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十七章 新勢力崛起的序曲

作者 ︰ 獠羽

個人真的是呂布嗎?劉宇看著眼前的這個人有點發愣呂布在後世的歷史上那可是天下第一等忘恩負義之人啊,丁原對他不錯,為了一匹赤兔馬,他就毫不猶豫的弄死了丁原;董卓待他不薄,高官厚祿認為義子,結果為了一個侍妾,也死在了呂布手中;劉備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大度的收留了他,好吃好喝好招待,最後還送了座城讓他安身,結果呢,劉備剛帶兵出去打仗,他呂布就謀奪了徐州。如今這樣一個人竟然在自己面前談什麼忠義之道,劉宇在愕然的同時甚至感到一絲好笑。

好笑歸好笑,畢竟呂布用一個很光明正大的理由拒絕了劉宇,劉宇當然也不能死皮賴臉的去纏著人家不放,只好干笑兩聲,掩飾了一下尷尬,說道︰「奉先如此忠義,宇佩服萬分,適才是我孟浪了,還望奉先不要放在心上。」接著劉宇便岔開話題,絕口不再提起此事。

劉宇搞不清楚為什麼呂布會忽然變了性子,殊不知,他實在是高看呂布了。如果他能夠再向呂布勸說一次的話,他就會招攬到這名聞後世的絕代飛將。

呂布是何等樣人?有實力,有野心,但就是缺少那麼一點所謂的道義觀念,為了能夠使自己達到一個更高的位置,他是不會在乎什麼世俗的眼光之類的東西的。只不過所謂當婊子還想立個牌坊,呂布雖然從不掩飾自己的**,但他還是比較顧及自己的面子的,他所希望的,是別人能夠一而再再而三的來邀請他,而後他再勉為其難的出手相助。

歷史上董卓向他勸降以及王允向他求助的時候,都求了他不止一次。剛才他對劉宇說的那番話不過是漂亮的場面話,想在劉宇地心中增加一點印象分,只要劉宇再開口「苦勸」他一次,他馬上就會「推辭不過」的投入劉宇麾下。只不過,劉宇把他的話當真了。

如果只有劉宇和呂布兩個人在一起的話,劉宇說不定真的會再次苦口婆心的勸說呂布一番,只不過現在劉宇的身旁還有一個真正忠義無雙的趙雲!趙子龍地忠心昭日月,義氣冠古今,在他面前挖別人的牆角本來就讓劉宇有種不好意思的感覺,所以更不可能去死纏爛打,免得呂布沒到手。倒把自己這個三弟給教壞了。

如此一來,劉宇和呂布就這樣擦肩而過,也許真的是命里注定沒有君臣地緣分吧。

為了不被烏桓的兵馬追上,劉宇三人帶領一萬騎兵星夜趕路。急行軍三日,終于回到右北平郡的軍事要沖無終縣城。

如今在無終縣駐扎的部隊,是**地五千兵馬,還有七日前從青州趕到的由青州校尉武安國帶領的五千兵馬。劉宇在大力夸贊了**的功勞之後。迫不及待地向**詢問劉備的動向。而**的稟報更是讓劉宇感到驚訝,因為劉備現在已經不在無終縣,而是被幽州牧劉虞一紙調令召回薊城了。與他同行地,還有公孫瓚地五千白馬義從。

劉宇在驚訝劉備地反應迅速的同時。也從**那里得到了更多地一些事情,原來,公孫瓚在管子城的時候。就已經受了重傷。

與歷史不同。這次公孫瓚在固守管子城的時候。雖然城池沒有被烏桓攻破,可他自己在一次戰斗中。被烏桓突騎的流矢射中肩窩。這本不是什麼致命的傷,但因為小小的管子城中缺醫少藥,這平常並不起眼的小傷竟然逐漸變的越來越嚴重,到最後變的不可收拾。

劉備三兄弟奉了劉宇的將令,埋伏在管子城以西的山林中伺機待動。劉備並不是傻瓜,他先讓人去打探了一下包圍管子城的兵馬到底還剩下多少。當他知道竟然還有四萬人圍城,而且統領是蹋頓的時候,劉備明智的選擇了繼續潛伏,畢竟他那五百人和四萬烏桓騎兵比起來,連一道開胃菜都算不上。

不過這樣干等下去永遠也找不到機會,于是劉備派出了一些精干的士卒到烏桓大營附近到處散播烏桓前線部隊大敗的消息。這在那個時間可以說是謠言,不過蹋頓當時也正好接到了義父丘力居斗將失敗的消息,于是謠言變成了準確性很高的消息,蹋頓思慮再三之後,終于決定親率兩萬人馬去前線支援丘力居,盡管還留下了兩萬人圍城,但這畢竟給了劉備一個很好的機會。

在蹋頓離開管子城的第二天晚上,劉備命令五百精騎趁著夜色模到了烏桓大營旁邊,在迅速解決了外圍的烏桓士兵之後,三兄弟果斷的傳下命令,帶領五百代郡勇士突入烏桓大營。關、張兩人不用說,都是萬人敵的豪杰,劉備此時也算是個武藝精良的戰將,三兄弟聯手同心,一鼓作氣踏穿烏桓大營。

