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二十七章 世人愛官取之有道

作者 ︰ 獠羽

田豐听到劉宇這個年輕人要對他講什麼為官之路,面露冷笑,張嘴想要諷刺于他,可惜劉宇沒給他這個機會!劉宇知道,只要讓田豐此時開口說話,剛才那些招數就算是白用!所以他馬上截住田豐的話頭,搶先說道︰「我想先請教元皓先生,當今朝廷之勢如何?」田豐剛才那一句話被憋了回去,心里堵得難受,又听劉宇主動下問,便沒好氣地答道︰「奸宦弄權,天子被蒙蔽聖聰,朝堂之上清者遠退,小人橫行,朝政日頹矣!你」「先生所言極是!」劉宇又搶先一步︰「再請問先生,當今天下大勢如何?」田豐的話兩次被截,偏偏這兩句話都是要痛罵劉宇,以解心中之氣的,這下可好,都給憋了回去,心中那叫一個郁悶!見劉宇又問他,便干脆不說話!這也是劉宇意料之中的,他也沒指望田豐這次還能答茬!索性自問自答道︰「其實這也不用元皓先生明言,宇自平民出身,治郡一年,眼看無數百姓為天災**所苦,大災之時,甚至易子相食,所受顛沛之苦實在難以用言語表達!其實百姓只求每年都有口飽飯吃,有件新衣穿,他們也就知足了,可我們的朝廷,我們的地方官員甚至連這點小小的要求都無法滿足,反而在大災大疫之時還不忘巧取豪奪,吞沒朝廷賑災銀兩,暗征朝廷減免之賦稅以中飽私囊!各地盜賊橫行,匪禍不絕,各地鎮守卻只知吃空餉、貪墨軍費,絲毫不以百姓安危為念!周氏夫人母女此次就是在二虎山遭遇劫匪!幸而宇和幾位朋友及時相救,否則現在的情況不堪設想!二虎山區區一個小山,竟能養起六、七百賊眾,我等四人就可掃平之山寨,當地鎮守官員竟然多年不理不睬,這是何等的**,何等的草菅人命!都言亂離人不如太平犬,如今我大漢土地上百姓之命已不如草芥矣!元皓先生,如此以往,國將不國啊!」劉宇這時確是真心感慨,自己來到漢末兩年了,這兩年間,見到了太多後世見不到的人間慘劇,此時說起來不由暗暗心酸!田豐也默然不語,他在朝廷為官,所听到的都是地方上奏報來的情況,當時就已經感到百姓已苦不堪言,但如今听劉宇講來,百姓的生活竟比自己所知還要苦上百倍!尤其是劉宇的「亂離人不如太平犬」,「如此以往,國將不國」這兩句話,深深震動了田豐,他第一次正視劉宇︰劉元瞻,仁人也!

劉宇平復了一下自己漸漸激蕩的心情,接著又問道︰「先生可知這汝南袁氏?」田豐點點頭。劉宇又問道︰「先生可知袁氏當代子弟袁紹、袁術兄弟?」田豐點頭道︰「此二人皆當世年輕俊杰。」「俊杰?」劉宇不屑的哼了一聲︰「那汝南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其當代家主袁槐,身居三公太傅之位卻不能匡補君過,坐視十常侍弄權,只知巧言令色,保全榮華!其子佷輩,如袁紹、袁術等,皆只知謀權,不知民生!袁紹借他家家門顯赫之勢,年不滿二十就為濮陽縣令,本可保一縣百姓平安,卻又逢母棄世,服喪六年。喪期既滿,便當出仕為天下謀福,但他卻據朝廷六次征召,隱居洛陽,名為隱居,實則暗助黨人,他倒因此博了個俠義之名,但對天下百姓可有哪怕一絲一毫的好處?宇雖是漢室宗親,然出身貧寒,深知百姓之苦,嘗為社稷擔心,為天下黎民擔心,宇深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宇在譙郡散盡家財,救助災民!非為善名,實為百姓盡一份心力!但譙郡太守孔,賑濟百姓無能,反而欲暗害于我,謀奪我家產!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到那時才明白,要想貫徹自己的志向,必須要當官!可我沒有像袁氏那樣顯赫的門庭,沒有他們那樣多的為官的渠道!我能靠什麼?我只能靠張讓這些禍國宦官!這些宦官雖說禍國,但執掌朝廷大權,我要借助他們的手當官!這樣我才能一步步實現我的理想!我成功了,孔被發配邊關,我當上了譙郡太守!在先生眼中,我也許是依靠宦官門路爬上去的小人、奸佞,但我可以問心無愧的說,在譙郡百姓的眼中,我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是一個比那孔強上百倍的好太守!元皓先生,我知道你對我取得官位的方式難以接受,但我可以說,我劉某為官,決不是只為一己之私,我所想的是天下千萬百姓的生計!所以你輕視我也罷,痛罵我也罷,但宇問心無愧!我的所作所為對得起我滿郡的百姓!」田豐的嘴動了動,但最終還是一個字也沒說出來,正如劉宇所猜測的,田豐正是因為知道了劉宇向宦官行賄,買官牟權,才對劉宇怒言相向的,可現在听了劉宇這一番話,倒覺得他所言也有幾分道理,尤其是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讓田豐幾欲擊節而贊!劉元瞻,有心計,有手段,有抱負,還有一顆胸懷天下的赤子之心!乃才義兼備之能士也!

