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與一年政績(下)

作者 ︰ 獠羽

兵部改革政令之所以引人矚目,並不在于它多麼復雜,而是因為秦代平民軍功爵制的重新采用。軍功爵制是秦代的主要制度,也正是因為這個制度的存在,秦國的民風彪悍,人皆好戰,最終成為了統一七國的強國。漢代之後,因為在政治上就采用了黃老的清靜無為,漢武帝以後又將主張「兵者,不祥之器」的儒家思想為治國思想,明顯帶有法家色彩的軍功爵制就被廢止了。這次益州改革,軍功爵制被重新采用,劉宇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首先是因為益州的征兵情況,在人口達到恐怖的近600萬之後,益州十五萬的部隊數目不過是四十丁一的水平,即便是采用常備兵制度,這個征兵比例也未免太小了一點。如果要為以後的征戰天下打基礎,益州至少要積蓄有二十萬精兵。不過劉宇並不認為可以肆意的加大征兵比例,畢竟這是有違民心的。有時劉宇覺得人民生活的改善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過于安逸的生活會導致百姓惰性的增加。歷史上的荊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是大漢當時人口最多,也最為富有的州,但劉表一死,荊州馬上就被曹操吞並,而荊州百姓竟然就心甘情願的接受了這一事實。這里面固然有荊州上層軟弱無能的原因,但重要的是荊州的百姓們已經習慣了安逸富足的生活,根本就無意拿起武器去爭戰。

這種前車之鑒劉宇是十分重視的,所以加強民間的尚武精神以及對于益州統治集團的感恩心情成為了劉宇集團的首要任務,而這個任務反映在政策上,就是重新采用功民制。兵部設立後,劉宇就專門命令兵部派出大量屬員往益州各地去宣傳功民制。

益州的軍功爵制基本上沿襲了秦代的精神,但首先在名稱上發生了變化。劉宇的新政令叫做「公民制」。之所以采用這樣的名字,並不是要效仿後世的那個公民概念,而是采用了「大道昌隆,天下為公」的出典,按照劉宇的說法,凡公民者,乃為天下盡心效命,得立功勛之人。既然是為了天下出力,那自然是為公而戰,故而取名公民。

這個制度首先是把益州的百姓劃分為三等,第一等就是公民,第二等就是平民,第三等是罪民。公民完全由平民階層產生,罪民就算是立了功勛,也只能免除賤籍劃入民籍。平民能夠進入公民階層有幾個標準︰一個是農民群體,如果想要成為公民,那就要做到所種田畝,產量連續十年居于本郡縣之首,或者連續三年產量超過本州平均糧產;工匠想要成為公民,就要拿出新的對天下有功用的技術,同時這個技術要得到實踐的檢驗;商人要成為公民,就要研制出新的熱銷商品,或者開拓出新的行商路線;而軍人要成為公民,只需要積累軍功,凡身經十戰,斬首過二百者,皆可成為公民。

綜合這幾個階層的標準,不難發現,這里面只有投身軍務才能有更大的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公民。十戰斬首二百,也就是說每戰斬首數在二十,雖說也不見的很容易,但只要加強鍛煉,而且作戰勇猛,還是很有可能實現的。這里總是說成為公民有多麼多麼好,但成為公民到底有什麼好呢?

成為公民的第一個好處就是能夠從寒族一下子提升為士族。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三國時代還有兩晉時代,政治一直是由士族階層把持的,以九品中正制的實施為標志的門閥政治也成為了桎梏當時中國發展的毒瘤。士族不但在政治上享有特權,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要比寒族高上一頭,能成為士族,是當時每個寒族的遙不可及的夢想。

