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三十二章 婚前

作者 ︰ 獠羽

漢中平元年,冬12月,震動大漢社稷的黃巾大起義,被大漢朝廷以鐵腕手段鎮壓了下去。所有人都認為這次聲勢浩大的起義會就此灰飛煙滅,但深知後世歷史的劉宇卻知道,在這廣袤的大地上,還有不下百萬的黃巾殘余勢力在暗中蟄伏。黃巾起義是兩漢以來唯一的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它的作用其實遠不止漢代士大夫們所想的那樣,僅僅動搖了一下漢家社稷,事實上,黃巾起義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大漢猶如久曝干柴的大地上,扔下了一顆火種,大火熊熊,雖然暫時被撲滅,卻不知有多少暗火潛伏于下,蠢蠢欲動。按照歷史的軌跡,三年後的中平4年,將是黃巾勢力卷土重來的時候。

不過這些敗興的話,即使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劉宇也不敢喧之以口的,生怕敗壞了這一派歌舞升平的喜樂氣氛。黃巾起義固然是對大漢根基造成極大的震動,可卻也給很多希望能夠飛黃騰達的人提供了晉身的台階。曹操,臨戰身先士卒,帶兵得法,斬首數萬,剿匪有功,遷為濟南相;投奔朱俊的孫堅,當國難之際,聚忠義千人從軍,作戰勇猛,屢立戰功,除別部司馬。這些總算是討敵有功人員,有功就該賞,可有些人,比如說破虜將軍董卓,明明吃了大敗仗,卻因為有人情,竟然得以免于獲罪,只是被革去官職,遣送回鄉。不過就在十二月底,居住在羌族聚集區的漢人唆使羌人造反,大漢西北告急,漢靈帝不得以再次啟用世居西涼的董卓為將,征討羌族,董卓果然不負所托,鏖戰數年,徹底平定了西羌叛亂,而他的官運也自此平步青雲。從董卓後來發跡的路線來看,他這次免官可以說對他的仕途是毫無影響的,反而成了他飛黃騰達的轉折點。不過這些卻也都是後話了。

有功當賞,這也僅限于那些既有功,又有關系的人。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這一點從古到今皆然。曹操的爺爺是十常侍之一的曹騰,雖說他可算是出身不太光明的閹宦之後,但曹騰在朝中也頗有勢力,要給他的孫子鋪條路卻也不難。孫堅家世代為錢塘官吏,雖然每一代的官職都很小,但這麼多年下來,在中央政府中卻也積累了不小的人脈。至于那些雖有功,朝中卻沒有人的,官運可就不會這麼好了。

劉宇和孫琳的婚期,經過漢靈帝傳旨欽天監測算之後,定在了中平二年正月二十二。劉宇對于這個什麼黃道吉日並不是很在乎,雖說直到二十一世紀,人們結婚時也要挑選吉日,但其實早就沒這麼麻煩了,只是大概看一下黃歷就可以了。再說,對于欽天監當家的那個杜若風的本事,劉宇真的是很不放心。當時為了實施計劃,郭嘉特意派人去模清了欽天監監正杜若風的底,得知這個人本事沒多少,卻貪酒。郭嘉找了個時機,在酒館中和這杜若風「偶然」遇到,兩人喝了幾杯,很快熟絡起來。這樣一來二去,兩個人倒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感到火候差不多了,郭嘉就開始擺弄起杜若風這顆棋子。他只是提了一下自己夜觀星象,發現天象有異的事情,這個沒什麼本事的監正頓時深信不疑。天象變化非同小可,更何況據郭嘉所說,這次天象變化關系到皇族人員安危,杜若風身為欽天監監正豈敢怠慢,第二天就急匆匆的趕到皇宮報信。沒想到歪打正著,正好趕上二皇子中邪,杜若風正發愁怎樣應付時,竟然有個劉宇自告奮勇的出謀劃策,而且竟然被他把二皇子救治好了。自己也跟著沾了不少光。

就是這樣一個人,劉宇真的十分懷疑他會不會把治喪的吉日搞成嫁娶的吉日。所以他私底下又讓郭嘉給重新推算了一下,好在事實證明,這杜若風雖然觀察天象不行,但翻黃歷,算吉時的本事卻還算扎實,正月二十六確實是個好日子。

眼看婚期漸近,劉宇和孫琳這兩天卻也忙的不亦樂乎,也沒忙別的,就是忙著到處采購,定制新家具,置辦各類新衣,裝飾。漢靈帝曾先後賜予劉宇許多精美華麗的蜀錦,劉宇則延請了洛陽城最出名的裁縫,拋開一切其他事務,專門為孫琳準備嫁衣。本來酷愛漫畫的孫琳想要自己為自己設計這一輩子中最重要的一件衣服的,可劉宇死死的勸住了她的這個想法。天知道孫琳會弄出什麼稀奇古怪的衣服。東漢末年的中國紡織業已經成熟,白色絲絹也不少見,沒準真的會讓孫琳弄出一套現代婚紗來。劉宇真的不敢想象孫琳如果傳著現代婚紗出現在眾人面前,那些客人會是個什麼臉色。

