之輩,因為這個人所帶有的那種智者的氣息,竟然比他一向佩服的荀攸還要稍稍強上一些。「公達,這位先生是?」曹操的眼楮看向荀攸,疑惑的問道。

荀攸呵呵一笑,向曹操拱手道︰「曹公,我來為你介紹,這位就是我本家的族叔。荀彧,荀文若。」曹操吃了一驚,連忙問道︰「莫非是被南陽何先生稱為王佐之才的荀文若?」荀彧淡淡一笑說道︰「何公當日繆贊,彧實在是不敢當此殊評!」

曹操真是覺得自己的驚喜一個接一個,來了一個有著張良之才的荀攸不說,竟然還拉上了一個有著王佐之才的荀彧!狂喜之下,曹操連忙下令就地安下營寨,他卻在這個時候一一向荀家叔佷介紹自己手下的文臣武將。對于曹營的大將,荀彧兩人的評價都很高,因為很明顯,曹操手下的這些人都有著大將之才,稍加磨煉,就都能夠獨當一面,只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曹營眾將里面少了一個像呂布那樣的絕世猛將。

當曹操介紹到陳宮的時候,荀氏叔佷連忙向陳宮施禮,荀攸道︰「攸自年輕之時,就听聞公台先生剛烈忠義之名,又听人言先生智記過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陳宮連忙還禮道︰「宮豈敢當此贊譽,某雖小有謀略,但智計卻遲,怎趕得上賢叔佷驚才絕艷!」

說話間,眾軍已將營寨扎好,曹操就將二荀請至中軍帳中,眾人落座,曹操便向兩人問道︰「兩位先生此來,想必有何見教?」荀彧道︰「我與公達在潁川多聞諸侯討董之事,因听到曹公兵敗洛陽,故而前來相見。」曹操的臉頓時一紅,這兵敗之事雖然是出苦肉計,但也確實是曹操心中的一塊隱痛,此時又被荀彧提起,曹操也只能嘆口氣說道︰「曹某用兵無方,有勇無謀,以至于斷送了數千兵士性命,實在是羞于見鄉中父老,也讓兩位先生見笑了!」

荀攸一笑,寬解道︰「曹公,勝敗乃兵家常事,無需自責介懷。不過,曹公有公台先生在身邊輔佐,還會中了董賊的奸計,實在是令人扼腕。」陳宮在一旁赧然道︰「宮身為軍師,卻不能為主公定計,實在是慚愧!」曹操連忙阻住陳宮道︰「都是曹某剛愎自用,才招致此禍,與公台無干!」

荀彧笑道︰「曹公莫怪,我二人並沒有嘲諷兩位之意。其實曹公此敗,雖然折了兵馬,卻收了天下人心,一反一正,曹公其實已經取勝了。」曹操連忙謙遜兩句,荀攸卻又說道︰「曹公今欲往何方?」曹操道︰「欲往瑯琊老家,聚攬兵士,休養生息,而後再與董賊決一死戰!」

荀彧搖頭道︰「曹公忠心雖然可嘉,但董卓勢大,曹公若無基業,豈能與之抗衡。」曹操面露難色道︰「曹某未受朝廷敕令,並無實權在身,天下雖大,但卻難以尋得一塊立業所在。」荀攸笑道︰「曹公何愁沒有立業之基,莫非兗州之地,落不入曹公法眼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