當然成為公民之後,不但在階級上有質的變化,在待遇上也比普通的士族有更多的實惠。這個實惠是體現在農事方面的。公民分三等,最低的三等公民的家庭可以獲得農田賦稅減免一半,同時每月從官府領的一貫賞錢,但僅限于他這一代;第二等公民田賦免除三分之二,同時每月可在官府領得兩貫錢的例錢,而且恩澤下一代;頭等公民家中賦稅全勉,每月領取五貫例錢,見州以下官員可立而不拜,見州府官員只行打躬之禮,而且恩澤三代。

因為待遇的不同,各階層升入公民後的情況也都不相同,農、工、商三個階層的人一旦升為公民,就是以二等公民為最低界線,而士兵升入公民階級,只能是從三等公民開始。這樣做既是為了刺激百姓的從軍**,又能有效的保持軍隊的旺盛斗志。

公民制的施行在整個益州掀起了軒然大波,從集團高層到下級世家,反對贊同之聲各半,不過廣大的寒族卻是絕對的搖旗吶喊助威。盡管壓力很大,但劉宇依然絲毫不為所動的堅決將公民制頒行下去。劉宇這個人,雖然平常很好說話,但真到了原則性問題上,他是不會有絲毫讓步的。

說實話,公民制所涉及到的利益集團太多,除了觸犯了士族的一貫利益之外,還擅自改動了漢代抑商的國策,擅自提升了平民階層的地位,擅自決定了頭等公民的見官不拜特權,顛覆了固有禮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足以授人以柄的大問題,也是反對派們的主要理由。不可否認這些人中有人是出于對劉宇的愛戴,出發點是好的,但公民制同樣牽扯到劉宇日後治國的一系列政策實施,包括抑制士族階層的權力、選官制度的改革甚至計劃中的幣制改革,這些都是日後的立國之本,劉宇又豈會因為這區區的阻力而退縮呢。

與兵部的改革比起來,工部、吏部還有禮部的情況就要按部就班的多。工部被劃分為軍工和民建兩部分,軍工由鄭渾主持,而民建則由畢嵐擔綱,益州政府撥出了巨大的預算款項給予軍工方面,被下達了在兩年內趕制二十萬套軍備以及五萬半成預備甲的任務。民建又細化為城建、路政和新工藝研發三個下屬部門,同樣被撥付了相當部分的預算,雖然比不上軍工,但也差不了多少。

吏部在選官制度上依然是延續了漢代固有的察舉制。科舉制度雖然在劉宇的計劃之內,但這種捅馬蜂窩的事情,劉宇認為時機未到,貿然施行的話,恐怕自己會成為天下士族群起而攻的對象。禮部方面只是開始了初步的教育普及,但並沒有明確實施義務教育,畢竟這種驚世駭俗的東西並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公民制至少還有個軍功爵制的影子,可義務教育卻史無前例。好制度不見得就會有好結果,做為上位者,要顧慮的事情確實太多。

大量的改革對官吏數目產生了巨大的需求,三省六部之內的官員短缺也成為了劉宇集團的攔路石之一。總算川中自古就是人才輩出的地方,經過地方上幾個世族的推薦,幾個在歷史上留名的人物進入了劉宇的視野,這些人分別是︰文官彭漾、廖立,武將張翼、冷苞。

可以說,這兩個文官沒有一個讓劉宇省心的,畢竟是兩個在歷史上聲名「不太好」的人物。但劉宇所剩下的時間卻也不多了,時間已經跨入了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的四月,距離漢靈帝駕崩還有整整一年的時間,為了不讓漢帝產生更多的懷疑,劉宇必須北上京都接受封爵和一系列的詢問,所以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將這兩個人分別進入刑部和兵部,至于這個決定會出現什麼結果,那就不得而知了。

再過兩天,劉宇就要前往洛陽了,但在前往洛陽之前,又發生一件在劉宇意料之外的事情,那就是魏浪的身份,出現了一個很大的謎團。

PS:今天的結束,明天早中晚各一章結束第三部。後天端午節共兩章,開始第四部。下個星期進入強推,每天兩章,希望大家支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