不過,孫琳卻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糊弄過去的,仍然堅持要自作自穿。劉宇拿出出庭辯護的本事,差點磨破嘴皮,才總算打消了孫琳做婚紗的想法,不過孫琳還是提出要另作幾件常用衣服的圖樣,劉宇眼珠轉了轉,心想反早晚要去益州,等到了自己的地盤上,她喜歡怎麼穿就怎麼穿吧,只要不是太驚世駭俗也就罷了。

這一天,劉宇和孫琳從城西市集采購了一大堆彩繡還有一些古怪稀奇的小裝飾品,正往回走,遠遠的在大街上就看見一駕馬車正停在路中央,一個文官正與三個形容不凡的人交談著什麼。劉宇眨眨眼,定楮仔細看去,那個文官正是侍郎張鈞。張鈞這個人,在劉宇剛剛在豫州立足的時候曾經間接利用了這個老實富有正義感的清官。在張鈞身邊站著的那三個人,一個面如重棗,一個豹頭環眼,還有一個兩耳垂肩、雙手過膝,這麼明顯的特征,不是劉備三兄弟又是誰。奇怪,他們三個在這里做什麼?劉宇一時有點迷惑,旋即想起歷史記載,于是恍然大悟,這三個人恐怕是無路可投才當街攔路喊冤呢。嗯,記得的確是張鈞為劉備仗義執言了幾句,張讓等人礙于形勢,這才給了他一個小小的安喜縣尉做。

果然,張鈞听完劉備的話,面有怒色,匆匆登車而去。既然見到了,劉宇也不能躲著不見劉備兄弟,再說他也沒什麼必要躲開劉備。于是劉宇讓孫琳先行回家,自己則走上前去,和劉備三人打招呼。

劉備現在的心情十分郁悶。自己從小就因為自己這個皇族的名頭,既驕傲,又自卑,特別是當自己為生活所迫,不得以淪落為手工業編織者的時候,劉備真的是有一種萬念俱灰的喪氣之感。不過老天有眼,黃巾起義爆發了,這對于苦苦尋求入仕之道的劉備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而且自己不知交了什麼好運,竟然能夠和兩個天下無雙的猛將結為兄弟,這簡直使劉備看到了自己夢想馬上就要實現的曙光。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自己事事爭先,每為前鋒破敵,斬殺賊寇不計其數。本以為自己可以憑借軍功出任為官,可平亂至今已經近一個月了,曾和自己一起戰斗過的,如曹操,已經是濟南相,不過他原本就是騎都尉,升遷並不稀奇。可和自己同為朱俊部下,軍功甚至比自己還稍有不如的孫堅,竟然也由白身直接升任別部司馬。苦苦等待無果之後,劉備的一顆熱心已經幾乎涼透了。自己家境本就不富裕,現在所用的,都是張飛的資財,雖說兄弟一體,可自己這個做大哥的,說好是帶兄弟出來做大事,現在卻困在洛陽無處可歸,別說官職,連盤纏用的都是三弟的,這讓他真的很想痛哭一場。

今天兄弟三人在街上無聊閑逛的時候,正好遇到侍郎張鈞的馬車路過。劉備此時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感覺,他知道自己在朝廷中缺少門路,這樣等下去,只怕再等上十年也不會有結果,這時看到有官宦馬車經過,抱著司馬權當活馬醫的想法,急步上前,攔住馬車,一問,才知道自己運氣好轉,竟然踫到了朝中清流的首腦侍郎張鈞,劉備這一喜可真是非同小可,拉著張鈞就猛倒苦水,將自己自平亂以來的功績娓娓道來,等說道現在雖有軍功在身,卻苦于朝中沒有門路,以致滯留于京師的時候,觸動傷心之事,聲音也變得哽咽起來。張鈞被劉備的可悲經歷弄得感動不已,他本來就對朝中十常侍賣官蠰爵極為痛恨,這次有這麼個由頭,張鈞再也等不下去,匆匆告別劉備,就進宮面聖去了。

劉備看到張鈞離去,心中稍稍欣慰,雖說也不太肯定張鈞的話有沒有用,但至少是個希望。正在出神間,猛听到身後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轉身一看,原來是在豫州戰場遇到的豫州刺史劉宇。劉備臉上先是一喜,畢竟能夠遇到相識之人也是一大快事,可旋即想道同為漢室宗親,人家已經做出這麼大的業績,而自己現在還在到處找門路托關系,臉上不由一陣陣發燒。當下拱手道︰「見過右將軍。」劉宇的英名如今已經傳遍天下,右將軍宜陽侯萬人救京師,大破黃巾數十萬的英雄事跡更是各地百姓茶余飯後的主要談資。

