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十四章 節外生枝

作者 ︰ 獠羽

說陽城境內的兩軍戰場上,突如其來的第三支部隊讓雙方都不由得將手中的兵刃放緩了下來,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劉宇。

來人肯定不會是官軍的援兵。身為三軍大元帥的劉宇自然知道自己能夠調用的人馬有多少人。就算是劉備三人福大命大,被他們成功的救出公孫瓚,那頂多也就有個三四千人的部隊而已。可從來人激蕩起的塵煙來看,至少是兩萬人的騎兵部隊,如此大規模的部隊,九成九就是烏桓方面的援軍了。

果不其然,當那支不明身份的部隊終于來到戰場邊緣時,所有的烏桓人都興奮的呼吼起來,從他們吼叫的內容中,漢軍士兵們也終于明白了這時正在趕來的部隊是誰的手下。

來人竟然是烏桓的二號人物蹋頓!劉宇在心中不禁暗暗叫苦,從情報來看,這蹋頓不是應該在管子城繼續圍攻公孫瓚的殘兵嗎?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這個地方?

蹋頓,烏桓大人丘力居的佷子,也是繼丘力居之後接掌烏桓的未來首領。根據歷史上的記載,蹋頓此人勇武善戰,而且素有謀略,丘力居死前,三郡烏桓只有兩郡統一,而在蹋頓的努力之下,遼東烏桓也最終被統一于其領導之下。三郡烏桓得到統一之後,烏桓在蹋頓的治理下,力量急劇上升,並且成為大漢北方各大勢力的拉攏對象。

不可否認,蹋頓援軍的到來幾乎成為了整個戰局形式變化的轉折點。漢軍從一開始的優勢地位逐漸變成略居下風,而趙雲的兩千虎騎兵也不得不從主戰場月兌離,迎住烏桓這兩萬生力軍廝殺。

劉宇一邊與丘力居周旋,一邊偷眼打量蹋頓的模樣,一看之下,心中稱贊,果然是一員猛將。就見他眼似銅鈴,兩耳招風,一臉黃須。坐下一騎紅鬃馬,手提開山斧,亮光閃爍!此時,他正和趙雲戰在一處,槍斧相交,火星四濺。趙雲雖然武藝絕倫,但若要取勝蹋頓,卻也並非一招兩式可就的。

趙雲被蹋頓絆住。戰場上指揮士兵作戰的就只有義和丁原了。可惜這兩人雖然也通曉軍略,但若論起統兵的才干,他們比起趙雲卻要遜上不止一籌,簡單的說。如果是漢軍和烏桓兵馬人數相當地情況,那麼這兩個人還可用以拱衛本陣,但如果想要以寡敵眾,以少勝多。那這戰爭的重擔可就不是他們所能擔當的了。

此時烏桓的兵馬已經達到了六萬人,而官軍的人數不過三萬,以一打二,漢軍頓時開始漸漸不支起來。不過戰爭的勝負有很多時候並不是取決于兵馬數量的多少。將領的能力也是很重要地一個因素。

首先取得突破的,是呂布。不可否認,遼東烏鐵的武藝幾乎可以媲美張遼、徐晃等猛將。可很遺憾。他面對的。是天下無雙地飛將呂布。只是二十余招,烏鐵就有些遮攔不住。那根方天畫戟在呂布手中就像活了一樣,起如青龍出海,翻若蛟龍入水,晃出千道戟影,絞起漫天寒光。那戟尖就如蛆骨般不離烏鐵身周要害。

烏鐵越打越膽寒,想逃走,卻被呂布長戟牢牢圈住,分毫動彈不得。烏鐵心知再如此下去,必然不測,蠻性發作,舍去性命般當頭一刀,望著呂布頂梁上剁來。

呂奉先眼見刀勢來的迅疾,不慌不忙,就把方天戟一劃,噶啷一聲響,將大刀鉤在旁首,再把戟一串,望著烏鐵分心就是一刺。烏鐵這一下嚇得魂飛魄散,危機之中,將手中刀拼命向外一檔,就听大刀「鐺」的一聲響,架住了這一戟,可烏鐵卻也在馬上亂晃,兩膊子震得麻木了,臉色更是鐵青,猛然間「哇」的一口血直噴而出,一頭栽倒馬下,不省人事。

呂布見烏鐵落馬,本欲一戟取了他地性命,哪知卻被遼東烏桓兵士舍命將烏鐵搶了回去。

打量一下戰場,呂布很快就明白了局勢的危急,不得不說,無論歷史是怎樣評價呂布的,僅從軍事角度來評論的話,呂布確實是統兵戰斗地奇才,僅在片刻之間,他就清楚的分析了戰場上的局面。

大喝一聲,呂布縱馬沖入重重敵兵地包圍,向著被烏桓士兵圍困地並州鐵騎地方向直插過去。

丁原所帶領的並州鐵騎是一支常年與鮮卑騎兵作戰地精銳部隊,所以在兩倍于己的烏桓部隊的攻擊下,這一萬並州鐵騎雖然傷亡不斷加大,但卻一直沒有被擊潰。不過也僅僅是在硬撐而已,在戰斗力大抵相同的情況下,如果沒有人帶領這支部隊進行突破,那麼全軍覆沒也不過是時間問題了。

丁原的武功軍略不足以勝任這個艱巨的任務,所以呂布的出現就顯得時機恰到好處。

一路沖殺到丁原的近前,呂布振臂高呼︰「並州的兄弟們,跟著我沖!」說罷轉過身形,再次向烏桓兵馬密集的地方沖了過去,只不過,這一次他的身後有了數千並州兵馬的跟隨。丁原對于呂布這個主簿還是十分信任的,而士兵們也因為呂布的絕世武勇,而略感安心。

