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一章 質詢與封賞(上)

作者 ︰ 獠羽

劉宇這次回到洛陽,事先只是在啟程的時候向漢靈帝上了份奏章,但具體抵京的時間卻沒有通報。記得上一次張讓那些家伙弄出個百官出迎的排場,風光倒是風光,但樹大招風,上次已經有很多官員心存不滿了,這次如果再來上這樣一出,劉宇可真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

出于這個考慮,劉宇直到進入了洛陽境,才派人向漢靈帝送上了通報抵京日期的奏章。大概是漢靈帝和張讓也都明白了劉宇的心思吧,這次劉宇只接到了一份讓他到京後休養兩日,再參加早朝的詔書。修養兩日,這可以看成是漢靈帝對劉宇的恩典,算是體恤臣下了。不過這參加朝會的決定,可就不見得是那麼簡單了,是要論功行賞,又或者是要興師問罪?

不過就算是興師問罪,劉宇心里也早有準備,畢竟他在益州搞出那麼多動靜,不管是三省六部還是公民制,如果說朝廷一點風聲都听不到,那才真的是奇怪呢。那些對自己不報好感的官員有九成的把握會趁此機會大做文章。

其實,劉宇其實也沒怎麼把這件事放到心上,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嘛,劉宇為了應付可能發生的質詢,也早就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自公元185年離京到這次回京,三年的時間,劉宇在京城的府邸卻是沒有什麼變化,在留守家人的管理下,整個府中的事務都井井有條,有所不同的是,正門處懸掛的匾額已經變成了驃騎大將軍府的金字招牌。洛陽的這座豪宅,劉宇當年也是耗費了一番心血的,畢竟他和孫琳的婚禮就是在這個家中舉行的。還有兩年啊踏入府門的一瞬間,劉宇心中不由得緊了一緊。這里畢竟也是留有自己回憶的地方,想到兩年後,這里也將化為一片焦土,劉宇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董卓啊,不知道你到時會不會顧念我對你的恩情,放過這棟宅子呢」劉宇兩年之後肯定不會還留在洛陽,所以這座豪宅的命運就要留給未來洛陽的毀滅者董卓來決定了。

漢靈帝給了劉宇兩天的休息時間,不過在路上也沒吃多少苦的劉宇不會傻到真的在這兩天無所事事,既然已經猜到兩天後的朝堂上會有一場惡戰,在那之前當然是要盡量的拉攏一些官員加入到他劉宇的陣營中來的好。拉攏人的最好手段莫過于派送禮品,而他的重點拉攏對象就是朝廷中的文官與清流。

漢靈帝前期的陳蕃、竇武誅殺宦官事件,既是漢代士大夫勢力遭受重大打擊的開端,也是政治結黨現象的第一次大規模出現。所謂結黨連派,黨同伐異,大概就是那個時候發展起來的。所以,如果能被朝中的清流視為一黨,那劉宇以後的日子無疑會好過的很。另外,清流不比貪官,他們只要認準了你是他們的人,就會堅決維護到底,不像貪官們那樣有女乃便是娘。

對于這些清流,劉宇準備的禮品書無疑是最好的殺手 ,另外為了以防萬一,劉宇在出川之前還專門準備了四書還有他的那本盜版書各五百本,專門派人到太學門口去散發給太學中的太學生們。即使是太學,漢代的太學生們也不見得都有書讀,基本上也都是靠從太學的圖書館借閱抄錄的,如今忽然見到這新穎的紙制書籍,個個都新鮮不已,盡管是他們都已經爛熟于心的四書,但這兩千五百本書很快就被席卷一空。劉宇的那本書之所以也這麼受歡迎,既是沾了四書的光,更是因為他那本書的封皮上,鄭玄兩個字要遠比劉宇兩個字顯眼

劉宇的送書策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那些朝中的清流們,如蔡邕、盧植、馬日磾還有黃琬這些當代著名的經學大家,即看出了紙制書籍將對大漢學界的巨大影響,更是對劉宇的那本盜版書的內容震驚不已。盡管劉宇當年在洛陽的時候,留下了幾首可謂傳世的盜版詩詞,但在盧植這些人的眼中,他最多不過是一代文宗,與經學大師相比,內涵上還是差著一節,所以在這些清流的心中,劉宇做為武將的成分要更大一些。但這本《儒學新探》的出現徹底顛覆了他們對劉宇的印象。

不得不說,朱熹所創的理學一脈雖然在其中有很多的糟粕之言,但在儒學發展上的貢獻卻是實實在在的,劉宇只不過將他所記住的那些只言片語系統的歸納了一下,到了經學大家的手中卻成了發人深省之作。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志同道合的人是很容易走到一起的,這些禮品書是在劉宇抵京的當天下午就送出去的,只不過一天時間,在劉宇的第二個休息日的時候,蔡邕。盧植等人就一大早的聯袂前來拜訪,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為了和劉宇探討一下學問之道。

對于他們的來訪,劉宇自然是歡迎之至,因為這說明他所訂立的反攻計劃的第一步已經做到了。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些大儒們在來這里之前,就已經通過《儒學新探》在心里先入為主的將劉宇劃到了自己的這個***里面,今天和劉宇暢談學問之後,他們更是對劉宇的儒學學識贊嘆不已。暢談一日,可以說,劉宇已經被打上了清流一黨的烙印。

眼見西方泛起晚霞,劉宇邀請這幾位大儒在家中吃飯,卻被他們以不便在府中打擾兩頓為名婉拒了,劉宇也不在意,現在大局已定,多吃一頓少吃一頓也無所謂了。將眾人送至門口,劉宇和諸位大儒一一告辭,當和蔡邕告辭的時候,蔡邕說道︰「元瞻兄此次回京,陛下必然會留在朝堂之上委以重任,日後我們就可以經常的討論學問之道了。」劉宇剛想謙虛兩句,但卻又听到蔡邕似乎不經意的說道︰「還有,琰兒這兩年也一直惦記著能繼續向你請教詩詞之道呢,等日後,元瞻要多費心教導下小女啊。」

蔡琰,听到這個名字,那個瓊鼻檀口,齒如瓠犀,眉目如畫的如同畫中仙子般婉約優雅的女孩的形容樣貌頓時浮現在劉宇的腦海之中。算一算,當年那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現在應該已經到了二八芳華了吧,不知道她如今出落成什麼樣子了。劉宇稍稍一分神,就隨即恢復過來,畢竟他對于蔡琰並沒有什麼野心,開玩笑,蔡琰那個丫頭可是管自己叫世叔呢。于是他也笑著說道︰「琰兒今年也有十六了吧,時間真快,我們家蟬兒今年也已經十二了,平日里也甚是思念她的琰姐姐,等日後讓她們這些孩子常常在一起聚一聚也好。」

經過兩天的準備,劉宇在心里已經多少有了底,清流的勢力,加上孫琳那個便宜義父前太尉鄧盛手中的人脈,再算上已經跟自己拴在一根繩子上面的張讓,劉宇的這次金殿對策,可說是打了好幾重保險了。

當庭辯論啊,久違了的興奮感覺呢。劉宇在此時似乎再次感覺到了在後世出庭時的那種意氣風發。「讓那些心懷叵測的人見識下我的看家本事吧!」劉宇看著已然泛起魚肚白的東方天空,一臉笑容燦爛。

PS:真是對不起各位,今天腦子挺亂的,思路斷斷續續,估計再碼下去就成了敷衍了,所以很抱歉得通知一聲,本來承諾的第二章將會挪到明天,不好意思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