劉宇皺皺眉頭,不悅的對劉備說︰「玄德兄為何如此見外,右將軍此等虛名,豈是你我宗室兄弟之間的稱呼!」劉備本來就是想要試試劉宇此時的態度。如果他真的以高官自居擺出高姿態,那劉備自然會對他避而遠之。可現在听劉宇這麼一說,劉備倒覺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了。連忙笑笑道︰「雖是俗稱,卻是正理,愚兄現在一介白身,賢弟卻是高官顯爵,理當先公而後私。」說完,兩人又重新見禮,關羽、張飛兩人也上來相見,他們兩個對于劉宇剛才的表現很滿意,覺得此人倒還可相交。

幾個人敘完禮,便找了個酒家坐下相談。劉宇結合三國演義還有三國志的記載,大體上知道劉備這段時間的遭遇,可為了讓劉備能夠發泄一下,他還是耐著性子听劉備講完這段時間的「可悲」遭遇。听完之後,劉宇長嘆一聲道︰「朝堂之上,奸宦當道,凡提拔重用者,莫不用人唯親。不過玄德兄放心,小弟既然知道此事,定當為兄周旋,听兄所言,張侍郎已然進宮面聖,既然如此,兄可先往小弟家中暫歇,我這就往宮中打探消息,若有機會,當可向皇上進言。」

劉備感動的拉著劉宇的手,哽咽著說︰「那就有勞元瞻了。」劉備不知道的是,在他倒苦水的那段時間,劉宇的腦子一刻都沒有停過,只不過轉的是如何能夠趁著劉備還沒有發跡找機會除掉他。虎牢關前一戰之後,劉宇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的那點浪漫英雄主義早就被他丟到了九霄雲外。虎牢關之戰,讓劉宇明白,對任何敵人都要用雷霆手段,不管是明處的還是暗處的。對敵人仁慈就是對同伴的背叛。可問題是劉宇這輩子都沒搞過什麼陰謀詭計。雖然明白不擇手段的道理,但心理上仍然是十分排斥這種不光明的手段。按理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游戲規則,亂世崇拜的是英雄,如果只是每天都想著如何陰謀算計別人,只怕到最後,會喪失光明正大面對對手的勇氣。而一個只能躲在暗處的人,根本是不可能最終成就大業的,遍數中國歷史上的開國之君,中興之帝沒有一個不是在戰場上力挫各路強敵,最後才能得到四海賓服的。

唉,算了。劉宇心中暗嘆,就讓劉備的命運暫時按照歷史運行一段,到安喜縣當縣尉去吧,反正這20年內,他也成不了什麼氣候,而且現在益州已經是自己內定的了,自己可不是劉璋,劉備如果還想打益州的譜,那可就是他的腦子有問題了。

幾個人分手之後,劉宇就來到北宮打听消息,遞上通行金牌進到宮中後,正好看見張鈞被幾個武士生生架了出來。看來張鈞的確也是出師不利啊。劉宇心中嘀咕著。轉過正殿,劉宇在後殿找到了同樣滿肚子火的張讓。張讓今天本來心情不錯,但沒想到半路殺出個張鈞,在崇德殿皇帝面前痛罵了自己一頓,他怎麼可能不氣。如今看到了劉宇,就好像看到了知己,拉著劉宇把自己的一肚子委屈都說了出來。

劉宇耐著性子陪著笑臉听張讓把牢騷說完,笑著對張讓道︰「張常侍,恕我直言,這事倒真的是你們做錯了。」「噢?咱家做錯了?」張讓驚愕的問道。

劉宇笑了下,向他解釋道︰「我听說現在洛陽城中身有軍功卻未得封賞的,足有數十人之多,常侍大人覺得委屈,那幾十個人豈不是覺得更委屈?委屈就要討說法,這京師重地,天子腳下,今天他們也許只是找到張鈞,可如果再讓他們逗留京師,說不定那天鬧到皇上那里,常侍恐怕免不了一場麻煩啊。」

張讓一臉恍然道︰「哎呀,原來如此,果然是咱家失策了!多虧劉大人提醒,咱家這就為這些武夫安排個出路,盡快將他們打發出京師。」

當劉宇回到府中時,已經是月掛樹梢的時間了。當他看到劉備那張充滿期待的臉時,暗暗苦笑一下道︰「玄德兄,小弟已經盡力了。」劉備眼色一黯,勉強擠出個笑容說︰「富貴在天,元瞻有這份心意,愚兄就已經感激不盡了。」劉宇滿是歉意的說道︰「玄德兄,小弟真的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卻只為玄德兄討了個安喜縣尉的官職,真是慚愧啊。」

附門外,看著劉備興沖沖離去的背影,劉宇感到有點不能理解,這人也太容易滿足了吧。也是,以太守為起點的劉宇又怎麼能理解想入仕想瘋了的劉備的心情呢?

不過,劉宇現在已經沒空去管劉備的事情了,自己做的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如今自己最要考慮的,只有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婚禮!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