就這樣,

高強的呂布在軍前沖殺開路,數千戰力強悍的騎兵在支部隊就好像一根尖利的錐子,在看似厚實的烏桓人馬中來回穿梭。

陷入混戰的戰場,並不是那麼有秩序的,烏桓兵雖然多,但因為是分布在整個廣闊的戰場之上,所以也絕對不是鐵板一塊兒,戰陣之中,有兵力厚實的地方,就肯定有兵力薄弱的地方,而呂布帶領兵馬不斷尋找沖殺的,就是這一個個薄弱的部分。

繼呂布之後,第二個結束將對將單挑的,是趙雲。蹋頓的武功不比烏鐵強,趙雲的武功也略遜呂布半籌,可問題是蹋頓是連夜趕路,來到這里的,長時間的急行軍讓蹋頓的兵馬還有他本人都十分勞累,根本無法發揮出本來的力量。蹋頓的武功比起趙雲其實已經差了不少,再加上精神不振,僅僅十幾個回合就已經汗流浹背,招數散亂。

心知情況不妙的蹋頓在使出渾身解數。拼死掙月兌出趙雲地攻擊範圍之後,戰心全失,調轉馬頭一路奔逃而去。

趙雲見蹋頓敗退,也不追趕,因為他很清楚,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能夠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保證整個部隊的全身而退,所以。他招呼隨從自己兩千虎騎兵翻身再次殺入主戰場。

同呂布一樣,趙雲在重新聚攏了五千虎豹騎之後,也是不斷的尋找烏桓敵陣中的破綻進行突入和攻擊。

如此一來,兩支騎兵隊如同兩柄利劍。不斷的撕裂著烏桓的陣型,很快,烏桓地兵馬就陷入了一片混亂,戰局再次被逐漸扭轉過來。

不過。就算是趙雲和呂布奮力沖殺,也只不過是將戰局暫時扭轉至兩軍大致平衡,要向擊退烏桓,最關鍵的。還是劉宇與丘力居的戰斗。

如果說,士兵是將領的手足,那麼將領就是士兵地頭腦和肝膽。所謂將勇則兵強。將怯而兵弱。將領的狀態對于一支部隊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劉宇和丘力居是兩軍的主將,他們的勝負將直接決定這場戰斗地勝負。

不過對于漢軍的眾多將領士兵來說。這個單挑的結果應該已經是有定論了,如果連一個蠻邦首領都無法戰勝的話,那劉宇也就不配被稱為大漢第一名將了。

事實也是如此,此時地丘力居早已是強弩之末,咬著牙苦苦支撐了。早在適才蹋頓援兵到來的那一刻,劉宇就使出全力與丘力居對戰。劉宇全力發揮時的力量何等驚人,姑且不說每次兵刃相交時,丘力居地雙臂都會一陣陣地發麻,就算那粗重地鐵棒在丘力居的耳邊擦過時,那激蕩起來地勁風也刮得丘力居臉頰生痛。

勉強的又支撐了十幾個回合之後,丘力居知道如果再繼續纏斗下去,那就是死路一條,于是他虛晃一招,稍稍逼開劉宇之後,帶轉馬頭就想逃走。不過他不知道劉宇的兵刃之中的秘密,就在他轉身的一瞬間,劉宇雙手一擰,一段尖銳的槍頭自鐵棒頂端旋了出來。

「著!」劉宇手中槍急向前送,照著丘力居的後心便刺了過去。丘力居也是百戰之將,眼觀六路,耳听八方,猛然間听到身後勁風響動,心知不妙,急忙向左側身。心肺要害躲了過去,可這一槍卻還是要挨上的,就見劉宇的大槍自丘力居右肋劃過,割裂了鎧甲,在他的右月復處劃開一道血槽。不過這不算完,要知道,劉宇的這條槍本來是紫金蟠龍棍變化出來的,蟠龍棍的兩個頂端都有鋒銳如刀的四條稜角,在槍尖劃過之後,劉宇雙手一旋,長槍轉動,槍頭那四條稜角就如同絞肉機一般旋轉起來。

「啊!」丘力居一聲慘呼,肚月復處被生生撕裂了一個可怕的豁口,巨大的疼痛讓丘力居眼前一黑,兩眼一翻,就從馬上一頭栽了下來。

主將落馬,烏桓兵頓時失去了作戰的勇氣,拼死搶回了已然昏迷過去的丘力居之後,戰場上的烏桓兵馬便迅速的奔逃而去,而漢軍因為損失也很大,所以無力繼續追擊,再簡單的打掃戰場之後,官軍也緩緩的退回了陽城大營。

這一戰,烏桓方面的三將全敗,其中烏鐵重傷,丘力居生死不知,總算還有一個蹋頓能夠守住大營,不再出戰。

至于士兵方面,雙方的死傷人數都差不了多少,漢軍傷亡約在七千左右,烏桓則傷亡一萬兩千余人,從新計算一下,烏桓剩下的四萬多人,比起所剩不過兩萬三千余人的,還是佔有絕對的優勢。

不過,蹋頓現在還不知道,漢軍作戰的目的並不是想要一舉擊敗他們,而是為了調虎離山,聲東擊西。

看著剛剛送到大營的軍報,劉宇不禁有些嘆息,難道真的是老天爺在幫助劉備兄弟嗎?區區五百人,竟然真的從管子城將公孫瓚救了出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