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四十七章 孫文台獻璽借兵

作者 ︰ 獠羽

堅見到進來的兩人正是自己的長子孫策還有他的結義心中不由得驚訝萬分,他實在是沒有想到,這兩個孩子竟然會跑到這里來。此時孫堅父子見面,等待孫策的可不是其樂融融、親情四溢的溫馨場面,而是父親孫堅那驚訝過後變得鐵青的臉色。

孫堅的家族雖然只是歷代以來的錢塘小吏,但畢竟也算是官宦之家,盡管此時沒落了,但孫家的家教還是極其嚴格的,像孫堅這樣十七歲的子弟,如果沒有父母長輩的同意,就要老老實實的在家里呆著習文練武,奉養雙親,以盡孝道。孫堅在臨行之時,曾經向夫人吳氏交代過,讓她早晚看視家中子弟,不可擅自出行。

因為深信自己的妻子不可能違逆自己的意思,所以孫堅很肯定這兩個小毛孩子是自己偷著跑出來的。「伯符,當日我不是命你好好的在家中習學,今日你怎麼離家來到這兩軍陣前?我來問你,你此次前來,你的母親是知道還是不知道?」

孫策在父親傳言責問的一瞬間,就已經跪倒下去。就如同孫堅所猜想的那樣,這次孫策和周瑜能夠跑出來,確實是偷跑出來的。雖然這件事也算得上是事出有因,但面對著自家的父親,孫策最終還是放棄了辯解的權力,老老實實的讓父親懲罰自己。

看著兒子倔強的模樣,孫堅也不由的嘆了口氣說道︰「伯符,公瑾,你不要怪我斥責你們兩人,如今天下大亂將起,民心不安,其中不乏一些鋌而走險的亡命之人。家中距此地甚遠,其中匪寇之流更是不少,你們兩人年歲尚輕,若是在途中出了什麼意外,那可如何是好!」

孫策在下面听得戰戰兢兢的。渾身直冒冷汗,他當然知道自己這次叫著周瑜出來恐怕是有些錯誤,不過,當孫堅說他年紀太小,難以有什麼作為的時候,孫策還是有些不服氣的抬頭說道︰「父親,兒子今年已經十七歲,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當年父親十七歲時。不就已經幫助祖父處理政務了嗎?!」

孫堅听了孫策的話,心中一樂,他當然記得自己年輕時候的事情,當自己十七歲的時候。確實已經開始被人稱作是江東猛虎了。不過雖然心中是這樣想,孫堅的臉上卻還是陰沉一片的想孫策說道︰「為父當年迫于生計才不得不幫著你祖父料理家務。如今你正是好好習學武藝地時候,這兩軍陣又豈是等閑可以來到的?公瑾,你這次怎麼也和伯符一起胡鬧?」孫堅的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周瑜。

盡管周瑜只有十五歲。比起孫策還要小上兩歲,但他聰明睿智的名聲卻是早早的被家鄉眾人所知曉,孫堅更是喜愛這個年紀雖小,但卻行事老成有規矩的佷子。將他當作自己的兒子一樣喜愛。這次孫策和周瑜兩個人偷偷跑出來,孫堅可以對著孫策發火,但卻不能也對著周瑜嚴加斥責。因為人家畢竟是周家地得意子弟。責罵周瑜的話。日後在周家的面上也不好看。不過,孫堅還是很好奇。不知道為什麼一向行事心思縝密的周瑜會和孫策一起胡鬧。

听了孫堅地問話,周瑜淡淡一笑說道︰「伯父,瑜此次到軍前來,已經得到了家父的允許,家父更是叮囑小佷一定要到世伯軍中當值,也好見識一下世面,至于伯符兄,他也是听到我要來這里投奔世伯,因為思念心切,所以才偷偷跑出,和小佷一起翻山越嶺來到此處的。」

周瑜將這其中的前因後果講了一遍,孫堅地臉色終于緩和了下來。他沒想到周瑜竟然是奉了他父親的命令前來自己軍前效力的,而自己的兒子之所以會與他同行,一來是為了見見闊別多日地父親,二來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好友的安全。

見到孫堅地面色變好,周瑜便趁機問道︰「世伯,適才小佷在帳外,听到伯父說,傳國玉璽已經落在了伯父手中,不知是真是假?」孫堅這時地心里已經不再太過埋怨孫策。周瑜兩人了,听到周瑜這麼問,連忙壓低聲音說道︰「公瑾,你們听得沒錯,這傳國玉璽確實是剛剛被我得到手!」說到這里,孫堅忽然想到孫策、周瑜兩人還沒有見識過這傳國玉璽地模樣,于是連忙將朱紅小匣取了過來,拿出傳國璽讓兩個孩子開開眼界。