的烏桓大營一來沒有防備,二來沒有大將從中協調指三英殺得人仰馬翻,亂成一團。

接下來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因為當時劉備說起的時候也是含糊其辭,大概的情況是管子城內的公孫瓚兵馬看到外面的烏桓大營一片慌亂,不知在什麼人的指揮下,竟然打開城門,三千白馬義從從城中突襲而出,和劉備軍一道夾擊烏桓的這兩萬部隊。

烏桓兵雖然人數多,但事起倉促,又被人兩面夾擊,很快就呈現出潰散的跡象,留守大營的烏桓小帥不得已,只好下令放棄營寨,退兵三十里以避敵鋒芒。而當他們等到天明再次回到管子城下的時候,發現管子城上旌旗依舊,漢軍的兵士也已然在城頭警備。

因為夜里剛剛遭到突襲,所以烏桓軍隊疲敝之下,沒有進行攻城。到了第二天,烏桓的留守將令再次下令攻打管子城,本來這攻城不過是例行公事般的試探性進攻,但出人意料的是,攻城部隊竟然沒有受到任何的阻攔,城頭上的漢軍似乎沒有看到烏桓的進攻部隊一般,既不拿槍,也不放箭。

發現情況異常的烏桓人奮力登上城頭之後,才驚訝的發現,原來在城頭上的,竟然是一些穿著漢軍衣甲的草人!而真正的公孫瓚人馬早已經無影無蹤了。

就在管子城被攻陷的時候,劉備和公孫瓚的部隊早已經在北嶺的山路中穿行了。劉備進入管子城的時候,公孫瓚雖不能說是奄奄一息,但一條命十成之中也已經去了八成了。因為感念劉備舍身相救之德,而且認為自己已經命不長久,公孫瓚便當著手下心月復和兒子公孫越的面,鄭重的向劉備表示,如果他身有不測,就由劉備來繼承他所有的勢力。

劉備當然是堅辭不受,但公孫瓚很堅決的命人替自己寫下了向朝廷的奏折,明保舉劉備成為右北平太守,同時立下軍令,一旦身死,白馬義從需惟劉備之命是從。

話到了這個份兒上,劉備也就只能泣拜于地,恭敬不如從命了。不過他還是派了一個隨軍郎中,精心的替公孫瓚治療。

大概是天命不絕,在那個隨軍郎中的精心治理之下,公孫瓚的傷情竟然以驚人的速度開始好轉,當他們和**的部隊會合,退往盧龍塞的時候,公孫瓚甚至都已經能夠每日騎馬行進一段路程了。

這倒也不奇怪,箭傷本來就談不上是多麼嚴重的傷,只不過是公孫瓚耽誤了治療的時期,如今用藥得當,加上他體魄過人,自然痊愈的快。

就在人們都以為公孫瓚應該會渡過這次難關的時候,公孫瓚死了,死于一次意外,至少在所有人的眼中,那是一場意外,聰明如**,也只是覺得這未免太過湊巧了些,但卻看不出有什麼破綻。

意外發生在盧龍道上的一個拐彎處,那個地方是一個將近六十度的彎道,道路比較狹窄,大概只能容納三名騎兵並肩通行。龍一帶的山嶺雖然沒有經受像北嶺還有濱海道那樣的大雪,但卻也飄了幾場雪花,道路上薄薄的一層積雪,讓山路更加難行,不過這也只不過是減慢了行軍的速度,只要小心一些,一般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不過,就在劉備和公孫瓚並排著騎著戰馬來到那個彎道的時候,他的身體猛地抖動了幾下,旁邊的劉備還以為他是舊傷未愈,急忙想下馬上前去扶住他,沒想到公孫瓚的戰馬好像馬蹄打滑一般,一下子摔倒在地,公孫瓚本來就是在外側,眾人沒有防備之下,他連人帶馬竟然就這樣滑落到山谷之中。

整個經過就是這樣,雖然後來也派人去搜索過谷底,但卻一無所獲,尸體大概是被什麼野獸叼走了吧。

公孫瓚死了,白馬義從還有其他的部屬也就按照開始的約定,歸附到了劉備麾下,而回到無終縣之後,劉備就具表,附帶著公孫瓚的奏章,一起送到了幽州牧劉虞那里。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兩天前劉虞便一紙調令把劉備調到了幽州。

听**將整個事件的經過述說了一遍,劉宇在屋內來回走了幾個圈,皺著眉頭道︰「古怪,這里面絕對有古怪。我覺得這里面肯定有什麼我們還不知道的隱情,而且只怕劉備身旁有人協助于他。」又沉思一會兒,劉宇猛地抬頭向外喊道︰「來人,備馬,我要連夜趕回薊城!」

不論劉宇現在心里在想些什麼,他都不得不承認,一個歷史上並未有過的北方勢力,已經在悄然崛起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