喝了一口茶,劉宇緩了一口氣,定了定神,剛才太激動,有些控制不住心神了!從新組織了一下語言,又繼續說道︰「宇最後再問先生,可有挽時局于狂瀾的妙策?」田豐無言,他也曾想在朝堂之上用自己言官的身份力勸聖上,希望聖上有朝一日能夠奮而覺醒,誅除閹黨,重振朝綱!但這些年下來,他的心冷了,他已經感覺到,當今的聖上已經沒有什麼指望了,所以他才心灰意冷之下辭去官職,回到家鄉!可回到家鄉又能如何?田豐自己現在也是心存迷惘!劉宇見田豐不言,便自己說道︰「宇在穎川書院亦曾與眾學子于經堂辯論此事,今我心志不改,不妨再與先生說一便,宇以為,當今天下糜爛,若要重清玉宇,惟有破而後立!」接著便將在穎川書院中說過的一番理論跟田豐又說了一遍!田豐越听越是心驚,這番話可是字字誅心啊!不說別的,就是那一句「破而後立」,就是誅九族的謀逆之言啊!田豐呼的走到門前,打開門四處看了一眼,確定四下無人之後,才松了口氣,將門從新關上,上上下下仔細的打量著劉宇,臉上神色變幻不定!劉宇則泰然的接受著田豐的審視,他相信田豐會有一個明智的選擇!

田豐此時心中的確是涌起驚濤駭浪,劉宇的話和他在做了幾年御史之後的心境正相吻合,田豐自己對現在的朝廷就已經是失望萬分!但這樣的想法也只是在心中掠過,絕對不敢宣之于口的,現在劉宇竟然大大方方的說了出來,這就與田豐這類儒生所堅持的忠君思想有了很大的沖突!破而後立,確實能夠使大漢涅磐重生,但如何去破?兩種截然對立的思想在田豐的頭腦中不斷的交戰,田豐冥思半晌,抬頭問道︰「敢問元瞻志向何在?」劉宇心中一樂,呦,連稱呼都改了!改稱我的表字啦!這是好兆頭!便不假思索的回答︰「志在四方爾!」田豐又默然一會兒,再問道︰「若汝之策可行,則重定乾坤之後,大位歸于何人?」劉宇眨眨眼,語氣堅定地說︰「自是由天命所歸者為之!」「小狐狸」田豐心中暗罵道︰「什麼天命所歸,到時你大權在握,天命不歸你歸誰!」轉念一想,這劉元瞻年紀雖小,但廣有仁義之名,深得民心,且心計手段樣樣出眾,兼負天下雄才,我若輔佐于他,保不準真的能成就一番事業!況且以當今天下的情勢,恐怕真的只有他所說的破而後立之法可救了!既然是要破而後立,這劉元瞻乃漢室宗親,日後就是真的由他重立乾坤,那也是高祖子孫,漢室一脈!想當年我朝光武皇帝不也只是皇室偏支!最後不也取得了天下,中興了漢室!如今按劉元瞻之策,不過是重演光武皇帝之故事罷了!而且可以使玉宇澄清,漢祚得以延續,漢室可以中興,到時自己就是中興之臣,足以光耀門楣了!田豐越想越是這個理,當下也不再猶豫,向劉宇下拜施禮道︰「豐學識淺陋,不知明公苦心,今蒙明公一言開解天機,使豐茅塞頓開!回想對明公不敬,豐實在愧悔無地矣!今願拜明公為主,還望明公不計前嫌,使豐可以平生所學相助主公成就大業!」劉宇連忙上前將田豐扶起︰「元皓‘良、平之才’,今得元皓相助于宇,何愁大事不成!」田豐又下拜行過拜見主公之禮,兩人重又坐下共論天下大勢,至夜不倦!

田豐因又問劉宇道︰「主公逗留于甄家,莫非有意于甄氏之產業乎?」劉宇搖頭道︰「我對甄家的產業沒有什麼興趣,我感興趣的是甄家三兄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