面對著精美的天子印璽,孫策地臉上滿是驚佩和喜愛之色,而周瑜的面色卻是不太好看。在孫堅收起玉璽之後,周瑜咬了咬嘴唇,終于還是說道︰「世伯,這傳國璽萬萬不可留下,否則便是禍患

啊!」

周瑜的話讓孫堅一愣,在他看來,這傳國璽乃是上天所賜的吉祥之物,怎麼到了周瑜的嘴中反而成了禍患的根源了呢?!周瑜並沒有理會孫堅詫異的目光,既然已經說了出來,他反而再次平靜了下來,理清了自己的思路,而後向孫堅問道︰「世伯,傳國玉璽雖然珍貴,但正因如此,無論是誰,得到了這塊玉璽,必然會成為所有諸侯的眼中釘、肉中刺。伯父,憑心而論,現在您有那個力量對抗諸侯,保證玉璽不被搶走嗎?」

听了周瑜的問話,孫堅頓時沉默了下來。剛剛得到玉璽的時候,他的確是興奮萬分,認為自己既然能夠得到漢室最高權力的象征,那就是上天在眷顧自己,也許以後自己能夠有帝王之命也說不定呢。但現在被周瑜這麼一提醒,孫堅的腦子反而清醒了過來,如今的江東猛虎已經喪失了自己的獠牙,淪落為袁術的一只看門狗,就連現在手中的這些部隊,七成以上都是人家袁術的,就憑著這樣的實力,確實是沒有任何的把握保住這傳國玉璽。

看到孫堅低頭沉吟,周瑜又繼續說道︰「世伯,當今漢室氣運已盡,都城被焚毀,帝王之氣盡泄,天下眼看就要進入群雄並起的亂世,難道伯父就不想成為這其中的佼佼者嗎?」這番話可算是說到孫堅的心眼里取去了,如果說當年孫堅只不過是想在漢家朝廷之中謀得一個好的牧守之位的話,那麼現在得到玉璽的孫堅則是野心爆滿,其志向早就已經不能用大漢朝的官階來約束了。

可是,有雄心壯志又能怎麼樣呢?憑著自己現在的這點實力,就算是想要自保都困難,還談什麼創立一番事業呢?想到這里,孫堅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一絲苦笑,向周瑜道︰「公瑾啊,伯父我當然也想要做出一番功績,可是,現在的我,居人籬下,仰人鼻息,手下的兵馬都是他人之物,唉,難啊!」

听到孫堅有些意志消沉的話語,周瑜卻是微微一笑道︰「世伯不必灰心喪氣!其實這傳國玉璽雖然不能留下,但卻也是上天賜予伯父的福報啊!」孫堅听了一愣,不知道周瑜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剛才不還說玉璽是禍根嗎?現在怎麼又成了福報了?

看著孫堅和孫策父子疑惑的目光,周瑜的嘴角輕輕一挑,繼續說道︰「伯父,你們孫家世代于錢塘為官,在江東揚州可說是官宦世家,根深蒂固,伯父若想做大事,首先就要取得一個根基所在。江東沃野千里,且有大江作為屏障,憑著孫家在江東多年來的人脈,想要取得江東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等取得了江東六郡之後,伯父就可以放手發展內政,精練兵卒,向北憑江自守,向南則蠶食百越後裔,進而收服蠻族,進取交州之地,等到時機一到,則可順江而上攻打荊北,自交州向北攻打荊南,則荊楚之地不難平定。到時候,伯父佔有三州之地,盡收江東士民,進可揮師兵進豫州。徐州與群雄決戰,退可據江而守,靜待時機,這才是成就大業之道!須知道,王圖霸業,所仰仗的,是人心,而不是玉璽!」

孫堅被周瑜的一番話說走了神,他雖然帶兵征戰多年,但卻從來沒有如此清楚的從戰略的角度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進行分析,更不要說是長久的規劃了,可如今周瑜將這樣一個美好的前景放在他的眼前,孫堅當然會怦然心動了。

就在孫堅還沉迷在周瑜編織的美好未來之中時,周瑜卻是話鋒一轉道︰「萬事開頭難,伯父要想創下這份基業,最一開始是最關鍵的所在。揚州牧劉,雖然可說是個干吏,但卻不擅軍事,可揚州一州之中,兵馬不下五萬,伯父如今沒有一支屬于自己的人馬,就算是劉將揚州送上,恐怕伯父也坐不安生。」這話說的太現實了,一點面子都沒給孫堅留,弄得孫堅臉上一陣紅、一陣黑,半天才問道︰「那麼公瑾可是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沒錯,」周瑜的臉色嚴肅起來︰「伯父要去借兵!準確的說,就是用這傳國玉璽去換來兵馬!」孫堅的眼楮一亮,馬上就在心里盤算了一下這里面的利害得失,最終發現,周瑜所提得建議,確實是一條最好的路。「那麼我們要找誰去借兵呢?」孫堅問起這個最敏感的問題。而周瑜的回答卻也明確,就兩個字「袁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